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裴冕是哪个朝代的人?他是怎么死的?该怎么评价他

裴冕是哪个朝代的人?他是怎么死的?该怎么评价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545 更新时间:2023/12/27 12:20:31

裴冕(703年——770年),字章甫,河中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朝宰相。裴冕此人不出名,但历史上对他的记载颇有些矛盾性。

早年,裴冕无学术,但却恪守职责,而且处事果断,受到御史中丞王鉷的器重,与其交好,之后王鉷受到他弟弟谋反一事的牵连,被宰相李林甫抓住把柄,被玄宗刺死。当时李林甫权势滔天,裴冕却能不畏惧权势,前去帮王鉷收敛实体,并亲自将其埋葬在近郊,由此可见,裴冕此人的品行是不错的。知道报恩,也不畏惧权势。

裴冕的功绩主要在于他拥立肃宗李亨,他明白时势,劝李亨前往灵武,并且多达五次劝进,希望李亨登上帝位。因此,在肃宗称帝之后,裴冕颇得重用,后被封为宰相,他生性忠勤,一心为公,颇得人心。

上位后做的事情,就是为平定安史之乱积蓄钱财,因此他建议出卖官职爵位以及僧道度牒,以此积聚钱财,充作军费。这条建议其实并不太好,买官卖爵容易滋生不正之风,但迫于形势,肃宗也就采纳了这条建议。但是裴冕在具体运作之时,却强行以法令强迫他人去买,而且卖价很低,引起很大的非议,肃宗听闻问此事后,直接罢免了他的宰相位置。在这儿可以看出,裴冕的评价就开始矛盾了,明明生性忠勤,颇得人心,却又做出强迫卖低价的情况来,使众人不满。也许他是想让各种有钱的没钱的,想买的不想买的都要买,但终究做得不合适。

后来,代宗继位,宦官李辅国权势滔天,裴冕就想依附李辅国,便推荐自己的心腹中书舍人刘烜为山陵使判官。后刘烜获罪,裴冕也被贬为施州刺史,依附不成,反被贬,到这儿,裴冕的名声就开始急转直下。大历四年,宰相杜鸿渐病逝,元载执掌朝政,就想找一个好控制的人来继任宰相,当时裴冕已经年迈,并且易生病,非常容易控制,所以就推荐他几人宰相,裴冕知道元载举荐他之后,入朝谢恩,竟对元载行跪拜之礼,而且跪拜之后还站不起来,足以看出此时他的身体就已经不是很好。依附李辅国,还看不清元载的真面目,对其感恩戴德,当年那个一心为公的裴冕去哪儿了!那个恪守职责,而且处事果断的裴冕去哪儿了!

不知幸还是不幸,在当上宰相的同年12月,裴冕病逝,并没有看到新一年的开始,也没有开始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为政之路,因为他担任宰相还未满一个月。终年六十七岁,代宗并不喜爱他,但还是废朝三日,意思意思了一下,直到唐宪宗时期,才将裴冕的灵位放入宗庙,配享肃宗庙庭,以铭记他当年拥立肃宗的功劳。

除了,代宗上位之后,他依附李辅国名声变坏的问题,历史上还有这么一个轶事典故,说他爱财重利,甚至到了不顾宰相大体的地步,兼领多项使职,得知自己每月俸禄有两千多贯,竟然喜形于色,炫耀不已。并且有传说讲他生性奢侈,喜好香车华服,家中仅价值百金的名马便有几十匹。每宴宾朋,席间尽是美味,客人甚至连菜名都叫不出来。他还自制头巾,形状新奇,被争相效仿,称为“仆射样”。传闻并不是空穴来风,李纯却又这么说过:“赠太尉冕,望重岩廊,为时贞干,灵武艰阻,首赞经纶。宣力股肱,平心鼎铉,任戡定之成业,推翼戴之嘉猷。”后世有称赞他的,有骂他的,十分矛盾,既然他一心为公,又为何喜好奢侈……

标签: 裴冕

更多文章

  • 唐朝宰相裴冕人物生平简介,裴冕生性奢侈好香车华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裴冕

    裴冕在天宝年间以门荫入仕,历任渭南县尉、京畿采访使判官、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他虽无学术,但却恪守职责,而且处事果断,深受御史中丞王鉷的器重。天宝十一年(752年),王鉷因其弟王焊谋反受到牵连,在宰相李林甫的进言下,被唐玄宗赐死。当时,李林甫独揽朝政,百官畏惧。裴冕却不惧李林甫权势,前去收敛王鉷的尸

