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维为什么被说是叛国贼?唐代诗人王维做了什么?

王维为什么被说是叛国贼?唐代诗人王维做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188 更新时间:2024/2/9 15:50:25

王维为什么被说是叛国贼?唐代诗人王维做了什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说到王维其实大家最为熟悉的就是这个人写的诗了,而且他还创造了水墨山水画派,所以这个人有多么的厉害还是非常的少见的,但是最近小编有看到一则消息,那就是有人说王维竟然是叛国贼啊,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

王维叛国这事,咱还得从“安史之乱”说起。

大唐天宝十五年,一个叫安禄山的大胖子,领着十五万人的叛军,从范阳起兵,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响叮当之势,直奔西都长安而来。

唐王朝的官军老爷们,大都还沉浸在声色犬马的春梦里,没等缓过神来,洛阳与潼关相继失守,长安告急。

作为大唐人民的伟大领袖,玄宗皇帝,在得知消息后,身先士卒,赶忙领着亲信和杨玉环,连夜跑路了。

长安沦陷,繁华落尽。

安禄山大土匪的本质暴露无遗,烧杀抢掠,惨不忍睹。

“朱门”里的黄金、“王孙”家的珠宝被骆驼车队一车车扛走;没来得及跑路的贵族子弟、豪门家眷要么被杀,要么被抓。

很遗憾,我们的大诗人王维点子比较背,就这么不明不白的被绑了。

栽在敌人(叛军)的手里,无外乎两种结果,要么保持姿态,宁死不屈;要么低头献媚,苟且偷生。

王维比较睿智,他想的是第三种结果:蒙混过关,寻机潜逃。

王维鼓起勇气,硬生生吃了半斤巴豆,想装病,让叛军放松警惕,以便逃走。

王维毕竟不是余则成,因为胆怯,伪装不成功,被叛军识破后,绑得更紧了。

在大牢里被关了十几天,巴豆发挥了神奇的功效,整个人被掏空了。

王维的诗、画、音律堪称三绝,名震大唐,是公认的“天下文宗”,安禄山这个粗人也知道他的名声,想往自己脸上贴金,想让王维从了他。

一边是架在头上的刀枪剑戟,一边是摆在嘴边的牛奶蜂蜜;一边是忠君报国的慷慨大义,一边是苟且偷生的逢场作戏。

安禄山的肥手,一把将王维推到了最尴尬的境地。

此时的王维,还想着他长安城里的辋川别墅,还想着他亦官亦禅的美好生活,还想着繁华的大唐和烦人的玉真公主……

不想了,好死不如赖活着。头一点,王维做了安禄山属下一个叫“给事中”的伪官。

这个“给事中”也不是啥大官,主要就是陪土圆肥的安禄山喝喝酒、唱唱歌,表演几个娱乐节目。

王维一直宽慰自己说:不过是不得已出卖色相和灵魂的表演,也算不上叛国吧!

还没等适应这种日子,不到一年时间,唐军又打回来了,洛阳被收复,王维作为叛军伪官,又被绑了。

此时的大唐已经变天了,唐玄宗早在马嵬坡被逼宫退位了,太子李亨即位,是为唐肃宗

跟王维一起,从洛阳绑回来的伪官有200多人,等待着被秋后算账。

唐肃宗英明神武,将这200余人的“汉奸”队伍,根据所作所为,分为四个等级。

一等“汉奸”,菜市场砍了;二等“汉奸”,赐根绳子自己结果了;三等“汉奸”,一百杀威棒,能不能活看造化了;四等“汉奸”,发配或流放千里之外。

王维绷紧的心开始颤抖了,他想,这下完了,辋川别墅是住不上了,很可能会被流放去做野人了。

就在唐肃宗准备签字定刑的时候,刑部侍郎王缙挺身而出,愿意撸掉自己的官职为哥哥王维赎罪。当然,朝堂上还有许多王维的故交旧友 ,也都在替王维求情。

再加上王维一些声情并茂的解说:做伪官,我是奔着做卧底的心态去的,我身在曹营心在汉,不信,有诗为证: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叶落深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面对王维满满的才华和动人的故事,想着王维大把吃巴豆的英勇,唐肃宗不免心头一软,特地网开一面,大笔一挥,让王维加官进爵,责授“太子中允”。

王维不禁老泪纵横,长叹一声:人生大起大落,真是太刺激了!

