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演义形象被拔高的六大人物:诸葛亮第一

三国演义形象被拔高的六大人物:诸葛亮第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643 更新时间:2024/4/6 1:16:29

国人对三国的印象很多都来源于三国演义,至少大部分都熟悉《三国演义》而不知晓《三国志》。《三国演义》作为出色的历史小说,谈及到里面的人物形象,总是会存在一些批评的,比如常见的是说:拔高了主人公的形象,或贬低弱化了对手的能力。

那么《三国演义》之中到底拔高了哪些英雄人物呢? 今日,不妨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网络配图

top 6 华雄

华雄,在历史上,只是董卓西凉部将,地位低于董卓的六大中郎将:牛辅、董越、胡轸、段煨徐荣、吕布。公元191年,关东军阀联合讨伐董卓,孙坚参与讨伐董卓之役,在阳人大破董卓军,华雄也在此战中被孙坚一军斩首。

然而,在《三国演义》之中,华雄成为董卓超级猛将,仅次吕布,李傕 郭汜。而且在阳人之战,刀劈了孙坚的大将祖茂,然后用长杆挑着孙坚的赤罽(ji)头巾来到诸侯大寨面前挑战。斩杀袁术手下骁将俞涉,韩馥上将潘凤,吓得诸葛大惊失色。

top 5 姜维

姜维,一个从小吏成长起来的大将军,作为诸葛亮的军事继承人,带领蜀国上下“九伐中原”。当然,并没有真正的做到“九伐中原”,历史上在诸葛亮死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姜维基本只能算一个中级将领。这个时候的蜀汉军政大权,在费祎,董允,王平等防御保守派手中。姜维,独立掌兵,是在大将军费祎之后,诸葛亮去世后二十年的事情。

然后《三国演义》之中,诸葛亮和姜维,一前一后,成为北伐的典型代表,因为他们都是征伐魏国为政治纲领,意图恢复汉室王朝,使得大汉国祚得以延续。

网络配图

top 4 司马懿

司马懿,正史上在对阵诸葛亮,尤其是第一次北伐,第二次北伐的时候,仅仅只是大将军曹真的副手,而不是总指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真督张郃破马谡于街亭,同时击败了箕谷的赵云邓芝。然而,在演义中,不仅街亭之战的总帅变成了司马懿,成功了夺取曹真的功劳。诸葛亮第二次北伐,被曹真事先派遣的郝昭等人防御在陈仓城外:而在演义里,郝昭却成了司马懿派遣的。司马懿的功劳过度的拔高了。

top 3 关羽

关羽,正史,当属一员猛将,万人敌的哪种。但是,确实一个人,而且有过投降史的人。然而他在演义之中,变成了无所不能的“神”。尤其是历代皇帝加封,直封到“盖天古佛”,成为人与神的极致。他温酒斩华雄,降汉不降曹、杀颜良文丑,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而约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辞千里万里往投。最后在,襄樊之战,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从此,关羽的忠义勇武深入人心,妇孺皆知,家喻户晓。

top 2 赵云

正史上,蜀汉并没有五虎上将,赵云,也仅仅只是《三国志》和关羽,张飞,黄忠,马超一起列传。刘备称汉中王,任命了前、后、右、左四位第一等的将军,分别是关羽、黄忠、张飞和马超。赵云是翊军将军,一个杂号将军。到刘禅时代,赵云先是征南将军,后升迁镇东将军,诸葛亮北伐,马谡失利于街亭,赵云失利于箕谷,因为没有大的损失,被贬为镇军将军。直到死,赵云,都没有得到更高的将军职位,追赠的侯爵,也只是顺平侯。《三国演义》之中,赵云基本上算最完美的战将,忠心,浑身是胆,长坂坡的七进七出,有史以来最巅峰的一战,秒杀敌将最多的大将。

网络配图

top 1 诸葛亮

诸葛亮,正史之中善于政治,谋略次之,荆州争斗战的时候,有着杰出的贡献,四川争斗战的,主要是法正和庞统;汉中争斗战,诸葛亮在后面管理粮草运输,总之算一个非常优秀的后勤部部长。六出祁山,诸葛亮基本也是胜少负多。总之,也是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然后,《三国演义》之中,诸葛亮祭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识魏延反骨、智取成都、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死了还以木偶退兵、锦囊杀魏延,成为熟知天文地理、过去未来无所不知、能文能武、足智多谋、呼风唤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由此可见,诸葛亮拔高太多太多了。

标签: 三国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临死前的神机妙算!真的神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临终时,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便把杨仪叫到身边,嘱咐说:“我死之后,军中大事全交给你,魏延对此次出兵不满,可能叛乱,你要把马岱将军安排在他身边,如果他谋反,就让马岱杀掉他!还有,我死之后,要绝对封锁消息,否则司马懿会乘机出兵。如果他出兵,你们可把我的木像推到军前,司马懿以为又中了计策,必然会大

