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桓范:曹爽手下著名谋士,因骂了一个人被诛灭三族

桓范:曹爽手下著名谋士,因骂了一个人被诛灭三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414 更新时间:2024/2/14 2:40:37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桓范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正月初六日,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扫魏明帝高平陵,大将军曹爽兄弟均跟从而去。司马懿乘机发动政变,上奏太后,请废曹爽兄弟,并率兵屯司马门,控制京城,史称高平陵之变。而这样的危机时刻却有一位大臣疾驰出城向曹爽告变,此人就是人称“智囊”的大司农桓范,他做出的这个决定也将在不久后改变全家人的命运。

桓范,字元则,颇有文才,雅善丹青,初为羽林左监。魏明帝时,任中领军、尚书、

征虏将军、兖州刺史等官职。公元239年(景初三年),明帝曹叡病危,拜曹爽为大将军,假节钺,与司马懿并为托孤大臣。后来曹爽听从亲信丁谧的计谋,尊司马懿为太傅,乘机削去司马懿的军权而专掌朝政。正始年间,桓范被任命为大司农,以清廉节俭见称。大将军曹爽因为桓范是同乡,所以对他特别礼待,但两人的关系并不亲密。曹爽专权后,其兄弟并掌禁兵,多树亲党,屡改制度,又窃取官物,向其他州郡索取珍玩,甚至私自带走明帝才人作为自己的妻妾。而司马懿自曹爽专权后就称病回避曹爽,韬光养晦等待良机。曹爽、曹羲兄弟以为大权在握,因而屡次一起出游,大司农桓范屡次劝说曹爽要牢牢控制住京城军队,不要轻出,并对他说:“你们兄弟总揽大权,掌管禁兵,不宜一起出城。万一有人关闭城门,你们谁又能进城呢?”曹爽不听。

正始十年(249年)正月,司马懿苦等数年的机会终于来了,大将军曹爽兄弟奉魏帝曹芳去祭扫高平陵,司马懿乘机发动政变,并率兵屯司马门,控制京城,而桓范此时却疾驰出城向曹爽告变。司马懿怕曹爽会绝地反击,于是先后派侍中许允、尚书陈泰等人诱劝曹爽放弃权力,并以洛水为誓允诺其只交出兵权,便可保留爵位富贵一生。桓范见到曹爽兄弟后,劝他们带着皇帝到许昌,用许昌武库的兵器装备军队,以皇帝之名征发各地军队包围洛阳平定司马懿的叛乱,又以大司农印绶担保不会缺粮,挟天子以令天下,谁敢不从。如果曹爽听了桓范的这个建议,或许之后就没有什么司马氏代魏自立了,如果曹爽有魏武帝曹操十分之一的勇武,结果也不会是之后的身首异处,可历史没有如果。

在想了整整一夜后,曾经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已经吓破了胆,他哭着对桓范和身边的军将说道:“还是降了吧,这样还可以保留爵位,做一个富家翁,如果战败就死无全尸了。”众军将一时气泄,皆散。当曹爽解下印绶时,主簿杨综劝道:“您挟持天子手握大权,难道要放弃这些权位而跑到东市去被砍头吗?”桓范见此大哭着说:“曹子丹这样有才能的人,却生下你们这群蠢猪笨牛一般的兄弟!没想到今日受你们的连累要灭族了!”曹爽罢职不久就以谋反之罪被诛灭三族,桓范以其一党同被处死,并诛灭三族。但桓家却有人逃出了这场大难,桓氏的后代通过种种手段将自己家族这段历史给隐藏了起来,在一百多年之后终于夺了东晋司马氏的帝位,建立了一个桓楚政权,他就是桓玄

标签: 桓范三国曹魏

更多文章

  • 司马懿诛灭了曹爽的三族,夏侯家干嘛去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懿,三国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司马懿。通过这一行动,司马懿真正的架空了曹魏政权,真正的掌权人变成了司马一族。但是,当时手掌兵权的夏侯一家为什么不派人去阻止司马懿呢?他们毕竟是效忠于曹魏的,唇亡齿寒,当曹魏政权遭受灭顶的灾祸,他们一族也会受到波连。司马懿为了夺权,诛杀了曹爽,为啥夏侯家族不

