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诗仙李白写的最后一首诗是哪首?李白的《临终歌》

诗仙李白写的最后一首诗是哪首?李白的《临终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680 更新时间:2024/1/11 8:44:10

《临终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

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

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

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注释】①裔(yì):边,边远的地方。②中天:半空。③摧:摧折。④余风:遗风。⑤扶桑:神话传说中的的大树,这里指皇帝。⑥挂:喻腐朽势力阻挠。⑦左袂:左衽。汉族传统习俗,死者之服用左衽,示“不复解”也。此句指诗人幻想自己与大鹏合为一体,挂于扶桑枝上而死。⑧得:知大鹏夭折半空。⑨仲尼:鲁国抓一条麒麟,孔子认为麒麟出非其时,世道将乱,大哭。【译文】大鹏奋飞啊振动八极,中天摧折啊力所不济。虽被摧折,其余风啊仍可激扬万世,游于扶桑啊又挂住左翼。力虽不济,后人得此余风而可传此事迹。然而世无孔子,谁能为我的摧折而哭泣?【介绍】《临终歌》是中国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古体诗,出自《李太白全集》第一首,后世认为此诗可看做李白在此时中所抒发的志向和悲愤之情可看做他的墓志铭。

此诗是李遴反叛肃宗,被消灭,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省境内),中途遇赦放还,往来于浔阳(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病死于安徽当涂县前作。

762年,宝应元年,62岁的李白在当涂养病,年冬,病重,“枕上授简”,将诗文交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编集。十一月,赋《临终歌》而卒。葬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龙山。李白死后,李阳冰精心将李白诗稿编成《草堂集》10卷,并为其撰写了序(现已散佚)。又将李白葬于当涂县城南5公里的龙山东麓。与龙山隔河相望的青山,是南齐著名诗人谢朓常游之地,李白生前酷爱谢朓的人品与诗歌。李阳冰以为将李白葬于龙山,对李白在天之灵也算有了个很好的交代。

李白死后55年,即唐元和十二年(817),李白生前好友范作之子范传正,时为宣歙观察使,因念与李白有通家之情,经过几年的明察暗访,得知李白儿子李伯禽虽然定居当涂,曾为其父守孝,但已于25年前离开人世。李白孙子离家出走,不知所终,唯有两个孙女,也已“一为陈云之室,一乃刘劝之妻。”她们告诉范传正:“先祖志在青山,殡于龙山东麓,地近而非本意。”范传正得知此事,立即前往青山勘察。

青山位于当涂县城东南,亦名青林山(今当涂县太白乡太白村前),西隔青山河与龙山对峙,南视平野。青山,又名谢公山,环顾四周群峦迭翠,芳草如茵,茂林盛树,景色清幽。南朝齐著名诗人、宣城太守谢朓游历至此,被青山景色陶醉,遂于青山南麓建造故宅一处(今谢公祠)。

范传正为了遂李白的遗愿,他同当涂县令诸葛纵合力将李白墓迁葬于青山西麓。

自墓建成到清光诸四年(1878),共修葺了12次。1938年遭到日本侵略军的炮火轰炸,太白祠焚塌,祠后李白墓基被毁,范传正所撰刻的墓志铭石碑也难幸免,墓地杂草丛生,成为一片废墟。文革期间,红为冰曾要挖墓掘尸,经当地农民奋力保护,才留下了这座名冢。

李白墓前所立石碑“唐名贤李太白之墓”据说为杜甫手书,石碑为清代所立。

关于李白之死有三种说话:一说是:“醉致疾亡”,就是喝酒引发疾病而死(见皮日休《李翰林诗》)。一说是单纯的喝酒猝死(见《旧唐书》)。一说是醉酒入江中捉月溺死,这种说法古已有之且广为流传。

标签: 李白诗歌大唐

更多文章

  • 李白牛气冲天的求职信为何求不到一次面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白,诗仙,唐朝

    唐朝开元22年,34岁的李白从湖北安陆来到襄阳,前一年还在安陆的桃花岩当宅男,一边读书,一边耕地,但宅男当不下去,还是想找份工作。傲气的李白不想参加任何形式的考试,他想要用人单位主动请他,但这请也得有人推荐。在唐朝,找一个有分量的人给你写一封推荐信,也是找工作的途径之一。找谁呢?有个现成的人,就在襄

  • 揭秘诗仙李白不为人知的四段婚姻:不以入赘为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白,唐代,婚姻,

