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洪秀全发动太平天国起义和朱元璋的极为相似,为何洪秀全却失败了?

洪秀全发动太平天国起义和朱元璋的极为相似,为何洪秀全却失败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261 更新时间:2024/2/14 1:03:09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洪秀全为什么失败?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明太祖朱元璋起于微末,为时局所迫加入义军,凭借其礼贤下士以及卓越的战略性思维,在义军里逐渐混的风生水起,最后击败陈友谅张士诚的义军队伍,把蒙元从中原大地赶回草原放牧,从而建立了大明朝。他的生平事迹一直被后人所敬仰和传诵着。

转眼到了清朝后期,几位汉族后人,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带领队伍在广西金田村发动了反抗满清的农民起义,号称太平天国。仔细一比较,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起义和朱元璋当时有很多相似之处。

首先,两支队伍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朱元璋的队伍受当时波斯影响,信仰的是明教。而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则是受西方影响,信仰基督教,并认为自己是天选之子,受上帝指派。洪秀全还把家里供奉的孔子牌位换成了上帝的牌位,向周围的人宣扬基督教的好处。

不过有点小遗憾,洪秀全当时连《圣经》都没有读过,他宣扬的只是自己认为的基督教教义,发展到后来还说自己是耶稣的二弟,同为上帝之子。其次,两只队伍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那就是驱逐鞑虏,恢复大汉民族对中原大地的统治。

实际上洪秀全对明太祖朱元璋也是非常敬佩的,一直想恢复朱元璋当年驱逐蒙元,建立新朝的荣光。当年朱元璋是攻占南京城后,以此地休养生息,再与陈友谅和张士诚决战,一举获得掌控天下的权力的。所以当洪秀全也攻破南京以后,还专门去朱元璋的陵墓前祭拜,自称不孝子孙,欲以汉族正统后人的身份来领导太平天国起义武装。

洪秀全虽然敬佩朱元璋,希望可以驱逐清政府,就像当年的明太祖朱元璋一样,想想那种感觉是多么的令人欢欣鼓舞,直抒胸臆啊。可惜洪秀全只学到了皮毛,朱元璋的战略意图、核心精神一点都没有学到。朱元璋当年攻打南京,以此为根据地休养生息,最后建立明朝。

洪秀全抛下战略要地武昌,占领南京后,重南京,轻武昌。朱元璋早年施行的方针可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啊,如此才避开了元朝朝廷的征讨,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最后一举定鼎中原。再看看洪秀全,1851年金田起义以后,洪秀全就迫不及待自称天王了,还同时分封了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五人为东、西、南、北、翼共五王。

当年朱元璋登基以后可是勤政爱民、整顿吏治、打击贪腐、勤俭节约。而洪秀全占领南京后,迅速盖好了自己的天王府,过上了骄奢淫逸的生活,洪秀全把自己当年所说的“杀一人如杀我父,淫一女如淫我妻”忘的一干二净,每攻占一地,便挑选“有殊色者”扩充后宫,最后偌大的天王府后宫纳入了2000多名女子。

这些女子稍有怠慢,就有各种刑法伺候,包括三年不发新衣、罚饿、关小黑屋、杖责、砍手足、点天灯、砍头等等。这些刑法都一一记录在1857年出版的《天父诗》里。

太平天国的灭亡,原因很多,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洪秀全攻占南京后,改南京为“天京”,安于享乐不思进取;

二、重视南京根据地,放弃了武昌战略要地;

三、提前称王,引起了清政府的重视;

四、同时树立了清政府、地主阶级以及西方列强三个敌人;

五、称王以后又分封五王,各王相互制衡,争权夺利,最后诱发了“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终于分崩离析。

标签: 清朝洪秀全太平天国

更多文章

  • 孙尚香当初没有弃刘备而去 刘备一统天下的几率究竟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孙尚香

    还不知道:刘备一统三国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的刘备能成为了一方霸主,跟他众多老婆们的资助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靡夫人,或许刘备早就已经因为资金链断裂直接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同样的道理,假如孙尚香没有离他而去,刘备一统三国的几率有多大呢?很多人表示孙尚香

