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东汉名将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由来

揭秘东汉名将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由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313 更新时间:2023/12/30 2:34:53

班超,字仲升,男,汉族,公元32年生,属相龙,星座约为射手座,陕西咸阳人。历任正科级的掌管奏章和书的兰台令史,上尉军衔的代理司马,少校军衔的汉朝出使西域武官,上校军衔的军司马,少将军衔的将军长史,上将军衔的定远侯。班超是东汉朝代的杰出的军事将领。他以超群的智慧,非凡的能力,顽强的意志,立足西域31年,正确地执行东汉朝“断匈奴右臂”的政策,团结和争取多数中间势力,孤立和打击匈奴力量,因而取得了对匈作战的最后胜利。不仅维护了东汉王朝的国家安全,而且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容貌

《后汉书·班超列传》记载,有一次,班超去相面。看相的人说;“你有燕子一般的下颌,老虎一样的头颈,燕子会飞,虎要食肉,这是个万里封侯的命相。”笔者在北京国家图书馆找到一幅班超的画像。像中的班超和《水浒传》中的“黑旋风”李逵有几分相似。农夫打扮,武将长相,头戴裹巾,身穿布衣。雄蚕蛾眉,金钱豹眼,颌下钢髯横生,唇上两撇翘胡,满脸杀气,望而生畏。班超的外貌虽然凶猛刚烈,,但内心孝敬恭谨,他不拘小节,但人有大志。他还很有口才,博览群书,能够权衡轻重,洞察世事。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公元73年,少将军衔的东汉奉车都尉窦固出兵攻打匈奴,班超随从北征,在军中任上尉军衔的代理司马之职。此官职虽小,但它是班超文墨生涯转向军旅生活的第一步。班超一到军旅之中,就显示了与众不同的才能。他率兵进击新疆哈密西四堡,征战新疆巴里昆湖,小试牛刀,斩俘很多敌人。窦固很赏识他的军事才干,派他出使西域。

班超只带着36名部下,组成一队人马,不怕山高路远,一路跋涉而去。他们千里迢迢,来到了新疆罗布泊西南的鄯善国。鄯善国王听说东汉王朝使节平访,亲自出城迎候。东道主把班超等人奉为上宾。班超向主人说明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来意,鄯善王很高兴。

但没想到,过了几天,东汉王朝的宿敌匈奴国也派使者来和鄯善王联络感情。鄯善王不敢得罪,同样也热情款待他们。匈奴使者在主人面前,说了东汉王朝的许多坏话。鄯善王受到挑拨离间,顿时怒气冲天。第二天,他拒不接见班超,态度也十分冷淡。他甚至派兵监视班超。班超立刻召集大家商量对策。班超说:“只有除掉匈奴使者才能消除主人的疑虑,两国和好。”可是班超他们人马不多,而匈奴兵强马壮,防守又严密。

但是班超没有畏惧,他把大家召集起来,激动地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天深夜,班超带了士兵潜到匈奴营地。他把仅有的36人分成两队,一队人拿着战鼓躲在营地后面,一队人手执弓箭刀枪埋伏在营地两旁。他们一面放火烧帐篷,一面击鼓呐喊。匈奴人大乱,结果全被大火烧死,乱箭射死,班超亲手搏杀了匈奴使者。

第二天,班超请来鄯善王,把匈奴使者的首级给他看,鄯善王没想到东汉使者如此的神威勇武,大惊失色,举国震恐。班超此时对他好言抚慰,晓之以理,鄯善王立即表示愿意归附东汉朝,并且同意把王子送到东汉朝作人质。

班超不辱使命,出色完成任务,他勇斩匈奴,威慑边疆的英雄事迹,被窦固上报东汉朝廷。汉明帝很欣赏班超的勇敢和韬略,认为他是难得的人才,就把镇守西域的重任交给了他。

更多文章

  • 东汉外交家班超简:简述班超出使西域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班超,汉朝,东汉人物

    导读:班超出使西域30年,恢复了东汉朝廷对西域的统治和中西交通,使东汉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得以继续发展。班超在出使西域期间,曾于永元九年(97年)派甘英出使大秦。虽然没有成功,但为以后打通欧亚交通做出了贡献。班超的功业将永载史册。永平十六年(73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兵攻打匈奴,班超随从北征,在军中任

  • 东汉对塔里木盆地的征服:班超经营西域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东汉,塔里木盆地,征服

