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齐国投降刘邦后,韩信为何要强行灭掉齐国?

齐国投降刘邦后,韩信为何要强行灭掉齐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253 更新时间:2023/12/9 16:37:50

你真的了解韩信为何要强行灭掉齐国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在荥阳战线上,刘邦项羽僵持不下,刘邦顶不住项羽的攻击,但是彭越又总是在项羽的后方骚扰项羽的粮道,项羽没有办法竭尽全力攻击刘邦,这就导致了楚汉之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双方对峙了好几年也没有分出一个胜负。

齐国在楚国的北方,而项羽与刘邦僵持的地方——荥阳则在楚国的南方,刘邦意识到只要谁能够取得齐国之地,谁就会成为楚汉之争的胜利者,若汉得到齐的支持,那么项羽将被南北夹击,若楚得到齐的支持,项羽将拥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

刘邦对于齐国可以说是志在必得,他文武兼施,一方面,说客郦食其前去劝降齐王,另一方面,韩信率领大军准备武力灭秦。

郦食其一人一车就前往齐国进行劝降,见到了齐国的国君后,直接就问齐王“您知道天下要归谁了吗?”齐王很清楚,郦食其是汉王的说客,肯定是来说服他投降汉王的,但是齐王故意揣着明白装糊涂,他就回答郦食其说“我不知道”。郦食其也不客气,就直接告诉齐王,你要是知道,那齐国还有救,你要不知道,齐国就只有灭亡了。

齐王沉默了一会儿回答郦食其,“我看天下不会归谁!”郦食其就告诉齐王,天下将要归汉,齐王很不服气,你郦食其是汉王的说客,当然这么说了,那你倒是告诉我,天下凭什么要归汉呢?。这个问题没有难住郦食其,郦食其一条一条的分析汉王和项羽,试图说服齐王。

项王有两个大缺点,第一个就是言而无信,说好的先入关中者为王,结果只给刘邦封了个汉王,后来更是谋杀了楚义帝,第二个就是有功不赏,有罪不忘,项羽手下诸多能人就是因为这一点而离开了项羽,投入了刘邦的怀抱。

再看汉王刘邦,他就有着两个大优点,第一个就是与人同利,在汉王手下办事的人,都能够得到自己应有的赏赐,汉王是想与大家共享天下啊!第二个就是汉王手下都是些神兵天降,你看韩信连灭魏、代、赵、燕四国,不费吹灰之力,你觉得你的齐国挡得住韩信吗?

你要是早点投降,那你就是有功之臣,在汉王的庇护下,你的齐国必定可以留存,你要是投降投得晚了,那齐国就不一定保得住了!郦食其这么一分析,齐王和齐相就都愣住了,觉得郦食其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好酒好肉招待郦食其,并且表示愿意投降。韩信强攻,郦食其身亡

韩信奉了刘邦的命令要灭了齐国,还没有来得及动身就传来了齐国投降的消息,当韩信准备撤兵的时候,一个叫做蒯通的人拦住了他。蒯通就问韩信,汉王是不是命你攻打齐国?汉王让你撤军了吗?汉王没让你撤军你凭什么自作主张撤军?

蒯通的三连问一下子就镇住了韩信,韩信不知道到底是撤退还是继续进攻了,蒯通就接着说,将军你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带着大军打下了赵国,一个五十多座城,而现在,郦食其一个读书人,靠着一张嘴劝降了齐国,一共是七十多座城,和郦食其比,你还有什么功劳?

韩信一听这话,就决定继续进攻齐国,一下子就把齐国的二十万大军击败了。齐王还在款待郦食其,突然就得到了韩信大举攻齐的消息,齐王惊慌失措,赶紧抓住郦食其,质问郦食其究竟是怎么回事。

郦食其不知道,他完全不知道韩信为什么要进攻,刘邦的命令是征服齐国,现在齐国已经投降了,韩信完全没必要打。郦食其现在是黄泥巴掉裤裆里,怎么也说不清楚了,知道自己必死无疑的郦食其留下了他人生中最后的话语举大事不细谨,盛德不辞让,尔公不为若更言

前面两句话的意思是,想要做大事就不要在意小细节,行了大礼节就不要在意小礼节,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就是,你爱信不信!

齐王当然不相信郦食其和韩信没有勾结,于是他把郦食其煮了,然后逃离了齐国,去向项羽求救了,因为韩信抢功之举,也还得一代知名说客郦食其身亡,可惜!

