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61岁的李白写下长诗,这一年的他经历了什么?

61岁的李白写下长诗,这一年的他经历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728 更新时间:2023/12/14 0:26:17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李白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说到书法家,李阳冰这个名字往往被人忽略。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因为唐朝的大书法家太多,尤其是楷书盛行,冠绝一时。其实,擅长篆书的李阳冰实在不容忽视,他自称与李斯并肩,并不把曹喜、蔡邕放在眼里。历史上评价也是如此,李阳冰被认为是“李斯之后篆书的千古一人”。

如此重要的文化人物,也有自己的偶像,那就是早已名满天下的李白。李白年少成名,粉丝遍布大唐,走到哪里都是光芒万丈。因此,当李白来到当涂,与时任县令的李阳冰见面时,后者的内心狂喜不已。

在李阳冰看来,自己虽然是县令,当时却并没有多少名气,能够见到李白,真是三生有幸。没有想到的是,李白竟然还要认他作族叔!要知道,两人相遇是在上元二年,此时的李白已经61岁了,李阳冰只有四十岁。

这本来并没有什么问题,既然是族叔侄,就不能以岁数相论。然而,李阳冰所在的赵郡李氏,是第一等的高门大族,唐代时位列七姓十家之列。李白的身世至今说不清楚,他自己也闪烁其词,就连出生地也有四川绵阳江油、陇西成纪、碎叶城之说,但不管是哪里,李白几乎肯定不是赵郡李氏族人。

不过,李白既然这么说,李阳冰绝对不会认为他是冒认亲戚。如此声名显赫,注定在文学史上留名而且占据绝对重要地位的人物,完全没有必要乱攀亲戚。于是,李阳冰乐呵呵当上了李白的族叔,陪着这位大诗人游览当涂美景,吟诗唱和,相当惬意。

两人相处非常融洽,李白对李阳冰的人品、能力、书法水平也是赞颂不已,专门写下了《当涂李宰君画赞》。然而,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没有多久李白提出辞行。李阳冰虽然不舍,可他想到李白本来就是洒脱的谪仙人,也就没有强留。

分别是在河边,李白乘舟待发。多年前,这个场景曾在泾县出现过,李白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千古名篇。这一次离开,他也赠送了一首《献从叔当涂宰阳冰》。李阳冰打开一看,居然是56言长诗:

金镜霾六国,亡新乱天经。焉知高光起,自有羽翼生?

萧曹安屹屼,耿贾摧欃枪。吾家有季父,杰出圣代英。

虽无三台位,不借四豪名。激昂风云气,终协龙虎精。

弱冠燕赵来,贤彦多逢迎。鲁连善谈笑,季布折公卿。

遥知礼数绝,常恐不合并。惕想结宵梦,素心久已冥。

顾惭青云器,谬奉玉樽倾。山阳五百年,绿竹忽再荣。

高歌振林木,大笑喧雷霆。落笔洒篆文,崩云使人惊。

吐辞又炳焕,五色罗华星。秀句满江国,高才掞天庭。

宰邑艰难时,浮云空古城。居人若薙草,扫地无纤茎。

惠泽及飞走,农夫尽归耕。广汉水万里,长流玉琴声。

雅颂播吴越,还如泰阶平。小子别金陵,来时白下亭。

群凤怜客鸟,差池相哀鸣。各拔五色毛,意重泰山轻。

赠微所费广,斗水浇长鲸。弹剑歌苦寒,严风起前楹。

月衔天门晓,霜落牛渚清。长叹即归路,临川空屏营。

这是一篇能吹死人不偿命的诗歌,李白将李阳冰比作项梁,虽然没有位居三台宰相的地位,也没有春秋四君子的名气,但他内心纯净,引得无数贤人高士的青睐;挥笔拨洒古篆文,能让云崩地裂为之惊讶;笔下的秀丽文章,传遍江南甚至惊动天庭;治理有方,让属地百姓感恩戴德。

