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袁齐妫:历史上预言最准的皇后

袁齐妫:历史上预言最准的皇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531 更新时间:2024/1/8 3:57:58

公元405年,这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左光禄大夫袁湛家生了个女儿,取名叫袁齐妫。说起这个袁家,也是显宦望族,是陈郡阳夏人。袁齐妫的曾祖父曾做过晋朝的太守,祖父袁质做过琅琊内史,父亲袁湛则在刘宋官至左光禄大夫。

我们知道,所谓“子以母贵”。这个袁齐妫的母亲身份卑微,是袁湛的小妾,因此袁齐妫在袁家的地位也就可想而知了。谁料这个女孩确实是“天生丽质难自弃”,长大后更是楚楚动人、温良娴淑。父亲和族人见状后,觉得以后定能攀门好亲事,便开始重视她的教育。经过一番悉心培养后,更加地落落大方、知书达理。如此佳人,待字闺中,求亲的人自然也就多了。公元420年,正值二八妙龄的袁齐妫嫁给了宋武帝刘裕的第三子刘义隆。是时,刘义隆为宜都郡王,袁齐妫自然便是宜都王妃了。王妃也算是贵不可及了,人们非常欣羡她,都以为她找到了一个好归宿。

公元422年,宋武帝刘裕晏驾,长子刘义符继承了皇位。但是这个刘义符却是非常的荒诞,视江山社稷为儿戏,简直是望之不似人君!于是,几位老臣便联合起来将其废掉,转而迎立远在宜都的刘义隆为皇帝。刘义隆做了皇帝,袁齐妫便成了皇后。

此后,夫妻二人非常恩爱。公元426年,二人诞下一皇子,也就是后来的皇长子刘劭。但当刘裕来看她时,她却表现出一副无比忧愁的样子,继而不停的哭泣。刘裕见状,自是温言宽慰,迭问为何?袁齐妫哭着说:“臣妾幼时学过一些相面之术,刚才观此子面相凶恶,实为不详。日后定会破国毁家,不如早早除掉这个孽子,以绝后患。”此话看似绝情,但毕竟是自己的心头肉,袁齐妫怎能不伤心呢?于是,越发的悲痛欲绝了!谁料,刘义隆根本没有听她的话,而是说:“至亲骨肉,怎忍杀害。况国祚长远,以此作为根本。”此事就此作罢,后来再未提及。可是,日后发生的事情恰恰证明了袁齐妫的预测是准确的,长子刘邵果真弑父篡了位!

后来,由于刘义隆宠幸潘妃。皇后心中不平,一时郁郁寡欢,不久就病入膏肓,死时年仅36岁。袁齐妫死后,刘义隆一直嫌弃太子刘邵做事轻浮,常常口出恶言。这让刘邵非常怨恨他,就与弟弟刘在私底下咒其早死。刘义隆闻讯后,大怒,但一想到是自己的亲身骨肉就没有追究。后来,刘义隆又查出了二人的不轨之心。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便和潘妃商议要杀了这两个逆子。谁料,风声走漏,此事被刘邵知道了。所谓“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刘邵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便和刘策划发动政变,夺取皇位。

公元453年,刘邵发动政变,杀掉刘义隆,自己登基为帝。可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刘邵当上皇帝还不到半年,刘邵和刘就被其叔叔刘义恭给杀死了,而让刘骏登基做了皇帝!

说起来也是可悲,“前见子弑父,后见帝弑兄”,没想到这种人伦惨剧竟然发生在一家人身上。想当初,皇后袁齐妫预测的可真准。她爱夫君胜过爱自己的儿子,为了江山社稷不惜要杀了自己的儿子,但因为刘义隆的一时之仁却是养虎为患,酿成了这场人伦惨剧。

说到底,还是这个时代的问题。由于常年的战乱,使得人们早已变得极度嗜血,整个环境中弥漫着一种嗜血的气味。忠孝节义早已被抛到了脑后,更别说什么父子亲情了!

标签: 袁齐妫南北朝

更多文章

  •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皇后:袁齐妫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袁齐妫,南北朝

    袁齐妫(405年-440年),陈郡阳夏人,左光禄大夫袁湛之女,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皇后。初为宜都王妃,生刘劭和东阳献公主刘英娥。元嘉元年(424年),宋文帝继位,立为皇后。元嘉十七年(440年),袁齐妫去世,时年三十六岁,谥号元皇后。袁齐妫是左光禄大夫袁湛的女儿,其母王氏出身卑微,袁齐妫在五

  • 皇后袁齐妫用30万来试皇帝的心 结果竟被气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袁齐妫,南朝,宋文帝

