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显忠原来就是天龙八部的好男儿乔峰的原型

李显忠原来就是天龙八部的好男儿乔峰的原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505 更新时间:2024/1/17 18:55:31

相信看过金庸《天龙八部》的人都会喜欢萧峰,汉人养大的契丹族男儿,一生悲苦,几乎从未真正幸福过。

在家与国,情与义等多种感情夹击下,萧峰最终自杀殒命,观者无不唏嘘,却也只能感叹:死是他唯一的也是最好的归宿。

在历史上,也确实有一位人物和萧峰的命运相似,所以他被认为是萧峰的原型,他就是李显忠。他家是党项族人,但从唐朝以来,他家就世袭苏尾九族巡检。

十七岁那年,金人来犯,李显忠要出战,他爹李永奇认为他年纪小,没经验,会连累别人。李显忠不以为然,趁着敌人睡觉的时候,杀十七人,砍下两个首级,夺得两匹马,由此成名!

但金人终究攻下了延安,并且给李显忠父子授官,李永奇声泪俱下,告诉李显忠自己是大宋人,让李显忠有机会就南归宋朝,自己死也无憾了。

之后,李显忠用计把金兵元帅推下悬崖,并通知父亲离城,李永奇带家人出城而走,却被金兵赶上,全家200人被杀。

……家属二百口皆遇害。是日,天昏大雪,延安人闻之皆泣下。《宋史 李显忠传》

李显忠悲伤至极,带26人到西夏,希望借兵报仇。金将“青面夜叉”久为西夏大患,李显忠带三千人,突袭对方大本营,直接活捉,西夏国君大喜,答应借兵20万。请注意,他只是说借兵,不是回家,因为在他心里,大宋才是他祖国。

请三千骑,昼夜疾驰,奄至其帐,擒之以归。《宋史 李显忠传》

李显忠这才带着兵回到延安,看到大宋的赦免书后,李显忠痛哭,百姓无不流泪,于是他带着旧部800人打算归宋。

这样一来,西夏不高兴了,派兵来打。李显忠二话不说,手舞双刀,带头杀敌,大败西夏,杀死万余人,夺马400余(也有说四万)匹。

他又杀了那些害死他一家的人,募兵数万,守在耀州的金兵萨里曷直接吓跑了。

高宗赵构接见了他,赐名李显忠(以前叫李世辅)。

那时候虽然金人和大宋议和,但不高兴还是来打,李显忠每次都奋勇抵抗,先后在灵壁、孔城打败金兵,甚至以两百骑兵打退过五千金人,后来又杀退一万,收复淮西,直接保障了宋庭的安危。

隆兴北伐时,李显忠打败灵璧守军,盟友邵宏渊却没打下泗县,还是靠李显忠的说辞,泗县才投降。

当然了,邵宏渊开始嫉妒李显忠,后来在宿州说好夹击金人,邵宏渊却按兵不动,直接导致李显忠兵败,隆兴北伐就此以失败告终。

朝廷先是贬斥他,了解是事情原委后,又让他官复原职(太尉)。

如此忠义异族,实在世间罕有,可惜败在同僚手里。对他的评价,抗金名将吴玠说:忠义归朝,惟君(李显忠)第一。金兀术对他的评价是:此人敢勇,宜且避之。

我认为,这是对他最好的评价。

标签: 天龙八部乔峰萧峰邵宏渊金庸

更多文章

  • 忠义无双李显忠:宋金西夏三朝为将曾欲劫持兀术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南宋,名将,李显忠,

    1127年4月,金兵攻破北宋都城东京汴梁,掳走徽钦二帝在内北宋皇室成员,史称“靖康之变”。同年5月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是为宋高宗。此后宋金双方展开了长达十五年的战争,期间涌现出不少名将,如金国的兀术,南宋则更多,如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的“中兴四将”,镇守川蜀的吴阶、吴璘兄弟

  • 邳彤怎么死的?邳彤的墓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邳彤,云台二十八将

    邳彤,字伟君,汉族,信都郡信都县(今河北省冀州市旧城)人 。王莽政权时期邳彤担任和成卒正。刘玄称帝后任和成太守。王郎起兵之后,他据城坚守,以待刘秀。此后随刘秀平定天下,历任和成太守、太常、少府、左曹侍中。先后受封为武义侯、灵寿侯。公元30年(建武六年),邳彤病逝。在河北安国一带的传说中。邳彤被称为“

