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孟尝君田文是个什么样的人?有哪些所作所为?

孟尝君田文是个什么样的人?有哪些所作所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715 更新时间:2024/1/4 18:30:45

君子是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上不宗乎君,下善取誉于民;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这句话,是荀子对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名士的评价。这位名士,就是“战国四君”之一的孟尝君

要知道在战乱的年代,能够身居高位的方法,并不是做一名仁德的君子,也不是单单做一名富有学识的读书人。真正能在这个时代获得功名成就的,是懂得变通的人际交往方式和拥有过人的战术谋略。所以,有些春秋战国时期出名的人,其行为举止,或许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中的君子所为,而孟尝君就是这典型的代表之一。

就如荀子的话所说,孟尝君是一个很了解人心走向的人。通过他的一些所作所为,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的灵活与变通。

司马迁所写的《史记·孟尝君列传》中写到一个故事:

孟尝君为了在各国树立自己的声望,塑造自己是一个十分爱惜人才的形象,开始广纳人才。表面上是广纳人才,其实只是要数量,而不在乎质量,给人制造一种自己十分爱惜人才的假象罢了。因为孟尝君收纳人才时,根本不在乎这个的才能品行,这就导致了很多奸恶之人趁机流入薛地。

而这些人,大多都是从别的国家杀人放火的亡命之徒,这就造成薛地这个地方治安极其混乱,百姓不得安宁。据载,当时因为孟尝君的这一个政策,大约有六万多位奸恶之人在薛地落脚。

不但如此,孟尝君还是一个很“狠”的人,有多狠呢?

有一次,孟尝君想要去拜访一下赵国的名士—平原君,我们都知道,孟尝君在战国时期,算得上是很出名的一位谋士了,这次拜访平原君的赵国之旅,自然吸引了许多赵国的百姓想要目睹他的真颜。大家伙儿都想过来瞧瞧这位谋略过人的名人。

这一看不知道呀,一看吓一跳,这位被众多百姓仰慕歌颂的人,竟然长得又瘦又矮,这令赵国百姓十分失望。更有过分的人,当场就发出笑声,嘲讽孟尝君。

这时候,孟尝君的狠劲就显现出来了,他因为大家的嘲笑十分愤怒生气,于是对自己的随从们下令,把在场所有讥笑过自己的人全部杀死。不过一会儿,他的随从们杀了赵国数百人,载是差不多一个县的人数,这是十分吓人的。他在杀了这么多人后,并没有心生怜悯,而是一句话也没说,便扬长而去。

他的心狠手辣,还表现在另外一件事情上。那就是孟尝君联合他国攻打自己国家的事件了。因为孟尝君在赵国的时候,齐湣猜忌他,所以他不得不逃到赵国。

就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后来燕国攻打齐国时,孟尝君毫不犹豫地决定要协助,响应燕国乐毅号召,最终促成秦、燕、韩、赵、魏五国联军,开攻齐之战,结果让齐国差点承受灭国之灾。要注意哦,孟尝君本来就是齐国人,而且其实齐湣王还是他的堂兄弟,是非常亲近的关系,可谓是六亲不认了。

孟尝君这样一个心胸狭窄、有仇必报的人,能被世人所铭记,也可以说是非常戏剧性了。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入选武侯祠的要求是什么?为何法正这位功臣不能进入?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法正,三国顶级谋臣之一,被《三国志》作者陈寿称赞为可比曹操帐下的程昱和郭嘉。法正善于奇谋,是深得刘备宠信的肱股之臣。法正定计斩杀夏侯渊,为刘备占据汉中立下汗马功劳。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任命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在蜀汉政府中,法正的权力仅次于刘备,成为实权派。法正当权,恩怨分明、睚眦必报,对他有恩惠的

  • 什么是和通泊之战?战役的背景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和通泊之战,清朝,战史风云

