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既是宰相也是名将,张仁愿功绩令人佩服

既是宰相也是名将,张仁愿功绩令人佩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849 更新时间:2023/12/25 19:02:41

张仁愿,华州下邽人,是唐朝的宰相也是一位名将。

张仁愿原名叫仁亶,因为和唐睿宗李旦名字的发音相似,所以改名为仁愿。

张仁愿年轻的时是文武全才,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他就官至殿中侍御史。当时,御史郭霸说武则天是弥勒佛转世,凤阁舍人张嘉福、王庆之也上表请求立武承嗣为皇太子,还邀请张仁愿在表章上署名。张仁愿严厉地拒绝了他们,因此受到了有识之士的器重。

不久之后,夏官尚书王孝杰率军队抵御吐蕃的入侵。张仁愿当时是监军,因为和王孝杰关系不太好,就派人去向皇帝告王孝杰的状。因此,王孝杰被夺了官职。张仁愿则升为侍御史。

唐中宗任命张仁愿为左屯卫大将军、检校洛州长史。当时,洛州的粮价飞涨、有很多盗贼。张仁愿到洛阳当官后,把抓到的的盗贼全部乱棍打死,尸体全部摆在府衙门前。远近的百姓没有不害怕的,从此只会没有人再敢偷抢了。唐高宗时的洛州刺史贾敦颐也是政绩突出,所以当时的人都称赞他们道:“洛州有前贾后张,可敌京兆三王。”

当时,朔方军和突厥以黄河为界,而在黄河的北岸有一座拂云祠。突厥人每次出兵,都要在拂云祠里祈祷,然后再出兵打仗。在默啜统帅全军去攻打一个部落的时候,后方的兵力空虚。张仁愿就上奏朝廷,请求乘机把漠南之地给夺回来,然后沿这黄河的北岸修筑三座首尾相应的受降城,来断绝突厥入侵的道路。

奏章送到京城后,唐中宗召集了很多大臣商议对策。太子少师唐休璟表示反对,并说:“很久以来,朝廷都是守着北边的黄河,现在在敌人得腹地修筑一座城,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最终只怕还是要被敌人占领了。”张仁愿执意请求,最终得到中宗同意。

张仁愿又上书请求把戍边一年得士兵留下来继续修城,加快工程进度。当时有二百多咸阳籍士兵不愿筑城,集体逃走,结果被张仁愿抓回来,全部在城下斩首。从此之后,筑城军民没有不尽心尽力的,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把三城全部筑成。

张仁愿筑受降城时,没有设置守备得设施。曾经有人问道:“边城没有防守设备,行吗?”张仁愿说:“打仗贵在攻取,不应该退守。如果敌人打到这里,就应当全力出战抗击,敢回头望城的人都该斩杀,何必设置守备,养成退守的习惯呢!”后来,常元楷接任朔方军总管,开始修建守城得设备,议论得人更推重张仁愿而轻视常元楷了。

标签: 张仁愿

更多文章

  • 王孝杰:中国古代靠长相出将入相的绝代福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王孝杰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充满了计谋诡辩,勾心斗角,读起来让人沉重不已。可是,在历史的字里行间,总有一二历史片段,能够娱乐大众,让大家会心一笑,轻松一下。下面的这位唐代名将王孝杰先生的事情就足以娱乐大家一把。女人靠相貌获得财富、权势并不出奇;男人靠相貌获得财富和权势也属平常。可是,一位战败被俘的唐代将领,仅

  • 解密:东硖石谷之战中殉国的王孝杰是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孝杰,东硖石谷之战,名将,

    王孝杰(?-公元697年),京兆新丰(今陕西潼关东北)人,唐朝名将。少年时便从军入伍,四处征战。屡立战功。武则天执政后,累迁右鹰扬卫将军。公元692年,任武威道总管,与阿史那忠节讨吐蕃,收复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重设安西都护于龟兹。于公元697年,任清边道行军总管,率军讨伐契丹可汗孙万荣,在东

  • 神探狄仁杰中的王孝杰历史上真有这个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神探狄仁杰,王孝杰

