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宋爱国将领陈文龙:陈文龙的墓在哪里

南宋爱国将领陈文龙:陈文龙的墓在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880 更新时间:2023/12/18 16:09:55

陈文龙生于公元1232年,卒于公元1276年,是南宋著名的爱国将领。陈文龙是福建莆田人,当地人称呼陈文龙为“尚书公。”陈文龙自幼聪明好学,深得家人喜爱。早年间,陈文龙跟随父亲到阜山定居,公元1251年,父亲陈粢将陈文龙送入私塾读书,陈文龙饱读诗书,是位文武双全的人才。

陈文龙画像

公元1256年,陈文龙进入太学读书,后来参加科举考试时,陈文龙一举夺得进士,得以入朝为官。公元1271年,陈文龙担任秘书省校书郎一职,同僚贾似道

非常欣赏陈文龙的文采,俩人成为了很好的朋友。陈文龙在官场上,十分正直,敢于对统治者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因数次谏言得罪了贾似道。随后,贾似道将陈文龙贬谪至抚州。不久之后,贾似道任用范文虎等人,致使作战失败,贾似道非常后悔没有听取陈文龙的建议。随后,贾似道重新任用了陈文龙,陈文龙身兼左司谏等职。后来,陈文龙感知自己年迈,便辞官回乡,公元1276年,朝廷再次任用陈文龙为参知政事,陈文龙上任后,立马平定了兴化等地的叛乱。不久之后,元军攻入南宋疆土,泉州和福州等地纷纷投降于元军。期间,有使者前来游说陈文龙让他投降,但都被陈文龙斩杀。不久之后,元军抓获了陈文龙及其家人,元兵准备将陈文龙押送到杭州。路途中,陈文龙以绝食反抗元军。在路过岳飞庙时,陈文龙大哭身亡,陈文龙享年45岁。

陈文龙尚书庙

陈文龙爱国主义精神深受后人推崇。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对陈文龙顽强不屈的气节非常认同。为了让世人永远记住陈文龙的美好品行,便下令让在福州市台江区修建陈文龙尚书庙。如今,陈文龙尚书庙位于台江区后洲坞尾街,很多游客慕名前来参拜这位伟大的民主英雄。

陈文龙尚书庙

陈文龙尚书庙始建于明朝,到了清代道光年间,道光皇帝下令重新修建陈文龙尚书庙。民国年间,当地政府再次重修了尚书庙,如今陈文龙尚书庙已成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很高的历史纪念价值。

从外观看,陈文龙尚书庙呈坐北朝南方位,建筑采用大量的木头建造而成,具有浓郁的明清建筑风格。尚书庙正门有一块横额,上面写着“敕封水部尚书”六个大字。横额左右两边也有小门额,分别写着“履忠”、“蹈义”。整体来看,陈文龙尚书庙磅礴大气,具有对称美。尚书庙共有五间门面,并用七根大珠子支撑整个建筑主体。根据测量,每个柱子高为6.5米,足以显现,尚书庙的宽阔宏伟。陈文龙尚书庙占地面积共为1000多平方米,整体建筑分为两个部分,即前廊后殿。尚书庙正殿门柱上有副对联,上下联分别是:“节镇守乡邦,纵景炎残局难支,一代忠贞垂史传;英灵昭海澨,与信国隆名并峙,十洲清晏仗神庥”,这是由林则徐书写而成,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纪念价值。

陈文龙纪念馆

陈文龙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将领,他英勇抗元事迹至今仍在民间流传。陈文龙是福建莆田人,当地百姓们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在当地修建了陈文龙纪念馆。陈文龙英勇事迹影响遍及海峡两岸,后来陈文龙被评为福建省十大著名历史人物之一。

陈文龙纪念馆

目前,陈文龙纪念馆有两处,一处是在福州,一处是在莆田。莆田市陈文龙纪念馆位于涵江区龙津社,纪念馆占地面积共为1000多平方米。陈文龙纪念馆主殿位于陈文龙纪念馆内部,所有建筑保留了明朝建筑风格。除此之外,主殿内还有关于陈文龙的文物。明清年间,陈文龙的爱国精神受到统治者的推崇,他们下令对陈文龙纪念馆进行扩建和修葺。清朝康熙皇帝、嘉庆皇帝和道光皇帝还专门书写了陈文龙纪念馆的对联和匾额。在陈文龙纪念馆内还有一块写有“护国佑民”的匾额,这是由台湾尚书庙送给陈文龙纪念馆的,代表海峡两岸人民对陈文龙的纪念之情。

后来,陈文龙纪念馆不断扩建,里面建有丰富多样的基础设施,比如陈文龙事迹陈列室,图书馆等,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福州市陈文龙纪念馆位于福州市下杭路,纪念馆占地面积共为1000多平方米,是由原先万寿尚书庙重建而成。万寿尚书庙是福州5座陈文龙纪念馆中规模最大并且最为精致的一座建筑。是明朝时期太祖皇帝朱元璋命人修建而成,里面收集了大量关于陈文龙生平的历史资料,具有很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

陈文龙墓

陈文龙墓位于西湖北山街静逸别墅东侧。公元1277年,陈文龙在杭州西湖岳飞庙中去世。世人们敬佩陈文龙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便将陈文龙埋葬于西湖北山街。陈文龙墓经过各朝代的修葺和完善,如今依然完好无损地位于西湖旁。