  • 万历和崇祯的治国方法有何不同,为何万历怠政却国家安稳崇祯反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万历,崇祯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为何万历怠政却国家安稳崇祯反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有个历史现象,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万历三十年不上朝,但是整个国家却很稳定,没有出过大乱子。而崇祯皇帝十七年勤政做事,最终国家却灭亡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万历皇帝)有人可能会说,不能这么做比较。万历皇帝时期,本来国家

  • “木匠皇帝”朱由校为什么钟情于做木工?朱由校的能力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朱由校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天启皇帝朱由校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皇帝号称真龙天子,虽然历朝历代都这么吆喝,可有几个人信就两说了。既然天子也是普通人,自然免不了吃喝拉撒,婚丧嫁娶,有些性格鲜明的会沉迷于某种兴趣爱好中不能自拔,这不,明朝第十五任皇帝朱由校就是位手工达人,殿堂级家具艺术大师。

  • 历史上的陈友谅是个怎么样的人?朱元璋是怎么打赢陈友谅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元朝,陈友谅,朱元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朱元璋是怎么打赢陈友谅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说句公道话,大元虽然属异族统治,却与早期大蒙古国不同,后期虽然高层倾诈严重,对底层平民还是非常宽容的。自从一统华夏后,元朝的大本营就在北方,南方只保留着象征性的存在,可元末一乱,便给了陈友谅,张士诚,方有珍,朱元璋之流创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后代都有谁?他们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凌烟阁24功臣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后代的结局怎么样?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第1位:长孙无忌,共有12位儿子,老大长孙冲娶了李世民的嫡长女长乐公主,成为驸马都尉,其余11位儿子都有一官半职。后来,长孙无忌被诬陷谋反,唐高宗将他削爵流放,其他近支亲属流放岭南为奴。15年后,唐高宗恢复了他

  • 盘点乾隆的五位皇贵妃,她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乾隆,清朝

    你真的了解乾隆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帝崩于紫禁城养心殿,终年八十九岁。这位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使清王朝的统治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并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统一了新疆,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了最大化。在他长

  • 明朝抗倭四大名将,他们最后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俞大猷,明朝

    明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地区的倭患已经愈演愈烈,更多的亡命之徒和倭寇一起铤而走险,攻城略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沿海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此背景下,胡宗宪出任浙江巡按监察御史,由此开始了他在东南沿海一带主持的抗倭生涯。他召徐渭、文征明、郑若曾等为幕僚,参賛军务;以俞大猷,戚继光、卢镗为大将,制定“攻

  • 多尔衮生前立过哪些大功?死后为何遭到挖坟鞭尸?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多尔衮,清朝

    你真的了解多尔衮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顺治七年(1650年)冬,为满清入关立下汗马功劳,被顺治皇帝尊称为“皇父摄政王”的多尔衮因“风疾”(即今之心脑血管病)病逝于古北口外喀喇城,年仅39岁。消息传到京师,顺治帝闻之震悼,亲率百官及王公大臣缟服出城门五里以迎摄政王遗体。顺治帝

  • 汉武帝为何要杀太子刘据?巫蛊之祸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朝,汉武帝,刘据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汉朝“巫蛊之祸”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遍观历史,我们便会发现,地位尊崇的太子,其中蕴含的风险实在太高,尤其一些被称为明君的皇帝的太子。汉武帝的戾太子、李世民的李承乾等,无不如此。征和元年(公元前93年),巫蛊之祸爆发,丞相公孙贺、卫青之子卫伉皆受到牵连。而汉武

  • 被砍断手臂最抑郁而死,长平公主的下场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长平公主,明朝

    对长平公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率军攻入京城,已感到大势已去的崇祯皇帝远望着城外和彰义门一带的连天烽火,只是哀声长叹,徘徊无语。他转身返回宫中,命人分送太子、永王、定王到勋戚周奎、田弘遇家避难。接着他哭着对周皇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