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能文能武的唐朝宰相张仁愿:风神俊秀胸中有韬略

能文能武的唐朝宰相张仁愿:风神俊秀胸中有韬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849 更新时间:2023/12/25 19:04:41

张仁愿是唐朝著名人物,他能能武,为唐朝政治和军事立下了汉马功劳,深受唐中宗的赏识,那么张仁愿简介中是怎样具体介绍这一人物的呢?

张仁愿简介中介绍到,张仁愿的原名叫张仁亶,但是因为他的名字和当朝太子旦的名字的发音相像,于是改名叫仁愿。张仁愿不仅是一个饱读诗书的人,还是一个武功盖世的人,就是这样一个文武全才受到了武则天的赏识,由原来的侍御史升到中丞,然后赴幽州成为幽州都督,对幽州加强控制。

后来张仁愿率领大军击败了突厥的来犯,张仁愿胜利后得到了武则天的大加赞赏,于是加封他在管辖幽州的基础上再加一个并州辖地。唐中宗登上帝位后,张仁愿因为战功赫赫被唐中宗召回京,张仁愿回京后,唐中宗加封他为左屯卫大将军。张仁愿到达洛州后,洛州正赶上粮价不断的飞涨,不仅如此,还有盗匪横行霸道。

于是张仁愿便派人对盗贼进行大量的抓捕,张仁愿把抓到的的盗匪全部采用打死的处置方式,那些盗匪被打死后,他们的尸体被陈列在衙门前面,百姓看了无不感到害怕,因此在这之后再也没有人敢偷抢了。张仁愿的功绩很快得到了人们的赞赏,唐中宗对他的出众的表现很满意,于是在张仁愿老年时候不能带兵打仗了,就封他为宰相。

从张仁愿简介中可以看出张仁愿是一个能力出众的人,他在年轻的时候为唐朝抵御外敌,年迈时为唐朝政治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张仁愿的评价

张仁愿在唐朝时期十分的有名气,他曾经在朝廷中担任过许多重要的职位,后来还成为唐朝的宰相,而且他还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不仅在朝廷中可以担任文官,而且还是当时的著名将领,在防御和打击突厥方面有着突出的表现,所以人们对张仁愿的评价都是非常高的,这也和他本身的出色能力有关。那么人们对张仁愿的评价具体是怎样的呢?

世人对张仁愿的评价都是非常好的,李显曾经说过,作为一个大将军,他气宇轩昂风神俊秀,对于战争他心中有着十分厉害的谋略,对于朝堂他也有着很多出众的见解,所以说不管是文还是武,他的能力都是十分突出的,在边疆建设和防御打击突厥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贡献。在张仁愿的努力下唐朝时期的疆土再次北方开拓了三百多里地,并且在内蒙古附近设置了许多烽火台,在这种情况下突厥再也不敢到唐朝的疆土上放牧,而东方的边境也不再受到攻击和困扰,朝廷节省了许多军资军费,与此同时因为战争的减少,所以又裁减了兵力。

另外张仁愿在担任大将军职位的时候,驻守在洛州地区,那个时候当地粮食价格非常的不稳定,百姓几乎买不起粮食吃,在这种情况下又出现了一些盗贼,总之当地非常的混乱。张仁愿面对这种情况,立即开展抓捕盗贼的行动,在抓住他们之后全部打死,并且将尸体放到县衙门前,这种做法震慑了其他的盗贼,同时也让百姓的生活安稳下来。

张仁愿的故事

张仁愿在唐朝时期十分的有名气,他原本的名字是仁亶,在当时是国家的宰相,同时也是那个时期著名的将领。他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还曾经担任过殿中侍御史、肃政台中丞等重要职位,在他担任将领的时候打退了突厥的进攻,在唐中宗成为统治者之后他又成为了当时的大将军,在唐朝时期做出了许多贡献。正因为这个人物能力非凡,所以民间也流传了一些关于张仁愿的故事,那么张仁愿的故事是怎样的呢?

民间关于张仁愿的故事讲述的大多都和他的事迹有关,据说他当时担任守城将领的时候,一直对突厥十分的警惕,后来被任命建造受降城,但是在建造的过程中,张仁愿所筑造的城池和其他人不同,并没有雍门、战格等重要的防守设施,要知道如果在和敌人对抗的时候出现危机情况,这些设施正是将领们退守的重要通道,所以当时很多人都非常的奇怪。

于是就有人询问张仁愿,建造边城却并不建设防守的设施,这样怎么能保证将领和城池的防守安全呢?而张仁愿听了这话却并不认同,在他看来兵将最应该做的是要进攻,防守并不是好的守城方式,如果面对进攻的敌人,那么就应该付出全部的力量来攻打他们,在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敢回头奢望依靠防守设施,那么这将士就该被杀死,所以说不能让将士们有退守的习惯,后来常远楷接任了张仁愿的位置,但是他却设置了防守设施,这让曾经听过张仁愿言论的人更加推崇他了,同时也对常远楷有了一些轻视。

