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黄子澄是怎样的人?黄子澄是怎样支持朱允炆的

黄子澄是怎样的人?黄子澄是怎样支持朱允炆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912 更新时间:2023/12/25 0:05:12

黄子澄,原名黄湜,子澄是他的字,为分宜澧源人。洪武十八年进士,而且还是会试第一,殿试第三。相传黄子澄原本是第一的,可是在朱元璋闻问他出生时间的时候,因为有些紧张,一时没有答上来,于是本来是状元的黄子澄,变成了第三名的探花郎。

虽然不是状元,但是探花也足以证明黄子澄的学识。中了进士之后,授修撰,侍读东宫,累迁太学东卿。皇太孙朱允炆在当时就已经对诸位分封各地的叔王不满,已经在考虑削藩事宜。黄子澄作为当时长期伴在太子身旁的官员,自然免不了被询问这个问题。

朱允炆问:“诸叔藩王皆拥重兵,如有变端,怎么办?”

黄子澄答:“诸王仅有护兵,只能自守,倘若有变,可以以六师监之,谁能抵挡?汉朝七国不可谓不强,最后还是灭亡了。大小强弱之势不同,而顺逆之理更相异啊!”

黄子澄的回答让朱允炆很满意,认为他说的非常正确,此后对黄子澄极为尊敬,尊称他为黄先生。

朱允炆继位之后,改元建文,黄子澄任太常寺卿兼翰林学士与齐泰同参国政,共谋削夺藩王权。黄子澄虽然与齐泰共谋,但是两者经常在削藩事宜上出现争执。当建文帝开始要进行削藩的时候,齐泰建议建文帝先将兵权极重的燕王朱棣拉下马,然后再依次对付周、齐、湘、代、岷诸王。然而黄子澄认为周、齐、湘、代、岷诸王,在洪武年间便多有恶行,应该先向他们出手,如此削藩才师出有名。建文帝最后采用了黄子澄的建议,从而使得朱棣有了准备的机会。

后来朱棣向北京发兵,其借口便是黄子澄等一干支持削藩的大臣是奸宦之辈。朱棣以燕京为基地,兵强马壮,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直指京都。当初第一个面对朱棣的是老将耿炳文,因为初战不利,建文帝听从黄子澄建议换了曹国公李景隆前去。战争不但没有转机,反而被人打的节节败退,最后使朱棣成功攻破南京。

南京沦陷后,受明惠帝密令前往招兵买马的黄子澄,没有放弃,密谋继续反抗朱棣,行踪被人告发,因而被捕。后来朱棣亲自审问黄子澄,黄子澄抗辩不屈,磔死,族诛。磔死,即是将其肢解。族诛,据说是诛九族,也有人说是诛十族。当时家属被杀65人,异姓致死者54人,外亲400余人皆充军。没有涉及门生一列,所以应该是诛九族。

黄子澄因为其尽忠建文帝,而抗词不屈,其节气受到后世士子赞扬,清乾隆帝还追谥忠悫。

标签: 黄子澄朱允炆明朝

更多文章

  • 建文帝重臣黄子澄是怎样的人?历史怎样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建文帝,明朝,黄子澄,历史

    对于黄子澄此人,想来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早些年一部很早的穿越电视剧《穿越时空的爱恋》,就涉及到了这个人物。这部电视剧将历史背景放在了朱元璋、朱允炆、朱棣三朝,其中重要的主角便是朱允炆和朱棣这两位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叔侄。通过讲述朱棣和朱允炆与两位现代女孩的爱恋,将当时那个多变的时代展现在观众面前。虽然里面

  • 齐泰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忠臣吗?齐泰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齐泰,明朝,建文帝,朱允炆

    齐泰,明初著名官员,与黄子澄、方孝孺两人,均是建文帝时期支持削藩的大臣,受到建文帝信任。齐泰本名德,字尚礼,别号南塘,洪武十七年举应天乡试第一,次年成进士,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官至兵部左侍郎。朱元璋去世之后,临终受太祖所托辅佐皇太孙,建文帝登基后与黄子澄同参国政,晋升为兵部尚书。建文帝早在皇太孙时期,就