陈文龙墓

从外观来看,陈文龙墓呈现圆丘样式,墓身由两方面组成,墓体呈圆柱状,墓体上方还有一个尖形的墓盖。陈文龙墓四周都是茂密的树林,陈文龙墓环境幽静,生态环境优良。墓的正前方是一座大石碑,石碑下方是一个祭台。从远处来看,陈文龙墓整体呈现半圆形,四周都是由灰色的砖围成一个围墙,陈文龙墓位于其中。左右两旁各有三级台阶,从台阶而上就能看到陈文龙墓周围的风景。根据历史资料显示,陈文龙是福建莆田人士,当地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英雄,还修建了一些纪念陈文龙的寺庙。相传当年有人在乌龙江捡到了陈文龙的官袍,莆仙籍的商人们便出钱修建了尚书祖庙。到了明朝年间,朱元璋下令修葺陈文龙墓和庙宇,以示对民族英雄的纪念。后来,到了清朝时期,乾隆年间、嘉庆年间、道光年间、咸丰年间和光绪年间,都对尚书祖庙进行了重建。如今,江浙一带很多地方都修建了纪念陈文龙的庙宇。而位于西湖北山街的陈文龙墓也没有被世人淡忘。很多游客到西湖后,都会前往陈文龙墓参观纪念这位抗元民族英雄。

更多文章

  • 死后封神的南宋名将陈文龙,在岳飞墓前自杀殉国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陈文龙

    《宋朝名将系列之五十三·陈文龙》很多人都知道,东南沿海地区至今仍然流行祭祀妈祖的习俗,并将其称为“海上保护神”。不过,却鲜有人知晓另一位与妈祖齐名的人物,他就是被称为“地境神灵”的抗元名将陈文龙。当地人有这么一个说法:“海上官船拜陈文龙,民船拜妈祖。”可见陈文龙在当地人心目中的地位。说起这个陈文龙,

  • 孙洙和徐玉兰编选《唐诗三百首》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孙洙

    历朝编选的唐诗选本已有数百种之多,但影响力最大也最为我们所熟知的当属无锡人蘅塘退士孙洙和夫人徐玉兰编选的《唐诗三百首》,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 蘅塘退士孙洙《唐诗三百首》以实用为目的, 以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为原则,追求自然的审美情趣和

  • 辽末代帝王天祚帝是怎么被逼到走投无路的?如果投宋还会灭亡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辽国

    辽末代帝王天祚帝是怎么被逼到走投无路的?如果投宋还会灭亡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辽太宗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落,建立契丹国,南北开疆五千里,东西四千里,与北宋对峙,统治中国北部二百多年。九传至天祚帝,金人突起,完颜阿骨打于天庆五年(公元115年)春正月称帝。与辽国争雄,辽金

  • 奇葩皇帝趣事多!天祚帝喜欢冬天钓鱼请客最后却被客人踩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宋钦宗,天祚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一个奇葩皇帝的奇葩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皇帝们的奇葩爱好,说上三天三夜都说不完。除了爱江山爱美人,皇帝们还有特别的爱好:宋徽宗赵佶喜爱书画,痛失江山不心痛,被金兀朮烧了书画却呼天抢地;明宣宗朱瞻基除了跟老爹打造仁宣盛世,还喜欢养蟋蟀,咱们学的课文《促

  • 北宋名将“郭遵”铁杵破脑李元昊方挑衅者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郭遵

    宋朝建立后,太祖赵匡胤面对五代以来逐渐形成的中央禁军和地方藩镇军并立的局面,分几步将藩镇军的精兵收归中央,编组成野战部队“禁军”;而将淘汰的老弱改编为非战斗部队“厢军”。北宋的军队可分为禁军、厢军和乡兵三部分,其中厢军和乡兵战斗力相对较弱。而作为军中主力的禁军,同样分为三部分——河北禁军、西北禁军以

  • 宋朝荆嗣大将大败杨业,一生150余战未尝败绩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荆嗣

    荆嗣,冀州信都(今属河北)人,荆罕儒从孙,著名宋朝将领,累立战功。历官天武军校、田重进部将,太宗时攻太原及幽州,他皆率先陷阵,拜都指挥使。真宗时,为邠庆、环庆副部署。荆嗣由士兵逐渐提升,以功劳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一生经150余战,未尝败北。荆嗣曾经还大败杨业,迫使杨业投降了宋朝。乾德初年,荆嗣响应招

  • 荆嗣是什么样的人?堪称最低调北宋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荆嗣,宋朝

    杨继业是他手下败将,耶律休哥对他钦佩不已,堪称最低调北宋猛将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想当初,宋太祖赵匡胤凭借手中一根盘龙棍,征战四方,最终定鼎中原,成为宋朝的开国皇帝,因定都东京开封府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开封,故又被人成为北宋,后世人对宋的评价褒贬不一,甚至有人

  • 一生历经150余战从未败过,荆嗣的生平有多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荆嗣,宋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荆嗣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令人感慨的时代。一方面,宋朝创造了其他朝代无与伦比的繁荣经济与灿烂文化,另一方面,宋朝却以武力孱弱而闻名。历数古代中原王朝,无论秦汉、隋唐还是元明清,都曾凭借强大武力开疆辟土,扬威四海,唯

  • 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濂溪先生”周敦颐的人物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周敦颐

    现在的人知道周敦颐,很多是缘于他写的《爱莲说》,一篇好文彰显了他文学家的风采,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讲他的故事。但很多人不知道周敦颐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身份,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大哲学家,是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世称“濂溪先生”,与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并称为“北宋五子”。其中,程颢、程颐两兄

  • 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生平简介 周敦颐在中国思想史上有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北宋,周敦颐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1073年7月24日(农历1073年6月17日),北宋哲学家周敦颐逝世。周敦颐(1017年5月5日-1073年7月24日),原名惇实,字茂叔,号濂溪,传为三国名将周瑜二十九世孙。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