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有史以来唯一奉旨偷情的李迥秀最后落得个什么下场?

有史以来唯一奉旨偷情的李迥秀最后落得个什么下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814 更新时间:2023/12/18 15:05:11

旨,本为意见.本来是上下通用的,自秦始皇开始就成了皇家专用词.皇帝的意见叫"圣旨",皇帝的老婆或者老娘或者老奶奶的意见叫"懿旨",皇帝的小老婆及兄弟姐妹子女的意见叫"均旨",到了宋代皇帝的小老婆及兄弟姐妹子女的意见也不能叫"旨"了,只能叫"谕"或者"令".

臣属接受皇帝的意见叫"奉旨".在封建社会,皇帝口头或者书面提意见那是金口玉律,容不得臣属不去"奉",否则就是抗旨,是谋逆大罪,痛痛快快地砍下脑袋还是皇帝额外施恩.

皇帝作为普天之下最大的官,拥有绝对的权利,绝对的权利势必带来绝对的腐败.作为中国封建史上开天辟地第一人的女皇武则天也不例外,除了拥有天下财富之外,还象其他的男皇一样拥有纸醉金迷的后宫.孔夫子《礼记》上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拥有绝对权利的女人武则天也不会避开这个窠臼.

武则天登上权利顶峰之后,拥有的第一个男宠叫薛怀义.薛僧后来恃宠乖张,被太平公主杖毙在金銮殿.稍后的男宠御医沈南蓼年高体弱,床第之间不堪用.太平公主怀着孝心雪中送炭,及时给武则天供上了张宗昌,没过多久张男宠又把自己的哥哥张易之半仙介绍给武则天,从此两厢款洽甚是恣意.

俗话说"爱屋及乌",又道是"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武则天闻说二张的亲娘阿藏守寡,想来也是衾被冷寂孤枕难眠,顿起怜悯之心.就物色到也是色才艺三绝,时任龙凤侍郎的李迥秀.指派他去给阿藏女士做了情人(《资治通鉴》卷206.唐本纪二十二:拜其母韦氏、藏氏为太夫人,仍敕凤阁侍郎李迥秀为藏氏私夫).只是不知道当年则天大皇帝是让太监摇头晃脑,传达的是口头圣旨还是书面圣旨.

张易之为老娘营造爱巢可谓煞费苦心,据《朝野佥载》上的记述,我们大约可以一窥当时的奢华:"张易之为母阿臧造七宝帐,金银、珠玉、宝贝之类罔不毕萃,旷古以来,未曾闻见。铺象牙床,织犀角簟,鼲貂之褥,蛩虻之毡,汾晋之龙须、河中之凤翮以为席.以至于太平公主看后都慨叹道"看他行坐处,我等虚生浪死!"

虽然是锦衣玉食金洞华窟,但张易之的老娘生的却是太寒碜了些:"身粗貌黑,口气熏蒸,虽则相去尺许,犹不能闻也!"这李迥秀被藏老太太折腾地不堪其苦,但是有武则天恩赐的那个紧箍儿戴着,却也没的奈何,只能借酒消愁,只求长醉不醒:"迥秀畏其盛,嫌其老,乃荒饮无度,昏醉是常,频唤不觉."

后来武则天重病神萎,李唐的干将们趁机诛杀了张氏兄弟,把张的老娘没籍充官,李迥秀才卸却了这套枷锁.却也受到了牵累,由京官被贬到穷乡僻壤之所,做了个地方小吏,后来又被贬斥为张氏同党,丢了脑袋.

李迥秀,这位有文史记载以来,空乎其前绝乎其后的,奉旨通奸的人物.最后闹了个凄凄惨惨的下场,不能怪罪武则天女士太有想象力创造性,只能怨叹那个只容一人独尊,而天下苍生皆为玩偶的制度.也只有在如此制度下,才能出现如此离奇怪事.

