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广和程不识:在卫青霍去病以前的军界双壁

李广和程不识:在卫青霍去病以前的军界双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621 更新时间:2023/12/19 3:13:51

广和程不识都是汉武帝时的大将,但两个人治军的风格迥异。在这里举他们两个人做例子,是想谈一谈领导的方式与风格对事业的影响。

李广是有名的飞将军;程不识,可能除了专门研究秦汉史的人之外,很少有人听说过他。其实在汉朝前期,特别是汉武帝时代,两个人是齐名的。他们一个是现在河北省的太守,一个是今天山西省北部的太守。当时的太守大多是边境上的守将。

李广是名声很大的人物。李广训练部队以恩义相结,不重纪律,因此每位将领都与他交情好。作战时,他的行军布阵采用自由的作风,不拘一格,他所带领的骑兵非精良,以机动性代替当时中国传统的行军布阵,所以李广的部队常常获胜,有时即使士兵比较少,也能以少制众,反败为胜。李广时常带领少量精锐突击队突袭匈奴,有时成功,有时失败。其实,李广的做法不是带领大兵团作战的方式。打匈奴时,大军五道出击,武帝不让他领导正面的军队,只让他率领辅助部队,未尝没有道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的悲剧,造成他的英雄事迹的传诵。

程不识和李广相比,有鲜明的特点。他是非常严谨的将领,将部队按照最严格的纪律训练,分成部伍,有职责明确的层级指挥系统。部队出战时,总是处在人不解甲、马不卸鞍的戒备状态。他的军队以步兵为主,行军很慢,但很坚实。凡是他率军作战,前面一定有斥候,左右一定有掩护,一队一队互相呼应,互相照管,安营扎寨很有章法。行动起来,全军一起行动;扎下营来,敌人冲不动。他从未让匈奴人得逞,但他自己也没有取得过重大的胜利。程不识应当算是极为稳重的将领。在西汉,人们都知道程不识是名将,因为他战不败。而李广呢,不是大胜,就是大败,就好比在赌场赌钱,不是大赢,就是大输。程不识则能够不断地积累胜利。

李广、程不识代表了两种指挥管理的典型,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这两个人之间难作必然的好坏评断。就亲和力与团结力来说,李广军队的五千人可以顶五万人来用,而程不识的一万人则永远是一万人,但也是不至于轻易被打垮的。程不识指挥军队的风格在汉朝延续了很长的时期,所以汉朝时“军中只闻将军令,不闻天子诏”。换句话说,指挥的命令只能下达到第二级,无法下达到第三级以下。这样的部队非常坚实,但扩张性与活动性都受到相当大的限制。

这两类例证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少见。具体说来,居上风的时候,李广的军队较容易成功。平常的时候,程不识的作风可以维持不败。最好的方法是适当地调和这两种风格,但如调和则是另一门大学问。从一般情况来看,如果我们不知道眼下的局势如何,还是选择程不识那种类型的人才或者采取程不识那样行事的作风比较稳妥一些。

标签: 李广程不识汉初

更多文章

  • 诸葛亮的先祖诸葛丰是怎样的人?他为何被贬为庶民?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丰,西汉

    诸葛丰,字少季,琅琊诸县人,西汉官员,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先祖。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光之所以评价诸葛丰“前誉而后悔”,是因为诸葛丰先是称赞周堪张猛,后来又贬低弹劾周堪和张猛,前后言行不一,汉元帝认为诸葛丰是为了上位,沽名钓誉图个虚名才弹

  • 诸葛丰:西汉时期官员,自幼聪慧,性情刚正不阿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丰,西汉

    诸葛丰,字少季,琅琊诸县人,西汉官员,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先祖。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诸葛丰自幼聪慧,读经阅史,曾为御史大夫贡禹属官,后荐举为文学侍御史。汉元帝时,曾授其为司隶校尉,继而长为光禄大夫。他性情刚正不阿,对贪官污吏、专事阿谀奉

  • 诸葛丰:诸葛亮的先祖,因弹劾权臣被皇帝贬为庶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丰,西汉

    诸葛丰,字少季,琅琊诸县(山东诸城)人,西汉官员,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先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丰自幼聪慧,读经阅史,曾为御史大夫贡禹属官,后荐举为文学侍御史。汉元帝时,曾授其为司隶校尉,继而长为光禄大夫。他性情刚正不阿,对贪官污吏、专事阿谀奉

  • “前誉而后毁”,诸葛丰为什么被汉元帝贬为庶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丰,西汉

    诸葛丰,字少季,西汉官员,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先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提起诸葛丰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但提起诸葛亮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诸葛丰就是诸葛亮的先祖,在西汉元帝刘奭时曾担任过司隶校尉,授光禄大夫。诸葛丰年少时便聪慧好学,素有贤名。经过多年的精

  • 西汉时期官员诸葛丰简介:对专事阿谀奉承之小人恨之入骨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丰,西汉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也有认为汉始于公元前206年一说),史书又称为“前汉”“先汉”,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诸葛丰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丰,字少季,琅琊诸县(山东诸城)人,西汉官员,三国时

  • 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 杨震墓建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杨震

    杨震暮夜却金东汉的大臣杨震作风廉洁,从不为自己私欲谋利益,贪污受贿这种下等官员才做的事情,杨震以他们为耻。在他担任荆州刺史的时候,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更加说明了杨震为官清廉的好品质。当时他发现手下王密非常有才华,可以用才高八斗来形容,就向朝廷推荐这个人,一听是大清官杨震推荐的,朝廷让他当县令。杨震前往

  • 为官清廉的大臣杨震 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杨震,杨震暮夜却金

    杨震暮夜却金东汉的大臣杨震作风廉洁,从不为自己私欲谋利益,贪污受贿这种下等官员才做的事情,杨震以他们为耻。在他担任荆州刺史的时候,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更加说明了杨震为官清廉的好品质 。当时他发现手下王密非常有才华,可以用才高八斗来形容,就向朝廷推荐这个人,一听是大清官杨震推荐的,朝廷让他当县令。杨震前

  • 名臣杨震清白家风代代传:“四知却金”成千古佳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名臣,杨震,汉代,

    东汉时的涿郡,治所在今涿州市。史书记载,杨震任涿郡太守时,“性公廉、不受私谒”,即严守公正清廉的官风,从不接受私人的礼物。其子孙也深受影响,清白家风代代流传。事实上,杨震的这种作风是一贯的。早在任荆州刺史时,就为朝廷荐举了很多人才,但绝不收取他们的谢礼。后来杨震调任东莱太守,赴任途中路过昌邑县,为答

  • 东汉名臣杨震:一个对腐败集团的“亮剑”的清官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杨震,东汉

    东汉杨震,一个清官对腐败集团的“亮剑”战争片里的李云龙说:一个真正的剑客,面对比自己强大得多的对手,虽然明知不敌,但也要勇敢的亮剑,亮剑精神就是我们的军魂,剑锋所指,所向披靡。当官不是打仗,但官场从来是战场,战场拼刺刀打枪炮。官场斗权势搏心计。没有硝烟,却阴谋阳谋弥漫,宦海沉浮间,明枪暗箭,躲躲防防

  • 东汉名臣大儒杨震:暮夜却金被誉为“四知先生”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东汉,杨震,四知,

    杨震(?—124年),字伯起。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东汉时期名臣。从其父杨宝研习《欧阳尚书》,师从于太常桓郁。通晓经籍、博览群书。众儒生称赞他道:“关西的孔子杨伯起。”不应州郡礼命数十年,五十岁时,才开始步入仕途。被大将军邓骘征辟,又举茂才,历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元初四年(117年),入朝为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