  • 代宗宰相杜鸿渐,柏岩寺碑留名篇,碑文一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杜鸿渐

    杜鸿渐(708—769年),字文选,濮州(今河南濮阳市)人,父鹏举安州刺史,祖父乘志,武后时监察御史、怀州刺史。族父暹,礼部尚书、魏县侯。出身仕家,聪慧好学,举进士,初仕延王府参军,在平定安禄山叛乱保太子李亨有功,肃宗授兵部郎中知中书舍人。乾元二年(759年)在平定康楚元叛乱有功,拜尚书右丞太常卿。

  • 名字起得好的故事:命中注定的宰相杜鸿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杜鸿渐

    人的生死在很大程度上是早就注定的,所以有的算命人才会算出一个人的命运。也有的人相信人定胜天,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下面我们看看这个小故事:宰相杜鸿渐的父亲名叫鹏举。父子的名象兄弟的名,这是有缘由的。鹏举的父亲曾作过一个梦,在梦中他要出门,出去后看见一个大碑,说是宰相碑,已经被作者填上了金字,碑文和末尾

  • 唐代宰相杜鸿渐人物生平简介,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杜鸿渐

    杜鸿渐年轻时敏悟好学,后考中进士,初授王府参军。天宝末年,杜鸿渐累迁至大理寺司直,充任朔方军留后、支度副使。迎立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安史叛军进逼长安,唐玄宗西逃入蜀,皇太子李亨则北上平凉。杜鸿渐与朔方军僚属魏少游、崔漪、卢简金、李涵等人商议道:“平凉不是聚兵之地,若想取胜,一定要到朔方。如果我

  • 七岁做官!唐朝的刘晏有什么特殊的才能?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朝,刘晏

    七岁做官!唐朝的刘晏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字经》在列举了两位才女的故事后最后又讲了唐朝刘晏的故事,刘晏也是历史上一个著名人物,他少年聪慧七岁就做了一个官,官职为太子正字,那太子正字是个什么样的官职,刘晏又有什么特殊才能呢?唐代的刘晏,才七岁时,被选为神童,

  • 刘晏是什么人?大唐转运使,力挽狂澜救社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晏,唐朝

    XXX。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刘邦起于野,有萧何韩信助之,终得天下。韩信为帅,萧何为相,共同辅弼了汉高帝,而萧何也因治世之才,治国之能,被后世所推崇。萧何的崛起,是秦末楚汉争霸的背景所致,换句话说是战乱造就了萧何,但唐王朝一直未曾亡国,为何代宗皇帝却将刘晏誉为“萧何”?在

  • 宰相苗晋卿制造了一个白卷状元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苗晋卿

    公元1973年,一个名叫张铁生的人爆红,被称为“白卷英雄”。再往前1230年,公元743年,一个名叫张奭的人因为同样的原因爆红,古代对“白卷”的说法很是文雅,叫做“曳白”。张铁生因为被毛远新看中而闻名遐迩,张奭则是因为被唐玄宗当面揭穿而名声扫地。要知道,皇帝的面试是额外加出来的,原本张奭高居第一,是

  • 【旧唐书·苗晋卿传】原文及翻译,苗晋卿,上党壶关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苗晋卿

    旧唐书原文:苗晋卿,上党壶关人,世以儒素称。晋卿幼好学,善属文,进士擢第。开元二十四年,与吏部郎中孙逖并拜中书舍人。二十七年,以本官权知吏部选事。晋卿性谦柔,选人有诉讼索好官者,虽至数千言,或声色甚厉者,晋卿必含容之,略无愠色。二十九年,拜吏部侍郎。前后典选五年,政既宽弛,胥吏多因缘为奸,贿赂大行。

  • 唐朝宰相苗晋卿人物生平简介,轶事趣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苗晋卿,唐朝

    苗晋卿年轻时勤奋好学,善作文章,后考中进士,授为修武县尉,历任奉先县尉、徐州司户参军、万年县尉、侍御史、度支员外郎、兵部员外郎、吏部员外郎。主持铨选开元二十三年(735年),苗晋卿升任吏部郎中,后与孙逖一同被拜为中书舍人。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唐玄宗命苗晋卿主持吏部铨选事务。候选官员为求肥缺,有

  • 【旧唐书·李揆传】原文及翻译,李揆字端卿,祖籍陇西成纪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揆

    旧唐书《旧唐书•李揆传》李揆字端卿,祖籍陇西成纪人,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少聪敏好学,善属文。开元末,举进士,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擢拜右拾遗。乾元初,兼礼部侍郎。揆尝以主司取士,多不考实,徒峻其堤防,索其书策,深昧求贤之意也。其试进士文章,曰:“大国选士,但务得才,经籍在此,请恣寻检。”由是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