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袁绍在退兵的时候为何要杀掉田丰?田丰之死真相

袁绍在退兵的时候为何要杀掉田丰?田丰之死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325 更新时间:2024/3/8 17:21:21

袁绍进攻官渡。曹操起军七万迎敌,绍兵临发,田丰上书谏曰:“今且宜静守以待天时,不可妄兴大兵,恐有不利。”绍怪其出言不吉而欲斩,众人求告免死。绍怒曰:”待吾破曹归来,以正其罪。”

这是三国演义里的一个场面。田丰的意见无疑是正确的,作为河北著名谋士,田丰敏锐地判断到袁绍军中有诸多不稳定因素,急于谋战必败无疑。后来的结果也证明了田丰的预见性,绍军大败而归。从这里充分看到了袁绍刚愎自用的本性。正因为对手下正确的意见视而不见,本身还没有出众的才华。最终导致了自己国破家亡郁郁而终的下场。而这也是几千年年来,无数亡国之君的共同特征.

果然,袁绍全线败退,曹操趁势掩杀。一个匆匆如漏网之鱼,一个指挥兵士当仁不让。此时的袁绍已经没有了昔日的威风与豪气,自然连当日雍容华贵的风度也没有了,只有仓惶逃跑的份。

应该说袁绍的败是自找的,而曹操得胜有些偶然性。

本来战场上机会是稍纵即逝的,看看袁绍他本来应该是笑到最后的:

其一,袁绍很有名气,四世三公之后,拥有很多的铁杆粉丝。而且他祖祖辈辈都做大官,有很多人都喜欢跟他后面转。

其二,袁绍的根据地极为广泛,整个黄河流域,大本分是袁绍的天下。地多,人就多,军备物资就多,打起仗来这是最为有利的条件。

其三,他有军队上的绝对优势。六十万军队绝对不是个小数目。而且这些士兵都是能征惯战的,经过了战火的洗礼,往往极其富有战斗经验。

其四,他有众多谋士。袁绍阵营的许攸郭图、田丰、沮授逢纪、荀谌这些当时都是很厉害的谋士,他们对当时的形式都能看透。像田丰等人早就提出了明确的战争策略,那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惜袁大头不给力;至于沮授更是袁绍的忠臣,多少次劝说袁绍要采取什么样的用兵方法。至于许攸,其实也很有本事,奈何袁绍不用,当然别人要找自己的用武之处。

其五,袁绍有众多的武将,而且这些武将都善于打硬战、恶仗,比如颜良文丑淳于琼张郃高览等。

其六,袁绍有许多忠心耿耿的人物,比如田丰沮授。

可是曹操就不行了,相比之下,袁绍的优势就是曹操的劣势。曹操抓住了几个有力的时机,及时出兵,迅速扭转了乾坤:

其一,巧用关羽斩了颜良解了白马之围,给袁绍一次小刺激。

其二,以逸待劳杀了文丑,让袁绍很揪心。

其三,及时发明了霹雳战车,让袁绍招架不住。

其四,当自己危险的时候,恰好从袁绍阵营里跑来了许攸,给了他雪中送炭的机会。

因此,袁军全线崩溃,曹军一鼓作气。形如秋风扫落叶之势,不过,袁绍一直到最后,还是很猖狂的。因为他打听了田丰曾在监狱里笑他。

其实,田丰没有嘲笑袁绍,当有人像田丰前来报喜的时候,说袁公打了打败仗,今天肯定会向你赔不是。

田丰平静的说:主公这个人表明上胸怀若谷,无所不容,其实心胸很狭窄。如果他要是打了胜仗,我还能活命,现在失败了,我的死期也到了。

狱卒不相信。可是不久就有人传来袁绍的意思,处斩田丰。

田丰被杀的当儿,天阴阴的冷冷的。很多人都不太相信。

田丰被杀的当儿,曹操也在做一件事情。就是很多人搜出当年自己手下曾经给袁绍写的书信,人们纷纷拿出来像曹操邀功。

曹操看也没看,让所有的书信都装在一起,然后亲自点起了火把,焚烧了。

此时,胆战心惊的人平静了下来。曹操说:打败袁绍,我是侥幸。别说别人,我自己都没有把握。给袁绍写信,也是人之常情。

标签: 袁绍田丰三国

更多文章

  • 袁绍为何不听取田丰的建议?田丰出了什么建议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袁绍,田丰

    袁绍是三国时期的霸主,当时和曹操对峙,一时间曹操还不是袁绍的对手,曹操挟持汉献帝,曾拜大将军,封袁绍为太尉。袁绍不同意,曹操就把大将军的职务让给袁绍,曹操知道袁绍不好对付。曹操攻打刘备,因为当时刘备占据徐州,而且刘备袭杀了徐州守将车胄。曹操大怒,决定在和袁绍大战之前,先除去祸害。刘备一听说曹操大军来

