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代宗宰相杜鸿渐,柏岩寺碑留名篇,碑文一览

代宗宰相杜鸿渐,柏岩寺碑留名篇,碑文一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57 更新时间:2023/12/27 8:47:10

杜鸿渐(708—769年),字文选,濮州(今河南濮阳市)人,父鹏举安州刺史,祖父乘志,武后时监察御史、怀州刺史。族父暹,礼部尚书、魏县侯。出身仕家,聪慧好学,举进士,初仕延府参军,在平定安禄山叛乱保太子李亨有功,肃宗授兵部郎中知中书舍人。乾元二年(759年)在平定康楚元叛乱有功,拜尚书右丞太常卿。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平定崔肝事变有功,拜杜鸿渐为宰相兼成都尹,山南西道剑南东川副元帅。一生三次参加平乱,次次立功,次次高升,最后又令镇抚西川时,却畏杀戮,溺浮图,大历四年竟剔发入佛,命以浮图葬,不为封树。卒后被赠太尉,谥曰文宪。

杜鸿渐于天宝八年(749年)时年四十一岁时,游百家岩时受聘撰《修百家岩寺碑》,因其祖父曾任怀州(今河南沁阳市)刺史,其父与卢藏用又曾隐居过白鹿山(今百家岩寺的后山),所以他对当地是比较熟悉的,当地也一定对他比较了解。现将碑文节录如下:

百家寺宿迹在太行之南。我唐天子所主之邦尽中国,中国山岳以千数,太行为灵长,太行延袤且千里有岩焉。肇自高齐,爰立兹寺,以其岩可容百家,故命之曰百家也。观夫画阁高悬,寒玉乱泻,势连千里,居凌太虚,轶浮景以远跃,带流霞而飞动,信梵旅之宁处,又何必花为宫而琼为池乎?……记有之凝冬不互,永日清晨,盈虚应期,漱浣流恶,厨北灵泉利用之极也;倾崖前表,飞涝远激,皎如晴霓,喷若风雷,寺西瀑布威仪之观也;双峰插云,对壁争峻,仰攀霄汉,下冥烟雨,岩上天门通元之阶也;一径横亘,纡余乍灭,静出猿鸣,视临河嵩,隐见眉睫,极远之路也。若夫奇檀修竹,嵇灶孙台,邓封遗堆,玉仙余水,昔人之休寄此地岩,岂不宜哉?……铭之曰:岩岩太行,纵横千里环厚地兮;寂寂梵宫,悬处百仞乘颢气兮;豪光月满,照清三界破迷类兮;石久可久,文亦播物行佛事兮。天室八载二月晦建。(《全唐文》)

杜鸿渐两辈宰相,实为世家。这是百家岩历代碑碣中,亲自写碑身份最高的,为百家岩留下千古名碑。

标签: 杜鸿渐

更多文章

  • 名字起得好的故事:命中注定的宰相杜鸿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杜鸿渐

    人的生死在很大程度上是早就注定的,所以有的算命人才会算出一个人的命运。也有的人相信人定胜天,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下面我们看看这个小故事:宰相杜鸿渐的父亲名叫鹏举。父子的名象兄弟的名,这是有缘由的。鹏举的父亲曾作过一个梦,在梦中他要出门,出去后看见一个大碑,说是宰相碑,已经被作者填上了金字,碑文和末尾

  • 唐代宰相杜鸿渐人物生平简介,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杜鸿渐

    杜鸿渐年轻时敏悟好学,后考中进士,初授王府参军。天宝末年,杜鸿渐累迁至大理寺司直,充任朔方军留后、支度副使。迎立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安史叛军进逼长安,唐玄宗西逃入蜀,皇太子李亨则北上平凉。杜鸿渐与朔方军僚属魏少游、崔漪、卢简金、李涵等人商议道:“平凉不是聚兵之地,若想取胜,一定要到朔方。如果我

