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代诗词何九于客舍集如何赏析?表达了王昌龄什么感情?

唐代诗词何九于客舍集如何赏析?表达了王昌龄什么感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90 更新时间:2024/1/23 19:18:16

何九于客舍集【唐代】王昌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客有住桂阳,亦如巢林鸟。

罍觞且终宴,功业会未了。

山月空霁时,江明高楼晓。

门前泊舟楫,行次入松筱。

此意投赠君,沧波风袅袅。

“客有住桂阳,亦如巢林鸟。”写自己做客郴州,犹如归巢之鸟起句即饱含深情,表达出友人的热情接待使自己有一种宾至如归之感,自己非常感激。句中的比喻非常巧妙,一则将自己喻为鸟,自是有一种不被重用,流落江南的愤慨和失落;一则将郴州喻为巢,真切而形象地表达了友人何九对自己的厚遇。同时,用一个“客”自称,又是双关手法,既指自己己做客郴州,又指自己被贬之身份,含有一种怀才不遇之感,两“客”皆蒙何九厚遇,其谊自不待言,其恩自不须言,所以诗人以“鸟”“林”相喻,显得既含蓄又贴切。

“罍觞且终宴,功业曾未了。”作者没有详写宴会实况,而是以“且终”写宴会即将结束,暗含着盛宴将尽,忧从中来的意味。但诗人要表达的不是离别的痛苦,他想到的是更深刻的主题,那就是建功立业。这两句用对比衬托的手法,衬托出诗人在意的不是别离之伤,而是功业未成之痛。这也是盛唐诗人们的共性,纵览盛唐诗界,从张九龄陈子昂高适岑参,从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都是胸怀建功立业的抱负。王昌龄此时此地,虽然被贬,却依然保持着这种建立功业的盛唐气象。

“山月空霁时,江明高楼晓。门前泊舟楫,行次入松筱。”前两句写宴后倚楼而望的月下美景,宁静的郴山夜空,下有青翠的群山和碧绿江水,上有空阔的青天和明朗的月光,江边高楼便也有了生机,且如晨光一般明朗了。这是诗人与友人宴后伫立楼头所见郴城之美景。后两句接着写主客下楼行舟夜行,眼见得椰城景色美不胜收。顺流而下,不知了多久,也不知行了多远,如渔人入桃花源一般进入一片诗意的松竹之地。读者无从知晓主客在舟中的言谈,但从此景来看,两人一定是情深意切,谈得推推心置腹。诗人不愧为“诗家天子”,他并没有将宴后乘舟夜游写尽,只是写出出行前与行止时情景,一路的风景及言谈藏于诗外了,任由读者自己去想象。

“此意投赠君,沧波风袅袅。”这是全诗的主旨,“此意”自是两人在舟中所谈之意,虽未明言,但诗人在“功业曾未了”中已经暗示了,读者完全可以推断出,此处的“意”即是诗人建功立业的理想,以此赠与友人何九,既是勉人又是自勉。这与范仲淹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勉滕子京相似。由此可见,古代文人骚客的胸襟抱负很大,他们并不以个人得失为意,而是以天下为己任。“沧波风袅袅”既是指主客在江边交谈时所见到的水波和所感受到的夜风,又是暗示现实的清冷。寄寓着诗人对现实环境难以实现理想的担忧,从而将内心的热情与现实的冷酷融为一体了。读者由此诗可以看到诗人王昌龄的内心世界,其实,这也是古代众多迁客骚人的共性,他们总是生活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之中。

全诗写景真切如画,抒情真挚如酒,传意真实如在眼前。

标签: 唐代何九于客舍集

更多文章

  • 唐代诗词答武陵太守如何赏析?表达了王昌龄什么感情?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代,答武陵太守

    答武陵太守【唐代】王昌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仗剑行千里,微躯感一言。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古时“答”是一种敬称。王昌龄是武陵田太守的门客(即田的参谋),因此辞别(或者说辞职)的时候就专门写一首“答诗”来做交待。对于这首作品读者完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理解。前

  • 唐代诗词送郭司仓如何赏析?表达了王昌龄什么感情?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代,送郭司仓

    送郭司仓【唐代】王昌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此诗写春日送别友人,以淮水春潮为喻,委婉含蓄地抒发了对友人远行的依依不舍之情与无限思念。这是一首表达友谊的送别诗,全篇情意真挚,感人至深。“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句

  • 唐代王昌龄之芙蓉楼送辛渐赏析,该诗的诗人在诗中有什么隐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代,芙蓉楼送辛渐

    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此诗为一首送别诗。“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离别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弥

  • 唐代王昌龄之闺怨赏析,该诗的诗人在诗中有什么隐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代,闺怨

    闺怨,唐代王昌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不知 一作:不曾)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变化的一首闺怨诗。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人们“觅封侯”的重要途径。诗中的“闺中少

  • 唐代王昌龄之春宫曲赏析,该诗的诗人在诗中有什么隐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代,春宫曲

    春宫曲,唐代王昌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此诗借汉武帝宠爱平阳公主家的歌女卫子夫,她原是平阳公主家中的歌女,后被汉武帝召入宫中,大得宠幸,以至废去原来的皇后陈阿娇,立她为皇后,揭露了封建帝王喜新厌旧

  • 唐诗宿王昌龄隐居如何理解,常建在诗中流露出了什么情感?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诗,宿王昌龄隐居

    宿王昌龄隐居,唐代常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这是一首山水隐逸诗,在盛唐已传为名篇。到清代,更受“神韵派”的推崇,同《题破山寺后禅院》并为常建代表作品。此诗题曰“宿王

  • 唐诗出塞如何理解,王昌龄在诗中流露出了什么情感?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诗,出塞

    出塞,唐代王昌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

  • 唐诗塞上曲·其一如何理解,王昌龄在诗中流露出了什么情感?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诗,塞上曲·其一

    塞上曲·其一,唐代王昌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这四句写边塞秋景,无限肃杀悲凉,寒蝉、桑林、萧关、边塞、秋草都是中

  • 唐诗塞下曲如何理解,王昌龄在诗中流露出了什么情感?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诗,塞下曲

    塞下曲,唐代王昌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此诗在构思上的特点,是用侧面描写来表现主题。诗中并没具体描写战争,而是通过对塞外景物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战争的

  • 王昌龄最经典的一首诗,最后一句家喻户晓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昌龄,唐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赏析王昌龄的诗词吧!《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首诗创作于742年,当时的王昌龄正顺道与辛渐一起赶往江宁赴任,诗中提到的辛渐是他的朋友,在赴任的路途中王昌龄会陪他的朋友路过润州,然后他们会在润州这个地方分开,以后还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