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武将李怀光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要造反

唐朝武将李怀光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要造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927 更新时间:2024/1/8 0:51:58

唐朝武将李怀光是什么样的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一个君权至上的时代,皇命即为天命。即使国家有一定的规矩和律法,但最后的执行权却还是掌握在皇帝手中。皇帝想要一个人死,即使你没有任何过错,君也能强行安置罪名。而如果皇帝十分重视一个人,哪怕他的罪名足以判连坐之罪,但君王怜惜,此人也可免逃一死。三纲五常是国之礼法,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因此,哪怕一些朝廷官员享有无数的荣华富贵,却还得时刻忌惮君王,毕竟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惹祸上身。但笔者今天要说的这位主人公,却与其他臣子与帝王的相处模式不同。按理说,臣子应该惧怕君王才对。但这位功臣却不同了,他拥有让君王害怕他的能力。

他甚至敢公然嘲讽君王的无能,并起兵造反。这已经是大逆不道之事,然而当此人被平反之后,这位皇帝非但没有对他处以重罪,还给予他儿子官职。这位狂妄的臣子是谁?又是哪位皇帝对他宽容至此呢?该臣子是唐朝人,也是一位有名的将军,他的名字叫做李怀光。而畏惧他的皇帝是唐德宗。而李怀光决定和唐德宗决裂的理由,竟然是因为皇帝要赐予他丹书铁券。这就令人匪夷所思了!君王赐给将士这等奖励,应当是莫大的恩赐才对。然而李光怀非但不领情,还认为这是唐德宗在刻意疏远自己,选择造反。

众人都认为,皇宫之中最可怕的是后宫女人的争宠心机。实则不然,君臣之间的微妙关系才是最瘆人的。皇帝可以为了稳固权力,而杀掉曾经为自己出生入死的功臣。朱元璋便是最鲜明的例子:他曾经赐给李善长免死铁券,但最后不仅杀掉了李善长,就连李善长的家人也没能幸免于难。更何况李怀光本就是武夫,厌倦官场的人心权术,也看不惯朝廷那帮虚伪臣子的嘴脸。再加上李怀光为人直爽,既然看不惯那些官员,就可以毫不掩饰地表达出自己的憎恶。但这样一来,倒让那些官员无地自容。可由于这些官员时常与皇帝往来,不免会在背地里向唐德宗诟病李怀光。

可是唐德宗既不想得罪朝廷官员,也不想伤到李怀光,便开始两面安抚。不仅没有惩治李怀光,还给了他官职和免死的权力。可在李怀光心目中,唐德宗无疑是倾向了奸臣那一边,开始惺惺作态妄图安抚自己了。故而李怀光分外鄙视唐德宗,他当场砸了免死铁券,再也不愿待在这个乌烟瘴气的是非之地。唐德宗为何要这般宽容李怀光呢?众所周知,唐朝虽然是我国封建时期最为繁华的一段时期,但从唐玄宗之后,唐朝便一直在走下坡路。到了唐德宗这里,更是一蹶不振。当时朱泚造反,若不是武功高强的李怀光及时出现,唐德宗都得成为叛军的俘虏,因此他是唐德宗的救命恩人。

可见,李怀光也算是唐德宗的救命恩人了。再加上李怀光性情直接冷酷,对军事管理也很严格。有李怀光在,唐德宗的安全也有所保障了。但是,唐德宗毕竟也是一代君王,他整日看着李怀光在自己面前作威。而自己却只能唯唯诺诺的,还要忌惮李怀光的权力,心里定然也是不痛快的。再加上身边臣子的煽风点火,更是不得不猜忌。因此,所谓的免死铁券,只不过是用来稳住李怀光的。但李怀光却看到了唐德宗的无能,所幸直接发起了造反行动。虽然最后没有成功,但唐德宗却宽容了他,并允许他的儿子继承李怀光的衣钵。

标签: 李怀光唐朝

更多文章

  • 尹嘉铨:被皇帝嫉妒太长寿,他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尹嘉铨,清朝

    都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在古代,由于医疗卫生水平的限制,活到七十岁确实是件不大容易的事。不过,你知道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个人因为活到了七十岁,所以被皇帝问罪从斩的有趣故事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一、我们的主人公——名儒尹嘉铨这个故事发生在清代乾隆年间。乾隆年间有个官员叫尹嘉