标签: 韩信汉朝

更多文章

  • 唐朝武将李怀光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要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怀光,唐朝

    唐朝武将李怀光是什么样的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一个君权至上的时代,皇命即为天命。即使国家有一定的规矩和律法,但最后的执行权却还是掌握在皇帝手中。皇帝想要一个人死,即使你没有任何过错,君王也能强行安置罪名。而如果皇帝十分重视一个人,哪怕他的罪名足以判连坐

  • 尹嘉铨:被皇帝嫉妒太长寿,他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尹嘉铨,清朝

    都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在古代,由于医疗卫生水平的限制,活到七十岁确实是件不大容易的事。不过,你知道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个人因为活到了七十岁,所以被皇帝问罪从斩的有趣故事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一、我们的主人公——名儒尹嘉铨这个故事发生在清代乾隆年间。乾隆年间有个官员叫尹嘉

  • 历史上的鳌拜到底是什么样的 康熙为什么要除掉鳌拜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康熙,鳌拜

    你真的了解康熙和鳌拜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鳌拜叛变?不存在的。我们不说那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就看看鳌拜死后,康熙、雍正两位皇帝是怎么对待鳌拜的。鳌拜去世44年后,也就是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这一年康熙六十寿辰,康熙觉得“自秦汉以降,称帝者一百九十有三,享祚绵长,无如朕

  • 誓死不从官的文人,揭秘嵇康的一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嵇康,曹魏

    竹林七贤之名在魏晋时期中依然成为那个时期的才人的代表,不仅代表着那是文人骚客的文学态度,亦或是生活方式,都具有十分典型的代表。而作为竹林七贤中最富盛名的阮籍嵇康两人,受尽世人对于其的崇拜。在承接烽火连天的三国群雄时代,魏晋作为其一个延续者,不仅有三国时期的戾气,也有独属于自己朝代的一番风味。作为文人

  • 四十岁才入仕,嵇康为何拒绝皇帝的封赏?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嵇康,三国

    作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在名列在前的两位阮籍,嵇康的华丽的事迹遮盖下,显得有些暗淡无光。但能够在魏晋时期的动乱社会背景下所脱颖而出,名留青史,所后人学习,成为魏晋时期的标志"竹林七贤"之一,必定有所凭借依靠。在嵇康为了自己至交好友吕安,出面作证求情时,被一直以来就嫉恨嵇康的司马昭所治罪,在临死前

  • 刘备临死前说过马谡不死蜀汉必亡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听进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刘备,马谡

    你真的了解马谡和诸葛亮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刘备虽然是前朝的皇亲贵族,但是到了刘备这一代就没落了,所以刘备早年为了谋生,便在街边卖草鞋。后来遇到关羽张飞二人,并结拜为兄弟,这才开始了自己的征战之路,后来也是凭借武将以及谋士的努力,成功为刘备闯下了一片天地,而刘备也是顺利登基

  • 赵云临死前到底说了什么 诸葛亮听了为何会脸色大变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赵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赵云遗言,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赵云身为刘备身边的一名大将,从青年时期开始就在陪着刘备一起打拼江山,并且为刘备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令人可惜的是,赵云一生都没有受到刘备的重用,直到公元229年,赵云去世,一代战神陨落。然而赵云在死之前曾说过四个字遗言,这遗言让刘禅感觉无

  • 汉宣帝刘询死后为何没有跟许皇后合葬?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询,汉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汉宣帝刘询的故事。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皇帝拥有三宫六院,众多妃嫔,对于女性都看不过来,都是用情不深的。其实,皇帝也是人,也有自己的感情。历史上专情的皇帝并不少见,比如明孝宗甚至履行了一夫一妻,仅有张皇后

  • 刘备临死前有给赵云密诏吗 刘备为什么要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备,赵云

    你真的了解刘备和赵云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三国时期的刘备,可以称得上是当时最传奇的一代枭雄,从织席贩履之徒,刘备历经二十多年的打拼,终登基于西川,继承了汉室正统。这一切都值得让人敬佩,尤其是乱世之中,刘备依旧是以仁义待人,深得民心。但是刘备虽然拥有一大批人才,可依旧是没有曹

  • 两岁时就被立为当朝太子,朱厚照为何没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厚照,明朝

    从古至今的皇权更迭,大都伴随着一股血雨腥风,经历过重重考验、躲得过明枪暗箭的皇子,才能成为一片大好江山的继承人。皇子们之间的争夺激烈,为能够夺得继承人的位置,心狠手辣的手段层出不穷,拿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来看,四子胤禛养精蓄锐,才能够在八爷党和太子党之间明哲保身。直到四王爷胤禛继位,雍正帝的登基,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