  • 七岁做官!唐朝的刘晏有什么特殊的才能?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朝,刘晏

    七岁做官!唐朝的刘晏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字经》在列举了两位才女的故事后最后又讲了唐朝刘晏的故事,刘晏也是历史上一个著名人物,他少年聪慧七岁就做了一个官,官职为太子正字,那太子正字是个什么样的官职,刘晏又有什么特殊才能呢?唐代的刘晏,才七岁时,被选为神童,

  • 刘晏是什么人?大唐转运使,力挽狂澜救社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晏,唐朝

    XXX。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刘邦起于野,有萧何韩信助之,终得天下。韩信为帅,萧何为相,共同辅弼了汉高帝,而萧何也因治世之才,治国之能,被后世所推崇。萧何的崛起,是秦末楚汉争霸的背景所致,换句话说是战乱造就了萧何,但唐王朝一直未曾亡国,为何代宗皇帝却将刘晏誉为“萧何”?在

  • 宰相苗晋卿制造了一个白卷状元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苗晋卿

    公元1973年,一个名叫张铁生的人爆红,被称为“白卷英雄”。再往前1230年,公元743年,一个名叫张奭的人因为同样的原因爆红,古代对“白卷”的说法很是文雅,叫做“曳白”。张铁生因为被毛远新看中而闻名遐迩,张奭则是因为被唐玄宗当面揭穿而名声扫地。要知道,皇帝的面试是额外加出来的,原本张奭高居第一,是

  • 【旧唐书·苗晋卿传】原文及翻译,苗晋卿,上党壶关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苗晋卿

    旧唐书原文:苗晋卿,上党壶关人,世以儒素称。晋卿幼好学,善属文,进士擢第。开元二十四年,与吏部郎中孙逖并拜中书舍人。二十七年,以本官权知吏部选事。晋卿性谦柔,选人有诉讼索好官者,虽至数千言,或声色甚厉者,晋卿必含容之,略无愠色。二十九年,拜吏部侍郎。前后典选五年,政既宽弛,胥吏多因缘为奸,贿赂大行。

  • 唐朝宰相苗晋卿人物生平简介,轶事趣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苗晋卿,唐朝

    苗晋卿年轻时勤奋好学,善作文章,后考中进士,授为修武县尉,历任奉先县尉、徐州司户参军、万年县尉、侍御史、度支员外郎、兵部员外郎、吏部员外郎。主持铨选开元二十三年(735年),苗晋卿升任吏部郎中,后与孙逖一同被拜为中书舍人。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唐玄宗命苗晋卿主持吏部铨选事务。候选官员为求肥缺,有

  • 【旧唐书·李揆传】原文及翻译,李揆字端卿,祖籍陇西成纪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揆

    旧唐书《旧唐书•李揆传》李揆字端卿,祖籍陇西成纪人,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少聪敏好学,善属文。开元末,举进士,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擢拜右拾遗。乾元初,兼礼部侍郎。揆尝以主司取士,多不考实,徒峻其堤防,索其书策,深昧求贤之意也。其试进士文章,曰:“大国选士,但务得才,经籍在此,请恣寻检。”由是数月

  • 李揆是什么朝代的?李揆人物简介,轶事趣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揆,唐朝

    李揆(711-784年),字端卿,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宰相。给事中李玄道玄孙。少聪敏好学,善于属文。开元末年,举进士,补陈留尉,累拜中书舍人。乾元初年,兼礼部侍郎,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崇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封姑臧县开国伯。入拜国子祭酒、礼部尚书,加左仆射。兴元元年卒,终年七十四

  • 他是唐朝宰相李揆,历史上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揆,唐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李揆。李揆,字端卿,荥阳(今河南荥阳)人,生于公元711年,卒于公元784年,享年七十四,谥曰恭。李揆出名主要是在唐肃宗时期,因为肃宗对其的称赞。据史书以及《李逵传》对他的记载,可以看出李揆是一个风姿优雅,举止温文,容貌出色的男子,一举一动之间都能吸引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