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驾驭好金钱?来看张说的千古奇文《钱本草》

如何驾驭好金钱?来看张说的千古奇文《钱本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302 更新时间:2024/1/7 19:33:02

唐代学家张说曾经历仕四朝、三秉大政,掌文学之任三十年,而且著作很多,张说文笔锋健、才思敏捷,堪称叱咤风云的一代英豪,但是他仕途坎坷,曾经因为得罪武则天的面首而被流放和贬谪,三起三落的坎坷经历使得张说的诗文中充满着看破红尘的沧桑感,对于张说的散文《钱本草》,文章不长,通俗易懂,全篇录于下:

“钱,味甘,大热,有毒。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解困厄之患立验。能利邦国,亏贤达,畏清廉。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

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礼则伤神。此既流行,能召神灵,通鬼气。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无求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人不妨己谓之智。

以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若服之非理,则弱志伤神,切须忌之。”

全文不足200字,却把钱写活了,说透了。

“味甘、大热、有毒。”

寥寥几字,就给“钱”这味特殊草药的药性定了位,真可谓言简意赅,字字千钧,准确生动,入木三分。

它是盘中餐,身上衣,遮风挡雨的房子,随心所欲的日子,所以“味甘”,人人都喜欢它、亲近它,追求它。

但是它的性子“大热”,容易让人上瘾,痴迷,一心只钻钱眼,更无世间其他。为它疯,为它狂,为它哐哐撞大墙。热的结果就是“中毒”,严重者还会被它带进坟墓。

它的药效很神奇,只要“吃”了它,往往就能立竿见影。双目炯炯,脸上有光,昂首挺胸,声若洪钟。解人于倒悬,出人于水火,一如雨中伞,雪中炭。国家有了它,还能利民,能强国,让外邦敬服。

但它也能使聪明、干练的“贤达”受到玷污,拖累,甚至万劫不复。不过,它也有克星,那就是对于“清廉”之人它是无可奈何的。

他谆谆告诫,拥有巨量钱财的富豪们,最好能将多余的部分舍出去,以之回馈给嗷嗷待哺的贫者、弱者,造福社会。否则,不仅不会有恒久的发展,真正的快乐,甚至还会祸患无穷。

“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

另外,钱财要取之有道,不谋非分,不巧取豪夺,不然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的神灵定会降罪惩罚的。攒钱是没有过失的,但也要在该花的时候花出去,钱本身职能就是流通,都捂住不动,社会还怎么运转?

因此,早晚必有水、火、盗贼等灾难发生。而如果只花钱不挣钱,那又走另一个极端,饥寒交迫必定找上门来。

看来,要驾驭好金钱这个“怪兽”,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而是要费些心神的。张说先生给了我们七件法宝。就是:

一、道:用钱有度;

二、德:不把钱当宝贝;

三、义:付出与所得相应;

四、礼:不贪非分之财;

五、仁:乐善好施,有扶危济困之心;

六、信:一诺千金,绝不违约;

七、智:不让钱伤害自己。

只要牢记这七件驭财法宝,钱这味特殊的草药就会成为人的忠实奴仆,大可放心使用,“久而服之,令人长寿”;反之,则会伤痕累累,身败名裂,一定要引起特别注意。

古今中外,“钱”似乎是个永恒的话题。关于它的说法也是五花八门,或神之:“无翼而飞,无足而走。无远不往,无幽不至。无德而尊,无势而热。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

或惧之:“骨肉缘之衅,缙绅因以败名,商贾因以损躯,市井乘而斗戮;其笼络一世者,大抵福于人少,而祸于人多。真杀人之物,而人不悟也。”;

或詈之:“骂金钱:狗畜生!纲常伦理被你坏,朝廷法被你弄,杀人仗你不偿命,贤才没你不得用。思想起,把钱财刀剁、斧砍、油煎、笼蒸!”等等,不可胜数。然而,却有一人以药喻之,以之为药,深邃精警,堪称千古奇文。

此文乃作者总结人生七十年之阅历,苦心孤诣而成,区区200余字便把钱的性质、利弊、积散之道描写得淋漓尽致,以钱喻药,诊治时弊,利害之论,颇富哲理,寓教深刻,堪称奇文。