  • 邳彤简介 东汉宗室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邳彤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邳彤,云台二十八将

    邳彤,字伟君,汉族,信都郡信都县(今河北省冀州市旧城)人 。王莽政权时期邳彤担任和成卒正。刘玄称帝后任和成太守。王郎起兵之后,他据城坚守,以待刘秀。此后随刘秀平定天下,历任和成太守、太常、少府、左曹侍中。先后受封为武义侯、灵寿侯。公元30年(建武六年),邳彤病逝。在河北安国一带的传说中。邳彤被称为“

  • 刘植简介 东汉宗室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刘植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植,云台二十八将

    刘植,字伯先,汉族,汉朝巨鹿昌城(今河北省巨鹿县)人。王莽末年,据昌城自守,后归顺刘秀,并助其招降刘扬。此后久经战阵,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是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二十八。刘秀称帝后,封昌城侯。后在密县阵亡。据城迎主刘植是右北平郡昌城人,刘氏是地方豪强大族,王莽末年,天下大乱,刘植与弟弟

  • 昭宣中兴第一将赵充国:年届七旬仍然带兵出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充国,西汉,汉宣帝,

    “西汉中期,生活在甘肃、青海一带的羌族人实力慢慢壮大,时长侵袭汉朝的边郡,双方打打停停,问题一直没能解决。而自从汉武帝重拳出击被汉朝打残的匈奴并不甘心,时时伺机报复,他们派遣使者联络羌族各部落,约定共同进攻张掖、酒泉等汉朝的西部边郡。宣帝神爵元年,也就是公元前61年,朝廷派人去羌族各部落进行调查,奉

  • 赵充国:西汉最擅长处理少数民族问题的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充国,羌人,西汉

    赵充国,西汉大将,生于汉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卒于汉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汉书.赵充国传》记载:“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邽人也,后徙金城令居”。1942年青海乐都县出土的“三老赵宽碑”记载:“其先系出自少皓,唐(尧)炎之隆,伯翳作崇嬴。自夏、商、造父周爰、既霸世风为竞谋佐图十,嗣

  • 赵充国是谁? 西汉武帝时期名将赵充国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充国,西汉,名将

    赵充国简介:赵充国(前137—前52年),字翁孙,原为陇西上邽人,后移居湟中,西汉著名将领。为人有勇略,熟悉匈奴和氐羌的习性,汉武帝时候,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击匈奴,率领700壮士突出匈奴的重围。被汉武帝拜为中郎,官居车骑将军长史。赵充国最初时只是一个骑士,后来作为六郡的良家子弟善于骑马射箭被补为羽林

  • 东汉将领虞翊简介 虞翊的评价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虞翊

    虞翊简介虞翊,东汉著名的军事将领,为东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被邓太后称为有“将帅之略”。那么虞翊简介是什么呢?虞翊,字升卿,对于他生卒,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他一开始并不是以军事主管的身份进入统治阶级。早年间,虞翊只是一个小小的怀县县令。如果朝廷不对零昌进行第二次打击的话,虞翊可能就一辈子默默无

  • 虞翊是谁?为什么反对大将邓骘放弃凉州?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虞翊,邓太后

    虞翊是谁?为什么反对大将邓骘放弃凉州?虞翊,东汉名将,被邓太后认为有“将帅之略”,东汉欲放弃凉州,虞翊坚决反对,被任命为武都太守,领兵3000人前去镇压羌人。增灶,弱弓诱敌,换装惑敌,埋伏兵……奇计迭出的虞翊用精彩的表演赢得了战斗的胜利,平定了羌人的叛乱。邓骘(zhì)(《东观汉记》作邓陟 ,?—1

  • 虞翊简介 邓太后认为有“将帅之略”的东汉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虞翊,邓太后

    虞翊简介 邓太后认为有“将帅之略”的东汉名将虞翊,东汉名将,被邓太后认为有“将帅之略”,东汉欲放弃凉州,虞翊坚决反对,被任命为武都太守,领兵3000人前去镇压羌人。增灶,弱弓诱敌,换装惑敌,埋伏兵……奇计迭出的虞翊用精彩的表演赢得了战斗的胜利,平定了羌人的叛乱。久经沙场的任尚被任命为中郎将,接替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