更多文章

  • 既是宰相也是名将,张仁愿功绩令人佩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张仁愿

    张仁愿,华州下邽人,是唐朝的宰相也是一位名将。张仁愿原名叫仁亶,因为和唐睿宗李旦名字的发音相似,所以改名为仁愿。张仁愿年轻的时是文武全才,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他就官至殿中侍御史。当时,御史郭霸说武则天是弥勒佛转世,凤阁舍人张嘉福、王庆之也上表请求立武承嗣为皇太子,还邀请张仁愿在表章上署名。张仁愿严厉地

  • 王孝杰:中国古代靠长相出将入相的绝代福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王孝杰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充满了计谋诡辩,勾心斗角,读起来让人沉重不已。可是,在历史的字里行间,总有一二历史片段,能够娱乐大众,让大家会心一笑,轻松一下。下面的这位唐代名将王孝杰先生的事情就足以娱乐大家一把。女人靠相貌获得财富、权势并不出奇;男人靠相貌获得财富和权势也属平常。可是,一位战败被俘的唐代将领,仅

  • 解密:东硖石谷之战中殉国的王孝杰是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孝杰,东硖石谷之战,名将,

    王孝杰(?-公元697年),京兆新丰(今陕西潼关东北)人,唐朝名将。少年时便从军入伍,四处征战。屡立战功。武则天执政后,累迁右鹰扬卫将军。公元692年,任武威道总管,与阿史那忠节讨吐蕃,收复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重设安西都护于龟兹。于公元697年,任清边道行军总管,率军讨伐契丹可汗孙万荣,在东

  • 神探狄仁杰中的王孝杰历史上真有这个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神探狄仁杰,王孝杰

    王孝杰是唐朝名将,一生戎马,深受武则天的器重。随着影视剧《神探狄仁杰》的热播,王孝杰成为了一个将领偶像,他耿直,他勇敢,他坚强,这是王孝杰的人格魅力,在历史上,王孝杰也是这样的一个人。神探狄仁杰中的王孝杰随着电视剧《神探狄仁杰》的热播,王孝杰这个人物形象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追捧,剧中王孝杰暴躁,狂

  • 在王孝杰“杀良冒功”时,狄仁杰说自己当年要杀宰相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狄仁杰

    《神探狄仁杰》系列是中国最有名的电视剧系列之一,塑造了狄仁杰、李元芳等诸多出彩的人物。而出彩影视剧人物往往需要出彩的台词来支撑,《神探狄仁杰》系列也拥有众多精彩的台词,有些甚至成为了网络用语。更为难得的是,《神探狄仁杰》中的很多台词都是有历史依据的,不是编剧拍脑子编出来的。比如《神探狄仁杰》第二部,

  • 张仁愿举报王孝杰,建立三受降城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

    张仁愿原名仁亶,年轻时文武全才,武则天在位时官至殿中侍御史。当时,御史郭霸上表称武则天是弥勒佛转世,凤阁舍人张嘉福、王庆之也上表请求立武承嗣为皇太子,都邀请张仁愿在表章上署名。张仁愿严辞拒绝,因此受到有识之士的器重。与王孝杰关系不睦。夏官尚书王孝杰担任吐刺军总管时,张仁愿为监军,派人去向皇帝告状,使

  • 凭着一张面孔逃过一劫,王孝杰为何最后还是难逃厄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王孝杰

    电视剧《神探狄仁杰》里有位大将军王孝杰,历史上确有其人,是唐朝和武周朝的名将,也是位比较倒霉的将军,在他身上充分印证了“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这句话。王孝杰少年时便投军入伍,四处征战,屡立战功。公元678年,他作为行军副总管,跟着工部尚书刘审礼领军西进,与吐蕃大将论钦陵大战于青海大非川

  • 李绛人物生平介绍,唐代名相李绛固守直道行终生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绛

    李绛(764-830),中晚唐之交名臣,历仕德、顺、宪、穆、敬、文宗六朝。史称其仪表俊伟,气质高洁,不管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皆固守直道,表里澄澈。《新唐书》赞其“伟仪质,以直道进退,望冠一时”,是一位“巨德大臣”。直言谏君忠国事李绛于唐德宗贞元年间中进士,任监察御史。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

  • 《新唐书·李绛传》原文及全文翻译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新唐书·李绛传》

    新唐书原文:李绛,字深之,赵郡赞皇人。擢进士、宏辞,补渭南尉,拜监察御史。元和二年,授翰林学士,俄知制诰。皆不离内职,孜孜以匡谏为己任。六年,拜绛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帝尝称太宗、玄宗之盛。绛曰:“陛下诚能正身励己,尊道德,远邪佞,进忠直;与大臣言,敬而信,无使小人参焉;与贤者游,亲而礼,无使

  • 李绛逸闻趣事,说得皇帝把自己立起来的碑拽倒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绛

    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权宦吐突承璀要整修安国寺。他依仗权势,气焰熏天,说一不二,擅自动工,立了一个功德碑,碑的大小高下与华岳碑相同。碑立起来了,碑文却还没有着落。碑文自然是要歌颂皇帝圣明,天下太平,皇恩浩荡,河清海晏,但这种御制文章也不好作。吐突承璀放出大话:谁能撰写碑文,就给谁一万贯钱。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