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乐进为何能跻身五子良将?三国乐进的武力怎么样

乐进为何能跻身五子良将?三国乐进的武力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443 更新时间:2024/1/23 4:48:07

看完《三国志·乐进传》可以发现,陈寿对乐进的记述非常少,而且裴松之没有备注一字一句。再看内容,都是流水账似的,某时某地破敌,没有张辽徐晃的经典战役,也没有像于禁张郃的名气,他凭什么能跻身五子良将之列呢?

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个子不高,但是有胆识,跟了曹操之后,只是一个小吏,这没有什么值得说的,毕竟你没有功劳,也没有人马,也不便封你什么职位。

后来乐进招募了一千人左右的队伍,曹操就让他做了军假司马,陷阵校尉。所谓军假司马,假,是副职的意思,军司马,汉朝军制,每五人有一个伍长;两伍为什,五什为队,两队为一屯,两个屯为一个曲,每两百人有一个军侯;两个曲成一部,每四百人有一个军司马。也就是让乐进统领几百人,做什么?陷阵校尉。说白了,就是冲锋陷阵的,每次打仗,你带着几百人冲在最前面,上城池,斩敌兵,为全军开路。

所以你看乐进传记,乐进一开始的工作就是这个。

从击吕布於濮阳,张超於雍丘,桥昽於苦,皆先登有功,封广昌亭侯。

从围鄴,鄴定,从击袁谭於南皮,先登,入谭东门。

当然有功了,就不可能一直做陷阵校尉了,但乐进打起仗来还是那么不要命,本身武力也很高,所以立了很多功劳。

从征张绣於安众,围吕布於下邳,破别将,击眭固於射犬,攻刘备於沛,皆破之,拜讨寇校尉。

渡河攻获嘉,还,从击袁绍於官渡,力战,斩绍将淳于琼

从击谭、尚於黎阳,斩其大将严敬,行游击将军。

别击黄巾,破之,定乐安郡。

谭败,别攻雍奴,破之。

别征高幹,从北道入上党,回出其后。幹等还守壶关,连战斩首。

太祖征管承,军淳于,遣进与李典击之。承破走,逃入海岛,海滨平,荆州未服,遣屯阳翟。后

从平荆州,留屯襄阳,击关羽、苏非等,皆走之,南郡诸郡山谷蛮夷诣进降。

又讨刘备临沮长杜普、旌阳长梁大,皆大破之。(《三国志 乐进传》)

乐进不仅能陷阵先登,打起仗来不要命那么简单,关键是猛,打那么多仗,似乎没有打败的,所以连刘备都忌惮乐进。

先主遣使告璋,曰:"曹公征吴,吴忧危急。孙氏与孤本为唇齿,又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拒,今不往救羽,进必大克,转侵州界,其忧有甚于鲁。鲁自守之贼,不足虑也。"(《三国志 先传》)

虽然刘备是想以此为由向刘璋多要点兵马,但刘璋不是傻瓜,而且对阵的是关羽,可见乐进之勇猛的确不是吹嘘。

所以到建安十一年,曹操开始把乐进和张辽、于禁放在一个档次了。

建安十一年,太祖表汉帝,称进及于禁、张辽曰:“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三国志 乐进传》)

这段话看起来是总结性的说张辽、于禁、乐进三人,但其实不然。“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是说张辽,因为张辽打仗猛,有谋略;“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这几句是说于禁,因为于禁执法严,亲士卒,而且为人儒雅,常读书;“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这几句就是说乐进了,这是曹操对乐进的赞赏。

合肥之战,张辽、李典、乐进本来互不和睦,但也能精诚合作,大破孙权。

征吕布、击袁谭、战袁绍,攻张绣、敌关羽,从一个敢死队的队长,到最后的“从征孙权,假节”,乐进算是逆袭了,而且乐进最后得以从祀于曹操庙庭,足以说明乐进之忠勇。

等到陈寿作史书时,因为前有曹操把张辽、于禁、乐进同列,陈寿就把五子良将合而为一,并评价说:“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张郃以巧变为称,乐进以骁果显名,而鉴其行事,未副所闻。”从此五子良将名扬后世。

标签: 乐进五子良将三国

更多文章

  • 五子良将是谁?五子良将之一的乐进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五子良将,乐进,三国

    导读:乐进是东汉末年曹操的大将,与张辽、张郃、于禁、徐晃并称为曹魏“五子良将”。今天小编为大家揭秘乐进的生平简介与乐进怎么死的。乐进简介乐进(?-218年),字文谦,阳平卫国(今山东莘县)人。东汉末年曹操部将。以胆识英烈而从曹操,随军多年,南征北讨,战功无数。从击袁绍于官渡,奋勇力战,斩袁绍部将淳于