  • 齐泰是谁?齐泰是怎样的人?齐泰最后有何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齐泰,明朝

    齐泰作为洪武帝和建文帝时期重臣,特别是建文帝时期,齐泰因为支持建文帝的削藩政策,更是备受重用。建文初年,齐泰与黄子澄同参国政,不久晋升为兵部尚书。齐泰原名为齐德,太祖朱元璋时期,因为三大殿被雷火击中,朱元璋前往祖庙进行祭拜,选择朝中为官九年并且没有过错的官员陪同祭祀,齐泰符合这些条件所以陪同明太祖前

  • 朱允炆的重臣黄子澄和齐泰结局都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棣,明朝,黄子澄,齐泰,朱允炆

    毛主席曾经说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句话直接点名了在政治斗争中军权的重要性,而在历史上也多次出现书生误国的事情,还有很多则人是有心杀敌,可是自己手中没有一兵一卒,眼睁睁看着局势恶化,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历史上的那些书生们。靖难之役中气死人的黄子澄明成祖朱棣在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后发起了靖难之役,最终经过苦战

  • 继母:嘉靖皇帝为什么敢杀严世蕃却不敢杀海瑞?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嘉靖,严世蕃,海瑞,明朝

    海瑞就是著名的海青天,名声直逼包龙图,此人的战绩实在惊人,骂过皇帝朱厚熜,玩过权臣胡宗宪、张居正,斗过地主无数,堪称官场一绝,当然了,也有人说他是不按常理出牌的奇葩。不管在影视作品里《嘉靖1566》里的海瑞,或者是小说《明朝那些事》里的海瑞都有个共同点——清官、但科举成绩不好。但即便如此,在明朝的官

  • 严嵩的儿子是谁?严嵩之子严世蕃为何蒙冤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严嵩,明朝,严世蕃

    导读: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十一月,是“一代名奸”严嵩伤心难过的日子。就在这个月,严嵩之子严世蕃被人告发,以“通倭谋反”的罪名逮捕下狱。这个罪名如果成立,等待他的,将是身败名裂、家破人亡。严嵩是有明一代的异数,一个“不可多得”的奸臣。明代的奸臣不多。《新唐书》作《奸臣传》,上下两卷,另有《叛

  • 明代权奸严嵩之子严世蕃为何被罗织罪名冤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严嵩

    严世蕃之死,当时就有人认为是冤案。当然是冤案了。这严世蕃恶贯满盈不假,聚众谋反却是冤枉。林润的奏折其实说得很清楚:“道路皆言,两人通倭,变且不测”。什么叫“道路皆言”?就是路上的人都这么说。实际上是捕风捉影,连匿名举报都算不上。张居正在主修《世宗实录》时就说,严世蕃是该杀的,但罪名应该定为“奸党”而

  • 揭秘:抗击倭寇的英雄胡宗宪为何会惨死狱中?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胡宗宪,明朝

    胡宗宪,南直隶徽州府绩溪华阳镇龙川村人。其曾叔祖,官至南京户部尚书。胡宗宪出身缙绅世家,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少时喜兵法谋略之书,对科举功名不感兴趣。后在家长规劝下,才专心科举。于嘉靖十七年(1538),考中进士,后官至兵部尚书。在安徽绩溪龙川村村头,至今还立着颂扬他事迹的“奕世尚书坊”。嘉靖十九年(1

  • 胡宗宪的功过:事实上稳定了局势但屡次虚报战功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胡宗宪,抗倭,虚报战功,

    胡宗宪(?—1565年),字汝贞,徽州绩溪(今属安徽绩溪)人,明朝名将。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初任知县,三十三年出任浙江巡按御史。当时倭寇大肆攻掠沿海州县,严嵩党羽、工部侍郎赵文华奉派督察沿海军务。赵文华依仗严嵩权势,恣意横行,打击不肯阿附自己的总督浙江、福建、南畿军务的张经和浙江巡抚李天宠。

  • 明朝史上喝人头酒吃倭寇心的千古奇男子胡宗宪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抗倭,胡宗宪

    导读:这是个很难用世俗眼光读取的人物。他无权不快,依附奸相严嵩,伙同严嵩的干儿子赵文华陷害前任张经;他媚上,累献祥瑞阿谀皇帝;他生活放纵,挥金如土,酒色不绝。他识人善任,提拔出俞大猷、戚继光、卢镗等一代名将;他深沉多谋,谈笑间剿灭王直,徐海,陈东,叶麻;他爽朗勇敢,每战都身先士卒,冒着炮火羽矢亲自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