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名将李文忠是怎么死的?他跟朱元璋是什么关系

名将李文忠是怎么死的?他跟朱元璋是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158 更新时间:2024/1/9 10:42:24

洪武十八年(1385年)3月1日,明朝开国名将、曹国公李文忠在自己府邸“病死”,时年46岁。李文忠身份非同一般,他既是明朝排名第三开国武将,同时还是朱元璋的亲外甥!按照史料的记载,他应该属于正常死亡,但死前却有很多蹊跷之处,让后人不禁对他的死产生疑问,难道朱元璋连自己的亲外甥都不放过?那么都有哪些疑点,且看小编一一道来!

疑点一:诛杀御医,恐是嫁祸灭口

李文忠患病是在1384年12月,第二年2月29日(文中日期为阴历)朱元璋遣皇太子朱标前去探视。2月30日(阴历),朱元璋亲临李文忠的府邸探视,并命淮安侯华中督理太医进行治疗。然而仅仅过了一天,也就是3月1日,李文忠就撒手尘寰了。据史料的记载,“帝疑中毒之,贬中爵,放其家属于建昌卫,诸医并妻子皆斩”。

既然怀疑,朱元璋大可以把御医逮捕,严加审问,但他二话没说,直接抓人,还把家属也都处死了,这倒很像是在杀人灭口!再说那个被流放的华中,虽然这会没死,但后来被列入胡党,也被处死了。

疑点二:李文忠死前的不寻常举动

2月30日,朱元璋探视李文忠,期间两人相谈甚久,谈话内容我们自然无从得知。但朱元璋回宫后,李文忠立即把自己的儿子召到了身边,“训以大义”。什么是“大义”?无非是要他们忠君爱国,谨慎从事,或许此时的李文忠已经知道自己命不久矣!过了没多久,华中就带着御医小组进驻李府,第二天李文忠“病死”。

疑点三:朱元璋变脸,前后言行不一

李文忠死后,朱元璋十分哀痛,亲自为文致祭,并追封其为岐阳王,当时朱元璋对李文忠评价极高。但仅仅过了两年,朱元璋册封李文忠之子李景隆承袭曹国公,并颁下诏书,其中有一句颇耐人寻味,“前朕姊之子李文忠,朕命居群将之列,功至公位。呜呼,非智非谦,几累社稷,身不免而自终。”!

疑点四:李文忠墓葬暗含蹊跷

李文忠死后,朱元璋赐葬于今南京钟山北麓太平门外蒋王庙西。按理说李文忠生前是曹国公,死后被追封为岐阳王,墓葬应该是非常完备的,但我们通过两个细节,却不难李文忠的葬礼非常草率,甚至有些蹊跷。

李文忠墓前耸立着一座巨大的神道碑,上面刻着皇帝对他的一生的总结,此外还有华表、石羊、石虎、石马等石刻。首先,神道碑没有放在神道的正中央;其次,在神道石刻之中,有一匹已经凿出轮廓,但尚没有雕成型的石马却弃置一旁;另外,其他明朝功臣墓葬均未出现这种情况。将这种“半成品”摆放在开国武将的墓前,这显然是不合规制且不符合礼法的。

李文忠墓旁未完成的石刻

说了这么多疑点,如果朱元璋与李文忠之死有关系,他为何这么做?原因很简单,李文忠犯了朱元璋的忌讳!李文忠不仅是位军事奇才,同时也颇好文学,因此家里养了一批门客,“尝以客言,劝帝少诛戮,又谏帝征日本,及言宦者过盛。”另外朱元璋不怕那些一勇之夫起兵造反,怕就怕那些有文化的武将存在异心,而李文忠恰恰就是这样的人!

