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三国奇才预言家管辂:比诸葛亮还妖的预言家

揭秘三国奇才预言家管辂:比诸葛亮还妖的预言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063 更新时间:2023/12/7 15:52:28

管辂简介

管辂(209年-256年),三国时期曹魏术士。字公明,平原(今山东德州平原县)人。年八九岁,便喜仰观星辰。成人后,精通《周易》,善于卜筮、相术,习鸟语,相传每言辄中,出神入化。体性宽大,常以德报怨。正元初,为少府丞。北宋时被追封为平原子。

管辂是历史上著名的术士,被后世奉为卜卦观相的祖师。

众所周知,三国时代的第一“妖人”是孔明。未出草庐知天下三分,于赤壁力挽狂澜借东风,“宅男”卧龙先生不出房门半步,却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其上天入地的本领让人叹为观止,这也难怪鲁迅感叹其“智多近于妖”。不过,在能人辈出的三国时代,还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预言家,比诸葛先生更“妖”,他居然能预知生死,此人的名字叫管辂。

这个管辂,容貌粗丑,但却精通易卜,甚至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不过,此人并不“宅”,至少算是个“驴友”。一天,管辂出行郊游,看见一个年轻人在田中耕种。管辂走上前去说:“我看你眉间有死气,三日内必死。你长得虽然很漂亮,但可惜的是寿命不长。”莫名其妙地被一个相貌丑陋的路人诅咒,换作是谁都会急。急,就难免会干些蠢事,比如把管辂按在地上暴打一顿。不过这位“正太”少男,却是急着回家,将此事告诉了他的父亲。这位父亲听说之后,立即拉着儿子追上管辂,不容分说,哭拜于地。管辂说:“这是天命,有什么办法能够改变呢?”老父求道:“老夫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希望您救救他。”

对一个素昧平生的路人如此“客气”,管辂开始觉得“笑纳”不起这对父子的好意,于是对年轻人说道:“你可准备净酒一瓶,鹿脯一块,明天带往南山之中,大树之下,看磐石上有二人下棋,你要趁他们棋兴正浓之时,跪进酒和鹿脯。等他们吃完以后,你再哭拜求他们增加你的寿命,则一定能如愿。但你千万不要说是我教你的。”

第二天,这位年轻人带着酒脯杯盘进入南山,果然见二人于大松树下之盘石上下棋。对弈之间,不觉将敬奉美酒饮尽。见时机成熟,年轻人哭拜于地求寿。下棋的二人原是主管生命的南斗北斗之神,既然吃了人家的东西,就得替人办点事情,即使是神仙,也是要遵守这个“中国特色”的“潜规则”。于是北斗于身边取出簿籍查看,说:“你今年十九岁,当死。我们现在为你增寿,在十九前加九,你的寿命可至九十九岁。但你回去之后,告诉管辂,叫他再不要泄漏天机,不然必遭天谴。”南斗拿笔添好之后,一阵香风过处,二人化作两只白鹤,冲天而去。

居然教使凡人向神仙“行贿”续命,我们的预言家管辂果然很有想法。当然,这个故事在无神论的今天,是很难站得住脚的。因此,我们引用比较严肃的《三国志》,来看看管辂最著名的一次预言,就是预知大名士何晏不久即死。

当时何晏是曹魏的礼部尚书,属于大将军曹爽一派的精英人物,与司马懿为代表的河内士族政治集团明争暗斗。某日,何晏宴请管辂,当时另一曹爽派精英人物邓飏也在坐。

何晏说:“最近接连梦见青蝇数十只,飞到鼻子上,驱之不肯去,有何意故?”

管辂说:“现在君侯位高权重,而怀德者少,害怕你的人多,这并不是多福啊!鼻子是天中之山,越高就越能长守富贵。今青蝇是逐臭的东西,而云集鼻子之上,盛衰祸福,不可不慎。谦惠慈和,非礼不覆,上追文王,下思孔子,然后三公可决,青蝇可驱也!”

邓飏听了这话,大不以为然地说:“这是老生常谈,不靠谱的!”

管辂回答说:“夫老生者见不生,常谈者见不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我这个老生,将要看到你们“不生”了,这是隐语,预言了他们将死。

何晏听了心里不大高兴,但好歹他也是个大名士,风度还是要装一装的,因此不予追究。

管辂回到家,把这事说给舅舅听,他舅舅吓得不得了。诽谤蛊惑“领导”,这是要给小鞋穿的。不过管辂不以为然道:“与死人语,何所畏邪!邓飏行步,筋不束骨,脉不制肉,起立倾倚,若无手足,这是鬼躁之相,将为风所收;何晏神情,魂不守舍,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槁木,这是鬼幽之相,将为火所烧。”他老舅听了大怒,骂他胡说八道。

过年之后,司马懿发动政变,史称高平陵之变,诛杀曹爽、何晏、邓飏等人,夷灭三族。这个时候他舅舅才算服了。

不过,管辂后来恐泄天机太多,不再轻易为人算卜。但是金盆洗手之前,管辂还是悄悄给自己算了一卦。

有次,管辂在弟弟管辰家中喝茶谈人生,聊到情真意切处,管辂长叹道:“上天给我才智聪明,也给了我荣华富贵,却不给我寿命,恐怕我的大限在四十七八岁之间,看不见女儿出嫁,儿子娶媳妇了。我前后相过该要死的人超过了一百个,大体上没有错误。”第二年的二月,管辂果然去世,年仅四十八岁。