  • 袁绍谋士田丰怎么死的?袁绍为什么要杀田丰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袁绍,田丰,三国

    袁绍谋士田丰怎么死的?袁绍为什么要杀田丰田丰是东汉末年钜鹿郡人,从小就天资聪颖,博学多才,在当地很有名望。入朝做官后因不满朝政腐败宦官专权而辞职回乡。在韩馥(fù)做了冀州牧后,田丰又在韩馥手下做官,但却因为刚直不阿不会拍马屁而不被重用。韩馥后来被袁绍赶走,袁绍倒是很器重田丰,“卑辞厚币以招致丰”,

  • 东汉末年谋士田丰 田丰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田丰,谋士,东汉

    田丰(?-200年),字元皓,钜鹿(今河北巨鹿一带)人,一说渤海人。东汉末年袁绍部下谋臣,官至冀州别驾。其为人刚直,曾多次向袁绍进言而不被采纳,曹操部下谋臣荀彧曾评价他“刚而犯上”。后因谏阻袁绍征伐曹操而被袁绍下令监禁。官渡之战后,田丰被袁绍杀害。弃韩就袁田丰自幼天姿聪慧,少年时丧亲守丧,守丧的时间

  • 田丰的悲剧是如何酿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田丰,三国

    一部《三国》,往往被人们看作教科书。据说,满洲八旗的悍将没学过什么兵法,打胜仗就靠《三国演义》,用小说作为智库,夺取了大明天下。即便是教科书,也各有各的读法。例如,从袁绍的谋士田丰之死,不同的人就能读出不同的经验和教训。很多人往往拿袁绍的心胸说事,这似乎有点隔靴搔痒。田丰之死的过程缘由我们就不说它了

  • 桑弘羊变法对当时统治者的地位有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桑弘羊变法

    桑弘羊简介看过《大汉天子》的人一定都对桑弘羊这个人物有着比较深刻的印象。他曾经当过汉武帝的陪读,可以说和汉武帝有着极深的感情。后来,在汉武帝死后,又被汉武帝托孤,以辅政大臣的身份继续为汉朝效力。可以说是两朝元老了。他任职期间,推行和改革了一系列政策,都为汉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只是,一般功劳太大的人最

  • 桑弘羊究竟是怎么死的?桑弘羊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桑弘羊,汉朝

    桑弘羊(?—前80年),洛阳人,西汉政治家、财政大臣,事汉武帝、汉昭帝两朝,历任侍中、大农丞、治粟都尉、大司农、御史大夫等职,因功赐爵左庶长。桑弘羊出身商人家庭,十三岁时以精于心算入侍宫中。自元狩三年(前120年)起,在武帝大力支持下,先后推行算缗、告缗、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币制改革、酒榷等经济政

  • 桑弘羊舌战群儒的故事是怎样的?其结局又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桑弘羊,汉朝

    提起舌战群儒来,人们都会想到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在东吴的一场纵横捭阖、游刃有余的精彩辩论。《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写诸葛亮只身随鲁肃过江、游说东吴群臣。时值刘备新败,退守夏口,曹操大军压境,东吴上下主降之风日盛。在此情势下,诸葛亮以其超人的胆识与高超的语言技巧,同东吴群儒展开舌战,并以其滔滔

  • 桑弘羊变法主要是哪方面的?变法的结果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武帝,霍去病,卫青,桑弘羊

    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常常会推行各式各样的政策和法令,来达到自己剥削人民的目的。著名的商君变法,让秦国走上了吞并诸国的道路,经过几代君王的实施,秦终于统一天下。由此可见,变法对统治者的地位有很大影响。但是像王安石这样失败的案例也不在少数,变法使得他们被贬不说,有的甚至丧掉性命。桑弘羊

  • 汉帝国的首席理财专家桑弘羊 完成了一场经济改革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桑弘羊,汉朝,理财专家

    中国数千年历史,辉煌灿烂、气势如虹的时代当属汉唐两朝,作为雄踞东方的农业帝国,即使国君有天纵之才,没有一个好的经国济世之才做助手也总是事倍功半。一代雄主汉武帝,开疆拓土逐匈奴于漠北,青史留名的功绩,没有强大国力的支撑是绝对办不到的。当时汉帝国的国力,除了文景两帝苦心经营之外,最关键的是还有一位理财能

  • 汉朝名臣桑弘羊:一生致力于汉代国有经济的发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桑弘羊,盐铁论,国有经济,

    桑弘羊一辈子努力就为了一个目标,让皇帝手里的钱多一些,他的智商全部用在想皇帝之所想,急皇帝之所急,甚至在皇帝死后,还想继续贯彻当年的路线方针政策。读历史的最大乐趣,就是发现很多我们今天的苦恼,千百年前的先人们也都经历过。《盐铁论》是近几年一本可以读多遍的书,每次读都有很多会心的感受。一是这本书语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