李文忠一而再再而三的上疏,最终惹恼了朱皇帝。朱元璋盛怒之下,把李文忠的所有门客全部诛杀,这下子李文忠被吓出病来,惊悸成疾。这才有了后来朱元璋探病,派出御医诊治,最后李文忠“顺理成章”的“病死”。

标签: 朱元璋李文忠

更多文章

  • 明朝历史上开国大将李文忠的儿子为何是个废物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开国大将,李文忠,儿子

    明朝开国大将李文忠绝对是个牛人,史称“器量沉宏,人莫测其际,临阵踔厉历风发,遇大敌益壮”,也就是一个处事不惊用兵如神的将领,曾以一千兵士,大败张士诚二十万军队,建国后多次领兵出塞征讨元军残余势力,战功显赫,获封曹国公。当时和徐达常遇春等齐名,可惜他的儿子李景隆却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不仅政治上不合格,军

  • 明朝开国名将李文忠之死是正常病亡故还是毒杀?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李文忠,开国名将,

    1384年12月明朝开国名将、朱元璋的外甥、曹国公李文忠患病不起。新年过后,李文忠的病情仍不见好转,于是朱元璋于1385年2月29日(文中日期为阴历)派遣皇太子朱标前去探视。第二天朱元璋亲自驾临曹国公府,并命淮安侯华中督理太医进行诊治。期间他们这对这对君臣、甥舅、父子相谈甚久。朱元璋离开后,李文忠召

  • 王守仁很厉害吗?王守仁一生为何进不了内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王守仁,明朝

    王守仁是明朝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因为在仕途上的起起伏伏,相比于政治上的成就,王阳明在哲学思想上的成就还要更高。他开创的“杨明心学”,不仅仅是本国的影响很高,甚至还传到了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影响深远,孙中山曾经说过:“日本的旧文明皆由中国传入,五十年前维新诸豪杰,沉醉于中国哲学大

  • 王守仁是怎样的人?王守仁一生有过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守仁,明朝

    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后世学者称其为阳明先生,因此又有别称王阳明。他是明朝著名的军事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既然能获得这几种头衔,那么也就意味着王阳明在这几方面应该都是极有成就的。首先说王守仁是军事家,他一生平定宁王之乱、平定思田、诸瑶叛乱、剿灭南赣盗贼,以文官获武功,并且还因此封爵。王守仁

  • 正德帝借平定宁王游江南:刚离京王守仁已擒宁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正德,宁王,明朝,

    明代是比较盛产“奇葩”皇帝的,其中最“奇葩”的一位,要算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这位民间传说和戏曲小说中的“正德爷”最奇葩的经历,就是他的下江南。而他此行闹出最大响动的地方,正是在明朝的南都南京。让我们听南京大学博导程章灿讲讲明武宗在南京期间发生的那些让人啼笑皆非的趣事吧。宁王造反,让武宗找到了南游的

  • 心学学派创始人王守仁是谁 王守仁著作名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守仁,明朝名将,名将

    心学学派创始人王守仁是谁 王守仁著作和名言是什么王守仁是谁王守仁即王阳明,生于公元1472年,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他的一生博闻多识,著作繁多,是有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其最有名的成就莫过于集陆王心学之大成于一身。王守仁乃浙江绍兴府人士,出生于家境显赫之家,自幼便熟读诗书展示出非凡的智慧。其父母

  • 王守仁的后代子孙介绍 王守仁的哪些子孙著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守仁,明朝名将,名将

    王守仁的后代子孙介绍 王守仁的哪些子孙著名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

  • 大明军神王守仁怎么死的 王守仁的墓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守仁,明朝名将,名将

    大明军神王守仁怎么死的 王守仁的墓在哪里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

  • 王守仁在日本为什么会那么火?什么是阳明学?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守仁,日本,阳明学

    1905 年,号称日本“军神”的东乡平八郎,作为日本军事史上少有的天才将领,他率领装备处于劣势的日本舰队在日俄战争中全歼俄国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成为了日本家喻户晓的人物。由于他在战争中的优异表现,日本天皇任命他为海军军令部部长,将他召回日本,并为他举行了庆功宴会。在这次宴会上,面对着与会众人的

  • 王阳明十大经典语录:明代思想家王守仁名言名句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阳明,王阳明经典语录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