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宋抗金名将李显忠生平简介 李显忠是怎么死的

南宋抗金名将李显忠生平简介 李显忠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943 更新时间:2024/1/26 5:45:13

李显忠(公元1108年—公元1177年),南宋抗金名将。本名世辅,南归宋廷后赐名显忠。绥德军青涧(今陕西清涧)人。李显忠胆略过人,武艺超群。金兵杀害他全家老幼后,他辗转投奔宋朝。南归后率军战金兵,英勇善战,战功卓著。曾统领宋军进行“隆兴”北伐。

李显忠生平简介

假效金齐

李显忠出身将门,17岁时即随其父李永奇出入战阵。宋高宗绍兴年间,金人攻陷延安(今属陕西),李显忠和他的父亲被金人抓住。金人为了拢络宋军民心,授李显忠父子为官。恰在此时,刘豫伪齐政权征调中原民兵,想大举攻宋,于是就命令李显忠率延安军马赶赴东京(今河南开封)。李显忠将行时,李永奇告诫他说:“此次东行,若有机会即南归宋朝,不要因我在敌手而改其志。若南归事成,我也将名留后世。”李显忠到了东京,授官以南路钤辖。李显忠却密派其心腹雷灿带蜡书赴临安,告以南归之事。不久,金人废刘豫伪齐政权。

金兀术以李显忠艺高形伟而授以承宣使,治管同州(今陕西大荔)。李显忠赴同州后,随即派黄士成等人持密书信由四川转至浙江,向宋廷呈报南归之事。

金元帅撒里喝来同州,李显忠用计谋抓住了他,驰马出城。至洛河,舟船误期无法渡过,金兵闻讯追来。李显忠知道难以抓撒里喝归宋,于是在高坡之上与撒里喝折箭为誓:李显忠不杀撒里喝,放其归金;撒里喝归金后,不伤害同州百姓。待撒里喝同意后,李显忠将其推下山崖,并派人告知其父此事。李永奇带家人等出城而走,被金兵赶上,二百余口皆遇害。

遵训南归

李显忠带26人奔走西夏。当时金、夏不和,李显忠生擒久为西夏之患的金将“青面夜叉”而归。夏主十分高兴,即派出20万骑兵,以文臣王枢、武将嘭讹为陕西招抚使,李显忠为延安招抚使,出兵攻金。时在公元1140年(宋高宗绍兴九年)二月间。

夏人因李显忠心向宋朝,产生矛盾,就以铁鹞子军进攻李显忠军。李显忠带所部人马拒之,手舞双刀驰入敌阵,英勇奋战,夏兵大溃,被杀死、践踏的夏兵约有一万余人。李显忠获夏人战马约400匹。于是李显忠出榜招兵,十几日内竟招募万余人。

李显忠带所募军投奔四川宋军,一路走来已有四万人马。宋四川宣抚吴玠派人抚慰李显忠,并给以奖赏,封指挥使、承宣使。李显忠至临安,受到高宗赵构的接见,赵构抚劳再三后,赐名显忠,并赐田镇江,以崔皋等人充任其将佐。

绍兴抗金

宋金和议后,但金人并未守盟,金兀术连续两次发兵南侵。公元1140年(绍兴九年),兀术兵犯河南,朝廷命李显忠为招抚司前军都统制,与宋将李贵同破金兵于灵壁县(今属安徽)。公元1142年(绍兴十一年),兀术又率大军攻宋,攻占合肥。高宗诏令各路军马共同抗击金兵,命李显忠军与张俊军会合。李显忠军先至孔城镇,与金兵作战,杀退金兵。

公元1160年(绍兴二十九年),金人又破坏和议盟约,发兵南侵,宋廷诏令李照忠以本部军马抵御敌人。李显忠派统制官韦永寿带二百骑兵杀退五千金军,又与万余金军大战。李显忠亲率骑军出战,从早上大战至中午,宋军越战越勇,以大刀冲杀敌阵,金兵抵挡不住,败溃而走。此次大战,杀敌甚众。

公元1162年(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统大兵进犯淮西一带。宋将王权畏敌弃守,宋廷罢其官,以李显忠代之。李显忠带军渡江,奋力杀敌,将淮西州郡全部收复。此次战役关系甚大,宋廷转危为安,李显忠也因此名声日盛。宋廷诏赐李显忠五子金带,授淮西制置使、宁国军节度使等职,擢升为太尉。

隆兴北伐

宋孝宗继位后积极准备北伐中原。张浚主持都督府事宜,都督江淮军马,派李显忠和邵宏渊出师北伐,李显忠进取灵壁县(今属安徽),邵宏渊进取虹县(今安徽泗县)。李显忠率宋军奋勇杀敌,大败灵壁金军。邵宏渊率军攻打虹县,却久围不下。李显忠派灵壁降者劝降虹县的金朝贵戚,虹县举城而降。但邵宏渊心胸狭窄,因虹县的收复非己之功,因此对李显忠心怀不满。

六月,李、邵二军会合,收复宿州(今安徽宿县)。中原震动,宋孝宗亲书御诏嘉奖将士:“近日边报,中外鼓舞,十年来无此克捷!”授封李显忠开府仪同三司、殿前都指挥使职。攻克宿州后,邵宏渊打算开仓犒赏将士,李显忠不同意,只以现钞奖励士兵,并移军出城而屯。士卒颇为不满,李显忠与邵宏渊的矛盾也愈深。

后金帅纥石烈志宁率大军反攻,李显忠率军与之激战,先打退金兵的第一次进攻。第二天,金人又增兵至宿州。李显忠让邵宏渊出兵两路夹击金军,但邵宏渊按兵不动。李显忠孤军奋战,终因敌众我寡而败退。此战宿州城收而复失,宋军损失惨重。至此,“隆兴北伐”宣告失败。