    清雍正九年(1731年)五至六月,在清平噶尔丹策零之战中,准噶尔汗噶尔丹策零以诱敌深入之策,于博克托岭、和通泊等处大败清军傅尔丹所部之作战。定寿将前锋,魏麟、闪文绣将车骑营,纳秦将奉天兵,塔尔岱、西弥赖将索伦兵,费雅思哈将宁古塔兵,阿三将右卫兵,素图将宁夏兵,承保、常禄将察哈尔兵,马尔齐、兖布将土默

  • 乱世中的清贫才女:陈竹隐用一身安然抚平一生的困苦流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陈竹隐,民国,历史解密

    朱自清是民国文人的标准答案:他早年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学霸,成绩太好,提前毕业,当了大学教授;英国留学,娶了才女,参加新文化运动,创办文学组织……总之几乎所有民国文人的标配,他都占全了。朱自清长了一张说不出特点的大众脸,学了当时最时髦的哲学,却保留了浑厚的国学底子;朱自清不像徐志摩自带主角光环,也不如

  • 历史上第一个跟皇帝提出离婚的妃子,离婚原因也很奇葩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淑妃,清朝,野史秘闻

    淑妃,即额尔德特·文绣,字蕙心,自号爱莲,宣统元年十一月初八日(1909年12月20日)生于北京方家胡同,蒙古族,额尔德特·端恭之女。1922年12月1日,年仅十四岁的文绣和溥仪结婚。她在前一天的时候就被送进了紫禁城。因为当时的溥仪已经有一个皇后,也就是“正房”妻子,所以,文绣就被封为了淑妃。和婉容

  • 同样都是汉朝开国皇帝 刘邦和刘秀知名度为何相差那么多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刘邦与刘秀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邦与刘秀同为开国皇帝,两人为何知名度相差这么多?刘邦,我们都了解,汉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但是提起刘秀,大部分人也许了解,但是也有人是不了解的,也就是说,刘秀的知名度其实是远远比不上刘邦的。刘邦创立汉朝,在历史上被称为西汉,其

  • 魏晋以来,古代的乐器箜篌与古筝在技术上有哪些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魏晋,箜篌,文史百科

    箜篌与古筝在技术上的区别更多(分属于竖弦类和平弦类乐器了),除了前面说过的在定弦方面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的不同以及箜篌双排弦的特别之处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弹古筝要戴假指甲,弹箜篌(竖琴)不戴假指甲。这是因为箜篌的共鸣方式、置弦方式和筝不同,弹箜篌时手指触弦的角度也和弹

  • 七千破百万?滏口之战—中国史上实力最悬殊的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北魏,孝文帝,战史风云

    七千破百万?滏口之战—中国史上实力最悬殊的战役!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中国古代史上有不少以少胜多的战役,像彭城之战,昆阳之战,淝水之战等等。但我们今天要讲的是一次精彩但又知名度不高的战役——滏口之战。一方以区区七千人马大败对方百万大军。堪称中国历史之最。滏口之战发生在公元528年

  • 明末抗清名将史可法,为何被称为“明朝文天祥”?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史可法,明朝,历史解密

    明末大英雄史可法曾被称为“明朝文天祥”,名气很高,近年来却被拉下神坛,到底该不该?的确,南明的过早覆灭与史可法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没有必要给予过高的推崇。我认为,史可法有以下几处重大失策:一、北都覆灭,史可法身为南京兵部尚书,位居留都百官之首,主管东南一隅的军务,举足轻重。可是,当崇祯皇帝殉国的消

  • 古代新娘陪嫁嫁妆都有些什么?应有尽有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嫁妆,春秋,野史秘闻

    结婚从古自今都是每一个人一生中最神圣的时刻,然而,二人甜蜜的结合并非只是另个人的事情,而是两家人的事情,从古自今皆是如此。男方结婚需要各种准备,而女方家长则需要为女儿置办嫁妆。在现代,嫁妆一般是以人民币、金银首饰、车等为主,但是在古代这些可真都不算啥!据史料记载,新娘要置办嫁妆的风俗始于春秋时期,当

  • 曹操是怎么被自己的谋士司马懿抢了自己的江山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汉朝,风云人物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豫州刺史部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曹魏政权的奠基人。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权臣,西晋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