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高敖曹:高欢破格对他的队伍使用汉语的当世项籍

高敖曹:高欢破格对他的队伍使用汉语的当世项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756 更新时间:2023/12/7 18:38:30

南北朝时期,高敖曹他老爹高翼超生,生了四个,长子高乾,次子高慎,三子敖曹,四子季式,这四个小子由于从小不上学,缺少管教,因此横行乡里,成为一方强梁。

这四人中,尤其以三子高敖曹为甚,打架斗殴调戏妇女等等,无恶不作,甚至结交江湖豪客,明火执仗,打家劫舍,高翼经常对人说,说我这个三儿子啊,要么就毫无成就,害了我这个家,要么就一番作为,光宗耀祖,他是不会仅仅做个土恶霸地~~知子莫如父啊。

高翼这老家伙也不是不想让他儿子学好,为此还请了个教书先生,结果几个儿子都不念书,成绩老差,气得先生跑了。高翼就问,说你们咋都不学习呢?高敖曹说学个屁呀,男子汉就该横行天下,自己去赚钱,坐在那里读成个博士又有屁用!此话乃读书无用论的经典,万世不衰。

孩子不读书,高翼打不得骂不得,没办法,由他去吧。可巧葛荣大起义爆发了,高家这哥几个高高兴兴参加了起义,我想目的准是为了打架,决不是为劳苦大众谋幸福。参加起义不久高家弟兄就投降朝廷了,本来想借此某得一官半职,谁知北魏权臣尔朱荣认为他们在捞取政治资本,根本不予接纳。高敖曹兄弟几人一生气,干脆当强盗去了,成天打家劫舍,好不快活!但没多久高敖曹就被政府管制,进了监狱。

后来尔朱荣作乱,统治者释放了高敖曹,这小子出狱后十分能耐,纠集流民组成军队向尔朱荣报仇雪恨,打得尔朱荣撒丫子乱跑,北魏孝庄帝看了大喜,当即狠命夸了高氏兄弟一番,高乾激动地眼泪刷刷掉,高敖曹更是当场舞剑明志,然后这兄弟二人回家乡募集兵马钱粮去了,准备讨伐尔朱荣,死心塌地跟着孝庄帝干了。谁知天有不测,还未等筹集好人马钱粮,尔朱荣的兵马便打进洛阳,杀了北魏孝庄帝。

高氏兄弟生气啦,干脆扯旗造反,立同乡封隆之为王,封隆之不敢受,高敖曹拔刀逼着他当王,他才干了,看来当领导不容易啊,不容易。

尔朱大军知道高敖曹造反,立刻就来了,高敖曹率领十几个人就出去了,这哪里是打仗,分明是单挑嘛。结果居然赢了?!!!这是历史上最厉害的一次以少胜多,十几人对五千人,完胜。由此我们可知,所谓的尔朱大军是多么的粪叉。

高敖曹由于这次胜利的了个雅号“当时项籍”,美啊。

后来高敖曹投靠了高欢,原因很简单,高欢是拥护北魏皇室的。

随后高敖曹在高欢和尔朱氏的对抗中立了大功。

531年广阿大战,高欢使离间计,高敖曹负责做打手,一战灭了尔朱兆五千兵马。

532年1月,高敖曹攻陷邺城,3月,以往部众三千来投,准备再次大战尔朱兆。

临战前,高欢对高敖曹说,你部下都是汉人,打起仗来不行地,我给你一千名鲜卑人好不好?

高敖曹没好气地说(估计换了别人就给他一刀),谢啦!我觉着我们汉人挺能打的,也挺会打的,不比鲜卑人差,要硬是掺合进来鲜卑人,恐怕还不和呢,要是我们打赢了,他们就要争功了,若我们打输了,他们就要推脱责任了,没啥意思,我不要。

把高欢给顶回去了。

结果此战,高欢以三万人对尔朱兆二十万人,眼看就要败了,突然,高敖曹率领汉家儿郎出现了,给尔朱兆大军拦腰一击,最后在高敖曹汉军的不要命打击下,尔朱兆大败,高欢胜了,此役若无高敖曹,则高欢必败。