  • 历史上的鳌拜到底是什么样的 康熙为什么要除掉鳌拜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康熙,鳌拜

    你真的了解康熙和鳌拜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鳌拜叛变?不存在的。我们不说那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就看看鳌拜死后,康熙、雍正两位皇帝是怎么对待鳌拜的。鳌拜去世44年后,也就是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这一年康熙六十寿辰,康熙觉得“自秦汉以降,称帝者一百九十有三,享祚绵长,无如朕

  • 誓死不从官的文人,揭秘嵇康的一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嵇康,曹魏

    竹林七贤之名在魏晋时期中依然成为那个时期的才人的代表,不仅代表着那是文人骚客的文学态度,亦或是生活方式,都具有十分典型的代表。而作为竹林七贤中最富盛名的阮籍嵇康两人,受尽世人对于其的崇拜。在承接烽火连天的三国群雄时代,魏晋作为其一个延续者,不仅有三国时期的戾气,也有独属于自己朝代的一番风味。作为文人

  • 四十岁才入仕,嵇康为何拒绝皇帝的封赏?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嵇康,三国

    作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在名列在前的两位阮籍,嵇康的华丽的事迹遮盖下,显得有些暗淡无光。但能够在魏晋时期的动乱社会背景下所脱颖而出,名留青史,所后人学习,成为魏晋时期的标志"竹林七贤"之一,必定有所凭借依靠。在嵇康为了自己至交好友吕安,出面作证求情时,被一直以来就嫉恨嵇康的司马昭所治罪,在临死前

  • 刘备临死前说过马谡不死蜀汉必亡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听进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刘备,马谡

    你真的了解马谡和诸葛亮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刘备虽然是前朝的皇亲贵族,但是到了刘备这一代就没落了,所以刘备早年为了谋生,便在街边卖草鞋。后来遇到关羽张飞二人,并结拜为兄弟,这才开始了自己的征战之路,后来也是凭借武将以及谋士的努力,成功为刘备闯下了一片天地,而刘备也是顺利登基

  • 赵云临死前到底说了什么 诸葛亮听了为何会脸色大变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赵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赵云遗言,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赵云身为刘备身边的一名大将,从青年时期开始就在陪着刘备一起打拼江山,并且为刘备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令人可惜的是,赵云一生都没有受到刘备的重用,直到公元229年,赵云去世,一代战神陨落。然而赵云在死之前曾说过四个字遗言,这遗言让刘禅感觉无

  • 汉宣帝刘询死后为何没有跟许皇后合葬?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询,汉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汉宣帝刘询的故事。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皇帝拥有三宫六院,众多妃嫔,对于女性都看不过来,都是用情不深的。其实,皇帝也是人,也有自己的感情。历史上专情的皇帝并不少见,比如明孝宗甚至履行了一夫一妻,仅有张皇后

  • 刘备临死前有给赵云密诏吗 刘备为什么要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备,赵云

    你真的了解刘备和赵云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三国时期的刘备,可以称得上是当时最传奇的一代枭雄,从织席贩履之徒,刘备历经二十多年的打拼,终登基于西川,继承了汉室正统。这一切都值得让人敬佩,尤其是乱世之中,刘备依旧是以仁义待人,深得民心。但是刘备虽然拥有一大批人才,可依旧是没有曹

  • 两岁时就被立为当朝太子,朱厚照为何没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厚照,明朝

    从古至今的皇权更迭,大都伴随着一股血雨腥风,经历过重重考验、躲得过明枪暗箭的皇子,才能成为一片大好江山的继承人。皇子们之间的争夺激烈,为能够夺得继承人的位置,心狠手辣的手段层出不穷,拿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来看,四子胤禛养精蓄锐,才能够在八爷党和太子党之间明哲保身。直到四王爷胤禛继位,雍正帝的登基,那些

  • 司马光砸缸家喻户晓,被救的那个小孩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光,北宋

    宋朝著名文学家苏轼曾这样评价好友司马光:“公忠信孝友,恭俭正直,出于天性。自少及老,语未尝妄,其好学如饥之嗜食,于财利纷华,如恶恶臭。”那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是就说司马光正直诚信忠义两全,况且是天生如此。此外,司马光少年时期就很老成,从来不说不做与身份不符合的事情,且将学习看作与吃饭一样重要,对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