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战国时期有哪些顶尖名将?除“四大名将”的战国名将盘点!

战国时期有哪些顶尖名将?除“四大名将”的战国名将盘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953 更新时间:2023/12/8 8:09:20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战国名将盘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南朝史学家周兴嗣曾在《千字文》中如是说道。

“起翦颇牧”是指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四位名将,因《千字文》的描述,后人渐渐将他们四人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

其实,他们四人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战国后期军事指挥方面的顶尖水平,并不一定是意昧着他们四人便就是战国时期最杰出的将领。

那么,除了四大名将,战国时期还有哪些顶尖名将呢?

公孙衍

公孙衍,战国时期魏国阴晋人士,早年在魏国担任犀首一职,因而世人多以“犀首”称呼公孙衍。按照主要的生活时期来看,和张仪针锋相对的纵横家应当是公孙衍,而非苏秦。

公孙衍在魏国不受重用,遂入秦,被秦惠文王拜为大良造,总领朝政大权。不久,公孙衍率领秦军在河西全歼魏国守军,为秦国收复了河西之地,这其中也包括了他的家乡——阴晋,秦惠文王大喜过望,将富有三晋色彩的“阴晋”改成了“宁秦”。

没过多久,公孙衍与秦惠文王分道扬镳,从此活跃在抗秦一线,联合六国组成合纵联盟,数次攻秦,奈何皆以失败告终。虽然后来的公孙衍并没有什么出色的战绩,但是正是因为公孙衍与张仪二人的纵横捭阖,战国的历史才愈发波澜壮阔,后人因此评价他与张仪“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樗里疾

嬴疾,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异母弟,秦武王、秦昭襄王叔父,后人多以“严君疾”、“樗里疾”、“樗里子”称之。

嬴疾自幼聪颖,秦惠文王即位之后,秦惠文王将其誉为“秦国智囊”。他历任秦国右更、左庶长、上将军、右丞相、丞相,率领秦军南征北战,先后攻取了魏国曲沃、楚国汉中等地,使得秦国版图大幅扩张,为秦国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乐毅

乐毅,中山国灵寿人士,名将乐羊后裔,早年曾在赵国军中效力,而后因赵武灵王在“沙丘宫变”中丧生,导致赵国政局动荡,乐毅为了避祸,便离开了赵国,去到了燕国。

此时,身负国仇家恨的燕昭王求贤若渴,在考察了乐毅之后,便将其拜为亚卿、上将军,命其主持燕国朝政,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变法。公元前284年,担任联军主帅,率领联军在济西之战中击溃了齐军主力,随后又独自率领燕军占领了齐国七十余座城池,使得齐国几近亡国,燕昭王的国仇家恨(参见“子之之乱”),终于得报。

田单

前面说到了以弱胜强的乐毅,就不得不提另一位以弱胜强的名将——田单。

田单,齐国宗室之后,早年担任管理临淄市场的小官,在乐毅伐齐之时,逃到了即墨。即墨守将战死后,被即墨军民推举为即墨守将,率军坚守即墨城。不久,一生为复仇而活的燕昭王病逝,其子燕惠王继位,田单派人到燕国散播谣言,使得燕惠王开始怀疑燕军统帅乐毅,乐毅为求自保,前往赵国避祸。田单以“火牛阵”大败燕军新任主将骑劫,收复了失地,迎回了居住莒城数年的齐襄王,史称“田单复国”。

田单因此被拜为相国、上将军、安平君。

司马错

司马错,秦国少梁人士,是太史公司马迁的八世祖。司马错早年被秦昭襄王拜为客卿,曾与秦相张仪有过一场关于秦国东出争霸,是先攻取韩魏还是攻占巴蜀的争论,旗帜鲜明地提出“得蜀即得楚”的论断,并且亲自率军入蜀,攻灭巴蜀两国,为秦国开辟了一个坚实的大后方。

在平定巴蜀之后,司马错为秦国南征北战,数次率军攻打楚国、魏国,使得秦国得到了汉水以北、上庸之地等大片领土。

王龁

王龁,战国末期秦国宿将,扛起了在白起自刎,王翦尚未成长为秦国军事支柱之间的秦国大旗。

在长平之战前期,指挥秦军打得赵军节节败退,只能靠着长平防线苟延残喘,而后白起担任主将之后,又作为白起副手,协助白起围歼赵军。而后,秦赵邯郸之战爆发,秦军久攻不下,王龁率军驰援,并且从王陵手中接过了指挥权,使得赵国元气大伤。虽然后来秦军在赵、魏、楚三国联军的夹击之下惨败,但是王龁仍旧能够及时集结兵力与联军战于河东、河西等地,就算是战事不顺,还是能组织起足够的兵力退保函谷关,使得联军不至于趁机攻入秦国本土。

公元前247年,受到重创的秦国恢复了过来,王龁率军再度攻伐三晋,收复了河东的失地,攻占了上党全境,立下大功。

匡章

匡章,战国中期齐国名将,师从儒家亚圣孟子。出师之后,回到了齐国,在齐军中效力,受到了齐威王的赏识,率军在桑丘之战中重创秦军。

齐宣王即位之后,又率军干涉燕国内政(子之之乱),使得燕相子之、燕王哙(燕昭王之父)、燕太子平(燕昭王兄长)皆死于这场内乱之中。齐闵王即位之初,便率领齐、魏、韩三国联军南下攻打楚国,歼灭楚军主力,使得楚国从此国力大损,彻底退出强国之列。随后又在公元前298年率领齐、魏、韩联军攻打秦国,一度攻入函谷关,成为了山东六国之中唯一一位攻入函谷关的将领,迫使秦昭襄王称臣、割地求和。