这样的赞美,相信一贯自傲的李阳冰也会微微脸红。《赠汪伦》只有四句,而这首《献从叔当涂宰阳冰》却足足多了14倍。在大篇幅歌颂李阳冰之后,李白才道出了自己的窘迫境遇:没钱了。

以李白的才华,自然是不乏追捧者,也从来不担心自己没钱的。他的豪言“千金散尽还复来”,犹言在耳。然而,自从接受了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后,李白受到牵连,被流放夜郎后,那些有身份的权贵们便对他躲之不及,就如同杜甫诗中说提到的“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所以,李白此时来见李阳冰,实际上是投奔。只是因为他的天生傲气,始终没有说出口,所以李阳冰一直以为李白只是飘然而至,前来做客的。直到看完这首诗,才直到李白已经花光了金陵子弟赠送的少量路费,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恍然大悟的李阳冰,这才将李白请下船,重新接待了他。李白已经到了行将入木之时,第二年就在当涂李阳冰的家中病逝。他的晚年,如果不是李阳冰的细心照顾,将会过得更为困苦。更重要的是,李白将自己的诗稿,全部交给李阳冰。李阳冰也将这些瑰宝编订成册,保留了中华文脉,功莫大焉。

标签: 李白唐朝

更多文章

  • 李白一生都在游山玩水,他的钱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白,唐朝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李白的故事。李白一生都是在游山玩水之间度过的,他平日里吃的都是满汉全席,喝得都是茅台、五粮液,可以说他是花钱如流水的。但是,我们从来都没有见到过他赚钱?他的钱是哪里来的呢?我们还知道不管什么年代大部分人,尤其是人到了中年之后,都是要

  • 唐代李白之静夜思赏析,该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代,静夜思

    静夜思,唐代李白,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

  • 唐代李白之怨情赏析,该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代,怨情

    怨情,唐代李白,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颦 一作:蹙)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五言绝句:语言平浅简易,情态缠绵凄凉,含蓄蕴藉,言短意长。“含蓄有古意”、“直接国风之遗”,在理解李白诗歌的时候应该注意这些。古代的“美人”就不是一个普通的词,

  • 唐代李白之赏析,该诗的诗人在诗中有什么隐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代,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唯 通:惟)这首诗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而是表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

  • 唐代李白之早发白帝城赏析,该诗的诗人在诗中有什么隐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代,早发白帝城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代安史之乱初期,唐玄宗奔蜀,太子李哼留讨安禄山,不久,李哼既位,史唐肃宗。玄宗又曾命令儿子永王李磷督兵平叛,永王李磷在江陵,召兵万人,自

  • 李白为什么能够逍遥自在的游山玩水,他的钱是从哪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白,唐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白,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唐代“诗仙”李白,一生只工作了四年,却依旧有钱游山玩水,这是为何?难道他是一个富二代?关于他有钱到处玩的原因,有三种说法。历史记载,李白出生于公元701年,祖籍是甘肃天水,而他的家世家族却是一个迷。他5岁时便能朗读唐朝小学的识字课本。15岁时

  • 唐诗听蜀僧濬弹琴如何赏析,李白在诗中有什么隐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诗,听蜀僧濬弹琴

    听蜀僧濬弹琴,唐代李白,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此诗写蜀地一位和尚弹琴技艺之高妙。首联写和尚来自诗人的故乡四川,表达对他的倾慕;颔联写弹琴,以大自然的万壑松涛声比喻琴声

  • 唐诗夜泊牛渚怀古如何赏析,李白在诗中有什么隐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诗,夜泊牛渚怀古

    夜泊牛渚怀古,唐代李白,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席 一作:去)首句开门见山,点明“牛渚夜泊”。次句写牛渚夜景,大处落墨,展现出一片碧海青天、万里无云的境界。寥廓空明的

  • 唐诗渡荆门送别如何赏析,李白在诗中有什么隐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诗,渡荆门送别

    渡荆门送别,唐代李白,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

  • 唐诗送友人如何赏析,李白在诗中有什么隐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诗,送友人

    送友人,唐代李白,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这是一首情意深长的送别诗,作者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首联的“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交代出了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