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文宗咸丰帝妃嫔:云嫔的生平

清文宗咸丰帝妃嫔:云嫔的生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067 更新时间:2023/12/26 4:14:39

云嫔(?-1855)武佳氏,清咸丰帝妃嫔,镶黄旗包衣旗鼓佐领兵丁武德之女。咸丰帝为皇子时,道光二十九年入侍为官女子,同年晋封侧福晋;道光三十年正月二十八日,封云贵人,咸丰二年四月十八日晋为云嫔,十一月七日举行册封典礼。咸丰五年正月初四日,武佳氏去世。其金棺正月十日奉移到田村殡宫暂安。同治四年农历九月二十五日,奉安妃园寝。武佳氏侍奉咸丰帝时居内廷东六宫之一,承乾宫。

云嫔,武佳氏,镶黄旗包衣旗鼓佐领兵丁武德之女。

道光二十九年被宣宗道光帝直接赐文宗为官女子,同年晋封侧福晋

道光三十年正月二十八日,咸丰帝下旨"朕侧福晋武佳氏封为云贵人"。

咸丰三年四月十九日晋云嫔,十一月七日行云嫔册封典礼。

咸丰五年十二月四日,云嫔去世,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入葬妃园寝。

史籍记载

《清史稿·列传一·后妃》记载:

云嫔武佳氏,初入侍文宗于皇子邸,咸丰初赐号为云贵人。二年十一月,册封云嫔。五年乙卯正月初四日卒。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奉安。

云嫔册文

咸丰帝晋封云贵人为云嫔册文:

册文曰。朕惟应四星而作辅。坤仪懋协。赞之休。率九御以承恩。巽命荷重申之锡。爰稽彝典。载沛温纶。咨尔云贵人。赋质金贞。秉心玉粹。在青宫而奉帨。早著庄姝。侍紫极而申绨。弥昭恪婉。兹册封尔为云嫔。尔其荣膺象服。益彰褕翟之辉。虔迓鸿厘。用佐睢麟之化。钦哉。

标签: 云嫔清朝

更多文章

  • 穆嫔:康熙南巡带回来的妃嫔,为晚年的康熙生下幼子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穆嫔,清朝

    我们都知道康熙是一个多妻多子的皇帝,其中包括很多默默无名的女人和子女,除了九子夺嫡中比较出色的几位外,就是在雍正时期比较得力的几位了,然而有一位我们不能不知道,那就是康熙的最后一个儿子,居然在他65岁的时候出生,可惜福薄早逝,而排在最后的一位皇子是在康熙63岁时候出生,两位皇子的生母都是同一个人,那

  • 康熙帝晚年妃嫔之一:穆嫔的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穆嫔,清朝

    穆嫔(?-1727年)陈氏,康熙帝晚年妃嫔之一,陈歧山之女。康熙五十五年丙申五月十六日生皇二十四子諴亲王胤袐(自然排序皇三十四子)雍正十一年十二月被雍正帝晋尊为皇考贵人。乾隆元年,被追封为皇祖穆嫔。居宁寿宫。陈氏,汉,籍苏州。其父陈岐山身分不详。康熙五十五年生皇二十四子和硕諴亲王胤秘,六十一年十二月

  • 穆嫔:未选秀直接入宫的妃子,为65岁康熙连生两子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穆嫔,清朝

    研究清朝后宫史料,发现入关后的历代皇帝后宫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数量的汉妃,这些女人没有旗籍,纯粹是来自民间的汉女。也就是说,这些汉妃并不是通过选秀进入皇宫的,而是直接被送入紫禁城的。今天笔者要讲的这位便是康熙晚年汉妃的典型代表,她的封号是穆嫔。穆嫔陈氏是一名祖籍为苏州的民间汉女,父亲名叫陈岐山,既

  • 李臣典竟然这么厉害 为什么在史书上却没有记载呢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太平天国

    在清朝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大功臣。当时太平天国的军队和湘军那战争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在这个关键时刻,张军请来了一位牛人,这人就是李臣典。有的人会说,你这个人这么牛,为何在史书中却没有记载?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位牛人,到底有怎样的事迹?首先要值得一说的是,在攻下天京城的时候,他想了一个歪招。他让湘军在天

  • 湘军猛将李臣典是怎么死的 他为什么会在大功告成之日突然病亡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太平天国

    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瞩目而无法抹去的一页。在这场运动中,连个秀才也考不上的洪秀全从一介童生摇身变成了“上帝的儿子”、人世间高高在上的天王,内心急剧膨胀,对女人的需要疯狂而执着。署名为“武昌沈懋良撰”的《江南春梦庵笔记》里面称,在天王府里陪侍洪秀全的有爱娘、嬉娘、妙女、姣女等16个名位

  • 李臣典和曾国荃的故事 他们两人是怎么认识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曾国藩

    李臣典(1838—1864)生于清道光18年(1838年)正月,字祥云,湖南新邵巨口铺镇人。李臣典父亲死得早,母亲把他和弟弟李臣章扯大后也去世了,传说母亲去世时,他连给母亲买棺材的钱都没有,还把从舅舅家里借来办丧的银两给赌输了,最后,李臣典用篾席将母亲的尸体埋葬在一个叫“鲤鱼过江”的山岭上。李臣典从

  • 都说色字头上一把刀 李臣典是怎么落入圈套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太平天国

    现在很多人把阅读当成一种消遣,匆匆看过后就搁置一旁,并不会进一步的思考。笔者认为这样的习惯并不太好,如果阅读完一篇文章或一个故事后,通过思考联系到现在并能指导自己的生活,这样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呢?下面笔者就通过李臣典的故事,讲述一下自己有什么感悟。一、色字头上一把刀,贪欲没有好下场李臣典是清朝时期镇压

  • 李臣典曾是湘军头号猛将,却在攻陷天京后暴毙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

    历朝历代都有猛将,在清朝后期,虽然没有了对外战争,但是内部矛盾也是纷纷不断。当然了,明白的人都知道,是因为太平天国起义了。在很长的时间里面,造成了清朝的动荡,也让很多的地方势力纷纷做大了。最大的一股势力就要属于曾国藩的湘军了。湘军是湖南地区的军阀,主要是为了应对太平天国的起义。湘军的很多猛将,都是在

  • 汤和为什么在好杀功臣的朱元璋手下安然无恙?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汤和,明朝,

    明朝洪武年间,做官可能是“高危行业”。历经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明朝被杀官员多达三万余人。洪武开国功臣,几乎被一网打尽了。徐达、常遇春等人,若非早死,恐怕也难逃灭门之灾。然而,也有一个名人,位至信国公,一生富贵,亦一生谨慎,最后得以“功名终”。这个人叫汤和。汤和(1326-1395年),字鼎臣,濠州(今

  • 揭秘:明太祖朱元璋屠戮功臣为何偏偏留下了汤和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功臣,汤和

    导读:朱元璋当了皇帝便大杀功臣,功臣几乎被他杀绝,惟独有个信国公汤和活了下来,其原因何在?伴君如伴虎,这话真不假。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历朝如此,明代尤甚。猜忌刻薄的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就大杀功臣,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朋友,几乎被他斩尽杀绝,徐达、李善长、刘基、胡惟庸、蓝玉、叶升、冯胜、宋濂、 傅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