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二十四孝”王祥卧冰的真相是怎样?

“二十四孝”王祥卧冰的真相是怎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577 更新时间:2024/1/22 17:03:52

祥卧冰是中国古代非有名的故事,故事中的王祥是一个大孝子,后人把王祥其他的一些人的故事编辑在一起,称作《二十四孝》。

但是这个故事的真实性非常值得怀疑。

事情出自《晋书》。说王祥的父亲王融,娶了高平的一个薛姓女子,然后生了王祥。可是在王祥很小的时候,母亲薛氏就死去了,于是王融二婚,娶了一位庐江地区的朱氏。这位姓朱的女子,本来对王祥也勉强过得去,可是没一两年,朱氏生了自己的儿子王览,自然王祥就靠边站了。

朱氏对王祥很不好,经常刁难王祥,指挥王祥干这干那。王祥没有怨言,默默的做着。有时候连同父异母的弟弟王览都看不下去母亲折磨哥哥,总是和王祥一起做事情。可是朱氏看到亲生儿子都对自己有意见,就更加生气,加倍的惩罚王祥。后来,王祥终于长大结婚了,可是成家之后,升格成婆婆的朱氏对王祥的老婆也横挑鼻子竖挑眼,隔三差五的找茬。弟弟王览的老婆也看不下去,经常帮着苦命的嫂嫂。

于是,全家的坏人就只有朱氏了。朱氏很郁闷,说,要想获得自己的原谅也可以,但是自己想吃鱼,如果现在能够抓到一条新鲜的江里的鱼,就原谅王祥。

王祥很高兴,于是跑到河边,“祥解衣将剖冰求之”,然后再抓鱼,没想到冰破之处,两条鱼自己跑了出来。

于是,后人就发挥,说是王祥脱光了衣服,裸体着趴在冰上,冰融化了,感动了上天,鱼都自己跳到王祥手上了。这样的王祥,还不是大孝子吗?

其实,几百年来,人们的理解是故意歪曲了晋书的本意。原书中的解衣,并非是完全脱下衣服,而是古人在冬天的时候都穿着厚重的棉袄,要想砸开江上厚厚的冰,穿着棉袄非常不方便。王祥是脱下了棉袄,然后砸开冰,不可能是脱光了身体用身体焐化了冰。至于那两条鱼,可能是冰层忽然破裂,光线忽然变强,鱼一时觉得奇怪,就跃起来悄悄。当然更大的可能是意外,是绝不可能因为什么王祥的孝顺感动了鱼,鱼主动献身什么的。

其实,在《初学记三引师觉孝子传》曰:“王祥少有德行,失母,后母憎而谮之,祥孝弥谨。盛寒河冰,网罟不施,母欲得生鱼。祥解褐扣冰求之,忽冰少开,有双鲤出游,祥垂纶获之而归。人谓之至孝所致也。在这段字中,就明确交代了,。王祥是考虑到大冬天的,在河里抓鱼用网不好抓,于是解开棉衣砸破冰,然后把鱼线放到冰窟窿里,在这时候鱼上钩了。这样的解释才符合常理。

据说,王祥还有许多孝行。比如,当后妈朱氏想要吃黄雀的时候,王祥刚想着黄雀多难抓啊,就看到几十只黄雀主动飞到了他的网中。又说,王祥家里面种了一棵子树,接了一树的李子。后母朱氏经常让王祥好好看着李树,别让小孩啊,鸟雀啊,偷吃掉。有一天忽然刮起了大风,王祥看着李子树摇来摇去,李子掉了一地,担心被朱氏责打,急的抱着树大哭。朱氏看了之后也不禁惭愧。可是朱氏还不放过王祥,知道王祥在哪个房间睡觉后,晚上偷偷进入房间几刀想砍死王祥。可是,刚巧王祥出去小解,回来的时候看到被子被砍破了,知道后妈根本不想放过自己。于是王祥主动到朱氏面前请求一死。朱氏看到自己这么刁难王祥,杀害王祥,王祥都对自己没有怨言,渐渐的也就原谅了王祥。

标签: 王祥二十四孝

更多文章

  • 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的王祥:一哭成就忠臣美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二十四孝,王祥

    司马懿在曹髦时代终于爆发,杀掉了曹爽,独掌大权。而当曹髦奋起一搏,希望杀掉司马懿而夺回朝廷大权的时候,王祥做了什么呢?王祥做了一件事情,大哭。在曹髦和司马懿交战的时候,王祥没有露面。而当百官知道曹髦已经被司马懿的手下杀死了的时候,都很是震惊。就算司马懿再有权势,杀掉皇帝,总是大逆不道,骇人听闻的。百

  • 三国时期的"河北四庭柱"中谁最厉害?四人都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河北四庭柱

