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七岁做官!唐朝的刘晏有什么特殊的才能?

七岁做官!唐朝的刘晏有什么特殊的才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83 更新时间:2024/1/2 15:03:31

七岁做官!唐朝的刘晏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三字经》在列举了两位才女的故事后最后又讲了唐朝刘晏的故事,刘晏也是历史上一个著名人物,他少年聪慧七岁就做了一个官,官职为太子正字,那太子正字是个什么样的官职,刘晏又有什么特殊才能呢?

唐代的刘晏,才七岁时,被选为神童,八岁就做了太子府的文字典籍方面的校对官。刘晏与杨炎脱颖而出成为唐王朝锐意革新、善理财政、改革税负的杰出代表。安史之乱后,唐朝的经济濒于崩溃,刘晏临危受命,主持中央的财政经济工作,在漕运、盐政和财政方面实行改革。刘晏的理财方针、措施和办法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残破的局面,使唐王朝的经济得到了复苏,人民也得以休养生息。

唐朝政府的财政状况,自安史之乱爆发以来,就处于极度窘迫之中。在这一形势下,刘晏受命于危难之时,勇挑重担,肩负起理财的大任,他夙兴夜寐,辛勤工作,为大唐帝国经济的恢复与振兴。值得我们学习。史学家将刘晏与管仲商鞅、桑弘

羊。王安石张居正合称为中国古代六大经济改革家历史上对他的 评价是“唐中偾而振,晏有劳焉”。

那时的官场官员多纵情声色,奸臣乱政,吏治腐败,贪污贿赂、营私舞弊,而刘晏担任地方官时却保持名节,严格要求属下不准贪赃枉法,积极为地方办好事,深受民众爱戴,离任时民众为其“刻石以传”。刘晏治家以简约著称,为官几十年,从不以权谋私,即使执掌中央财政大权后,也吃得比较简单,依然住简陋房屋,根本看不出是宰相住的官府,与常人住的没有差别。历史上流传的一段佳话就是他的写照:一日,刘晏五更上朝,天气寒冷,见路边烧饼摊热气腾腾,遂叫随从买来热烧饼,袍袖包着托着,当作早餐津津有味吃起来。同行官员笑他时,他却大呼“妙哉”。

当时的达官贵人中,都是婢仆成群,但刘晏的家务事却由妻子自己一手操办,家中没有婢女。他曾说:房屋只求安全方便,不必讲究华丽,饮食但求饱食,不必讲究菜肴丰盛,坐骑只求稳健,不必讲究毛色的漂亮。节俭的薪俸收入却用来周济贫穷的亲友和读书人。国之将相刘晏,作为一国忠臣,竭心竭力为人民服务。这对于我们来说,需要学习,需要传承,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只有服务好人民百姓,才能名副其实。

我们要学习刘晏的精神,将其为民服务的精神融入在我们的骨子中,做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做一个不辱使命的大学生,做一个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大学生,做一个严格遵守党的领导的大学生。透过历史,来看今日。唐太宗曾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要学习刘晏的精神,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标签: 唐朝刘晏

更多文章

  • 刘晏是什么人?大唐转运使,力挽狂澜救社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晏,唐朝

    XXX。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刘邦起于野,有萧何韩信助之,终得天下。韩信为帅,萧何为相,共同辅弼了汉高帝,而萧何也因治世之才,治国之能,被后世所推崇。萧何的崛起,是秦末楚汉争霸的背景所致,换句话说是战乱造就了萧何,但唐王朝一直未曾亡国,为何代宗皇帝却将刘晏誉为“萧何”?在

  • 宰相苗晋卿制造了一个白卷状元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苗晋卿

    公元1973年,一个名叫张铁生的人爆红,被称为“白卷英雄”。再往前1230年,公元743年,一个名叫张奭的人因为同样的原因爆红,古代对“白卷”的说法很是文雅,叫做“曳白”。张铁生因为被毛远新看中而闻名遐迩,张奭则是因为被唐玄宗当面揭穿而名声扫地。要知道,皇帝的面试是额外加出来的,原本张奭高居第一,是