后来魏孝武帝杀了高乾,高敖曹就生气了,随后高欢与孝武帝对着干,高敖曹特别卖力,533年6月,高敖曹率军攻陷洛阳,魏帝逃。九月,高敖曹被封为豫州刺史,将河南湖北不服他管的人全部干掉,平定了一方。537年,高敖曹攻打上洛,经过黄河时他祭拜河神,这猛人说:“河神,水里的神,高敖曹,陆地上的虎,我走到你这个地方,就和你喝杯酒再告辞吧!”牛叉至此。

祭拜完河神后,高敖曹继续进军,一路上攻无不克,后来攻打上洛时,负伤了,他以为自己要死了,就说:“我呀,死了也没啥,可就没看见咱四弟作刺史啊!”话传到高欢那里,高欢立刻封高敖曹的四弟为刺史,以便让他闭眼。谁知高敖曹经这么一刺激,居然活啦。

高敖曹这人挺倔,也挺傲,再加上原来当强盗的,性子烈,也就得罪了不少人。

538年,高敖曹率军对战宇文泰,这时候他已经有了“当代项羽”、“战无不胜”等许多美誉,也就飘了,自古道“将不标异”,可他不是,把自己的战车打扮得特别华丽,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他高敖曹来了。宇文泰立即命令全部精锐部队猛攻高敖曹,因为太明显了嘛。高敖曹奋力迎战,结果还是全军覆没,哎,看来人是不能出名啊。打了败仗,高敖曹跑了,跑到南城,南城刺史和他不和,不开门,高敖曹拔刀砍门,门太厚,砍不动(估计那时候已经不清醒了),他就藏在桥底下,够窝囊的,追兵来了,问他的仆人“高敖曹呢?”仆人指着桥说:“在那。”完了,一代猛将啊,就此结束。

高敖曹从小刚烈,禀性极傲,一身痞子气,官场之中得罪人多,最终害了自己。

有一次他哥哥高乾抢了个邻家女,他不但不反对,还说:“何不幸之?”结果高乾为了面子当场“幸”了这个女子。

老子看他从小不学好,便说,我这几个儿子啊,可气死我了,将来我死了,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为我铲上一锹土啊。

结果他死后,高敖曹给他建了一个特大的坟,修得忒漂亮,说,老爹!你死前怕得不到一锹土,咱今天造个大坟压你身上,这回知道咱的为人了吧!

有一次他和人赌博,御史派人来传那个人去议事,他不让走,传话那个人就不停的说:“走吧,快走吧,还没完啊……”高敖曹就烦了,用个木枷把传话那人锁了,那个人自持是御史的人,很牛叉地说:“你锁我容易,等你想开锁的时候就难了!”这就叫狗腿子,跟谁都不服,可今天他可倒霉了,因为他不服的是高敖曹,高敖曹是干什么的?!当即一刀就把这小子脑袋切了,说:“这不是很容易么。”后来那个御史知道了这事,也不敢怎的。

还有一次,有人对高敖曹说黄河水泛滥,民工被淹死很多,御史说:“汉人不值一个钱,随便死呗。”高敖曹一听他这么说汉人,当即拔刀就砍,管他什么御史不御史,还集合部众准备攻打御史,经多方劝解方才罢了,牛人。

还有一次,高敖曹去见高欢,看门人看他是个汉人,就说“你给我候着”,多倒霉啊,又是个狗眼看人低的,结果高敖曹说我偏不!说完弯弓一箭,射死看门的,大摇大摆走进去了。高欢知道后也不敢怎样。

高欢对军队讲话时都用鲜卑语,唯独对高敖曹的队伍在场时,改用汉语。

牛人啊。

死得也很牛,他被人砍头时还说呢“来,与汝开国公!”

标签: 北朝悍将项羽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第一励志哥王融:三十岁以内完成宰相梦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励志哥,王融,南齐,

    古人爱功名,但镜花水月,大多不易得,那就走励志路线吧。不管是高富帅,还是屑丝,镰刀在青石蹭蹭,弄出点动静,就算青史留名了。成则固喜,败也认命,平凡人生,就此多出几分奇崛。王融投胎有术,是东晋名相王导的七世孙。虽是钟鸣鼎食之家,奈何到父亲这一代,已是日薄西山。不过,凭自己的才学、胆略,王融有信心,能让

  • 北魏的传奇家族:杨播家族二十年走出数十位公卿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杨播,北魏,高官,

