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程昱一生对曹操父子忠心后世对其评价为何很低?

程昱一生对曹操父子忠心后世对其评价为何很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146 更新时间:2024/1/20 2:13:29

程昱是曹操手下为数不多的文武全才,他追随曹操的时间比荀彧、董昭贾诩郭嘉等人都要早,一生对曹氏父子忠心耿耿,多次在危难关头立下大功,深受曹操父子的信赖和倚重。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为曹魏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生前的地位却不怎么高,这是什么原因呢?

程昱是兖州东郡东阿县人,他是个大高个,又“美须髯”。在黄巾民变时,他有勇有谋,辅佐地方官保全了本县,因而有了不小的名气。参加过枣酸会盟的兖州刺史刘岱曾想让程昱出来做事,给他一个骑都尉的高官,但程昱没答应。后来刘岱被黄巾军所杀,曹操来到兖州主政,曹操也听了说他的名气,请他出来做事,程昱立刻答应了。有人问他前后为何如此不同,程昱“笑而不应”。曹操与程昱见面后长谈,对他很欣赏,让他当寿张县令。后来曹操南征徐州,为了加强后方留守力量,把程昱调回来,让他协助荀彧守大本营鄄城。

张邈陈宫趁曹操主力南下之机迎吕布入兖州发起叛乱,“郡县响应”,只有鄄城、范县以及程昱的老家东阿县没有加入,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荀彧认为程昱在本地深得民望,派他到范县、东阿县稳定人心。程昱先到范县,激励范县令靳允坚定守城信心,靳允后来设计将吕布派来夺城的范嶷刺杀,把范县牢牢守住。程昱又到了东阿县,与东阿县令枣衹一起“率厉吏民,拒城坚守”。在荀彧、夏侯惇、程昱、靳允、枣衹、薛悌等人共同努力下,到曹操回军时鄄城三地仍然掌握在曹军手中。曹操见到程昱后立刻握住了他的手,说:“不是将军出了大力,我就回不来了。”曹操提拔程昱为东平国相。

曹操与吕布战于兖州,这一仗打得很残酷,当时兖州一带闹了蝗灾,最大的问题是缺粮。曹操不得已向袁绍求援,袁绍开出条件,说援助可以,但要曹操把家眷送到他那里,实际上就是做人质。曹操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侮辱,但眼下舍此没有更好的办法,于是有点动摇。程昱当时从外面办事回来,听说这件事马上来见曹操,他力劝曹操不要答应袁绍,并表示眼前虽有困难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克服。曹操得到了程昱的支持,打消了原来的念头。程昱立即行动,利用自己在兖州一带的影响力替曹操分忧解难,他四处征集粮食,甚至“掠其本县”,也就是回到家乡东阿县把老百姓的粮食搜刮一空,以充曹操的军粮。

一般人都很看重名声,即使不太看重的也会顾忌在家乡父老眼里的形象,在外面再作恶但一般不会跑到家门口干坏事。程昱把老家整个县都抢了,虽属被逼无奈,但也留下了恶名。这还不算,据史书记载,在程昱弄来的军粮里还有一种东西叫“人脯”,也就是人肉干,这是骇人听闻的事情,乱世里也有人吃人的事,但军队拿人肉做干粮则极少发生,后面这件事影响到了程昱的一生,也影响到程昱的历史评价。

曹操迁献帝于许县后,任命程昱为尚书,想让他协助荀彧处理朝廷事务,但是兖州一带始终有事,曹操又任命他为东中郎将,兼任济阴郡太守,让他“都督兖州事”,官渡之战前程昱被提升为振威将军,是曹军中首批有将军名号的人之一。袁绍发动官渡之战时,程昱手下只有七百人留守在鄄城,曹操考虑程昱手中的人马太少,想给他再派二千人去,程昱分析说鄄城只有七百人,袁绍就不会重视这里,如果增兵袁绍反而会重视起来,后来果然如程昱所料。曹操对贾诩说:“程昱的胆略过于古人。”程昱不仅没有要曹操增兵,反而征集流亡民众,训练出一支数千人的队伍支援前线,程昱在关键时刻又立下一件大功。

其后程昱经常在曹操身边,成为曹操重要的谋士。魏国建立时,曹操拜程昱为卫尉,是部长一级。曹丕禅让后,本来像程昱这样追随曹操时间长、立下大功多、能力突出的老臣,应该有更高的职位,贾诩、董昭甚至王朗华歆这些人都位居三公了,但程昱仍然是卫尉。其中的原因史书也有交待,认为程昱当年以人脯为军粮,“由是有失朝望,故位不至公”。程昱八十岁时死去。

好人也会偶尔干一件坏事,只要及时反省,并做到今后不做坏事或者尽量少做坏事,仍然可以得到大家的原谅。经常做坏事,以做坏事为乐趣,大部分时候干的坏事比好事多,这种人被称为“恶贯满盈”,这样的人生前再有权势,死后也必然会被唾弃。好人不常做坏事,但一不小心就做了件大坏事,坏到无法让人容忍,很难被人原谅,这也是很可怕的。一件事也足以定性一个人,比如那些触及人伦底线的事,做了就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抹也抹不掉,走到哪里都会被指指点点,成为一生的噩梦。

不同时代对“人伦底线”有不同的内涵,有些事过去不被人容忍,但随着思想观念、道德观念的进步,现在也可以容忍甚至被视为正常,但还有一些事如吃人、弑亲、种族屠杀等,无论社会如何进步、观念如何更新,都不会被大家接受。还有一些事虽然不是那么骇人听闻,但也被视为越过了伦理道理的底线,遇到这样的事一定要头脑清醒,千万不能一失足成千古恨,一旦触及到了这些事,对个人来说都将是万劫而不复的深渊。