李显忠是怎么死的

“隆兴北伐”失败后,李显忠先被贬为果州团练副使,后朝廷知这件事的原委,又派他移镇抚州。两年后又复官防御使、观察使,浙东副总管。此后又封威武军节度使,左金吾上将军,赐住所于京城,复太尉职。

公元1177年(孝宗淳熙四年)七月,李显忠去世,终年69岁。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忠襄”。

标签: 李显忠

更多文章

  • 忠义无双李显忠!宋金西夏三朝为将 欲劫持兀术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显忠,宋朝

    1127年4月,金兵攻破北宋都城东京汴梁,掳走徽钦二帝在内北宋皇室成员,史称“靖康之变”。同年5月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是为宋高宗。此后宋金双方展开了长达十五年的战争,期间涌现出不少名将,如金国的兀术,南宋则更多,如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的“中兴四将”,镇守川蜀的吴阶、吴璘兄弟

  • 李显忠原来就是天龙八部的好男儿乔峰的原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天龙八部,乔峰,萧峰,,邵宏渊,金庸

    相信看过金庸《天龙八部》的人都会喜欢萧峰,汉人养大的契丹族男儿,一生悲苦,几乎从未真正幸福过。在家与国,情与义等多种感情夹击下,萧峰最终自杀殒命,观者无不唏嘘,却也只能感叹:死是他唯一的也是最好的归宿。在历史上,也确实有一位人物和萧峰的命运相似,所以他被认为是萧峰的原型,他就是李显忠。他家是党项族人

  • 忠义无双李显忠:宋金西夏三朝为将曾欲劫持兀术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南宋,名将,李显忠,

    1127年4月,金兵攻破北宋都城东京汴梁,掳走徽钦二帝在内北宋皇室成员,史称“靖康之变”。同年5月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是为宋高宗。此后宋金双方展开了长达十五年的战争,期间涌现出不少名将,如金国的兀术,南宋则更多,如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的“中兴四将”,镇守川蜀的吴阶、吴璘兄弟

  • 邳彤怎么死的?邳彤的墓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邳彤,云台二十八将

    邳彤,字伟君,汉族,信都郡信都县(今河北省冀州市旧城)人 。王莽政权时期邳彤担任和成卒正。刘玄称帝后任和成太守。王郎起兵之后,他据城坚守,以待刘秀。此后随刘秀平定天下,历任和成太守、太常、少府、左曹侍中。先后受封为武义侯、灵寿侯。公元30年(建武六年),邳彤病逝。在河北安国一带的传说中。邳彤被称为“

  • 邳彤简介 东汉宗室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邳彤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邳彤,云台二十八将

    邳彤,字伟君,汉族,信都郡信都县(今河北省冀州市旧城)人 。王莽政权时期邳彤担任和成卒正。刘玄称帝后任和成太守。王郎起兵之后,他据城坚守,以待刘秀。此后随刘秀平定天下,历任和成太守、太常、少府、左曹侍中。先后受封为武义侯、灵寿侯。公元30年(建武六年),邳彤病逝。在河北安国一带的传说中。邳彤被称为“

  • 刘植简介 东汉宗室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刘植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植,云台二十八将

    刘植,字伯先,汉族,汉朝巨鹿昌城(今河北省巨鹿县)人。王莽末年,据昌城自守,后归顺刘秀,并助其招降刘扬。此后久经战阵,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是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二十八。刘秀称帝后,封昌城侯。后在密县阵亡。据城迎主刘植是右北平郡昌城人,刘氏是地方豪强大族,王莽末年,天下大乱,刘植与弟弟

  • 昭宣中兴第一将赵充国:年届七旬仍然带兵出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充国,西汉,汉宣帝,

    “西汉中期,生活在甘肃、青海一带的羌族人实力慢慢壮大,时长侵袭汉朝的边郡,双方打打停停,问题一直没能解决。而自从汉武帝重拳出击被汉朝打残的匈奴并不甘心,时时伺机报复,他们派遣使者联络羌族各部落,约定共同进攻张掖、酒泉等汉朝的西部边郡。宣帝神爵元年,也就是公元前61年,朝廷派人去羌族各部落进行调查,奉

  • 赵充国:西汉最擅长处理少数民族问题的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充国,羌人,西汉

    赵充国,西汉大将,生于汉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卒于汉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汉书.赵充国传》记载:“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邽人也,后徙金城令居”。1942年青海乐都县出土的“三老赵宽碑”记载:“其先系出自少皓,唐(尧)炎之隆,伯翳作崇嬴。自夏、商、造父周爰、既霸世风为竞谋佐图十,嗣

  • 赵充国是谁? 西汉武帝时期名将赵充国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充国,西汉,名将

    赵充国简介:赵充国(前137—前52年),字翁孙,原为陇西上邽人,后移居湟中,西汉著名将领。为人有勇略,熟悉匈奴和氐羌的习性,汉武帝时候,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击匈奴,率领700壮士突出匈奴的重围。被汉武帝拜为中郎,官居车骑将军长史。赵充国最初时只是一个骑士,后来作为六郡的良家子弟善于骑马射箭被补为羽林

  • 东汉将领虞翊简介 虞翊的评价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虞翊

    虞翊简介虞翊,东汉著名的军事将领,为东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被邓太后称为有“将帅之略”。那么虞翊简介是什么呢?虞翊,字升卿,对于他生卒,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他一开始并不是以军事主管的身份进入统治阶级。早年间,虞翊只是一个小小的怀县县令。如果朝廷不对零昌进行第二次打击的话,虞翊可能就一辈子默默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