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杀死杨修 真是一只“鸡肋”惹的祸?

曹操杀死杨修 真是一只“鸡肋”惹的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266 更新时间:2024/3/15 22:08:28

杨修(175-219),字德祖,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东汉末期文学家,太尉杨彪之子,以学识渊博而著称。建安年间被举为孝廉,任郎中,后为汉相曹操主簿。杨修出身于世家望族,《后汉书》说“自震至彪,四世太尉”。而杨震正是“四知”拒贿(天知神知你知我知)故事的主角,以清廉彪炳历史。所以杨修则凭官宦世家之资及才略名气,跻身曹氏政治集团,做了曹操幕僚兼曹植至交,在封建社会门阀制度的背景下,是完全不足为怪的。这既体现了曹操拢士爱贤的姿态,也成全了杨修世袭名门的梦想。

然而,这位汉末名士,精英级的人才,其情商高低如何呢?让我们先了解什么是情商吧。

情商是近年来从西方引进的一个新概念,并逐渐被国人所接受。简单的说,如果智商代表的是一个人的聪明程度的话,那么情商则代表一个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其核心指数是自我控制能力。杨修面对的是诡计多端、阴险歹毒的曹操,如何处理和自己顶头上司曹操的关系,是他的首要任务。在他和曹操的交往中,其自控力又怎样呢?

“活”字谜事件。曹操曾叫人建造花园一所,建成后亲自去检查,不置褒贬,在门上书一“活”字离去,打了一个哑谜。工匠们迷惑不解,不知丞相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正当左右为难之际,杨修揭开谜底:“门”内添“活”,乃“阔”字耳,丞相嫌门太小。大伙恍然大悟,立马扩建,曹操果然满意。但曹操了解到是杨修猜中谜语,心里便不畅快。按理来说,杨修点明丞相用意,曹操高兴才对,何故不痛快呢?依我看来,曹操打个哑谜,无非是想表现自己的才智,展示领导的深沉。工匠们猜不出,肯定前来讨教,那时曹操定会欣然道出谜底。没想到,这个“风头”让杨修抢了,他怎能高兴呢!

分食“一盒酥”事件。曹操收到塞外赠送的酥一盒,便亲书“一合酥”三字置案头。杨修见之,自作主张,和同事们分而食之,还自作聪明的解释: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曹操虽一笑置之,内心却极其反感。吃掉一盒酥事小,不把领导放在眼里事大,卖弄小聪明,更是让人生厌。我想,曹杨二人的关系已经有了微妙的变化。

揭穿“梦中杀人”事件。曹操为人奸诈多疑,担心遭人暗算,便称自己好梦中杀人。果然有天晚上,曹操的被子掉了,侍卫替他盖被时,他一跃而起,杀了侍卫,然后倒头便睡。天亮后假装不知,厚葬了侍卫,还痛哭了一场。按说这是曹操的阴谋,也是个人的隐私,最怕让人识破。然而,极不明智的杨修,在大庭广众之下,揭穿了上司的诡计,“丞相不在梦中,君实在梦中耳”,让曹操虚伪残忍的一面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让领导的颜面丧尽,声誉扫地!难怪曹操对他十分憎恨,两人关系出现裂痕也在所难免。

“密告曹丕”事件。曹操在接班人问题上甚为苦恼,立长子曹丕还是三子曹植,他举棋不定。曹植喜修之才华,两人关系甚密。曹丕密请朝歌长吴质帮自己出谋划策,争夺世子之位。为掩入耳目,将吴质装在大竹筐内,以绢匹的名义载入府中。听到消息,杨修轻率地向曹操打了小报告。谁知吴质技高一筹,按照老办法,继续用大竹筐装上绢匹,载入府中,曹操派人检查,发现是绢匹,十分生气。聪明过人,而又愚昧之至的杨修,自觉不自觉的卷入了兄弟相争的政治斗争,对曹操而言,“手心手背都是肉”,帮助任何一方,都不会有好果子吃。