    王孝杰是唐朝名将,一生戎马,深受武则天的器重。随着影视剧《神探狄仁杰》的热播,王孝杰成为了一个将领偶像,他耿直,他勇敢,他坚强,这是王孝杰的人格魅力,在历史上,王孝杰也是这样的一个人。神探狄仁杰中的王孝杰随着电视剧《神探狄仁杰》的热播,王孝杰这个人物形象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追捧,剧中王孝杰暴躁,狂

  • 在王孝杰“杀良冒功”时,狄仁杰说自己当年要杀宰相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狄仁杰

    《神探狄仁杰》系列是中国最有名的电视剧系列之一,塑造了狄仁杰、李元芳等诸多出彩的人物。而出彩影视剧人物往往需要出彩的台词来支撑,《神探狄仁杰》系列也拥有众多精彩的台词,有些甚至成为了网络用语。更为难得的是,《神探狄仁杰》中的很多台词都是有历史依据的,不是编剧拍脑子编出来的。比如《神探狄仁杰》第二部,

  • 张仁愿举报王孝杰,建立三受降城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

    张仁愿原名仁亶,年轻时文武全才,武则天在位时官至殿中侍御史。当时,御史郭霸上表称武则天是弥勒佛转世,凤阁舍人张嘉福、王庆之也上表请求立武承嗣为皇太子,都邀请张仁愿在表章上署名。张仁愿严辞拒绝,因此受到有识之士的器重。与王孝杰关系不睦。夏官尚书王孝杰担任吐刺军总管时,张仁愿为监军,派人去向皇帝告状,使

  • 凭着一张面孔逃过一劫,王孝杰为何最后还是难逃厄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王孝杰

    电视剧《神探狄仁杰》里有位大将军王孝杰,历史上确有其人,是唐朝和武周朝的名将,也是位比较倒霉的将军,在他身上充分印证了“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这句话。王孝杰少年时便投军入伍,四处征战,屡立战功。公元678年,他作为行军副总管,跟着工部尚书刘审礼领军西进,与吐蕃大将论钦陵大战于青海大非川

  • 李绛人物生平介绍,唐代名相李绛固守直道行终生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绛

    李绛(764-830),中晚唐之交名臣,历仕德、顺、宪、穆、敬、文宗六朝。史称其仪表俊伟,气质高洁,不管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皆固守直道,表里澄澈。《新唐书》赞其“伟仪质,以直道进退,望冠一时”,是一位“巨德大臣”。直言谏君忠国事李绛于唐德宗贞元年间中进士,任监察御史。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

  • 《新唐书·李绛传》原文及全文翻译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新唐书·李绛传》

    新唐书原文:李绛,字深之,赵郡赞皇人。擢进士、宏辞,补渭南尉,拜监察御史。元和二年,授翰林学士,俄知制诰。皆不离内职,孜孜以匡谏为己任。六年,拜绛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帝尝称太宗、玄宗之盛。绛曰:“陛下诚能正身励己,尊道德,远邪佞,进忠直;与大臣言,敬而信,无使小人参焉;与贤者游,亲而礼,无使

  • 李绛逸闻趣事,说得皇帝把自己立起来的碑拽倒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绛

    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权宦吐突承璀要整修安国寺。他依仗权势,气焰熏天,说一不二,擅自动工,立了一个功德碑,碑的大小高下与华岳碑相同。碑立起来了,碑文却还没有着落。碑文自然是要歌颂皇帝圣明,天下太平,皇恩浩荡,河清海晏,但这种御制文章也不好作。吐突承璀放出大话:谁能撰写碑文,就给谁一万贯钱。有人

  • 郭知运的战功有哪些?对郭知运生平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郭知运,唐朝

    郭知运简介记载他出生在瓜州晋昌,也就是今天的甘肃省安西县。唐知运是唐朝开元年间的大将,一生战功赫赫。根据郭知运简介可以得知,郭知运身高七尺有余,虎背熊腰膀大腰圆,郭知运极其擅长骑射和马上战斗,而且他很有谋略。年轻的郭知运因功被封为秦州三度府。之后又因他的战功被封为左骁卫中郎将、瀚海军经略使等职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