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刘备入川为什么不让诸葛亮随行?

揭秘:刘备入川为什么不让诸葛亮随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847 更新时间:2024/2/10 9:20:37

导读: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到的军师,而且用刘备的话说,他得到诸葛亮,好像是鱼儿得到了水,那么,刘备入川,为什么不让诸葛亮随行,和他一道行动呢?

没得益州时不能丢荆州

荆州原本不是刘备的地盘,原来的荆州牧是刘表。曹操南征刘表,正赶上刘表死了,他的继任的儿子马上投降了曹操。这样一来,曹操马上把目标转移到刘备身上。刘备本来就是前来依附刘表的,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变故,刘备根本就没有时间准备部署,只得仓促应战,结果是大败溃逃。无奈之下,诸葛亮提出要联合孙权共同抗曹,刘备同意后,随派诸葛亮到了东吴。赤壁之战,周瑜打败了曹操,再加上魏国军队染上了瘟疫,曹军只好退回到北方。在这种情况下,刘备不但占据了荆州的江北部分地区,还顺势收复了荆州江南的三郡——零陵、桂阳和长沙。

网络配图

曹操赤壁失败是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十二月,刘璋邀刘备入川是在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上半年的事情,也就是说,这时候的荆州,刘备占据只有两年多一点时间。刘备虽然在当时的天下或者说在荆州地区有一点仁义之名,但他自己的施政方针究竟如何,老百姓尤其是荆州士族还要有所感受才行。也就是说,荆州的人民还需要刘备来安抚。西川要夺取,刘备又必须亲自去,不管是这种重要的战略行动还是刘璋的邀请,都必须是刘备自己去,而不能由他人代替。刘备一走,荆州就必须要有强有力的人镇守。否则,总不能在益州还没有到手的情况下,先丢了荆州吧!因此,刘备留下关羽镇守荆州,让诸葛亮协助他。

诸葛亮协助关羽镇守荆州,并不完全是军事方面的需要。在此之前,关羽有过独立带兵的经历,后来刘备调诸葛亮入川,也是留下关羽独立镇守荆州,留下诸葛亮,主要就是安抚荆州氏族。

诸葛亮是跟随叔叔来到南阳的。叔叔诸葛玄曾经被袁术推荐担任豫章太守,事不成,投奔刘表,为刘表所容留。这在当时那个社会来说,也可谓是官宦子弟。尤其是,诸葛亮的岳父是荆州名士黄承彦。有了这个身世背景,要安抚荆州士人,没有人能够比得上诸葛亮。

庞统军事战役比诸葛亮强

荆州时期,诸葛亮的才能主要表现在战略和外交上。战略方面是“隆中对”提出的天下三分,外交上是提出联合孙权共同抗曹,并成功促成了孙、刘联盟。军事方面,在战役层面上,诸葛亮没有参与过实战,也没有提出过具体的计策,当然,也许是刘备处于败退之中,用诸葛亮的话说是正值“倾覆”,他没有机会表现。

网络配图

当然,庞统也没有具体的表现,但是不是刘备在日常谈话中,会觉得庞统有这方面的才能呢?《三国志》注引《九州春秋》有一段话,庞统对刘备说:“荆州经过战争已经是非常荒凉残破了,人力物力已经枯竭。荆州东有孙吴,北有曹操,想在此立足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这个局面很难实现。现如今益州国富民强,拥有百万人口,四个方面的兵马,从哪里出战都具备条件,财宝货物充足,不用从外部寻求,现在可以权借这个地方以成就大事。”这段话和诸葛亮对益州的描述有些微的差别,诸葛亮说的都是大事,而庞统说的都是具体事。是不是在刘备认为,庞统在具体行动方面,可能要比诸葛亮掌握的更详细一些?

已经在为建国做准备

当然,作为刘备来说,他可能考虑的更长远一些,那就是为将来的建国做准备。收取荆州江南三郡以后,刘备“以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在这句话当中,初看起来,诸葛亮的职务并不高,“军师中郎将”不如郡太守那般有地盘有实权,督收赋税,也不是随军军师那般晃人眼球,但刘备的这番安排却是有其深意。

网络配图

临阵打仗,两军拼的是搏杀能力,相持下去,拼的却是保障能力。在刘邦集团当中,萧何早期的资历、地位和威望没有人能比,但在楚汉之争时,刘邦却把他放在汉中大后方。刘邦彭城溃败,荥阳潜逃,所以还能够抵御着项羽的强大攻势,关键在于后方有萧何这个强大的后盾。刘邦没粮了,萧何送来了粮,刘邦兵少了,萧何送来了兵,所以,刘邦有本钱在鸿沟和项羽硬气。在楚汉之争中,刘邦和萧何两人“分工”很明确,刘邦在前线和项羽作战,萧何在后边替刘邦治理国家。

刘备这时候虽然还谈不上具备了建国的条件,但刘备进西川,就是冲着建立自己的国家去的。刘备是当时比较突出的政治家,这种远见在他来说算不得什么。所以说,这“督调赋税”一事,看似简单,却是一个丞相所干的事情。换句话说,刘备已经有意在把诸葛亮往萧何角色上推,这当然也就不能让他跟随向西川去了。

