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修必须死!曹操忌妒杨修才智纯属扯淡

杨修必须死!曹操忌妒杨修才智纯属扯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920 更新时间:2024/3/4 7:54:59

由于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后人一直以为,杨修是死于小聪明,并且言之凿凿地举出多个实例加以注解。诸如曹操在新修的相府大门写下个“活”字,杨修令将门改小;曹操在酥饼盒子上写了“一盒酥”,杨修遂打开分给众人;曹操在汉中争夺战中主动撤军,行前将“鸡肋”作为当晚口令,杨修遂命令部下收拾行装,并因此被曹操立即杀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不仅完全采用了这一认识,还特别安排了一个情节:让司马懿曹丕预言杨修必死于小聪明。

网络配图

其实,这都是对历史的误读,并没有抓住杨修之死的实质。

曹操是最爱惜人才,最能延揽人才,也最会使用人才的。杨修初期之所以受到重用,因其是名门之后和非凡才能。杨修被曹操请出,先担任职务较低的仓曹属(粮食部副部长),继而升任为主簿,显然,曹操并不忌妒杨修。

杨修之死,实因参与曹丕、曹植之间的权力角逐。曹操选择接班人,首先选中的是聪明且宽厚仁爱的曹冲,可惜曹冲天折,曹操只得在差别不甚明显的其他儿子中观察。考验淘汰到后来,仅留下曹丕、曹植两个。

由于杨修的策划,曹植明显占了优势。情急中,曹丕将不能入内的内朝歌长吴质藏于竹箱子拉进府中。杨修立即向曹操告状。第二天,又有大车驰往曹丕府中。杨修又告状。曹操派人拦车验查,却仅是一车废竹篓,杨修落下诬告五官中郎将、副丞相曹丕嫌疑。

网络配图

曹植被淘汰,直接原因是司马门事件,亦即电视剧《三国演义》说的白马门事件。乘曹操南下指挥战事机会,曹植开司马门在御道奔驰。曹操可不是《三国》编导,看到荀或阻拦曹植时,竟然将皇宫门拆毁,曹操不会如此狂妄。相反,曹操知道后非常生气,不仅处死了公车令,还先后三次发布命令,其一是:我开始以为,曹植最能担当重任,孰料令我非常失望。其二是:“自曹植私开司马门,我不能不鄙视其人。”其三是:“自曹植私开司马门,我连哪个儿子都不再相信,怕他们私自行动。”天平终于倾斜了,曹丕被正式确定为太子。

为避免身后的兄弟残杀和分裂,曹植的势力必须翦除,杨修的通达机敏成了曹操最大的心病。宣布曹丕为魏太子,等于宣判了杨修死刑。然而杨修毕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是须臾不能或缺的辅佐。为了身后的平安过渡,杨修必须死;为了军国大事的需要,杨修还得留。唯一办法,是在自己生死临界点之前再杀,还得有冠冕堂皇的理由。

网络配图

如果不是这一原因,杨修“诬告”时任五官中郎将、副丞相曹丕时候,就有了被处死的充足理由。

深知曹操的杨修死得十分明白,知道受到曹植失意的牵连,临死前,他对故人感慨道:“我知道自己已经死得晚了,早就该杀头。”

从杀杨修到曹操去世,中间仅隔了七个月时间,大概曹操感到临界点已经到了。

标签: 杨修

更多文章

  • 揭密:曹操那么爱才为何还要杀杨修?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杨修

    导读:曹操杀杨修在《三国演义》的描述中是曹操因为战事胶着,心有不忿,然后恰巧听见杨修散布撤军的丧气话,最终处死他。并且小说描述曹操因为嫉才,早有杀他之心。那么曹操杀杨修真的是因为这样的吗?在这个世界上,有聪明的聪明人,也有自以为聪明其实并不聪明的聪明人。同样一件事,在前者手里,做得挺漂亮,挺圆满,在

  • 曹操忌妒杨修才智纯属扯淡 其实和夺嫡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杨修

    由于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后人一直以为,杨修是死于小聪明,并且言之凿凿地举出多个实例加以注解。诸如曹操在新修的相府大门写下个“活”字,杨修令将门改小;曹操在酥饼盒子上写了“一盒酥”,杨修遂打开分给众人;曹操在汉中争夺战中主动撤军,行前将“鸡肋”作为当晚口令,杨修遂命令部下收拾行装,并因此被曹操立即杀