“教植杀门吏”事件。曹操想考查两个儿子处理事务的能力,一面令二人出城门,一面密使门吏不放行。曹丕先到,遭阻止而返。曹植按照杨修教的办法,称“吾奉王命,谁敢阻挡”,斩杀了门吏。曹操见曹植办事果敢,甚是欣喜,但知是杨修所教后,十分愤怒,连曹植也不喜欢了。杨修目无尊长,破坏上司的考查计划,扰乱了视听,于公于私都让曹操无法容忍,上下级关系已经十分紧张。

“替植作答教”事件。曹操曾以军国大事十条宋询问曹植,植对答如流。曹操很是怀疑,一打听,又是杨修所教。我们钦佩杨修过人才华的同时,不禁为之捏一把汗,他已深深卷入了领导的家庭纷争中,大祸即将来临。此时曹操已动杀机,只是没有合理的借口。后来终于以违反军纪的理由,堂而皇之的杀掉杨修。

曹操率领几十万大军攻打蜀国,结果在刘备诸葛亮面前连吃败仗,只得退守汉江安营扎寨,可粮草又被张飞夺走了。下一步棋到底该怎么走?

进攻吧,恐怕还会损兵折将。退兵吧,不远千里兴师动众,就这么灰溜溜地回去,实在没法交待。一天晚上,曹操就这么坐在营帐里左思右想。这时,厨师端了一碗鸡汤进来。曹操拿起筷子想夹块鸡肉,却只夹起一块鸡肋骨来。他夹着这块骨头,若有所思,正巧将军夏侯前来求见:“主公,请问今夜营中口令是什么?”

“鸡肋……”曹操仿佛在自言自语。

杨修一语道破天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说明曹操把蜀国比作鸡肋,他内心已经萌生退意啊。”

曹操这边喝完鸡汤,听到外面的士兵都在吵吵嚷嚷:“快收拾,总算要撤退了。”“唉,这次出兵真是处处不顺啊,还是早点回家好。”“是啊,真是无心恋战了。”

“你们……你们这是在干什么?是谁命令你们收拾行李的?难道要当逃兵?”曹操冲出来追查,众人说只好实话实说了。

又是杨修!曹操看到眼前的局面,气得差点吐血:“杨修!你这是编造谎言,蛊惑军心!唉,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曹操回忆起杨修的所作所为,总是没有他不知道的事,尤其是这一次,泄露机密,涣散人心,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打仗可不是脑筋急转弯,曹操恨恨地说:“依照军法,斩!”

杨修死于公元219年,卒时方45岁。

杨修生前担任主簿一职。主簿是中国古代官职名称,属于文官。此官职大概开始于汉朝,主管文书簿籍及印鉴,即起草一些文件、管理档案、以及权利各种印章等,大致相当于现代的秘书一职。中央机关及郡县官署均置此官,以典领文书,办理事务。县的主簿地位仅次于功曹,为门下亲近吏之长。魏晋以后,统兵开府之大臣幕府中,主簿为重要僚属,参与机要,总领府事。三国时期魏国的杨修就曾经担任此职,见于曹操征西蜀刘备时‘鸡肋’的典故。唐宋以后各官署及州县仍有此职,职权渐轻。明清各卿寺亦有设主簿的,或称典簿。外官,则设于知县之下,与县丞同为佐官,有时也省并。在今天来说,当时的主簿相当于现在的秘书一职。坦率地讲,从秘书学的角度看,杨修根本不了解秘书工作的性质,虽才华出众,却不具备领导人秘书和与上司相处的素质,因此难免遭杀身之祸。

纵观杨修处理与曹操关系时的种种表现,无不凸显出很差的自控能力:目中无人,爱耍小聪明,狂妄自大,揭露领导隐私,感情用事,轻率大意,干涉上司家务事,破坏考试纪律等。退一步来说,杨修即使生活在当代,遇上不是曹操那样阴险狠毒的上司,以他的处世之道,恐怕也落个卷铺盖走人的下场,于是得出以下结论:杨修死于低情商。

