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有名的谋士刘巴文才那么好为什么会被埋没

三国有名的谋士刘巴文才那么好为什么会被埋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953 更新时间:2024/2/12 0:32:13

刘巴,三国时期非常有名的谋士。刘巴是个博学多才的人,他自年少的时候就享有才子之名。同时,刘巴为人还极为简朴清高,是历史上颇为有名的清高之士。

刘巴出身于官宦之家,处于文人阶层的他身上自有一股文人学士的清高之气。年轻时就颇具才名的刘巴曾多次收到荆州牧刘表的任用邀请,但是刘巴一次都没答应过。之后在许多人跟随刘备离开荆州南下逃难时,刘巴选择独自一人北上投靠曹操,他认为只有曹操那样的人才能使他效忠,并且相当看不起士兵出身的刘备。

然而令刘巴想不到的是,虽然曾为曹操效力,但几经辗转之后,他最终还是落到他看不起的刘备手里,成为刘备手下的谋士。在刘备手下做事时期,刘巴虽然并没有将忠心完全托付于刘备,但是仍旧为刘备尽职尽责,曾为刘备解决了财政困难问题,还曾与诸葛亮等人一起制定了蜀汉的法律《蜀科》。

刘巴的清高在历史上颇为有名,他为人清正廉洁,生活非常简单朴素。在归附刘备后,他认为自己并不是一开始就跟随刘备的人,怕因此受到刘备的猜疑和顾忌,于是为人做事非常安静沉默,在朝堂之外也不与其他朝臣有私事方面的交流,与他们只谈公事。但是即使这样,刘巴也不改他的清高性格,依旧保持着清高作风。

总的来说,刘巴是个非常有才能的人,虽然性格清高,但他也有清高的资本。

刘巴为何比诸葛亮牛

据说,刘巴比历史上颇具盛名的诸葛亮还要牛,刘备追刘巴所花的时间比追诸葛亮的时间还要多。追其根本原因,恐怕是因为与平民化的诸葛亮不同,刘巴出身文人士大夫阶层。

诸葛亮

刘巴出身的家庭是官宦世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身居太守之职,由此可见,刘巴本身就是士族阶层的人。年轻时就颇有名气的刘巴却对荆州牧刘表的多次招揽皆不答应,这是因为刘巴看出刘表也就只能是当个荆州牧的人,如果去刘表手下做事,他的一身才华将得不到施展。

之后在众人跟随刘备前往江南逃难时,独自一人北上投靠曹操。而刘巴之所以不选择孙权或者刘备,反而选择曹操投靠的原因有几个。首先,孙权手下的地本身就是抢来的,还没有被认同,更有曹操随时进攻的可能性存在,假若投靠孙权,可能会性命不保,即使能够存活下来,丧国之臣的名号也是身为士族的刘巴不愿意承受的。

其次,刘备和孙权两方对士族的看法和态度都不怎么友好,刘备虽与士族之间达到了友好和平的状态,但是那种状态只是暂时性,并不可能长久,毕竟刘备是坚持与士族作斗争的人。因此作为士族的刘巴不愿意投靠刘备,更何况刘巴相当看不起刘备,认为刘备除了善用人才之外就只会逃跑。而孙权为人则过于多疑猜忌,刘巴就更不可能去投靠孙权了。

刘巴虽然身为士族,为人清高,但是他也有能够清高的资本。在刘备手下做事时,曾为刘备解决了财政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不说科学可行的财政措施。甚至在刘备的蜀国建国后,诏命公文之类的都是由刘巴所写,连国号都是由他定下的。

刘巴文才为什么会被埋没

刘巴是三国时期的人物,文采斐然,满腹才华,比诸葛亮更牛,可是他却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才干。那么刘巴文采为什么会被埋没?刘巴也一直没有得到重用,这里面他的性格占了很大因素。关于刘巴文采为什么会被埋没的原因,下面一一叙述。

第一刘巴恃才傲物,他自幼就有才名并且出身名门。刘巴一直都不喜欢刘备,认为他虽然和自己同一个姓,但是他只是一个街头小混混,哪怕位列豪强,又怎么比得上自己博学多才。刘备推荐自己外甥到刘巴那里学习,可是他拒绝了刘备的善意。后来刘备被曹操打败四处逃难,很多人都愿意追随他。可是刘巴却北上投靠了曹操,刘备因为这件事也开始恨上了刘巴。

第二刘巴心猿意马。刘巴投诚曹操,后者非常高兴,开始任用他。曹操派他去招抚江南,刘巴知道刘备等人已经站住了脚跟,江南是守不住的。曹操固执己见,刘巴只好南下。这时候的刘巴对曹操很忠心,可是为了躲避刘备等人,刘巴没有告知曹操一声就逃到了越南。刘巴和越南的领导也不和,他又离开来到了益州,替刘璋出谋划策。刘璋不听刘巴的劝告最后投降刘备。诸葛亮欣赏刘巴的才华,为他说了一箩筐好话。刘巴向刘备为以前的事赔礼,刘备的心里好受了些,委任他为将军。

第三刘巴轻易得罪了同僚。张飞非常仰慕士大夫,特地赶来看刘巴。可是刘巴非常瞧不起这个兵痞子,一个晚上都没对他说话。张飞到刘备那儿告状,惹得刘备大为怨恨。

第四刘巴说话不分场合。刘备想要称帝,其他人都向他道贺,刘巴却说现在称帝会让来投靠的汉民失望。刘备气得想要杀了他,碍于他的名声克制住了。但是此后刘巴彻底失去了刘备的信任,一直都没有作为,才华得到了埋没。

