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黄月英:三国时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奇女子

黄月英:三国时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奇女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900 更新时间:2024/2/13 4:09:49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要讲的这个人,她是三国里唯一一个“上知天下知地理”的女子,而且她的美貌也不在貂蝉之下,她就是黄月英

黄月英,相信很多人应该非常熟悉,在三国里面,他是诸葛亮的妻子。黄月英,三国时荆州沔南白水人,出生在一个富贵家庭,在当时有很多百姓传闻黄月英是一位非常漂亮的女子,长得花容月貌,而且年轻的黄月英自小喜爱读书,对于兵法也颇有研究,就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为丈夫解惑,而且她喜欢交际一些知名的人物。听闻诸葛亮学识非常渊博,很多名人雅士对他十分敬仰,于是便对诸葛亮动心,主动向父亲提亲。

黄月英虽然主动提亲,但是她还是想测试一下诸葛亮的品性,看他是不是一个以貌取人的凡夫俗子,于是让自己父亲前去提亲的时候跟对方说自己长得很丑,本以为诸葛亮会仔细思考或者斟酌一番,结果却令人意外,诸葛亮立马就答应了。

在结婚那天,黄月英想再次试探一下诸葛亮是否真的心愿迎娶自己,而他却没成想自己的这些小伎俩早已经被自己看穿,当天黄月英打破常规在自己头上盖了一层红布,要诸葛亮亲自为其解开红布,没想到诸葛亮毫不犹豫的将盖头掀开,当他看到了如此美丽的黄月英的时候,大吃一惊,这与之前所说的丑根本搭不到边界,还以为是搞错了。

这个时候黄月英才说明情况,都是自己的主张,不过诸葛亮也没有生气,反而更加的爱上了这个灵活可爱的奇女子。据说在他们之后,当地百姓结婚就有了一个新的习俗,就是姑娘结婚出嫁的时候必须用红布盖住。黄月英自从成为了诸葛亮的妻子之后,多次帮助夫君出谋划策,所以后人对于黄月英此人的评价还是挺高的,至今为止都有很多关于她和诸葛亮的动人传说。

标签: 黄月英三国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为什么娶黄月英?揭秘背后真实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三国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难道诸葛亮真的除了人奇,审美观也和普通人不一样吗?古史中有记载,就说明了诸葛亮是如何娶到他的这个妻子黄月英的。当时的黄承彦就是沔南的一个有名的名士,他听说诸葛亮在择妻,而他正好就有一个女儿,他对诸葛亮说,我有一个女儿,这个女儿非常的丑,黄色

  • 古代三妻四妾是正常事 诸葛亮为什么只娶黄月英一个妻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黄月英

    你真的了解诸葛亮和黄月英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封建社会,许多门阀士族,甚至有钱人家为了绵延子嗣,往往都要在娶妻的同时纳几门妾室,毕竟即便是一个豪绅或是富贵人家,也需要挑选出优秀的子嗣继承家业,好让家族兴旺。然而三国时期,号称智慧化身的诸葛亮虽然出身名门,后来通过自己的才学

  • 是谁生擒的审配?审配后来究竟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审配,曹操,徐晃,袁绍

    审配最终是死于与曹操的邺城攻防战中。在邺城被曹操攻破后,审配被曹操麾下的将领徐晃生擒。徐晃是三国时期非常有名的名将,效力于曹操,曾为曹操立下无数功劳。徐晃,字公明,家住河东杨,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河东杨小吏,之后因为征讨贼寇有功而在杨奉手下担任骑都尉。后因曹操击败杨奉,于是徐晃转投于曹操手下,效力于曹

  • 审配被谁活捉了 审配后来究竟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审配

    审配(?-204年),字正南,魏郡阴安(今河北清丰北)人。为人正直, 袁绍领冀州,审配被委以腹心之任,并总幕府。河北平定,袁绍以审配、逢纪统军事,审配恃其强盛,力主与曹操决战。曾率领弓弩手大破曹军于官渡。官渡战败,审配二子被俘,反因此受谮见疑,幸得逢纪力保。袁绍病死,审配等矫诏立袁尚为嗣,导致兄弟相

  • 审配是谁?他是怎么让曹操吃尽苦头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审配,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审配在建邺让曹操吃尽苦头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审配字正南,是袁绍手下的心腹大将,也是袁绍身边的重要谋士。审配在建邺城的死守让曹操吃尽了苦头。建安九年二月,袁尚再一次进攻袁谭的所在地平原城,守邺的重任,也就落在了审配的肩上。袁绍死后,审配与逢纪二人,立了

  • 袁绍是怎么拿下冀州的?逢纪献出的计策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逢纪,袁绍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袁绍是怎么拿下冀州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三国时攻伐是常有的事情,各路诸侯都想占据一片领土为根据地,然后徐图进取,施展自己的才能,袁绍也不例外,袁绍早在各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就已经在心中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他想南据黄河,北守燕、代,其中冀州这块肥肉袁绍已经垂涎良久

  • 袁尚的虚实真假解围战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袁尚

    建安九年五月,过于自信的审配开始为他的失误付出巨大代价!首当其冲的当然是邺城无辜的百姓,紧接着的是可怜的守城士兵,态势如同孤岛的邺城彻底断绝了粮食供应之后,人们首先作战的对象是自己填不满的肚子,灌满了漳河水的围城堑壕割断了人们一切逃生的希望,把自己的同类作为食物的惨景即将在邺城重现了。围攻邺城的曹操

  • 曹操高智商计杀袁尚 借刀杀人不可谓不高明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操,袁尚

    三十六计里的第三计,借刀杀人计谋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作品简介《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在三国时,三十六计被灵活的用于战争等事件中,以下

  • 袁绍为什么要传位袁尚?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袁尚,三国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袁绍传位袁尚,你以为只是袁尚长得帅?熟读三国的人都知道,曹操确立天下大势,奠定北方霸权的关键一役是官渡之战,但其实此战只是缓解了曹操来自于北方的压力,在实力对比上,袁绍的河北依旧强过曹操的中原,真正改变南北均衡局面的诱因是袁绍病故传位于幼子袁尚,长子袁谭不服

  • 水淹七军:名将于禁到底在哪里比不上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于禁关羽

    于禁在三国时期堪称一代名将,为曹氏集团的振兴与发展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樊城之役,因为一着不慎,被关羽水淹了七军。于禁兵败后先是被关羽羁押,吕蒙夺取荆州以后,又被孙权软禁在江南。曹操死后,孙权为了集中力量对付刘备,从改善孙曹关系的角度出发,才把于禁放回江北。回到魏国后,曹丕对于禁战败后没有杀身成仁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