刘备在荆州之前也当过徐州和豫州刺史,手下也有过一批忠心耿耿的人,这些人比较突出的是关羽和张飞。不过,这两个人的强项在于军事上的攻城掠地,缺陷为不是治国的人才。糜竺孙乾简雍这些人,才能一般,很难胜任丞相职务。更重要的一点,这些人年龄都和刘备差不多,刘备考虑未来“国事”,不会考虑上述人员。在这些人之外,刘备如果取得西川,所倚重的人只能是荆州集团的人。荆州集团代表人物突出的是诸葛亮和庞统,而诸葛亮更为刘备所重,《三国志·庞统传》说刘备待庞统“亲待亚于诸葛亮”就是证明。

刘备入川为什么不让诸葛亮随行?看完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刘备没有让诸葛亮跟随入川,是一种重视和重用,不是其他。

标签: 刘备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和司马懿,谁更胜一筹?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司马懿

    诸葛亮和司马懿是三国后期蜀国和魏国主要军事统帅,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鬼神莫测。司马懿老谋深算,统帅良将千元。他们两个谁更胜一筹?作为能和诸葛亮一较高下的司马懿,缘何一味退让,永远是防守?如果诸葛亮在多活二十年,相信司马懿也是这样应对。然而司马懿真的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吗?司马懿的战术作风真的是被动防守

  • 诸葛亮杀了此人 却为司马懿夺权扫清障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张郃

    在三国末期,诸葛亮六出祁山进行北伐,虽然没有取得理想的战果,也没能进取关中,但是却杀了曹魏一员大将,引以为是诸葛亮大功,但是最终此人的死却是为司马懿做嫁衣,从此三家归晋再无障碍!网络配图“曹氏对司马的防范”在三国后期,曹丕,曹睿使用具有野心的司马懿抵抗蜀军,吴军,实属无奈之举!因为,当时情况下曹氏无

  • 揭秘:卧龙诸葛亮为什么难以入围千古名相?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是千古名相似乎是历史定论。其实,诸葛亮只能算是一个千古忠臣,并非千古名相;而史书中说诸葛亮是一个千古名相,这就有待于商讨了。因为诸葛亮就是不能识大体、弃细务,凡事必亲躬,说明身边人才贫乏;有良才而不用,以庸才而误事,没有识人之明;统兵无功导致几次伐魏失败,这乃是为官为相之忌。但诸葛亮对蜀汉忠心

  • 古人创造“哆啦A梦”: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木牛流马

    导读:对小时候印象深刻的动漫非《机器猫》莫属了。现代称为哆啦A梦,它是一只可以帮助大雄解决问题,还能满足他愿望的机器猫。然而,哆啦A梦并非现代的产物,早在我国古代,也存在了如此多才能干的“哆啦A梦”。网络配图三千多年前的西周王朝,巧匠偃师向周穆王进贡的歌舞机器人可算是“哆啦A梦”的鼻祖。它虽乃木头所

  • 诸葛亮七擒孟获或是“七请”:以盟友身份邀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七擒孟获

    诸葛亮南征走过哪些地方?《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是否确有其事?为弄清诸葛亮南征相关历史谜题,自2011年始,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与凉山州博物馆重走南征路,耗时三年,行程四万里。网络配图据悉,此次三国文化遗产考察是全国首次。昨日上午,由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成都市诸葛亮研究会主办的全国三国文化遗产考察

  • 千古第一相诸葛亮在五丈原前选择了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千古第一相诸葛亮

    公元234年,诸葛亮于五丈原前病逝,临死前,他为了保全蜀国实力,安排诸军撤退。诸葛亮经过慎重考虑,召集杨仪、费祎、姜维安排撤退事宜。诸葛亮临终托付的人中,有杨仪,却没有魏延,结果待诸葛亮死后,魏延不愿撤退,杨仪以谋反罪诛杀魏延。然而杨仪本人也没有落得好下场。回成都后并没有成为诸葛亮的接班人,由于多次

  • 他是曹操最器重的人可与诸葛亮媲美但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郭嘉

    郭嘉,字奉孝。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三国争雄,英雄辈出。对于各路英雄来说,拥有高明的谋士至关重要。众所周知,诸葛亮一出山,刘备就时来运转,从寄人篱下的狼狈状态开始走向成

  • 解析刘备托孤之谜:并非真心让位于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解析刘备托孤之谜

    危难之际:刘备的遗产《三国志》作者陈寿评道:“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蜀汉的开国皇帝刘备和他的老祖宗汉高祖刘邦一样,相似的地方极多:“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而更出奇相似的是,两人一样经常打败仗,一样的

  • 三国十大忠心良将 第一竟是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良将

    导读:忠诚是从古至今人们一直重视的品质。古代行军打仗,下属的忠诚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三国时期涌现一大批智士、良将,但是论到忠诚度,谁才是对主公最忠心的人呢?NO10董承董承受血衣带诏,在曹操剿灭吕布,权势正大的时候临危受命,组织“七义灭曹组”,最终事情败露,慷慨就义。但他时任车骑大将军,理应出头。

  • 褪去“神话”光环 揭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

    导读:我们了解诸葛亮大多是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治国有方,料事如神,但小说毕竟有太多虚构成分,鲁迅就曾有“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的评论。那么,让我们褪去他的“神话”光环,作为“凡人”的诸葛亮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真实的“三顾茅庐”有关诸葛亮最出名的典故就是三顾茅庐了,还原真实的诸葛亮,首先要从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