刘巴的才华会被埋没固然有他自身的原因,但那时的封建关系也在作祟。刘巴的一生非常让人惋惜,他的才华不应该被埋没,本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

更多文章

  • 比诸葛亮还牛的人!揭秘三国奇才刘巴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巴

    刘巴,字子彻,零陵烝阳(今湖南邵东)人。祖父刘曜,苍梧太守。父刘祥,江夏太守、荡寇将军。公元l90年,刘巴祸避零陵,为郡主记主薄。公元208 年,曹操南下荆州,刘巴北上投奔曹操。赤壁战后,奉曹操之命回江南招降。刘备深恨刘巴。诸葛亮劝刘巴留下,刘巴不从。因无法复命曹操,刘巴便南下交州,改姓张,辗转进入

  • 一代智谋刘巴:令诸葛亮都自叹不如的牛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巴

    诸葛亮所赞的这位“子彻”,就是刘巴。刘备也曾赞之曰:“子彻才智绝人,如孤,可任用之,非孤者难独任也。”厚脸皮刘备在夸刘巴时没忘了把自己也顺带地夸了一下。意思是说,子彻此人才智绝人,只有像孤这样的英雄才能用之,孤之外的其他人想驾驭他可就难了。网络配图雄才大略的诸葛亮在三国的江湖中笑傲群英,能入他法眼的

  • 三国第一谋士刘巴:连诸葛亮竟都自叹不如!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巴

    说起三国故事,恐怕最让人振奋与热血的就是那些沙场厮杀、尔虞我诈,武将英雄与谋臣智士,从来都是人们敬佩的对象。而说到三国里著名的谋士,大家第一时间又会想到诸葛亮,但其实三国第一谋士另有其人,就连诸葛亮也要自叹弗如,那么三国第一谋士是谁?诸葛亮雄才大略,能被他看在眼里的人委实不多,不过有一个人却非常厉害

  • 张飞竟然是个基?为什么不爱美人爱刘巴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飞

    刘备身边有两员大将,关羽张飞。在早年刘备还是一个穷酸小子的时候,关羽张飞就对他不离不弃的。说实话刘备当时也没什么本事,但毕竟是某个遥远贵族的后裔。刘备真正开始有权有势,是从打下荆州开始。荆州之后,刘备领地有了,地位有了,前也有了,一帮人就前来投靠。网络配图有些人之所以愿意和刘备穿一条裤子,并不是仰

  • 刘巴为什么会轻视刘备?能力却让诸葛亮自愧不如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巴,三国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刘巴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刘巴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三国演义》中的刘巴,出场较晚,而且仅露了几回面。正史上的刘巴,出身于名门望族,更是荆襄士族集团的典型代表。刘巴,字子初,荆州零陵郡烝阳县(古县治所位于今湖南永州市

  • 刘巴到底有什么本事?刘备为什么苦苦追寻了他十三年?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巴,蜀汉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刘巴的故事大家听过吗?三国时期能臣猛将很多,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位让刘备苦苦追寻了十三年的谋士。有人心里说,刘备身边不是只有诸葛亮,法正,庞统,徐庶等人嘛?哪来的追寻十三年的谋士呢?这位谋士不仅让刘备苦苦追寻了十三年,就连刘备身边的大谋士诸葛亮对他的才能也自叹不如,根据《三国志

  • 为了筹集军饷,刘巴向刘备提出了哪三条建议?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巴,蜀汉

    大家好,说起刘备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魏蜀吴三国间的军事争斗,其实是一部世家大族的纷争史。曹操能够雄踞北方并最终建立魏国,最大的功臣莫过于荀彧、郭嘉、陈群为首的颍川士族集团。孙权能够在江东开国,也是凭借顾、陆、朱、张等江东四大姓的鼎力支持。但刘备因为出身寒微,除了汉室宗亲这个没有实际意义的空头

  • 刘巴为什么能算得上是三国一流的智士?诸葛亮都自称不如他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巴,三国

    刘巴为什么能算得上是三国一流的智士,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三国时期人才济济,智士辈出,刘巴也是三国时期第一流的才智之士,每当重大事件,他都能以敏锐的政治眼光作出准确的判断。可能有人要问了,刘巴是谁?他凭什么也是一流的智士。刘巴荆州零陵郡烝阳县(今湖南省衡阳县、邵东

  • 刘巴曾看不起刘备不愿与他结交,为何最后会成为蜀国尚书令?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巴,蜀汉

    刘巴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刘巴是三国时期很有个性的一个人,他的性格非常的狂妄,只要是刘巴讨厌的人,必然会遭到刘巴的侮辱。刘巴的祖父和父亲都是郡守,刘巴出身于一个富贵的士族家庭,年轻的时候便已经名震天下,因此也形成了目中无人的坏习惯。刘巴一生讨厌过很多人,其

  • 蜀汉名臣刘巴为什么总跟刘备作对还能深受重用?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巴,三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蜀汉名臣刘巴为什么总跟刘备作对还能深受重用,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刘备能从一个织席贩履的没落子弟,扶摇直上成为开国帝王,不是因为他出身高贵,而是笼络汇聚了一大批贤能之士为其所用。但这些贤臣良将并非个个都是心甘情愿效忠,有的也是迫于无奈才委身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