    天家无亲情,更别说是夫妻之间的恩爱少有了。事实上帝后们处在高处,远非平头百姓那么自由,牵一发而动全身,动静太大受不了。其实也可以理解,利益决定一切。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疏离,一切都是有因由的。聪明人,要自己掌握这个度。自视太高,位置没摆对,自然就不会有幸福感可言。南朝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宋

  • 北魏名将邢峦:攻占川蜀彻底压制了南梁的反扑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北魏,邢峦,南梁,

    邢峦(公元463—514年),字洪宾,河间鄚(今任丘)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名将。延昌三年(公元514年),邢峦得暴病死,年仅5l岁,宣武帝念其生前战功卓著,下诏书赐给布四百匹,朝服一袭,办理丧事。并追赠车骑大将军,瀛州刺吏,谥号文定。葬于瀛州武垣县永贵乡崇仁里(今河间市沙洼乡南冬村)。《魏书·邢峦传》

  • 北魏大将邢峦:占领汉中真正让南北差距拉开巨大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北魏,邢峦,汉中,

    邢峦(公元463—514年),字洪宾,河间鄚(今任丘)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名将。延昌三年(公元514年),邢峦得暴病死,年仅5l岁,宣武帝念其生前战功卓著,下诏书赐给布四百匹,朝服一袭,办理丧事。并追赠车骑大将军,瀛州刺吏,谥号文定。葬于瀛州武垣县永贵乡崇仁里(今河间市沙洼乡南冬村)。《魏书·邢峦传》

  • 西魏十二大将军争议:杨忠还是尉迟迥是其中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西魏,杨忠,尉迟迥,

    西魏的十二大将军的说法是在周书列传八赵贵?独孤信?侯莫陈崇中出现的: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少保、广平王元赞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淮安王元育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齐王元廓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秦七州诸军事、秦州刺史、章武郡开国公宇文导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平原郡开国公侯莫陈顺使持节、大将军、

  • 兰陵王第5集剧情:高长恭从尉迟迥手里救出雪舞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兰陵王

    尉迟迥来到粮仓发誓要把捣乱的人抓起来,在粮仓的一角尉迟迥发现了雪舞正在装爆炸物,把她抓了起来,还认出了他就是高长恭的新媳妇。高长恭用雪舞的几包爆炸物,炸开了城门逃走了,可是太师却发现雪舞没有按时间回来,高长恭要回去救雪舞。尉迟迥把雪舞绑在城门的高处,让雪舞说出兰陵王的下落,雪舞说不知道。尉迟迥就把雪

  • 有关于吴明彻的轶事有哪些 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南北朝,陈国

    轶事典故吴明彻十四岁时,感慨父亲吴树去世却没有坟地,家中又穷得无力筹办,就努力耕种。当时天下严重干旱,禾苗庄稼焦枯,吴明彻哀痛悲愤,每次到田里都大哭流泪,仰面向天诉说苦楚。过了几天,有人从田里回来,说禾苗已经重新生长,吴明彻怀疑他说的话,以为是哄骗自己,等到去田里一看,竟然跟他说的一样。秋天大丰收,

  • 武庙七十二将之吴明彻,成也北伐、败也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南北朝,武庙七十二将,吴明彻

    ——史料摘译——原文:及侯景寇京师,天下大乱,明彻有粟麦三千馀斛,而邻里饥餧,乃白诸兄曰:“当今草窃,人不图久,奈何有此而不与乡家共之?”于是计口平分,同其丰俭,群盗闻而避焉,赖以存者甚众。——《陈书·吴明彻传》译文:到侯景侵犯京城时,天下大乱,吴明彻有粟麦三千多斛,但邻居乡人却饥饿不堪,于是就对各

  • 南陈大将军吴明彻:武庙七十二子唯一的陈朝将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吴明彻,陈朝,武庙七十二子,

    吴明彻(512年―578年),字通昭(一作通炤 ),秦郡(今南京市六合区)人,南北朝时期陈朝将领。吴明彻的祖父吴景安,是南朝齐南谯太守。父亲吴树,是南朝梁右军将军。吴明彻幼年丧父,本性至孝。侯景之乱时,秦郡大饥,吴明彻将粮食分给邻居。承圣三年(554年)三月,陈霸先在京口与吴明彻结交,封他为戎昭将军

  • 慕容绍宗为什么会自杀 自杀的原因是什么导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南北朝,东汉

    慕容绍宗(501年-549年),东魏名将,鲜卑族。前燕太原王慕容恪之后,北魏恒州刺史慕容远之子。早年先后追随尔朱荣、尔朱兆,可惜都不受重用。后来归顺高欢,历任青州刺史、晋州刺史、徐州刺史等职,封燕郡公。高欢死后,慕容绍宗击败反叛的侯景,大放异彩。549年,在围攻颍川城时,未免被敌军生擒,被迫投水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