  • 诸葛亮三万打不赢他一千 竟被视为郭嘉再生!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郝昭

    历史上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失败是因为马谡失街亭,第二次是久攻陈仓不下魏国援军又到了,第三次是诸葛亮出兵占领了武都和阴平,这个时候他就回师蜀国了,后来换成了魏国进攻,因暴雨子午谷、斜谷等道路不通,魏军撤退。第四次是司马懿的反间计,让刘禅听信谗言令诸葛亮退兵,又不发粮草,所以失败。),到了最后的时候,诸葛

  • 诸葛亮弟弟为何与人同时坠河 却拒绝施救?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

    诸葛诞字公休,琅邪阳都(今山东沂水南)人,和两位族兄一样,都是西汉名臣诸葛丰的后人。诸葛诞起初以尚书郎当了为荥阳(今河南荥阳)县令,相较于两位族兄而言,他出仕的时间比较晚。《三国志·魏书·诸葛诞传》裴注引《魏氏春秋》记载了诸葛诞刚刚出仕任尚书郎(入尚书台(宫廷内皇帝秘书机关)满一年称为尚书郎)时与尚

  • 与诸葛亮齐名庞统悲惨命运的背后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庞统

    三国时期庞统与诸葛亮齐名,诸葛亮号卧龙,庞统好凤雏。诸葛亮想必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他的《隆中对》、《出师表》,他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后人称之为武侯。而庞统呢,虽然是与诸葛亮齐名,但比起孔明来,实在是差得太多了。网络配图为什么雏凤庞统会如此地不堪一击,命丧落凤坡?难道真的是庞统虚有其名,像金庸笔下的南慕

  • 诸葛亮的背景有多强大刘备为什么要请他出山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刘备

    徐庶因母亲被曹操所挟制,不得不辞别刘备,投入曹操账下。临行前徐庶向刘备举荐了诸葛亮,三国演义将这件事进行了艺术加工,为诸葛亮的出场进行了很多铺垫。尽管如此,三顾茅庐这个故事还是真实存在的。但问题就在于,刘备为什么那么相信徐庶的话,坚信诸葛亮是个奇才?网络配图要知道诸葛亮当时已经26岁了,且没有工作经

  • 诸葛亮身世之谜!诸葛亮随身携带的羽扇来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诸葛亮明阴阳懂八卦,晓奇门知遁甲,手摇羽扇,头戴纶巾,实在是潇洒至极!羽诸葛亮的羽扇,可谓是与他形影不离。那么,大家还知道他手里的这把羽扇的来历吗?不知道的话,让小编讲给你听。网络配图无论春夏秋冬,诸葛亮是手不离扇,扇不离手。由此,几千年来诸葛亮手摇羽扇的形象深入人心。

  • 法正:诸葛亮唯一不敢惹的蜀国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法正

    在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写给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奏章中,陈寿对蜀汉丞相诸葛亮治理蜀国的政绩评价极高,认为诸葛亮治理蜀国时:“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达到了:“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的完美程度。法正是谁?网络配图法正(176

  • 为何说一个选择注定了诸葛亮的悲剧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

    审势,这是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所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判断能力。所以,李卓吾先生在评点《三国演义》这部书时,在孔明知其不久人世,禳星祷告,以求不死时,评曰:“谁云孔明胸中有定见哉?不惟国事不识天时,亦且身事不知天命,祷星祈命,岂有识者之所为哉?”网络配图当诸葛亮躬耕南阳,刘备三顾茅庐时,途遇司马徽,水

  • 诸葛亮让刘备三顾茅庐?是考验还是故意刁难?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出山前,刘备就曾三顾茅庐,诸葛亮还没来得及做什么,名声却因此大造。小说、影视剧对于诸葛亮的神化,加上诸葛亮的出场如此有亮点,所以诸葛亮是三国的主角,风头胜过刘备、曹操、孙权一众君王也不过分。但是随着大家对于诸葛亮的评价更加的客观,诸葛亮的很多让人觉得十分厉害的事迹,都让人觉得掺杂着

  • 李世民四顾茅庐,为了这个不如诸葛亮的狂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太宗

    诸葛亮躬耕南亩,刘备三顾茅庐请其出山,是因 诸葛亮是卧龙,得之可安天下。虽然安天下最后只是空想,但那是因为诸葛亮死得早,刘备死得也早 而且没留下一个有出息的儿子。李世民也曾经留下过三顾茅庐的佳话,连续四次极力邀请一个人出山,可以说是四顾茅庐。李世民能力超过刘备是毋庸置疑的,那么这个让李世民四顾茅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