标签: 程昱曹操

更多文章

  • “捉放曹”的陈宫值不值得肯定?是否太过迂腐?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陈宫,吕布,曹操,

    《三国演义》给予了陈宫很高的评价:“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不从金石论,空负栋梁材。辅主真堪敬,辞亲实可哀。白门身死日,谁肯似公台!”然而,正史《三国志》并没有单独为陈宫立传,陈宫的事迹只是在《三国志·魏书·吕布传》以及裴松之注《典略》中有所提及:“陈宫字公台,东郡人也.刚直壮烈,少与海内知名之士皆

  • 陈宫为什么能说服曹操善待厚养自己的家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陈宫,曹操,失败

    株连是封建社会常见的刑罚方式。一个人犯了事,往往会祸及全家,甚至连三族(父族、母族及妻族)都会被夷灭。陈宫追随吕布在兵败于曹操后,自己不愿投降,慷慨赴死。他却成功地保全了家人的性命,甚至让他们在今后漫长的岁月里衣食无忧,老有所养,幼有所依……陈宫为什么能说服曹操善待厚养自己的家人——标签约束效应陈宫

  • 曹操为什么杀陈宫?曹操杀陈宫为何要流泪不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操,曹操谋士

    曹操为什么杀陈宫?曹操是个很大气的人,能够包容。你看张绣把他的儿子给弄死了,归降的时候照样和张绣把手言欢;陈琳写文章把他的祖宗十八代骂的鸡飞狗跳,曹操打下冀州,立刻就赦免陈琳无罪;还有那个祢衡,也曾玩过“击鼓骂曹”的经典片段,甚至把自己的衣服扒光,玩了一把行为艺术,老曹照样没有杀死他,最后把他送到刘

  • 天公将军张角:输了却和陈胜一样终结了东汉王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张角,黄巾起义,东汉,

    张角,演义小说里神仙一般的人物,有人说他会法术,会撒豆成兵,当然,演义小说只是对现实的一种夸张写法,其实张角只是一个落第的秀才,而他获得的天书,是于吉给他的太平经,一本包罗万象的道教经典,利用书里所讲的医术和五行五一学说,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并于公元184年仓促起义,最后死在了起义的路上。张角是哪里人

  • 黄巾起义领导者张角简介 张角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黄巾起义,东汉,张角,农民起义

    张角简介 张角怎么死的? 张角(?-184年),钜鹿(治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人。中国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军“黄巾军”的领袖,太平道的创始人。他因得到道士于吉等人所传《太平清领书》(即《太平经》),遂以宗教救世为己任,利用其中的某些宗教观念和社会政治思想,组织群众,约于灵帝建宁(168-172)初传道。

  • 孙权长女孙鲁班简介 全公主孙鲁班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孙鲁班,孙权,东吴,三国

    孙鲁班(生卒年不详),字大虎,吴郡富春人。东吴大帝孙权长女,生母步夫人,全怿、全吴生母,全绪、全寄继母。初嫁周瑜的儿子周循,周循死后,改嫁全琮,因此孙鲁班又称全公主。谮害太子孙鲁班是孙权和步练师的长女,步练师去世后,孙权立三子孙和为太子。孙权准备立孙和的生母王夫人为皇后,但孙鲁班一向憎恨王夫人,又迁

  • 孙权的两个女儿,孙鲁班和孙鲁育,她们是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孙鲁班,孙鲁育

    孙鲁班和孙鲁育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说到孙权大家也都知道其实还是被蜀汉坑得很惨的啊,虽然是说和蜀汉结盟,但是每次打仗什么的却只有东吴在出主要的兵力了,所以损失什么的也比较的惨重了,所以孙权也是蛮悲剧的,其实孙权有两个女儿一个叫孙鲁班还有一个叫孙鲁育,那么这

  • 三国时吴国公主孙鲁育简介 孙权幼女孙鲁育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公主,孙鲁育,吴国

    孙鲁育,(?-255),字小虎,三国吴大帝孙权幼女,母步夫人。全公主孙鲁班之妹,东吴大将朱据之妻,后改嫁刘纂。因为初嫁朱据,而被称为“朱主”,即嫁给朱家的公主。遭诬遇害孙鲁育为吴大帝孙权和步夫人的幼女,于229年嫁朱据为妻,故又称朱公主。朱据死后又嫁给刘纂。刘纂曾经娶孙权中女孙氏,因为孙氏早逝,所以

  • 曹操的女儿清河公主为了离婚竟然诬陷丈夫谋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河公主,曹操,夏侯楙,三国

    曹操的女儿清河公主的丈夫是曹魏时代名将夏侯惇之子夏侯楙。夏侯惇是曹操手下权势最大的重臣,连曹丕都畏惧三分。可以说能够嫁给夏侯楙,是许多女人向往的事情。可是,清河公主和夏侯楙结婚没几年,就对自己的丈夫恨之入骨,甚至不惜诬陷丈夫谋反来摆脱这一段难耐的婚姻。为什么呢?只因为夏侯楙有一个毛病:好色。本来,你

  • 离乱皇族不如狗:清河公主被卖身为奴的离奇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晋元帝,清河公主,八王之乱

    在历史上,当国破家亡之际,那些坚持活下去的公主,其不幸的遭遇则种种各异,离奇的程度超出我们想象,也超出史家记录的范围,我们所能了解的并不多。痛苦就像千百年前的流星,早在我们注目之前悄然滑落,永远沉寂。但历史确也记载下来一件公主卖身为奴的事例,那便是西晋惠帝的次女清河公主卖身为奴的一段噩梦般的经历。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