  • 曹爽有虎符为什么还不敢讨伐司马懿?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爽,三国

    对高平陵之变, 虎符在手的曹爽为什么不敢讨伐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爽与司马懿同为托孤大臣,可是曹爽却剥夺了司马懿的兵权,架空司马懿。司马懿通过诈病,让曹爽放松了警惕。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坟,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桓范带着兵符

  • 司马懿能篡位成功,与曹爽兄弟被废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曹爽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魏国皇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均从行。司马懿乘机上奏郭太后,请废曹爽兄弟。当时,司马师为中护军,率兵屯司马门,控制都城洛阳。作为执掌曹魏大权多年的重臣,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中完成了对曹爽的致命一击。在曹爽放弃抵抗之后,司马懿违背诺

  • 曹爽靠什么能压制司马懿十年之久?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爽,三国

    说到曹爽,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熟悉三国的朋友都知道,司马懿夺取曹魏政权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高平陵政变。在公元249年的一天,大将军曹爽陪同小皇帝曹芳去高平陵祭祖,司马懿乘机发动了政变,控制了首都洛阳,又逼曹爽交出了兵权,最后控制了曹魏朝廷。曹爽真的是个无能之辈吗?我们可以先分析一下曹爽集团和司马懿集团各自

  • 曹爽为什么选择相信司马懿?曹爽到底是怎么想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爽,司马懿

    高平陵之变,是曹魏政权走向末路的标志性事件,司马家正式掌控大权,曹家的天下实际上已经改名换姓了。而在这场事变当中,曹爽的表现也实在是让人感叹,当时的情况,只要曹爽不答应司马懿,谁胜谁负犹未可知,然而曹爽就相信了司马懿说的不杀降,乖乖的听话,结果还是死在了司马家的刀下。那为什么曹爽还是选择相信司马懿?

  • 曹爽把司马家的很多人赶出京城,为何司马懿还能政变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曹爽

    正始年间,曹爽把持魏国军政大权,而司马懿诈病在家闭门谢客,当时的魏帝曹芳尚且年幼,尤其在曹真死后,魏国大小事务都由曹爽一人决断,行天子令,好是威风,并且对非曹氏一族打压甚重,就连司马一族也未能幸免,偌大的河内司马氏,只剩下了司马懿这样一个名义上的太傅,而其余人不是被贬官就是被赶出京城,顾而人心惶惶,

  • 曹爽如果听取了桓范的建议的话 他能不能反杀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爽,桓范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爽和桓范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众所周知,司马一族之所以能取代曹魏的统治地位,一场政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场政变便是“高平陵之变”。在这场政变中,司马懿不仅清除了以曹爽为首的曹氏宗族在朝中的势力,而且还将很多心腹、亲信提拔到了重要岗位。正是他的这一番操

  • 曹魏著名文学家桓范,为何宁可选择曹爽也不投靠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桓范,三国,曹魏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桓范的故事。桓范在三国群英聚会的局面下,其实是个不起眼的人物。诸葛亮、司马懿、曹操这些人要比他闪亮得多,不过桓范的子孙后代中,有一票非常著名的人物。桓范是谯郡龙亢桓氏第六世中的一个人物,也是士族大家。虽然族谱散落,但是根据田余庆老先

  • 如果曹爽不投降的话,司马懿能够政变成功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曹爽

    谈及三国,很多人都感到有遗憾,曹操曹孟德一世英名,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最后却被司马懿鸠占鹊巢,夺取了胜利果实。人生之悲,莫过于此。然而,司马懿叛变之后,为何曹操当年的老部下,基本上都坐视不管呢?相信只要曹操老部下动手,那么作为不掌握军权的司马懿,绝对很难抵挡,只有失败一条路。那么,这其中究竟有什么内

  • 为什么说有桓范作为智囊,曹爽是必败无疑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桓范,曹魏

    桓范,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大部分高官都站在他这一边,但有一个人例外,这就是大司农桓范。桓范被称为是曹爽的智囊,不过,这个人却是心胸狭窄,容不得别人比他好,哪怕是自己的亲人提醒他一句都不行。有这样一个人成为曹爽的“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