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董仲舒三年不窥园 董仲舒天人感应论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 董仲舒天人感应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822 更新时间:2024/1/1 20:02:47

董仲舒是西汉时期一位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他也是一位有唯心主义倾的哲学大师和经学家。他所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的思想不仅有利于当时统治者的统治需要和社会稳定,也对之后近千年的封建朝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但是我们很多人只看到了他学识渊博的一面,而不知道他背后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和艰辛。有一个跟他有关联的成语“目不窥园”就可以了解董仲舒读书有多刻苦。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网络图)

相传一代儒学大师董仲舒自幼便对读书产生了非浓厚的兴趣,而且他出生在一个地主官僚家庭,家里面有丰富的藏书,这对于董仲舒来说简直是没有更加让他感到兴奋的事情了。于是他夜以继日地熟读家中的藏书,有时候读到入迷处甚至忘记了吃饭和睡觉。他的父亲董太公是既感到欣慰,又感到担忧。为了让孩子在读书之可以放松一下身心,他决定在家后面的空地上修建一个花园,这样董仲舒在读书读到疲乏的时候就有一个地方可以歇息一下了。

但是修建一个花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第一年,董太公派人到南方去学习,看他人是如修建花园的,同时准备各种材料。开始动工的时候,董仲舒的姐姐邀请他来到院中观赏但是他只是捧着书简,谢绝了姐姐的好意。

第二年的时候,小花园已经初具规模了,旁边的邻居和亲戚家的孩子都来到园中游玩,但是董仲舒却连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

第三年,花园终于正式建成了,很多的人都来到花园观赏休憩。父母也叫董仲舒出来玩,他虽然点了点头,却依旧埋头学习。在中秋佳节的时候,他的家人都在园中赏月吃月饼,唯有他仍旧捧着书简不放手。

就是因为有这样的精神和毅力,董仲舒才能成为一代大家,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著作和深刻的思想。

董仲舒的故事

西汉思想家董仲舒不仅仅是著名的思想家,他还是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以儒家学说为基础思想,建立起了一个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思想体系。因此董仲舒被誉为公羊大师、儒家大儒。那么在他的生平中董仲舒的故事又有哪些呢?

董仲舒人物图(网络图)

关于董仲舒的故事,据相关历史资料的显示中,董仲舒的生平有两件轶事:“三年不窥园”、“有客老狸”,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两个故事吧。

第一个故事:“三年不窥园”。

董仲舒在很小的时候就很聪明,在年少的时候就非常的喜欢读书学习,还常常学习起来忘记吃饭和睡觉。而他的父亲董太公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好的作息,他决定要在宅子后面建造一个花园,这样孩子在空余时间可以来花园溜达溜达,休息一下。在第一年的时候,他的父亲则一边派人去南方学习如何建造花园,另一边则着手准备砖瓦等修建花园的材料。初建成时花园里阳光明媚,他的姐姐曾多次叫他来花园玩,他依然手拿书籍,专心看书。在第二年的时候,花园里建造了假山,旁边的孩子纷纷爬上假山上玩。唯独他头也不动的书写章。在第三年的时候,花园完工,好友前来观看,可他依旧埋头于书本中。

第二个故事:“有客老狸”

有一次,董仲舒正在讲课,有一位客人前来拜访,董仲舒一看就知道他不是一个普通人。客人说:“快要下雨了。”谁知董仲舒跟他开玩笑说:“住在巢里的知道外面在刮风,住在洞里的知道在下雨。您如果不是狐狸,那就是鼷鼠。”于是客人就变成了一只老狐狸。

董仲舒的思想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有许许多多的思想家。这些思想家根据时代的需求,会提出与时代相符或者是具有预见性的思想。这些主张在当时或者是后世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董仲舒作为我国汉代著名的思想家,他又有哪些重要的思想呢?我们接下来就来看一下董仲舒的思想。

董仲舒照片(网络图)

董仲舒是西汉初杰出的大儒,他根据西汉初期政治上的需要,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封建统治和发展封建经济的思想主张,其中的一些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董仲舒的思想主要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第一种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提出的主张。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已经不能满足汉初的政治需求,儒家的大一统、仁义、君臣伦理等理论似乎更适合汉武帝时期。于是董仲舒提出的这个深受汉武帝的欣赏,才有了著名了“天人三策”。儒家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成为了“正统”思想。

第二种是为了加强君权才提出来的。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就是认为人类的行为与天道运行是有关系的。人类社会的兴衰会影响天道,天上也会通过灾异或祥瑞等现象对人间的统治进行评判。本意是为了借助天对帝王的行事进行一定的限制。

第三种就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了。“三纲五常”思想自董仲舒提出以来,一直受到历代君王的重视,在中国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它对中国有好的影响,也有坏的影响,我们在继承这些思想的时候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董仲舒天人感应论

天人感应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一个神学术语,是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具有唯心主义倾向的学说。它的主要意思是说天命和人事的互相响应,认为天能够对人事进行干预,也能预测人的吉凶祸福,同时人的行为也能被天所感应到。在这方面,西汉时期的儒学大事董仲舒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

董仲舒画像(网络图)

