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懿诛灭了曹爽的三族,夏侯家干嘛去了?

司马懿诛灭了曹爽的三族,夏侯家干嘛去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414 更新时间:2024/2/14 2:54:17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司马懿

通过这一行动,司马懿真正的架空了曹魏政权,真正的掌权人变成了司马一族。但是,当时手掌兵权的夏侯一家为什么不派人去阻止司马懿呢?他们毕竟是效忠于曹魏的,唇亡齿寒,当曹魏政权遭受灭顶的灾祸,他们一族也会受到波连。司马懿为了夺权,诛杀了曹爽,为啥夏侯家族不救援?其实很简单,当时夏侯家原本是想出兵救援的,但是此时的兵马大权都牢牢掌握在夏侯玄手上。当时他是征西将军,但是当时的处境根本不允许夏侯玄贸然出兵。

在公元239年,夏侯玄奉命征讨蜀国,由于本身的实力有限,凭借他一个人根本不能打的过蜀国。经过一段时间的征战,仍然是没有任何效果,在军营里夏侯玄这个主将甚至没什么威信,让手底下的人都不服他。司马懿为什么选在此处呢?那是因为一来这是他自己的地盘,他在这里的权利极其之大,二来实质的兵权也还掌控在自己手中,当时有不少大将听命于自己,他若是想要发动政变,愿意跟随他的人必定不少。除了这一点之外,还有就是夏侯家和司马家之间的联姻关系,这点是很重要的。司马师是马懿的儿子,他娶了夏侯微。夏侯微是夏侯玄最疼爱的妹妹,有了这一层亲密的关系,所以她的哥哥在心里分析了良久之后,也不敢随意妄动。

当时的夏侯玄知道自己如果正面对抗权势涛涛的司马懿,肯定是以卵击石,一旦惹怒了司马懿,下场必定如同曹爽一样很凄惨,倒不如先静观其变,保存他们夏侯家的实力。毕竟司马懿取代曹魏已经是必然了,就算夏侯玄有十万大军,也是不可能对抗的了司马懿的。总结来说,出于兵权实力和联姻的亲密关系,夏侯家只好暂时按捺住想要出兵的念头。把以上几点都分析透彻了,夏侯玄的做法对于保存家族实力而言是万分明智的!

标签: 司马懿三国

更多文章

  • 曹爽有虎符为什么还不敢讨伐司马懿?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爽,三国

    对高平陵之变, 虎符在手的曹爽为什么不敢讨伐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爽与司马懿同为托孤大臣,可是曹爽却剥夺了司马懿的兵权,架空司马懿。司马懿通过诈病,让曹爽放松了警惕。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坟,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桓范带着兵符

  • 司马懿能篡位成功,与曹爽兄弟被废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曹爽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魏国皇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均从行。司马懿乘机上奏郭太后,请废曹爽兄弟。当时,司马师为中护军,率兵屯司马门,控制都城洛阳。作为执掌曹魏大权多年的重臣,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中完成了对曹爽的致命一击。在曹爽放弃抵抗之后,司马懿违背诺

  • 曹爽靠什么能压制司马懿十年之久?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爽,三国

    说到曹爽,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熟悉三国的朋友都知道,司马懿夺取曹魏政权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高平陵政变。在公元249年的一天,大将军曹爽陪同小皇帝曹芳去高平陵祭祖,司马懿乘机发动了政变,控制了首都洛阳,又逼曹爽交出了兵权,最后控制了曹魏朝廷。曹爽真的是个无能之辈吗?我们可以先分析一下曹爽集团和司马懿集团各自

  • 曹爽为什么选择相信司马懿?曹爽到底是怎么想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爽,司马懿

    高平陵之变,是曹魏政权走向末路的标志性事件,司马家正式掌控大权,曹家的天下实际上已经改名换姓了。而在这场事变当中,曹爽的表现也实在是让人感叹,当时的情况,只要曹爽不答应司马懿,谁胜谁负犹未可知,然而曹爽就相信了司马懿说的不杀降,乖乖的听话,结果还是死在了司马家的刀下。那为什么曹爽还是选择相信司马懿?

  • 曹爽把司马家的很多人赶出京城,为何司马懿还能政变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曹爽

    正始年间,曹爽把持魏国军政大权,而司马懿诈病在家闭门谢客,当时的魏帝曹芳尚且年幼,尤其在曹真死后,魏国大小事务都由曹爽一人决断,行天子令,好是威风,并且对非曹氏一族打压甚重,就连司马一族也未能幸免,偌大的河内司马氏,只剩下了司马懿这样一个名义上的太傅,而其余人不是被贬官就是被赶出京城,顾而人心惶惶,

  • 曹爽如果听取了桓范的建议的话 他能不能反杀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爽,桓范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爽和桓范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众所周知,司马一族之所以能取代曹魏的统治地位,一场政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场政变便是“高平陵之变”。在这场政变中,司马懿不仅清除了以曹爽为首的曹氏宗族在朝中的势力,而且还将很多心腹、亲信提拔到了重要岗位。正是他的这一番操

  • 曹魏著名文学家桓范,为何宁可选择曹爽也不投靠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桓范,三国,曹魏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桓范的故事。桓范在三国群英聚会的局面下,其实是个不起眼的人物。诸葛亮、司马懿、曹操这些人要比他闪亮得多,不过桓范的子孙后代中,有一票非常著名的人物。桓范是谯郡龙亢桓氏第六世中的一个人物,也是士族大家。虽然族谱散落,但是根据田余庆老先

  • 如果曹爽不投降的话,司马懿能够政变成功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曹爽

    谈及三国,很多人都感到有遗憾,曹操曹孟德一世英名,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最后却被司马懿鸠占鹊巢,夺取了胜利果实。人生之悲,莫过于此。然而,司马懿叛变之后,为何曹操当年的老部下,基本上都坐视不管呢?相信只要曹操老部下动手,那么作为不掌握军权的司马懿,绝对很难抵挡,只有失败一条路。那么,这其中究竟有什么内

  • 为什么说有桓范作为智囊,曹爽是必败无疑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桓范,曹魏

    桓范,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大部分高官都站在他这一边,但有一个人例外,这就是大司农桓范。桓范被称为是曹爽的智囊,不过,这个人却是心胸狭窄,容不得别人比他好,哪怕是自己的亲人提醒他一句都不行。有这样一个人成为曹爽的“大脑”

  • 李胜被曹爽任命为景州刺史,为什么最后没能上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胜,曹魏

    说到李胜,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高平陵之变前,大权独揽的魏国大将军曹爽任命一个荆州刺史,还没有等到这个人上任,高平陵之变发生了。随着曹爽的倒台,这个人和曹爽一道被杀。那么,这个人为什么没有到荆州上任呢?此人叫李胜,父亲是李休,南郑人。李休曾经是张鲁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