    李白听了好没面子,本想在夫人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才华,反被看出模仿的痕迹。可见这位李夫人非同寻常。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有“诗仙”的美誉。他曾结过四次婚,不过似乎都不太成功,算不上“神仙眷侣”。研究李白的婚姻和家庭,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李白的思想性格,从而更好地欣赏他的诗歌。诗仙李白不以入赘为耻可惜,关于这

  • 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寓意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李白

    【成语】: 铁杵磨成针【拼音】: 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解释】: 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成语故事】:唐代大诗人李白,小的时候很贪玩,不爱学习。他的父亲为了让他成材,就把他送到学堂去读书,可是,那些经史、诸子百家的书很

  • 唐玄宗把李白逐出朝廷背后的秘密:李白涉嫌泄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玄宗,李白,杨贵妃,

    李白曾经被唐玄宗逐出朝廷,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跟大家一起分享下面这段故事吧。天宝元年(742年)八月,唐玄宗下令征召李白进京。李白接到命令,以为可以从此仕途通达,不再灰头土脸地生活在蓬蒿之间,于是“仰天大笑出门去”,从山东兖州启程奔赴长安。到达长安不久,他在金銮殿受到了玄宗的隆重接见。虽然玄宗并没有

  • 南齐最牛诗人谢宣城:李白杜甫都是其忠实粉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诗人,南朝,李白,

    唐代诗人李白,被人称为“诗仙”,粉丝自古至今都有。然而,“诗仙”也有自己的偶像,有一名诗人让李白毫无保留地倾倒折服。这个人就是谢朓。清人王士祯《论诗绝句》有两句云:青莲才笔九州横,一生低首谢宣城。“青莲”是指青莲居士李白,“谢宣城”就是谢朓,因为他曾任宣城太守。。灵心秀口诵名句李白曾经写过一首《宣州

  • 解密李白墓的守墓家族:先祖离世前令子孙照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白,守墓,文人,

    李白墓园里,一位中年人特别忙碌,向每位来宾介绍李白与当涂的情缘。他,就是为李白守墓的谷家后人谷常新。屈指算来,谷常新的先祖谷兰馨,与李白的情缘至今已有1200多年了。唐宝应元年(762年)李白去世。时任当涂县令的李白族叔李阳冰,将他葬于城南龙山;唐元和十二年(817年),才被迁葬于龙山对面的大青山。

  • 唐朝房产制度有多坑爹?李白杜甫竟是千古房奴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白,杜甫,房地产,

    都说李白活得很潇洒,每天喝酒吟诗,让人羡慕得双眼放光。可现实是,李白真没这么潇洒。因为没有自己的房子,他居无定所,四处漂泊,据说后半生都是在船上度过的。但其实这也不怪李白。唐朝的制度决定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甚至韩愈这样的仕途达人,都逃不掉房奴的命运!从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诗句中能看到他当时处境并

  • 陶渊明“粉丝”众多:诗仙李白写诗以表仰慕之情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陶渊明,诗人,李白,

    说起来,陶渊明的粉丝还真不少,除李白外,还有很多“重量级”、“大腕级”的人物。读一篇介绍李白“粉丝”的文章,联想到自己喜欢的陶渊明,心想:李白还是陶渊明的粉丝呢!很明显,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和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一脉相承的。李白在《戏赠郑溧阳》中写道:“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

  • 解密:诗仙李白如何能够肆意斗酒不担心花费?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白,唐朝,诗仙,

    李白的酒品不太好,或者说太不好。他若是喝醉,连皇上都敢惹。杜甫有一句写李白的名句:“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大部分人关注的往往是后面两句,觉得李白真是率性而活,狂放到连天子叫他都不去的地步。其实前面两句,仔细琢磨一下也很有意思。你会发现,他之所以频频在长安

  • 李白晚年为何被判流放夜郎:在帝位之争中站错队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白,夜郎,唐朝

    陷帝位之争被流放李白最终陷入落魄,要从安史之乱说起。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时,李白避居庐山。这场唐朝的内乱原本没李白什么事儿,但怪就怪他的名气太大了。唐玄宗在马嵬坡遭到兵变,被逼无奈杀了杨国忠与杨贵妃。此后,唐玄宗与太子李亨分道扬镳。玄宗入蜀,李亨则在灵武自即帝位,是为唐肃宗,遥尊玄宗为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