  • 【旧唐书·苗晋卿传】原文及翻译,苗晋卿,上党壶关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苗晋卿

    旧唐书原文:苗晋卿,上党壶关人,世以儒素称。晋卿幼好学,善属文,进士擢第。开元二十四年,与吏部郎中孙逖并拜中书舍人。二十七年,以本官权知吏部选事。晋卿性谦柔,选人有诉讼索好官者,虽至数千言,或声色甚厉者,晋卿必含容之,略无愠色。二十九年,拜吏部侍郎。前后典选五年,政既宽弛,胥吏多因缘为奸,贿赂大行。

  • 唐朝宰相苗晋卿人物生平简介,轶事趣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苗晋卿,唐朝

    苗晋卿年轻时勤奋好学,善作文章,后考中进士,授为修武县尉,历任奉先县尉、徐州司户参军、万年县尉、侍御史、度支员外郎、兵部员外郎、吏部员外郎。主持铨选开元二十三年(735年),苗晋卿升任吏部郎中,后与孙逖一同被拜为中书舍人。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唐玄宗命苗晋卿主持吏部铨选事务。候选官员为求肥缺,有

  • 【旧唐书·李揆传】原文及翻译,李揆字端卿,祖籍陇西成纪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揆

    旧唐书《旧唐书•李揆传》李揆字端卿,祖籍陇西成纪人,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少聪敏好学,善属文。开元末,举进士,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擢拜右拾遗。乾元初,兼礼部侍郎。揆尝以主司取士,多不考实,徒峻其堤防,索其书策,深昧求贤之意也。其试进士文章,曰:“大国选士,但务得才,经籍在此,请恣寻检。”由是数月

  • 李揆是什么朝代的?李揆人物简介,轶事趣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揆,唐朝

    李揆(711-784年),字端卿,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宰相。给事中李玄道玄孙。少聪敏好学,善于属文。开元末年,举进士,补陈留尉,累拜中书舍人。乾元初年,兼礼部侍郎,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崇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封姑臧县开国伯。入拜国子祭酒、礼部尚书,加左仆射。兴元元年卒,终年七十四

  • 他是唐朝宰相李揆,历史上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揆,唐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李揆。李揆,字端卿,荥阳(今河南荥阳)人,生于公元711年,卒于公元784年,享年七十四,谥曰恭。李揆出名主要是在唐肃宗时期,因为肃宗对其的称赞。据史书以及《李逵传》对他的记载,可以看出李揆是一个风姿优雅,举止温文,容貌出色的男子,一举一动之间都能吸引不少人

  • 唐肃宗时期第五琦有什么建议?他有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第五琦

    唐肃宗李亨,他是唐玄宗和杨皇后的儿子,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三个儿子,生于公元711年,在安史之乱期间,李隆基在四川的时候登基上位,为挽救唐朝的统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虽然在有生之年没有平定安史之乱,但是他的历史功绩依旧是存在的。第五琦是唐朝时期的官员,字禹珪,今陕西人,出生于公元729年,享年70岁,曾

  • 【旧唐书·第五琦传】原文及翻译,第五琦,京兆长安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旧唐书

    第五琦,京兆长安人。少孤,事兄华,敬顺过人。及长,有吏才,以富国强兵之术自任。时太守贺兰进明甚重之。会安禄山反,进明迁北海郡太守,奏琦为录事参军。禄山已陷河间、信都等五郡,进明未有战功,玄宗大怒,遣中使封刀促之,曰:“收地不得,即斩进明之首。”进明惶惧,莫知所出,琦乃劝令厚以财帛募勇敢士,出奇力战,

  • 第五琦是什么人?第五琦人物生平简介,是哪朝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第五琦

    第五琦,唐朝理财家。字禹珪,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少以吏干进。天宝元年为陕郡太守韦坚从事,五载坚得罪,坐贬官。十三载为须江丞。十五载任北海录事参军,十月谒肃宗于彭原行在,请收江淮财赋,拜监察御史、江淮租庸使,寻加山南等五道度支使。乾元元年加度支郎中,兼御史中丞,创榷盐法。迁户部侍郎,专判度支,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