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孟浩然:唐朝最倒霉的诗人,因一首诗毁了前途

孟浩然:唐朝最倒霉的诗人,因一首诗毁了前途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636 更新时间:2024/1/22 20:38:40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孟浩然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唐朝有这样一位诗人,也是因为两句诗得罪了唐玄宗,从此,一生官场失意。而他也始终徘徊和纠缠在求官和归隐之中,是一位不甘隐居却又不得不归隐终老的诗人。这个人就是孟浩然。

可见孟浩然的确有点本事,那么,孟浩然是不是真有本事呢?那就来一窥究竟。

孟浩然出身于书香门第,相传他是孟子的后人,而孟浩然从小就表现出读书学习的天分,所以他的父亲很高兴,渴望着孟浩然能够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孟浩然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努力学习。

公元706年,孟浩然参加襄阳县试。诗赋、试策、帖经三场下来,孟浩然一气呵成。在十八岁的年纪,就荣膺襄阳全县高考状元。只等来年去京城长安实现伟大理想了。但就在前途看起来一片光明的时候,孟浩然做了一个大胆而又任性的决定——拒绝参加科举考试。

什么原因,他觉得这个世道太乱。因为他17岁的时候,正值武则天与武则天还政李唐的时候。唐中宗李显复位,好景不长,被自己的媳妇儿韦氏设计毒死,企图效仿武则天。

对于此,我们只能用一个“乱”字来形容。所以,看到如此之乱的现实,他决定拒绝科举考试,选择了诗和远方。

因为这个任性的举动,他和家里人闹掰了,而孟浩然本来十分向往陶渊明,所以不到20岁的他便跑去鹿门山过起了隐居生活。

在鹿门山隐居的时候,他就写下了那首惊艳千年的惜春名篇《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孟浩然的这首惜春诗,写出了春光的醉美,惊艳了千年。

再看另一首《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这首诗是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正如诗题所说,是孟浩然夏日在南亭纳凉时,怀念好友辛大所作。综观这首诗,主要描写的便是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和无知音的感慨,但无论是景色的如诗如画,还是感觉的细腻入微,都令这首诗极富于韵味。看似轻描淡写,细读却令人拍案叫绝。

诗和远方果然不然不错。孟浩然一直陶醉于这样人生,晃了十年。十年后,他突然觉得这样的日子不适合他了,他要去考取功名。对于这样的转变,我们现在已经无法得知是为什么。可能是成熟,也可能是想开了,还是功名利禄重要。反正不知什么原因,孟浩然决定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

其实,这十年之间,大唐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大唐进入开元盛世,一个生机勃勃、万邦来朝的大唐出现在世人面前。

可能是跟当年不一样,不再乱,所以,孟浩然要去考取功名。

公元724年,开元十二年,35岁的孟浩然来到洛阳,见到了当时的丞相张说,于是又做了首诗前去拜见,就是那首“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张说虽然很欣赏孟浩然,但他觉得还是要走科举流程,没办法,孟浩然还是得走科举流程,但结果呢,落榜了。他很心灰意冷,但在好朋友王维的鼓励下,他决定再次靠自己的诗来先出名,引起上层人士的注意,然后走特殊渠道。

所以,他决定先出名,先做网红。孟浩然很快成了网红,惊动了玄宗皇帝,得到了一个面试的机会。那么,我们的疑问是,当上官了吗?没有。为什么呢?历史的真相似乎已经没人搞得清楚,但《北梦琐言》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揭开了关于孟浩然一辈子无法当官的真相。就是因为一首诗。

文中说:唐襄阳孟浩然,与李太白交游。玄宗征李入翰林,孟以故人之分,有弹冠之望。久无消息,乃入京谒之。一日,玄宗召李入对,因从容说及孟浩然。李奏曰:“臣故人也,见在臣私第。”上令急召赐对,俾口进佳句。孟浩然诵诗曰:“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上意不悦,乃曰:“未曾见浩然进书、朝廷退黜。何不云‘气蒸云梦泽,波动岳阳城’?”缘是不降恩泽,终于布衣而已。

什么意思呢?

