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吴末代君主孙皓:把自己叔叔吓到敌国的皇帝

东吴末代君主孙皓:把自己叔叔吓到敌国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481 更新时间:2023/12/18 7:30:10

孙皓这位爷,可不是一般的末帝,而是集所有末帝罪恶于一体的末帝。

后来,晋怀帝司马炽被匈奴所建的刘汉朝俘虏,押到首都平阳,皇帝刘聪问:你们司马家自己杀来杀去,是为什么啊?司马炽回答:我们家不互相残杀,为您扫平道路,您老再天纵英明,能有机会做皇帝吗?

孙皓就是照这个路子走的,给自己以及东吴挖出一大坑儿。

孙皓是孙权孙子。按理说轮不上他做皇帝。其老叔吴帝孙休去世前后,张布为左将军,主持宫廷;濮阳兴为丞相,主持政府。永安七年(264年)七月,孙休病重,不能说话,在纸上写字召来丞相濮阳兴,拉着太子孙(孙休造的字)的手交给濮阳兴,把臂相托。可孙休一闭眼,张布、濮阳兴哥儿俩一合计,就连劝带逼地游说孙休皇后朱氏:西蜀刚刚亡国,交阯(今越南北部)又携众反叛,国内震惧,人心惶惶不可终日,国家正多事之秋,太子才十五岁,怕是担当不了大任啊。而乌程侯孙皓,已经二十三岁了,才识明断,又好学,遵奉法度。国赖长君,还是立他吧。

朱皇后一妇道人家,没有一点政治头脑儿,流着泪答应:“我也不懂国政,你们觉得这样做有利于社稷宗庙,就按你们说的办吧。”这样,在264年,孙皓当上了东吴帝国皇帝,比司马炎当晋帝国的皇帝还早一年。

孙皓脑子并不笨,继位前那几天,摆出一副天命所归的模样,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等到一忙完登基大典,立即翻脸。将朱太后贬为景皇后,另立自己老娘为太后。没几天,就把后宫翻了个底朝天,末世之君的品相已经显露出来了。

濮阳兴和张布私下后悔得一个劲扇自己耳光:真是瞎了狗眼了,当初怎么就立了这位爷!

不巧这话儿传到孙皓耳朵里了——但凡不干正事的皇帝,耳朵都特灵——孙皓二话没说,立即捕杀濮阳兴、张布,夷其三族。不久,孙皓又觉得朱皇后也碍眼,逼杀朱氏。朱氏死了也不按皇后的礼节治丧,选了皇宫后院中一间简陋的小屋,随随便便打发掉算了。然后,又将孙休的包括太子孙在内的四个儿子,遣往边远的一座小城。走到半道上,派人把太子和另一个年纪稍大的皇子一起杀掉。

可怜朱皇后,关键时刻心慈手软,一句话葬送了江山、自己以及儿子!

孙皓真算个闹家儿。即位不久,即大兴土木,命令文武百官入山采木,兴建昭明宫。又派黄门宦官遍行州郡,挑选美女充入后宫。大臣们的女儿必须每年报一次,年纪到了十五六岁的先让他检阅,看不中的才允许出嫁。江南自古出美女,孙皓后宫之盛也是冠盖古今。司马炎灭吴后从中拣剩下的,还挑了五千多人。

孙皓把江水引入宫内,后妃、宫女、内侍稍有不如意的,立刻砍了扔进水里漂走,或者剥去面皮,挖出眼睛,砍断双脚什么的。

孙皓觉得这样还不够好玩儿,请法师算算东吴国运如何。宫廷卦师自然很有眼力见儿,装模作样一掐指头,大大吉。孙皓一听,立即率宫人出发前去征讨晋都洛阳,玩一把“一统天下”得了。一路上宫人们死者相枕,逃散者众。孙皓听说有人打算造反,怕控制不住,才不得不返回。

孙皓经常招群臣狂饮,旁边置十个黄门郎侍立在一旁监督,每次都要强逼大臣喝醉。宴会结束时,再命令喝醉的大臣彼此揭发他人的过失。大臣们没办法,互相攻讦,凡有说过孙皓的闲话之类的,一刀砍了。由此,受邀赴宴的大臣个个胆战心惊,赴宴前都要与妻子儿女洒泪相别。

有个叫韦曜的侍中,本来酒量极小,偷偷以茶代酒。这还了得?欺君之罪,抓起来砍掉。大臣们不喝不行,可喝多了也不行,中常侍王蕃醉倒在大殿上,不省人事,孙皓命人提出去砍头。

会稽太守车浚为人清忠,有一年会稽郡发生旱灾,车浚上表请求赈灾。孙皓说车浚这不是想树自己的私恩吗,派人割下他的头。尚书熊睦见孙皓酷虐,便婉转劝谏,孙皓也不直接砍头,派人用刀背敲击他的脑袋,敲得血肉模糊,体无完肤。

孙皓这位爷如此做派,怎么看都不是在做皇帝,而是在造孽。就连其叔叔、孙休的老弟孙秀都吓坏了,逃跑到晋朝这边来了。

正因为如此,从276年开始,羊祜、杜预、王濬等前线将士都迫不及待上书司马炎:赶快趁这个大好时机伐吴,要不然东吴换了个明白人来干皇帝,怕是再也找不着这样好的机会了。

可这样的人,或者说根本就一禽兽,司马炎俘虏后竟然没杀他,还封其为归命侯,好酒好肉供养着。我猜测大概就是有奖赏孙皓灭吴之功的意思。

到了洛阳,孙皓也是一位活宝,和西蜀刘禅刘后主相比也不差。据《世说新语》“排调”篇载:晋武帝有一次在宴会上问孙皓:“听说你们南方人好作《尔汝歌》,你能作一首让我听听么?”孙皓不假思索,举起酒杯就口占一绝:

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

没有心肝到这个地步,你还能说什么呢?