当然,曹操杀死杨修还有另外一层意思,他不想让曹植与曹丕相互残杀、两败俱伤

标签: 情商

更多文章

  • 揭秘东汉杨修是怎么死的?为什么曹操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杨修

    杨修是东汉末年有名的人物,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功业,但是杨修的才华是毫无疑问的,就连曹操这样的人物都对他的能力非常满意,但是杨修也是一个非常悲剧的人物,智商余额很多,情商欠费不少,最后被曹操给杀害。杨修的身世背景非常雄厚,他是当时有名的大世家杨家的嫡子,或许说到杨家很多人不知道,但是其实杨家在三国时期的

  • 三国奇才杨修真的是因为耍小聪明才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杨修

    三国时期,除了诸葛亮、司马懿等超级谋士,也出现了很多聪明绝顶的人。曾经有一人才华横溢,曾深得曹操宠信,后来却死的很惨,他就是奇才杨修。杨修(175年-219年),今陕西华阴人,太尉杨彪之子,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因出身于官宦之家,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之天资过人,建安年间被举孝廉,后担任丞相曹操的主簿。

  • 曹操临死前弄死杨修为何会放过司马懿呢 为何司马懿能幸免呢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操,杨修

    还不知道:曹操临死前弄死杨修为何会放过司马懿呢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杨修与司马懿,在三国时代都是智慧的代名词。两人的人生轨迹也十分相似。都是出身名门世家,早年任官,飞黄腾达。可是,两人的结局竟是如此的天差地别。一个因触怒曹操惨遭杀害,另一位却硬是把所有的政

  • 杨修怎么死的?因为狂妄自大还是曹操度量太小?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杨修,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杨修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东汉末年分三国!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在大汉王朝磅礴了四百年之后。皇帝年幼,宦官专权,朝纲混乱,天下最终还是乱了。今天,小编说的既不是义气相照的刘关张,也不是小霸王孙策,更不是碧眼紫瞳的孙权。而是——曹操的刀下亡魂:

  • 曹操杀杨修真的是因为妒忌吗 事实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操,杨修

    曹操杀杨修真的是因为妒忌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曹操历来是最有争议的一个人,其主要原因便是《三国演义》里对曹操的描述与史书中写的不太一样。而《三国演义》又太火。哪怕不曾读过三国的人,也能说几个三国故事,像桃园三结义、过五关斩六将、赤壁之战更是耳

  • 才华横溢的杨修,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杨修,三国

    你真的了解杨修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我们通常认为,杨修之死,死于装逼。他人很聪明,才华横溢;但就是爱显摆,在即使是在老板曹操面前也不给面子。从一合酥到鸡肋事件,杨修处处卖弄,看破不说破,这个为臣之精华,杨修完全没学到。最终导致了曹操嫉妒,借“鸡肋事件”将其杀掉。但这只是《三

  • 杨修是怎么花样作死被曹操杀掉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杨修,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杨修的花样作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这么一种人,自以为聪明就可以无视一切,放浪形骸。虽然这种人可能得意于一时,但是其最终的结果往往不好。我们今天要谈的主人公就是这种人。他可以说是聪明绝顶,但是最后也死在了自己的高智商上。他就是曹操手下的

  • 曹操为什么杀杨修、孔融?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操,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操杀杨修、孔融真正原因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杨修,生于公元一七五年,死于公元二一九年。东汉末文学家。字德祖,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袁术外甥,出身高门士族。为曹操主簿,博学能文,才思过人,与曹植是好朋友。曹操在许都建造府第,曹操看后在门上写了一个“活”

  • 曹操为什么杀杨修不杀司马懿 曹操到底是怎么想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操,杨修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杀杨修,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众所周知,在中国三国时期,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曹操,孙权,刘备三个人为了争夺天下,经常打仗,但乱世出英雄,当时也出现了很多厉害的谋士,而在曹魏集团中最出色的就只有两个人,他们一个叫杨修,一个叫司马懿,但最后获得曹魏江山的

  • 两人都有很高的才能,为什么曹操杀了杨修不杀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操,曹魏

    说到曹操,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三国曹操既是大英雄又是大奸贼,让人既爱又恨,曹操一生成功之处很多,但失败之处也不少,其中最为人诟病的就是留下了司马懿,祸害曹魏,对于人才,曹操的眼光一向很准,信奉不用就杀的原则,为什么曹操晚年杀了杨修,却独独不杀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