标签: 李迥秀

更多文章

  • 唐朝宰相魏元忠生平简介,文武兼备、敢说敢为却遭陷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魏元忠

    魏元忠是宋州宋城县人,早年为太学生,志气倜傥,不把举荐放在心上,故累年未能升调。当时有一左史,是铥扁人,姓江名融,他撰写了《九州设险图》,全面记载了古今用兵成败方面的事。魏元忠就对这一内容加以训释解说。仪凤四年(679年),吐蕃不断地侵犯边疆。魏元忠到洛阳上密封奏章,论说朝廷命官用兵作战方面优缺点。

  • 武则天为何贬斥魏元忠?最终在贬官途中悲愤死掉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魏元忠

    魏元忠也是一个能出将入相的全能型复合式人才(大唐牛人多),他首先示人的是他的军事才能,如果说老狄是从司法界起家的,那么魏元忠就是靠军事起家的,他首先以一个“命将用兵”的军事建言书(当时他还是一个太学生)获得高层的注意和肯定,后来由此在官场脱颖而出,并展示了多方面的军事才能,从此以后被武媚娘多次任命为

  • 武则天魏元忠两人之间的关系怎么样?他们有什么矛盾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魏元忠,唐朝

    武则天与当朝宰相魏元忠两人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是因为什么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而武则天既非“正统”,又是女人。因此,在最“权威”的“正史”史料里,就完全和根本否认了她的政权合法性。正

  • 魏元忠斩首前皇帝下旨把他赦免,他为什么要说圣旨是假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魏元忠,唐朝

    宰相即将被斩首,皇帝下旨把他赦免,宰相:我怀疑圣旨是假的,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影视剧中经常出现这样的一幕,大臣因遭到别人的诬陷,被定为死罪,将要被看到的那一刻,突然有使者骑马飞奔而来,口中还高喊着刀下留人,随后大臣得以幸免。其实,这种事情在历史上也发生过,

  • 魏元忠是什么人?硬汉宰相,死后却被封为齐国公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魏元忠,唐朝

    硬汉宰相魏元忠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在武则天执政时,魏元忠是个不容小觑的人。他是宋城人,出身于平民,后来成了太学生。在高宗凤仪时期,吐蕃屡次进犯边塞,他赶赴洛阳奉上抵御之策,因而受到了高宗的赞赏,于是,便让他在秘书省任职。从此,魏元忠便走上了仕途。在平定李敬业的叛

  • 唐朝名相王及善被抹黑,成了不学无术的“驱驴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及善

    有唐一朝名相、贤相辈出,其中曾在则天朝担任过三年内史、文昌右相职务的王及善,便是很有名望的一位。不过王及善在任期间却得了个“驱驴宰相”的称号,很多野史、笔记小说也把他描述成不学无术的官僚,整天跟府衙中的驴过不去,真相的确是这样吗?王及善是功臣王君愕的儿子,以父荫袭爵邢国公,并被授予朝散大夫,有爵位、

  • 《新唐书·王及善》原文及翻译,王及善,洺州邯郸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

    原文:王及善,洺州邯郸人。父君愕,有沉谋。高祖入关,率军与君廓偕来,拜君愕大将军,封新兴县公,累迁左武卫将军。从太宗征辽,领左屯营兵,与高丽战驻跸山,死于阵,赠左卫大将军、幽州都督、邢国公,陪葬昭陵。及善以父死事,授朝散大夫,袭邢国公爵。皇太子弘立,擢及善左奉裕率。太子宴于宫,命宫臣掷倒,及善辞曰;

  • 王及善真的是一个“驱驴宰相”吗 他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宰相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驱驴宰相故事,欢迎关注哦。有唐一朝名相、贤相辈出,其中曾在则天朝担任过三年内史、文昌右相职务的王及善,便是很有名望的一位。不过王及善在任期间却得了个“驱驴宰相”的称号,很多野史、笔记小说也把他描述成不学无术的官僚,整天跟府衙中的驴过不去,真相的确是这样

  • 王及善是什么人?能带刀面见皇帝,太子被拒绝还得向他道歉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及善,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王及善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及善是武则天时文昌左相(宰相)。他担任内史时,人称为“鸠集凤池”。唐高宗时,累官至礼部尚书。他规定官员不准骑驴上班,又派人终日驱逐,人称“驱驴宰相”。王及善的父亲父王君愕于隋末率义军投唐,拜大将军,贞观十九年,王君愕随唐太宗征讨

  • 崔珏是谁?他有哪些奇闻轶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崔珏,钟馗,判官

    唐朝诗人崔珏,民间俗称崔府君,他也是《西游记》中的人物。判官位于酆都天子殿中,负责审判来到冥府的幽魂。最著名的四大判官为:赏善司、罚恶司、查察司、崔判官。前三位均为职位名,不可考。但最后一位崔判官,却是十分的出名。在《西游记》及各地的传说中,均有出现。相传崔判官名珏,乃隋唐年间人。鬼判官取材于中国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