真是难以想象,那一年,从叛军回归的王维,在56岁的高龄,终于迎来了自己官场的春天,此后一路官运亨通,最终在尚书右丞的任上,结束了这山水旖旎、大漠雄奇的一生。

标签: 唐朝王维

更多文章

  • 诗佛王维一生重情重义,最后为何会皈依佛门?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维,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王维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唐朝盛产诗人文豪,他们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文学风格,有着不一样的社会体验,笔下生出了不一样的诗词之花。被称为“诗佛”的王维经历了安史之乱,也承受了罪臣的耻辱,他用自己佛系的性格走过了一生。王维的家族是传统的书香门第,官宦之家,其祖辈都是有名

  • 王维脍炙人口的《相思》,堪称千古名作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维,唐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王维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相思就像是古典诗词中绵绵不绝的溪流,从悠悠远古,流淌至今。如先秦时期《诗经·郑风》:“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就表达了对意中人强烈的相思之情。再如唐代诗人李商隐《无题》:“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简直把相思者的爱而不得诠释得

  • 李白与王维同处一个时代又有共同好友,为何一生却毫无交游?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李白,王维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李白与王维为何一生却毫无交游?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李白与王维,这两人都生于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701年),是所谓的“年同甲子”。王维逝世于公元761年,然而隔年,李白也与世长辞。不止是生卒年,李白和王维的人生轨迹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交集,然而他们却没有任何一首诗文著作

  • 王维和李林甫关系如何?他真的是受李林甫的排挤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王维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张九龄被罢相,大唐权柄落入李林甫手中。张九龄曾对王维有知遇之恩,所以王维深情地写诗相送。同年,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河西,有人认为他是受了李林甫的排挤,但这种说法没任何凭据;况且监察御史这一官衔不算低,王维正是在任职期间写下大量意气风发的边塞诗,充满积极的入仕精神,怎么也

  • 王维到底有多乐观?这几句诗表达的淋漓尽致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王维

    佛系青年的祖宗是王维,他的“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意指没有一顿饭解决不了的烦恼。同样是走到死胡同,诗人阮琪绝望大哭,陆游只等柳暗花明,而王维最淡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在哪里迷路就在哪里躺会儿。王维最讨厌上班,认为同事间最虚伪,“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王维妻子死后终生未娶

  •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西施咏》原文及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维,《西施咏》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唐代著名诗人王维《西施咏》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西施咏作者:王维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邀人傅粉粉,不自著罗衣。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西施咏鉴赏这是一

  • 唐朝诗人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原文、注释及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王维,唐朝

    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唐朝:王维天官动将星,汉上柳条青。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古诗简介《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从赵都督

  • 唐朝有才华会写诗是一种什么体验 王维死罪因为一首诗被免罪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写诗

    很多人都不了解唐朝写诗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王维在历史上最著名的标签是诗人,才华肯定是不差的,且出身名门,受过良好的教育,不过,唐朝的诗人,特别是著名诗人,大多是带着一点浪漫主义思维,他们的政治能力普遍比较差,和作诗的才华是成反比的。就以王维而论,他九岁就在家乡成为知名神童,

  • 同时代的著名诗人,李白和王维为何没交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维,唐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王维,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李白和王维这样两位有分量的诗人,为什么会没有交集?他们共同留下了上千首诗歌,却没有一首唱和之作,甚至在各种史料中,也没有两人同框的记载,他们仿佛生活在平行世界之中,这是不是有些奇怪?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历史上也有相当多的

  • 阳关:中国古典诗词常用典故之一,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阳关,中国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在诗词中,典故的特点就是语言精炼,含义深厚隽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中国古典诗词常用典故如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就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