不过,对于司马炎来说,从禅位到灭吴,一切都这么顺风顺水,其开国立晋,显然还缺乏应有的根基和底气。

标签: 孙皓东吴末代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皇后最多的皇帝竟是他!亡国之君孙皓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皓,东吴,三国

    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出现两个极端,比如立皇后。有些皇帝至死不立皇后,而有些皇帝却同时拥有数位皇后。北齐后主高纬废黜皇后斛律氏之后,先立皇后胡氏,后又“拜弘德夫人穆氏为左皇后”,二位皇后并峙;北周宣帝宇文赟先立皇后杨丽华,“又立天皇后及左右皇后,与后为四皇后焉”,再加上稍后增设的“天中大皇后”,五位皇后

  • 孙皓简介 三国时期吴国末代皇帝归命侯孙皓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孙皓,三国,吴国君主

    孙皓(242-284),字元宗(一说字元景,出自《册府元龟》)一名彭祖,字皓宗。三国时期吴国末代皇帝,公元264-280年在位。吴大帝孙权之孙,孙和之子。在位初期虽施行过明政,但不久即沉溺酒色,专于杀戮,变得昏庸暴虐。280年,吴国被西晋所灭,孙皓投降西晋,被封为归命侯。孙皓(242-284),字元

  • 孙权之子孙亮为何被废?传因其妃子偷听泄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孙亮,孙綝,三国,东吴

    导读:孙綝希望小孩子孙亮不要多嘴,老老实实听大人的话。14岁的孙亮是皇上,当然恼火,心想:你要搞清楚究竟谁是老大。但内外都被孙綝控制,不能明里灭了他,只能暗暗地积蓄力量,偷放冷箭。孙亮训练了自己的军队他先要找自己的同盟军。第一个就是孙权的大女儿孙鲁班。当年立孙亮为太子,孙鲁班就是坚定的支持者。现在情

  • 东吴废帝孙亮:蓄­养三千勇士夺权不成被废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东吴,孙亮,三国,孙綝

    十六岁的少年傀儡如何夺回大权,康熙皇帝无疑是个成功典范。《清史稿》记载,“康熙八年(1669年),……上久悉鰲拜专横乱政,特虑其多力难制,乃选侍卫、拜唐阿年少有力者为扑击之戏。……鰲拜入见,即令侍卫等掊而絷之”。暗养勇士,智擒鳌拜,是康熙皇帝的成名之作。时间上溯到太平三年(258年),东吴皇帝孙亮也

  • 三国时期东吴会稽王孙亮死后谁继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孙亮,三国,东吴,孙休

    三国时期东吴会稽王孙亮死后谁继位?会稽王孙亮死后继位的是孙休。孙亮(243年-260年),字子明,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二位皇帝,公元252-258年在位。他是吴大帝孙权与潘皇后的第七个儿子,252年孙权去世后即位,258年被权臣孙綝废为会稽王。260年,孙亮因被诬告而自杀(一说被毒害)。孙亮在位期间,大

  • 孙亮辨奸的故事 孙亮方食生梅故事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孙亮,孙亮方食生梅,三国

    孙亮(243年-260年),字子明,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二位皇帝,公元252-258年在位。他是吴大帝孙权与潘皇后的第七个儿子,252年孙权去世后即位,258年被权臣孙綝废为会稽王。260年,孙亮因被诬告而自杀(一说被毒害)。其实孙亮非常聪明,观察和分析事物都非常深入细致,常常能使疑难事物得出正确的结论

  • 三国时吴国皇帝孙亮简介 孙权儿子孙亮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吴国,孙亮

    孙亮(243年-260年),字子明,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二位皇帝,公元252-258年在位。他是吴大帝孙权与潘皇后的第七个儿子,252年孙权去世后即位,258年被权臣孙綝废为会稽王。260年,孙亮因被诬告而自杀(一说被毒害)。早年经历孙亮字子明,孙权的小儿子。孙权年岁已高,而孙亮是最小的儿子,故此对他特

  • 三国时期的神秘隐士水镜先生:高人中的高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水镜先生,司马徽,刘备,

    三国时期在我国历史上可谓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一部名著《三国演义》便描绘了不知多少的人物。这其间既有帝王将相,也有才子佳人;既有文臣武将,也有英雄豪杰;既有当世名人,也有山野之士。真可谓群星璀璨,正如小说作者在开篇所列的词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这浩瀚的群星中,却有一位出场不多的人物,

  • 水镜先生是谁?水镜先生司马徽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司马徽,水镜先生,三国

    司马徽(?—208年),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著名名士,精通经学。有“水镜”之称。司马徽为人清雅,有知人之明,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庞统。其才华始终未得施展,一生湮没不彰。桑下之论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为人清高拔俗,有知人论世、鉴别人才的才能,受到世人的敬重。南

  • 东吴太子孙和文武双全 为什么会被陷害被流放?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东吴,孙和

    孙和文武双全,全心扑在工作上,朝廷内外一片赞誉声,继位之路不是阳关大道,一马平川吗?然而对于孙和来说,却是荆棘满地,一路跌跌撞撞,坎坎坷坷,根本没有走到尽头,让人心酸不已。孙权不喜欢太子首先是老爸犹豫纠结,左右摇摆。孙权年龄大了,可能更爱调皮捣蛋的,对于孙和这种规矩本分的人反而冷淡了。他内心最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