大概意思是有一次,在宰相张说府上吃酒,适逢玄宗前来,孟浩然第一次见皇帝,惊恐之下躲到了床底下。不巧被玄宗揪了出来,不过也没怪罪他,得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孟浩然,非常高兴,当即让他赋诗一首。

张说见机会来了,心里一阵激动,盯着孟浩然用目光说:“八月湖水平....”这是张说在提醒他。可是孟浩然不知怎么搞的,大脑短路了似得。说什么“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意思是我再也不向朝廷发表自己的言论了,还是像陶渊明那样归隐南山的好,都怪我没有才能,皇上您不任用我,亲友也疏离我。反正是满腹牢骚,把自己说的凄惨可怜。

结果唐玄宗听了,龙颜不悦,道:“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说罢,拂袖而去!

可怜孟浩然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一生创作了那么多清丽脱俗、时人传诵的佳句名诗,偏偏在皇帝召见时吟诵了这么一首臭诗。

结果被唐玄宗拉入黑名单。唐玄宗本意对孟也是充满了好感的,可是谁会用一个满腹怨气,挟私泄愤,不谙世事的读书人呢?孟浩然为他的轻狂和侮慢付出了一生的代价,至此彻底失去了庙堂之上一展才学的终极抱负,问题是孟浩然至死都心有不甘,他做不到李白那样的达观和浪漫,虽然此后隐居山林,依然与当时的达官显贵比如张九龄、王维等人来往密切,可是一个被当朝皇帝否定的诗人,谁还能襄助其一臂之力呢?

没人。孟浩然余生只能在纠结、孤独、遗憾中死去。

从孟浩然身上我们也看到了古代文人阶层那种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和冲突,感性与理性的交织。

虽然孟浩然没当上官,但或许正是这样的际遇让他流传至今,写下很多有名的诗。而孟浩然清新淡然的创作风格也极大地影响了后世山水田园诗歌的审美倾向。

标签: 孟浩然唐朝

更多文章

  • 孟浩然有哪些诗词?孟浩然诗词的特点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孟浩然,特点

    孟浩然的诗词有怎样的特点?孟浩然有哪些诗词?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孟浩然的诗词。孟浩然简介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

  • 孟浩然不出名的一首诗,读来惊艳了时光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孟浩然,唐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孟浩然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之一。其诗以描写山水田园和隐居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为主。诗风清淡自然,以五言古诗见长。现存诗作仅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其中经典诗作有《宿建德江》、《经七里滩》、

  • 唐代孟浩然诗词之一,入峡寄弟这首诗该如何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代,孟浩然

    入峡寄弟【唐代】孟浩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吾昔与尔辈,读书常闭门。未尝冒湍险,岂顾垂堂言。自此历江湖,辛勤难具论。往来行旅弊,开凿禹功存。壁立千峰峻,潈流万壑奔。我来凡几宿,无夕不闻猿。浦上摇归恋,舟中失梦魂。泪沾明月峡,心断鹡鸰原。离阔星难聚,秋深露已繁。

  • 唐代孟浩然诗词之一,夏日南亭怀辛大这首诗如何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代,孟浩然

    夏日南亭怀辛大【唐代】孟浩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中 一作:终)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五十九。孟浩然诗的特色是“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

  • 唐代孟浩然诗词之一,秋宵月下有怀这首诗如何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代,孟浩然

    秋宵月下有怀【唐代】孟浩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这是一首抒情诗,描写诗人在凝视那一轮明月时的感怀:似有一丝喜悦,一点慰藉,但也有许多的愁苦涌上心头,如仕途的失意,理

  • 唐代孟浩然诗词之一,秦中感秋寄远上人这首诗该怎么鉴赏?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代,孟浩然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 秦中寄远上人【唐代】孟浩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从这首诗的内容看,当为孟浩然在长安落第之后的作品。诗中充满了失意、悲哀与追求归隐的情绪,是一首

  • 唐代孟浩然诗词之一,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这首诗该怎么鉴赏?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代,孟浩然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唐代】孟浩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闻 一作:听)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该诗前四句侧重写“宿桐庐江”之景色。日暮、山深,猿啼、江水、秋风、孤舟等凄迷孤寂的景物,构成清

  • 唐代孟浩然诗词之一,早寒江上有怀这首诗该怎么鉴赏?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代,孟浩然

    早寒江上有怀 / 早寒有怀【唐代】孟浩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孤帆 一作:归帆)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这是一首抒情诗。根据诗的内容来看,大约是作者漫游长江下游时的作品。当时正是秋季、天

  • 唐代孟浩然之宿建德江赏析,该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代,宿建德江

    宿建德江,唐代孟浩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首句中“移舟

  • 唐代孟浩然之春晓赏析,该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代,春晓

    春晓,唐代孟浩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