看来,死神来临的时候,什么预言家都是浮云。

标签: 三国预言家管辂诸葛亮

更多文章

  • 卫温曾经去过夷州,为何孙权最后要降罪于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卫温

    早在三国时代,坐拥江南和各大出海口的东吴就尝试过进行远洋航行,只不过当时的战况紧急,无法指派更多资源,再加上出海的收效甚微,也就不了了之了。众所周知,在《三国演义》中,尊刘贬操是行文的宗旨。不过,对于罗贯中这位老人家,不仅将曹操刻画为“乱世之奸雄”,也在有意无意间抹黑了东吴的孙权。当然,为了尽量神化

  • 东吴大将卫温的生平事迹,卫温的一些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吴国,卫温

    孙权寻夷洲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国号吴,正式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吴国领地处长江以南,土地肥沃,气候湿润,沿海渔盐丰富,江海之上水运发达,商业兴旺,经济繁荣,但是它的土地面积要比蜀、魏小,本土又是湖泊纵横,陆路交通不便,吴主孙权久有继承父兄之业,重振兴室的宿愿,但是如何扩大领土,向

  • 为什么中国首艘航母要用卫温来命名?此人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吴国,卫温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台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元茂荣提交了一份建议,建议首艘国产航母以“卫温”命名,提案还受到了多名代表的支持!近年来,随着中国海军的蓬勃发展,社会各界对海军发展的关心也上升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度。对于航母这一国之重器更是舆论的热点,而为航母起名也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除了地名外,网络上

  • “建安七子”之陈琳生平简介 陈琳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陈琳,东汉,汉朝

    陈琳(?-217年),字孔璋,广陵射阳人。东汉末年着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汉灵帝末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董卓肆恶洛阳,陈琳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府。袁绍失败后,陈琳为

  • 曹操轶事:华佗治不好的头疼为何被陈琳的祭文治好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操,陈琳,三国,

    三国时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势力最大,也非常有才华。曹操患疾头风,名医华佗为其治病,竟然招来杀身之祸。而一篇讨伐他的檄文,竟然治好了曹操的偏头疼。实属千古奇文。“陈琳之檄,可愈头风”,是一个很有名的典故。说的是“建安七子”陈琳,作为汉末枭雄袁绍的幕僚,代袁绍起草了讨曹檄文。檄文传至许都,时曹操头风

  • 曹操立太子崔琰却为何不力挺侄女婿曹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曹操,曹植

    在曹操晚年,一直在为立太子的问题苦恼。在曹操的诸多儿子当中,曹丕和曹植是两大热门人选。在曹操称魏公的时候,已经立自己的次子曹丕为世子(长子曹昂早已死去),但是立世子不同于立太子,曹操还有更多的考虑。曹操喜欢曹植,不喜欢曹丕。曹植和年轻的曹操非常相像。曹操是政治家,但是身上却有着浓浓的诗人气质,他的《

  • 曹操为何杀崔琰?曹操诛杀崔琰背后的夺嫡之争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操,崔琰

    曹操为什么诛杀崔琰?曹操攻下汉中之后,率军回到邺城,自封为魏王。此时的曹操,已经到了人生的暮年,多年的征战杀戮,让曹操多少有些疲惫。本年没有大的战事。可是,朝中却出现一桩影响很大的冤案,为曹操服务多年,选拔了无数官吏的名臣崔琰,因为些许小事,竟然被杀。之后求情的曹魏另一名臣毛玠也获罪被贬。曹魏士林阶

  • 曹操手下大将崔琰简介 曹操为什么杀崔琰?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操,曹操手下大将

    导读:崔琰(?-216年),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东北)人。东汉末年曹操部下。崔琰相貌俊美,很有威望,曹操对他也很敬畏。建安二十一年(216),崔琰在给杨训的书信中写道“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曹操认为此句有不逊之意,因而将崔琰下狱,不久崔琰即被曹操赐死。个人资料容貌: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须

  • 三国时蜀汉大将王平:征战三十年经历上百场战役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三国,蜀汉,大将,王平

    导读:在四川盆地东部的华蓥山脉西麓,有一个古称宕渠今名渠县的地方,渠江汇集巴河、州河等无数支流穿越县境而过,因名渠县。在县城西北方向上有一个古乡镇,名叫和乐,其名包含有既和且乐的寓意,意味深长。乡境内山峦起伏、江水环绕、景致独特。在其西南面,有一个地势雄奇的小山沟名叫将军沟。沟四周山脉绵亘、林木葱郁

  • 九殿阎王平等王:揭秘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十殿阎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平等王,十殿阎罗,地府

    导读:平等王,司掌大海之底,西南方沃燋石下的阿鼻大地狱。阿鼻大地狱又称无间地狱、阿毗脂大地狱、阿鼻焦热地狱、阿鼻大城。阿鼻大地狱广、深两万由旬,也就是九百亿平方公里(即九千个中国领土范围)。密设铁网之内,另设十六小地狱:一、敲骨灼身小地狱;二、抽筋擂骨小地狱;三、鸦食心肝小地狱;四、狗食肠肺小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