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羽大意失荆州 其死因与诸葛亮有关?

关羽大意失荆州 其死因与诸葛亮有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311 更新时间:2024/3/10 23:53:43

关羽大意失荆州是一个致命伤,也是历史上的一个悲剧。关于蜀汉在荆州战役中不派救兵的问题,多数人认为是来不及去救。但因为《三国志》中没有记载,所以后人对此也是议论纷纷。甚至有认定说是由于关羽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方针,所以诸葛亮决定要借吴人之手除掉关羽!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与张飞一同被称谓“万人敌”。

网络配图

赤壁之战之后,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关羽率数十骑出逃,一路突围至距益州不过一二十里的临沮(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遇潘璋部将马忠的埋伏,被擒,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

话说当时的刘备发展很快,不但得到益州,而且还得到了汉中。可是他手下的人才明显不足,以致于原本他只是带着庞统入川,而后不得不将张飞、诸葛、赵云魏延等人也调过来,因为益州这个地方相对于他所占领的荆南四郡,要大得多。而且刚刚占领,根基不稳。

关 羽独挡一面的能力,是刘备军团中仅次于诸葛亮的,他不管步兵、马军还是水军都能治理的好,和士兵的关系也非常之好。因此他取得胜利的时候,刘备集团并没能

预估到事情的走势会瞬间翻盘。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性格缺陷,关羽属于那种“重兵轻士”型的,对兵卒非常好,对读书人和将领就非常瞧不起。

关 羽襄樊攻伐战,前期胜利非常顺利和迅速,而这时候,蜀中是非常忙碌的(稳定民心和安顿当地士族、军队,制定法令并颁布、试行、修改,招募人才、考核、任用

等等,刘璋留下的诸多弊政,更是需要花大力气去改正的,以当时蜀中的那丁点人才,可以想象是多么忙碌),所以人才明显跟不上需求。而正因为关羽的性格,搞

得荆州官员屈服于他的威压下,最后一句“还当治之”,更是逼得镇守荆州后方的将领傅士仁和糜芳叛变。这是所有人没想到的,就算想到,也来不及了。

网络配图

关 羽从胜到败,只有短短一个月时间,益州、汉中的官员根本来不及反应。当时的交通主要靠马,先不说益州、汉中的部队来不及驰援,就说刘备、法正、诸葛亮要收

到荆州战况的情报,也必须是探子骑马来回禀报,一来一去个把月时间,战场上瞬息万变的情况怎么跟得上?因为交通、通讯的不发达导致的悲剧,不仅仅是一个关

羽的襄樊战役,历史上是不乏其事的。

很多人认为关羽之死诸葛亮得负责任,误解最大的原因在于当年诸葛亮的隆中对提出了益荆两处共同发兵,挥师北上,则天下可定的策略。许多人就认为关羽的行动符合了隆中对提出的纲领的。可事实是这样吗?

诸葛亮在当时所任的职务,相当于现在的总理兼后勤部部长,不是国防部成员,当时的军事总参谋长是法正,而法正是与关羽不熟的,对荆州部署和吴蜀魏三方的态势也是没有多深研究的。更何况他此时还在布置怎么提防曹操反扑汉中。因此诸葛亮在军事会议方面,他只能是一个旁听者,不能参与制定计划和部署行动的。

关羽的进攻并未得到刘备和诸葛亮的指示,他是见到刘备得到汉中之后,自行提兵攻打襄樊的,想在胜利果实上来个“锦上添花

刘备夺蜀占汉,地盘扩张太快,最急切的是巩固既得利益,而不是盲目扩充。而关羽又是一个军事家,不是政治家,他不懂得此时“治理”的意义远大于“占领”。

网络配图

诸 葛亮说天下有变时,将军(指刘备)亲率一支人马从益州东进,去攻打长安,派一上将(理想人选当然是关羽)率荆州之兵北上,打得曹魏集团首尾不能相顾。可是

这个时候,关羽却单方面行动,难道真的是实施诸葛亮的隆中对纲领吗?这个时候,除了一个“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政治口号,其他什么都没准备到位。所以失

败全应关羽他自己负责。

综上所述,关羽失败主要是他自己,一个是他突然发动战争,刘备集团来不及反应,关羽不知道刘备集团当时最需要的是巩

固而不是一味的占领。他也没有拎清楚敌人的强大。因此我们可以得知,关羽是自取灭亡,完全跟诸葛亮没有关系。他的贸然行动,破坏了整个隆中对的规划,更是

断送了荆州这么重要的一个战略要地。

标签: 关羽

更多文章

  • 料事如神!揭秘诸葛亮的识人读心之术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

    读心术一直都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人力,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诸葛亮的识人读心的本领。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又到了意淫古人的时候了。要看出一个人的心思是很难的。所以诸葛亮,智慧的化身,为我们总