    《魏书卷五十八 列传第六十四》记载了一个叫杨播的人,杨氏一门自北魏孝文帝至北魏孝庄帝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出了七位郡太守,三十二位州刺史,杨播的两个弟弟杨椿和杨津更是位列三公,贵盛无比。杨播与他的两位弟弟杨椿、杨津历经北魏孝文帝、宣武帝、孝明帝、孝庄帝四朝,《魏书》称杨家“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在北魏王朝

  • 道武帝为什么杀拓跋仪?只是听信了巫师的预言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拓跋仪,南北朝

    历史上,有一个叫北魏的朝廷。有一天,巫师说,天象变化太快,是朝中有叛逆的臣子,只有除掉臣子,才能确保朝廷长治久安。皇帝听了以后,立刻在朝堂上大开杀戒,杀了不少无辜的大臣。皇帝这样做,是想干什么呢?这个皇帝,就是北魏的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要说清楚这件事,需要先说一个大臣,也就是道武帝的堂弟拓跋仪。(

  • 拓跋祯为什么当着客人面杀死一名箭手和十多个劫贼?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拓跋祯

    连年的战火,使豫州一带者百姓们的生活失去了基本保障,不少人被逼的纷纷落草为寇,就连一些最本份、最温顺的人也免不了要动造反的念头。所以,这一带的治安状况十分糟糕。豫州刺史拓跋祯上任后,正为此而焦虑。经过近一个月的调查摸底,他终于想到了办法。北魏延兴元年(公元471 年)的一天,在豫州上蔡城(今河南省汝

  • 拓跋休:景穆帝拓跋晃第十四子,曾跟随孝文帝南伐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拓跋休,北魏

    拓跋休(?~494年),字伐伏玄,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北魏宗室大臣,景穆皇帝拓跋晃之子,母为孟椒房。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少时聪慧,治断有称。皇兴二年,拜征南大将军、泾州刺史,受封安定郡王,迁外都坐大官。孝文帝即位,先后镇守和龙镇、抚冥镇,抚御

  • 拓跋休是什么人?北魏安定王拓跋休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北魏

    安定王拓跋休,景穆皇帝之子,皇兴二年封,拜征南大将军、外都大官。休少而聪慧,治断有称。高祖初,库莫奚寇边,以休为使持节、侍中、都督诸军事、征东大将军、领护东夷校尉、仪同三司、和龙镇将。休抚防有方,贼乃款附。入为中都大官。蠕蠕犯塞,出为使持节、征北大将军、抚冥镇大将。休身先将士,击虏退之。入为内都大官

  • 北周大将军于谨生平 于谨与武帝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于谨

    于谨生平于谨是西魏、北周的大将军,因为在战场上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在朝堂上很有威望,于谨是当时西魏的八柱国大将军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那么于谨生平又是怎样的呢?于谨画像在北伐平乱的过程当中,于谨还是一个名气不大的将领,但是在战场上,面对着如狼如虎的叛军,于谨的沉着冷静让人眼前一亮。在于谨的指

  • 北周于谨:戎马一生功勋卓著 北周武帝拜其为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于谨,北周

    于谨(公元493年至公元568年),字思敬,北朝时期洛阳人,是北周开国功臣。从北魏孝明帝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到节闵帝普泰元年(公元531年),于谨多次率兵镇压各地的起义和割据势力,战功卓著,官职、爵位不断提升。孝武帝永熙三年(公元534年),于谨投宇文泰,并劝说宇文泰据守关中,然后请天子迁都关中

  • 北周帝国的幕后大佬于谨:靠大智慧掌控帝国政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于谨,北周,政局,

    宇文泰死后,对于谁当执政官,大佬们争论不休,于谨向宇文护下拜,维护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而于瑾之所以在当时做出那样超然的选择,主要原因恐怕是,于谨并不是六镇军人出身,更不是武川镇军人出身。在一个六镇军人为主体的、一个武川镇军人为核心的西魏帝国。凭于谨这种出身,本身就有着先天的不足,换而言之,他似乎没

  • 《良辰好景知几何》沈恪重伤,林杭景终于说出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良辰好景知几何,林杭景

    《良辰好景知几何》已经大结局,剧中沈恪重伤急需输血,林杭景终于说出真相,和萧北辰重归于好,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介绍,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林杭景带儿子沈恪回归北新城,一家三口在萧北辰面前上演了一父慈子孝,林杭景故意让沈恪叫萧北辰叔叔,就是想打消萧北辰的怀疑,在回归前,林杭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