    汉末三国时期,刘备有“五虎上将”,曹操有“五子良将",孙权有"江东十二虎臣",吕布手下有"八健将",袁绍有"河北四庭柱",今天就来说说"河北四庭柱"的人生结局。"河北四庭柱"是东汉末年割据河北的大军阀冀州牧袁绍手下的四员大将,也是河北最勇猛的四位将军,分别是颜良、文丑、张郃、高览。这四个人都是武艺高

  • 三国中大名鼎鼎的“河北四庭柱”,前三成了经验怪,第四搅乱诸葛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河北四庭柱

    作为曹操最大的敌人、最要好的朋友,袁绍手下有大名鼎鼎的“河北四庭柱”,虽然他们的主要敌人是曹操,不过阴差阳错,皆与刘备势力结下“不解之缘”,前三位分别给关羽、赵云送经验,第四位做了一件事,却让诸葛亮为此痛哭流涕。No.1 颜良,以勇而闻名。公元200年,袁曹官渡之战爆发,颜良受命进攻白马,被曹操轻兵

  • 河北四庭柱是哪四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河北四庭柱,三国,袁绍

    河北四庭柱,是张国良的评话三国中的概念。为东汉末年时期割据河北的大军阀冀州牧袁绍帐下的四员大将,河北最勇猛的四位将军。分别为颜良,文丑,张郃,高览。近代民国时期土匪则以此为历史背景基础,发展出四梁八柱的内部组织体系。在三国时期就看以堪成是袁绍手下的四位猛将颜良,文丑,张郃,高览。以及八位有名的谋士田

  • 历史上的两个花蕊夫人:费花蕊与徐花蕊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费花蕊,徐花蕊

    这是两个绝色又惹火的女人,这是两个才貌无双的女人,因而被冠以“花蕊”之名,给予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花蕊,是花朵的精华,用来形容女性的一种美称,意为美中之美、华中之华。(一)后蜀皇帝孟昶的妃子费花蕊提到花蕊夫人,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宋灭后蜀,后蜀皇帝孟昶沦为阶下囚,他心爱的妃子花蕊夫人随着孟昶被押往北宋京

  • 揭秘:三国名将秦朗的身世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秦朗,三国

    《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二回中,出现了一个人物,名叫秦朗,小说中称此人是魏国前将军,率领部队与司马懿一同与诸葛亮作战。司马懿命人假冒秦朗的弟弟秦明诈降蜀军,结果被诸葛亮识破,将计就计,诱骗司马懿劫营,最后,魏军中计大败,秦朗战死于乱军之中。 秦朗这个人物在小说中仅出现了他的名字,没有正面描写,提及他的篇

  • 三国时期曹魏将领:秦朗的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朗,三国

    秦朗(生卒年不详),字元明,小字阿稣(又作阿苏),新兴(治今山西忻州)云中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官至骁骑将军、给事中,曾率兵讨伐鲜卑轲比能和步度根的叛军。为曹操养子。秦朗父亲秦宜禄是吕布部下,奉命出使袁术,袁术把汉朝宗室女嫁给他。前妻杜夫人和儿子秦朗留在下邳。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围攻吕布于下邳

  • 为什么曹魏要派韩龙杀掉轲比能呢 他这一壮举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韩龙

    韩龙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只留有这么一句话:“至三年中,雄遣勇士韩龙刺杀比能,更立其弟”。相比于其他王侯将相在史书中的长篇大论,这句话显得太过简洁。但这么一句简单的话背后,却深藏着种种不为人知的惊涛骇浪。韩龙,他是三国时期的人,受曹魏的命令,拿鲜卑首领轲比能的性命。当时是为什么曹魏要派韩龙杀掉轲比能的呢

  • 轲比能的为人如何 鲜卑族在他的带领下兴衰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鲜卑族

    边关稍安无多载,铁戈金马又犯关。檀石槐的鲜卑军事联盟分裂后,到魏文帝初年,大漠之南云中郡,(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以东),有鲜卑人的三个集团:一个是檀石槐后裔步度根集团,拥有部众12万余人,占据云中、雁门一带广大地区;二是出自小种鲜卑的轲比能集团,拥有部众10万余骑,盘踞在今山西高阳(今高柳)以东代郡

  • 轲比能杀扶罗韩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呢 对手的原因呢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轲比能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轲比能是一个既有点熟悉又有点陌生的名字。讲起三国时代的外族部落,轲比能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虽然没有“蛮王”孟获那样的广泛知名度以及“光彩”到可以成为千年典故的赫赫事迹,一旦涉及到边境上的少数民族史特别是后来在中华大地上闹出了很大动静的鲜卑族历史,他绝对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