吴起

吴起,这可是战国时期绕不开的一位顶尖名将,他是卫国左氏人士,战国初期名将,兵家的代表人物。

吴起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起初在鲁国不受重用,便投奔新兴的魏国,被魏文侯委以重任,编练新军——魏武卒,数次击败秦国,占领了包括秦国河西全境在内的大片领土,使得秦国进入了“历史最惨时期”。

魏武侯即位之后,因权臣公叔痤的陷害,吴起被迫离开魏国,前往楚国。在楚国,吴起受到了楚悼王的热情款待,被楚悼王拜为令尹,主持楚国变法,为楚国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标签: 战国樗里子公孙衍

更多文章

  • 司马懿为何能成为曹魏权臣?曹魏宗室人数众多却无人反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司马懿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懿为何能成为曹魏权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249年,司马懿趁曹爽与魏主曹芳出城谒陵时,发动“高平陵之变”,自此曹魏的军政大权落入司马家族之手。司马懿死后,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先后接任,继续执掌曹魏的军政大权,还废黜了曹芳,杀死了曹髦。最后由司马炎

  • 他曾帮父亲夺取皇位,最后却被侄子活活烤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高煦,明朝

    你真的了解朱高煦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事情发生在1426年,即明朝宣德元年,明宣宗朱瞻基来到了西安门,想看看自己被囚禁的二叔朱高煦。在此期间,朱高煦趁明宣宗不注意,“伸一足,勾上仆地”,把皇帝绊倒了。朱瞻基龙颜大怒,命人用一个三百斤的大铜缸把二叔扣住。没想到朱高煦天生神力,

  • 朱樉暴死后,朱元璋为何说他是罪有应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樉,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樉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朱元璋有26个儿子,死在他前面的有7个,分别是长子朱标、次子朱樉、三子朱棡、八子朱梓、九子朱杞、十子朱檀、二十六子朱楠。在这些皇子中,朱元璋最喜欢的是长子朱标,朱标是他亲手培养起来的继承人。洪武二十五年,朱标病死,朱元璋放声痛哭

  • 汉朝酷吏张汤是个怎么样的人?张汤是怎么步步高升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张汤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汉朝酷吏张汤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张汤位居汉朝十大酷吏之首,由于他执法严酷无情备受汉武帝的信任,武帝在位期间一些重大的政治举措,张汤基本上都有参与。汉武帝即位以后,为了解决丞相职权过大的问题,他想出了一招办法,他召集一批人能人异士待在自己的身边,跟他们商量国家

  • 明朝兵部尚书铁铉:朱棣的死敌,最后被凌迟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棣,明朝

    你们知道朱棣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话说1400年6月,李景隆集结60万大军与朱棣的燕军在白沟河展开激战,结果明军大败,李景隆南逃。朱棣则趁机率军追击,兵不血刃拿下德州,兵锋直指济南。此时燕军士气旺盛,而明军遭到惨败,士气低落,因此朱棣认为拿下济南不成问题!但朱棣没想到,他偏偏在

  • 东汉大将军窦宪是怎么成为一代权臣的?为何最后死在一个小孩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东汉,窦宪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东汉大将军窦宪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东汉时期,外戚干政现象甚为严重。但外戚揽权并非是东汉王朝建立之初便有的,而是始于一位不循旧制的皇帝——汉章帝。正是由于汉章帝重用外戚,对其揽权现象坐视不管,致使外戚窦宪逐渐权势熏天,甚至意图谋权篡位。然而命运弄人,这位曾经

  • 晁错为汉朝做出了什么贡献?三大奇谋振兴了汉朝却覆灭了晁家!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朝,晁错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晁错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晁错 (前200—前154) 是西汉初期重要的政治家,甚至可以说没有之一。他远见卓识,为汉朝提出三大奇谋——移民实边、以夷制夷和削藩策,直接扭转了历史的走向。直到今天,我们仍能在我国的施政方针上,看到晁错之谋的痕迹。然而,晁错因

  • 洪秀全发动太平天国起义和朱元璋的极为相似,为何洪秀全却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洪秀全,太平天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洪秀全为什么失败?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明太祖朱元璋起于微末,为时局所迫加入义军,凭借其礼贤下士以及卓越的战略性思维,在义军里逐渐混的风生水起,最后击败陈友谅和张士诚的义军队伍,把蒙元从中原大地赶回草原放牧,从而建立了大明朝。他的生平事迹一直被后人所敬仰和传诵着。转

  • 孙尚香当初没有弃刘备而去 刘备一统天下的几率究竟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孙尚香

    还不知道:刘备一统三国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的刘备能成为了一方霸主,跟他众多老婆们的资助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靡夫人,或许刘备早就已经因为资金链断裂直接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同样的道理,假如孙尚香没有离他而去,刘备一统三国的几率有多大呢?很多人表示孙尚香

  • 万历和崇祯的治国方法有何不同,为何万历怠政却国家安稳崇祯反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万历,崇祯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为何万历怠政却国家安稳崇祯反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有个历史现象,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万历三十年不上朝,但是整个国家却很稳定,没有出过大乱子。而崇祯皇帝十七年勤政做事,最终国家却灭亡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万历皇帝)有人可能会说,不能这么做比较。万历皇帝时期,本来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