  • 曹操为什么要杀死杨修 不是因为心眼小!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都知道曹操杀杨修主要是曹操妒忌杨修的才干,罗贯中还特意写了几个故事:曹操曾经叫人建造花园,他看了后不给评语,只在花园的门上写一“活”字。众人皆不明其意,杨修看了,说:在门上写“活”,就是“阔”字,丞相是嫌门阔了。网络配图塞北送来一合酥,曹操在盒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杨修见了,便叫人

  • 杨修死亡之谜!曹操杀杨修是高明的政治手段?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杨修

    杨修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除开文学外杨修身上还有一个一直惹人争议的话题就是他的死亡。一直以来,关于曹操为什么要杀掉杨修的问题被人们反复争论。很多人认为曹操杀掉杨修是因为妒忌,因为杨修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这就太小看曹操了,作为一个高明的政治家,曹操做了刘备和孙权想干而不敢干的事情。那就是打击地方豪强

  • 魏武帝曹操选择杀死秘书杨修的真实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杨修

    杨修之死的原因,根本上在于他不该参与宫廷斗争,曹植与曹丕的世子之争,因为“袁家谭尚”的前车之鉴,是曹操晚年最忌讳的事情,而杨修却不知萧墙之轻重,屡助曹植,使得曹操深怨于他。在《三国演义》中,杨修之死的原因被归结于“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书里面提到杨修犯了六次“忌”;改建花园大门、分食塞北酥饼、梦

  • 聪明反被聪明误!曹操为何杀死爱臣杨修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都知道曹操杀杨修主要是曹操妒忌杨修的才干,罗贯中还特意写了几个故事:曹操曾经叫人建造花园,他看了后不给评语,只在花园的门上写一“活”字。众人皆不明其意,杨修看了,说:在门上写“活”,就是“阔”字,丞相是嫌门阔了。网络配图塞北送来一合酥,曹操在盒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杨修见了,便叫人

  • 聪明和小聪明的差距:杨修之死的现实启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杨修

    学史可以明志。聪明人是会做人的人,是大智若愚的人,而喜欢耍小聪明的人看起来如天才睿智的模样,事实上却是蠢不可及,靠着点小聪明取胜,在别人眼里只是一跳梁小丑罢了,甚至会葬送性命。网络配图杨修是杨震的玄孙,杨彪的儿子,出身世代簪缨之家。《后汉书》说“自震至彪,四世太尉” 。为人好学, 有俊才,建安年间被

  • 揭秘杨修并非死于恃才放旷 而是死于不忠?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杨修

    杨修,何许人也?熟知三国的朋友想必对杨修都不陌生。杨修,字德祖,出自东汉名臣世家,其父杨彪,祖父杨赐,再往上数,杨秉,杨震皆为东汉时期的柱国名臣,堪称东汉时期的政治奇迹。那为什么传到杨修这,这种政治奇迹就嘎然而止了呢?今天我们就来探一探其中原由。网络配图关于杨修之死,史学界大多认定为死于恃才放旷。其

  • 无毒不丈夫:曹操为什么要杀死好哥们杨修?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杨修

    杨修之死的原因,根本上在于他不该参与宫廷斗争,曹植与曹丕的世子之争,因为“袁家谭尚”的前车之鉴,是曹操晚年最忌讳的事情,而杨修却不知萧墙之轻重,屡助曹植,使得曹操深怨于他。在《三国演义》中,杨修之死的原因被归结于“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书里面提到杨修犯了六次“忌”;改建花园大门、分食塞北酥饼、梦

  • 揭密:曹操那么爱才为什么还要杀杨修?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

    在这个世界上,有聪明的聪明人,也有自以为聪明其实并不聪明的聪明人。同样一件事,在前者手里,做得挺漂亮,挺圆满,在后者手里,以为手到擒来,结果逮不着狐狸,惹一身骚,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就是这个意思了。《三国演义》中的杨修,智慧过人,颖悟超群,看似绝顶聪明,其实却是个糊涂笨伯。他的聪明,不过孔雀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