    无论对这些希腊文地名及汉文地名之间所作的鉴定的正确性如何,可以肯定的是,自从这条一端是罗马和帕提亚帝国,另一端是汉帝国的、横跨亚洲大陆的丝绸之路开通起,沿塔里木南北两缘绿洲上排列的印欧诸小国就开始有了相当大的商业重要性。事实上,匈奴与中国人为控制这些国家而互相争夺,前者从这些王国以北的阿尔泰山高地窥

  • 解密田丰之死:为什么预判准确也要被袁绍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袁绍,田丰,三国,

    自古君主要成就一番事业,需要一些优秀人才的辅佐,而对于这些辅佐的人来说,他们在把君主推上成功之路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体现了自己的价值。这就是一些智谋型人才积极出谋划策,甚至犯颜直谏的动力所在。作为一个优秀的君主,他们懂得这一点,所以一般都会鼓励下属积极建言献策,并择其良言而用之。即便是一是不

  • 袁绍在退兵的时候为何要杀掉田丰?田丰之死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袁绍,田丰,三国

    袁绍进攻官渡。曹操起军七万迎敌,绍兵临发,田丰上书谏曰:“今且宜静守以待天时,不可妄兴大兵,恐有不利。”绍怪其出言不吉而欲斩,众人求告免死。绍怒曰:”待吾破曹归来,以正其罪。”这是三国演义里的一个场面。田丰的意见无疑是正确的,作为河北著名谋士,田丰敏锐地判断到袁绍军中有诸多不稳定因素,急于谋战必败无

  • 袁绍为何不听取田丰的建议?田丰出了什么建议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袁绍,田丰

    袁绍是三国时期的霸主,当时和曹操对峙,一时间曹操还不是袁绍的对手,曹操挟持汉献帝,曾拜大将军,封袁绍为太尉。袁绍不同意,曹操就把大将军的职务让给袁绍,曹操知道袁绍不好对付。曹操攻打刘备,因为当时刘备占据徐州,而且刘备袭杀了徐州守将车胄。曹操大怒,决定在和袁绍大战之前,先除去祸害。刘备一听说曹操大军来

  • 袁绍谋士田丰怎么死的?袁绍为什么要杀田丰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袁绍,田丰,三国

    袁绍谋士田丰怎么死的?袁绍为什么要杀田丰田丰是东汉末年钜鹿郡人,从小就天资聪颖,博学多才,在当地很有名望。入朝做官后因不满朝政腐败宦官专权而辞职回乡。在韩馥(fù)做了冀州牧后,田丰又在韩馥手下做官,但却因为刚直不阿不会拍马屁而不被重用。韩馥后来被袁绍赶走,袁绍倒是很器重田丰,“卑辞厚币以招致丰”,

  • 东汉末年谋士田丰 田丰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田丰,谋士,东汉

    田丰(?-200年),字元皓,钜鹿(今河北巨鹿一带)人,一说渤海人。东汉末年袁绍部下谋臣,官至冀州别驾。其为人刚直,曾多次向袁绍进言而不被采纳,曹操部下谋臣荀彧曾评价他“刚而犯上”。后因谏阻袁绍征伐曹操而被袁绍下令监禁。官渡之战后,田丰被袁绍杀害。弃韩就袁田丰自幼天姿聪慧,少年时丧亲守丧,守丧的时间

  • 田丰的悲剧是如何酿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田丰,三国

    一部《三国》,往往被人们看作教科书。据说,满洲八旗的悍将没学过什么兵法,打胜仗就靠《三国演义》,用小说作为智库,夺取了大明天下。即便是教科书,也各有各的读法。例如,从袁绍的谋士田丰之死,不同的人就能读出不同的经验和教训。很多人往往拿袁绍的心胸说事,这似乎有点隔靴搔痒。田丰之死的过程缘由我们就不说它了

  • 桑弘羊变法对当时统治者的地位有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桑弘羊变法

    桑弘羊简介看过《大汉天子》的人一定都对桑弘羊这个人物有着比较深刻的印象。他曾经当过汉武帝的陪读,可以说和汉武帝有着极深的感情。后来,在汉武帝死后,又被汉武帝托孤,以辅政大臣的身份继续为汉朝效力。可以说是两朝元老了。他任职期间,推行和改革了一系列政策,都为汉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只是,一般功劳太大的人最

  • 桑弘羊究竟是怎么死的?桑弘羊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桑弘羊,汉朝

    桑弘羊(?—前80年),洛阳人,西汉政治家、财政大臣,事汉武帝、汉昭帝两朝,历任侍中、大农丞、治粟都尉、大司农、御史大夫等职,因功赐爵左庶长。桑弘羊出身商人家庭,十三岁时以精于心算入侍宫中。自元狩三年(前120年)起,在武帝大力支持下,先后推行算缗、告缗、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币制改革、酒榷等经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