  • 乐进简介 东汉末年曹操麾下英勇的部将乐进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乐进,三国,魏国部将

    乐进(?-218年),字文谦,阳平卫国(今山东莘县)人。东汉末年曹操部将。以胆识英烈而从曹操,随军多年,南征北讨,战功无数。从击袁绍于官渡,奋勇力战,斩袁绍部将淳于琼。又从击袁谭、袁尚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不久乐进别击黄巾、雍奴、管承,皆大破之。从平荆州,留屯襄阳,进击关羽、苏非等人,击退其众,南郡

  • 程昱一生对曹操父子忠心后世对其评价为何很低?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程昱,曹操

    程昱是曹操手下为数不多的文武全才,他追随曹操的时间比荀彧、董昭、贾诩、郭嘉等人都要早,一生对曹氏父子忠心耿耿,多次在危难关头立下大功,深受曹操父子的信赖和倚重。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为曹魏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生前的地位却不怎么高,这是什么原因呢?程昱是兖州东郡东阿县人,他是个大高个,又“美须髯”。在黄巾

  • “捉放曹”的陈宫值不值得肯定?是否太过迂腐?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陈宫,吕布,曹操,

    《三国演义》给予了陈宫很高的评价:“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不从金石论,空负栋梁材。辅主真堪敬,辞亲实可哀。白门身死日,谁肯似公台!”然而,正史《三国志》并没有单独为陈宫立传,陈宫的事迹只是在《三国志·魏书·吕布传》以及裴松之注《典略》中有所提及:“陈宫字公台,东郡人也.刚直壮烈,少与海内知名之士皆

  • 陈宫为什么能说服曹操善待厚养自己的家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陈宫,曹操,失败

    株连是封建社会常见的刑罚方式。一个人犯了事,往往会祸及全家,甚至连三族(父族、母族及妻族)都会被夷灭。陈宫追随吕布在兵败于曹操后,自己不愿投降,慷慨赴死。他却成功地保全了家人的性命,甚至让他们在今后漫长的岁月里衣食无忧,老有所养,幼有所依……陈宫为什么能说服曹操善待厚养自己的家人——标签约束效应陈宫

  • 曹操为什么杀陈宫?曹操杀陈宫为何要流泪不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操,曹操谋士

    曹操为什么杀陈宫?曹操是个很大气的人,能够包容。你看张绣把他的儿子给弄死了,归降的时候照样和张绣把手言欢;陈琳写文章把他的祖宗十八代骂的鸡飞狗跳,曹操打下冀州,立刻就赦免陈琳无罪;还有那个祢衡,也曾玩过“击鼓骂曹”的经典片段,甚至把自己的衣服扒光,玩了一把行为艺术,老曹照样没有杀死他,最后把他送到刘

  • 天公将军张角:输了却和陈胜一样终结了东汉王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张角,黄巾起义,东汉,

    张角,演义小说里神仙一般的人物,有人说他会法术,会撒豆成兵,当然,演义小说只是对现实的一种夸张写法,其实张角只是一个落第的秀才,而他获得的天书,是于吉给他的太平经,一本包罗万象的道教经典,利用书里所讲的医术和五行五一学说,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并于公元184年仓促起义,最后死在了起义的路上。张角是哪里人

  • 黄巾起义领导者张角简介 张角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黄巾起义,东汉,张角,农民起义

    张角简介 张角怎么死的? 张角(?-184年),钜鹿(治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人。中国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军“黄巾军”的领袖,太平道的创始人。他因得到道士于吉等人所传《太平清领书》(即《太平经》),遂以宗教救世为己任,利用其中的某些宗教观念和社会政治思想,组织群众,约于灵帝建宁(168-172)初传道。

  • 孙权长女孙鲁班简介 全公主孙鲁班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孙鲁班,孙权,东吴,三国

    孙鲁班(生卒年不详),字大虎,吴郡富春人。东吴大帝孙权长女,生母步夫人,全怿、全吴生母,全绪、全寄继母。初嫁周瑜的儿子周循,周循死后,改嫁全琮,因此孙鲁班又称全公主。谮害太子孙鲁班是孙权和步练师的长女,步练师去世后,孙权立三子孙和为太子。孙权准备立孙和的生母王夫人为皇后,但孙鲁班一向憎恨王夫人,又迁

  • 孙权的两个女儿,孙鲁班和孙鲁育,她们是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孙鲁班,孙鲁育

    孙鲁班和孙鲁育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说到孙权大家也都知道其实还是被蜀汉坑得很惨的啊,虽然是说和蜀汉结盟,但是每次打仗什么的却只有东吴在出主要的兵力了,所以损失什么的也比较的惨重了,所以孙权也是蛮悲剧的,其实孙权有两个女儿一个叫孙鲁班还有一个叫孙鲁育,那么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