标签: 张说武则天钱本草金钱

更多文章

  • “文宗”张说介绍:曾统治唐朝文坛三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宗”张说

    张说,唐朝开元名相,生于公元667年,卒于公元730年,名说,字道济,也有人说他字“说之”,是现在的河南洛阳人。张说一生三次拜相,三次被贬,仕途可谓是坎坷崎岖,但和他仕途相反的是他在文坛的地位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曾统治唐朝文坛三十年,死后被开元时期的读书人称为“文宗”。张说画像年轻的张说在参加科举考

  • 唐朝开元名相张说是“甄嬛体”的创作鼻祖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开元名相张说

    张说,唐朝开元名相,生于公元667年,卒于公元730年,名说,字道济,也有人说他字“说之”,是现在的河南洛阳人。张说一生三次拜相,三次被贬,仕途可谓是坎坷崎岖,但和他仕途相反的是他在文坛的地位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曾统治唐朝文坛三十年,死后被开元时期的读书人称为“文宗”。年轻的张说在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

  • 唐朝开元名相张说 文宗张说写过哪些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开元名相张说

    张说,唐朝开元名相,生于公元667年,卒于公元730年,名说,字道济,也有人说他字“说之”,是现在的河南洛阳人。张说一生三次拜相,三次被贬,仕途可谓是坎坷崎岖,但和他仕途相反的是他在文坛的地位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曾统治唐朝文坛三十年,死后被开元时期的读书人称为“文宗”。张说画像年轻的张说在参加科举考

  • “文宗”张说所写之试都是阿谀奉承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宗”张说

    张说,唐朝开元名相,生于公元667年,卒于公元730年,名说,字道济,也有人说他字“说之”,是现在的河南洛阳人。张说一生三次拜相,三次被贬,仕途可谓是坎坷崎岖,但和他仕途相反的是他在文坛的地位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曾统治唐朝文坛三十年,死后被开元时期的读书人称为“文宗”。年轻的张说在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

  • 裴光庭原文及翻译,张说以大驾东巡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裴光庭

    【原文】张说以大驾东巡,恐突厥乘间入寇,议加兵备边,召兵部郎中裴光庭谋之。光庭曰:“封禅,告成功也,今将升中于天而戎狄是惧,非所以昭盛德也。”说曰:“如之何?”光庭曰:“四夷之中,突厥为大。比屡求和亲,而朝廷羁縻未决许也。今遣一使,征其大臣从封泰山,彼必欣然承命。突厥来,则戎狄君长无不皆来,可以偃旗

  • 张说不做伪证的故事讲了什么?张说不做伪证不枉良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张说

    张说不做伪证的故事讲了什么?张说不做伪证不枉良善!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狄仁杰死了以后,魏元忠当了宰相。那时候,武则天宠幸两个官员,叫张昌宗、张易之。这两个人权势大得不得了,满朝文武官员见到两张,都让他们三分。可是,宰相魏元忠就不把他们放在眼里。魏元忠是个有名的硬汉,在周兴、来俊臣得势的时候,他

  • 张嘉贞弟弟犯罪之后,张说是怎么救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嘉贞,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高官弟弟犯罪,此人想了个解决办法,高官:你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开元十年(722年),广州都督裴伷先犯了罪,唐玄宗召集三位宰相商量该怎么处置。作为首席宰相,张嘉贞说:“请陛下在朝堂上杖责,杀一儆百!”玄宗还没有表态,张说却道:“不能这样,过去

  • 张说统治唐朝文坛三十年,为何不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说,唐朝

    对张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张说,有的人读为张shuō,其正确读音应为张yuè。很多人对他不了解,但是有一个关于他的轶事,流传很广:与他同时代的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诗中有两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时为宰相的张说极度赞赏,把这两句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

  • 唐玄宗的肱股之臣,揭秘张说的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说,唐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张说,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姚元崇祖籍浙江湖州,能文能武,被后人尊称为“救时宰相”;张说当年在制科考试中,策论被评为天下第一,官场之路越走越宽,最终成为大唐宰相。这两人都算得上是唐玄宗的肱股之臣了,姚元崇以开府仪同三司致仕,后人将他与房玄龄、杜如晦

  • 贪官污吏郭元振为何被武则天选为一国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郭元振,武则天

    郭元振,名震,字元振。早年十八岁中了进士,任四川通泉县县尉。在他任上,经常做一些不法勾当,甚至买卖人口,私铸钱币。当朝女皇武则天知道这事后,就把郭元振召到京城,打算处死他。然而两人经过一番交谈后,武则天发现他口若悬河,才华横溢,就把他留在京城,给了他一些官职当。万岁通天元年,郭元振向武则天建议,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