  • 绝代智谋诸葛亮为何不投靠实力最强的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

    三国时期天下纷争,英豪荟萃,坐卧在卧龙岗上的诸葛孔明料事如神。那么,他为何不选择实力更为强劲的曹魏而选择了能力较弱的蜀汉呢?诸葛亮这个千年难得一见的奇才,连选主也是这般与众不同。在三国群雄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了北方,人才济济,而且在各个方面来看实力绝对排第一,更重要的是,曹操求贤若渴,甚至比

  • 诸葛亮选择刘备,竟然是因为逼不得已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

    在三国中,拼的是家世的时代,如果没有显赫的家世,一般很难混得开。比如刘备,虽然刘备经常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但在各个诸侯联盟讨伐董卓的时候,就只有曹操正眼看刘备,那也是曹操出于爱才之心,想拉拢刘备。网络配图 反过来看一下袁绍袁术两兄弟,因为是四世三公的身份,就很容易得到成功,两兄弟的地盘就霸占了差不

  • 诸葛亮司马懿几番较量 诸葛亮与司马懿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司马懿

    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在刘备死后,出现了魏、蜀两国之间司马懿与诸葛亮的长期对峙。诸葛亮为了完成隆中对策中北伐中原的战略部署,六出祁山,领兵伐魏,双方斗智斗勇,波澜起伏,战况之激烈,智慧之运用,超过了以往三国之间任何一次对峙。两相比较,诸葛亮与司马懿,谁更厉害些?谁是最后的胜利者呢?网络配图诸葛亮在

  • 《三国演义》中的火烧博望坡是诸葛亮的计策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火烧博望坡

    火烧博望坡是刘备在荆州时发生的一次战役。战役规模不大,可在《三国演义》中,由于这是诸葛亮初出茅庐指挥的第一次阵仗,所以这次战役就显得意义非同寻常了。不过,在史籍当中,指挥这次战役的却不是诸葛亮,而是刘备自己。建安七年(公元202),刘表想趁曹操北上攻击袁尚的时机,袭取许都,于是派遣刘备领兵出征。刘备

  • 解密刘备为什么会不看好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

    刘备之所以不信任诸葛亮,主要是由于刘备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并不看好。诸葛亮用兵谨慎,不出奇招、险招。刘备求功心切,不欣赏这样的谋士。所以刘备把他定位为相才,而不是帅才。在《三国演义》当中,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从此以后,刘备用兵打仗处处倚靠着这位神奇的军师而获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诸葛亮也被认为是三

  • 解密:名臣诸葛亮手中的羽扇到底有什么来历?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手中的羽扇

    有民间传说,诸葛亮博望烧屯,火烧赤壁,都是靠这把扇子扇风起火打败曹军的。后来街亭之役失利,据说也是因为忘了带那把羽毛扇。《三国演义》里,特别是写六出祁山时的诸葛亮,人们最熟悉的,恐怕是他素衣纶巾,手摇羽扇,端坐四轮车上,飘然而出的形象。羽扇纶巾后来成了戏曲舞台上诸葛亮特有的穿戴。历史上,诸葛亮指挥打

  • 解密:名臣诸葛亮在出山之初为何会屡屡犯错?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名臣诸葛亮

    诸葛亮出山之初,曾经让刘备大喜过望。两人亲密无间的劲头让关羽张飞都有点吃醋了。刘备则声称自己和诸葛亮的组合是“如鱼得水。”但如鱼得水的日子随着法正的到来就结束了。自从伐蜀之后,法正就成了刘备手下的头号红人。此消彼长,诸葛亮多少要感受到一些冷落了。也就是说,法正的日子过得越红火,诸葛亮的日子就越黑暗。

  • 揭秘诸葛亮的锦囊妙计为何只能用三次?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

    演义中的诸葛亮,智慧如同神人,简直所向披靡。从初出茅庐到五丈原病死,他屡出奇谋,其中更是三次使用锦囊妙计。第一次是在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件事上。当时刘备、诸葛亮趁曹操赤壁之战失利,大肆扩充地盘,先占领荆州大部分地方,引起东吴孙权不满。于是孙权派鲁肃向刘备讨还荆州,被拒绝。周瑜就向孙权献计:和刘备

  • 关羽不仅是刘备眼中的兄弟还诸葛亮心头的隐患!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关羽

    咸鱼翻身东汉末年,刘备与张飞关羽在涿州一带起兵,经过多年的转战,最后逐步发展壮大。刘备是个很有本事的人,后来投靠刘表,暂时驻扎在新野,在那里,请出了年轻的诸葛亮作为自己的首席谋士。从此刘备如咸鱼翻身,事业上更进一步。驻守荆州在诸葛亮的协助下,刘备顺利占了荆州三座城池,开始对益州用兵。临行前,让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