董仲舒天人感应的思想主要的理论来源是阴阳五行学说或者《春秋》一书中的天人感应思想,同时也有自己的阐述和创新之处。董仲舒认为,宇宙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所构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相生相克,因此才构成了合理的宇宙关系。按照他的宇宙构成学说,宇宙被五行合理地安排,因此才会有日月星辰、春夏秋冬的变换和更替,而灾害的出现则是由于宇宙的五行关系被打破了,五行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中,于是灾害就这样出现了。

董仲舒虽然用五行理论解释了灾害发生的原因,但是要说明天人之间的感应还是不够的,因此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人的行为是如何破坏五行的合理关系从而导致灾害的发生的。董仲舒提出的就是气化学说。他认为天地万物由气化所形成,人生活的空间就是一个天地之间阴阳之气汇聚的地方。因此天地之间虽虚而实。在这一气化的天地之间,人的气息和天地的气息互相混合,如果这两股气息和谐共生,则天下太平;而一旦这两股气息混乱和排斥,天地之间就会有灾祸发生,董仲舒的气化学说的提出使他的天人感应学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

不得不说,在古代的科技条件下,董仲舒能够提出如此完备的学说实在是一件让人叹服的事情。

标签: 董仲舒

更多文章

  • 汉代思想家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董仲舒

    汉代思想家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介绍在中国古代近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曾经出现了许多闪烁着耀眼光芒的学者和思想家,他们依据当时社会和时代的变化及变迁,提出了许多适应当时社会需要和发展的思想主张,这些主张不仅有利于巩固统治者的地位,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在西汉时期,就有这样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就是

  • 董仲舒为何会想用神秘主义来制约皇帝的​皇权​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朝,汉武帝,董仲舒

    所谓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从董仲舒开始的,可是董仲舒在思想史上一般被称作新儒家。新儒家和传统儒家的主要区别就是要和秦制兼容,不能反对秦制。但是也不能说,董仲舒就完全放弃了儒家的这些东西,他实际上也还是想对皇权有所制约的。那“革命”不能讲了,怎么办呢?董仲舒就想了一招,就是大量引进所谓的“谶纬之学

  • 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董仲舒,新儒学,汉朝

    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思想核心董仲舒思想的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认为天是最高主宰,皇帝代表天的意君临天下,受命于天而进行统治,天和人息息相关,皇帝要依照天意办事。天人关系说先秦时就有之,但董仲舒杂揉诸家,加以发展,吸收了阴阳五行学说和对自然现象的比附来详尽论证,将这个学说发展成为天人感应学说

  • 董仲舒不受汉武帝重用真相:大而无当光说不练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朝,汉武帝,董仲舒

    自孔子提出“学而优则仕”以来,作官就成了读书人的一种信念、一种归宿,很多知识分子通过各种渠道入朝理政,参与政权建设。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凭借知识优势,不断获取权力,晋升职务,有的甚至爬到了最高位。另有一些人却相反,虽然有抱负,有思想,也能勤奋工作,但始终得不到重用,有时甚至还会受到伤害。这样的例子很多

  • 历史疑云: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武帝,董仲舒,独尊儒术,

    西汉初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政策的核心是罢黜诸子百家,只允许通晓儒家学说的人做官,以此来统一思想,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这一政策指导下,汉朝在太学设立五经取士,用儒家经典来教育贵族子弟。选拔官吏,也以儒家学说为标准,从此,儒家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唯一的统治思想,成

  • 刘彻是汉景帝刘启的十儿子 刘嫖为什么认为他能够当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朝,刘彻

    还不了解:汉朝刘彻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彻不是长子,也不是嫡子,为何刘嫖认为能够让他当太子?刘彻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他的母亲王娡很受宠,窦太后也喜欢她。可是,她毕竟不是皇后,所以刘彻也并非嫡子。虽然刘启也很喜欢刘彻,而且在立长子刘荣为太子的同时,也

  • 馆陶公主刘嫖是如何扶持刘彻上位的?她是何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馆陶公主刘嫖,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馆陶公主刘嫖是如何扶持刘彻上位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馆陶公主刘嫖,对于这个名字大家或许有些陌生,但这位公主的所作所为,即使放到历史上所有公主当中,也绝对算得上名列前茅。她不仅与王娡联手,将汉武帝刘彻扶上了皇帝宝座,而且在其皇位差点不保时,出手帮其稳住皇位。虽说晚年

  • 历史上馆陶公主一共有四个 她们为何都没有刘嫖那么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馆陶公主,古代

    很多人都不了解馆陶公主,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看过《美人心计》的,都被里面戚薇演的馆陶公主恨得牙痒痒吧,她像极了自己的母亲,却也不同。她凭什么安排汉武帝的事业,包办他的婚姻呢?就因为她是亲姐姐吗?其实只是为了行自己之便。历史上还有另外三位馆陶公主,她们没有刘嫖那么出名,但他们也真实存

  • 50岁的长公主刘嫖生理需求旺盛 丧夫后养男宠求欢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嫖,养男宠,馆陶公主

    汉武帝刘彻早年,身边有一位特殊的亲戚,按血缘关系她首先是刘彻的亲姑姑,按姻亲关系她又是刘彻的丈母娘(她的女儿阿娇是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她就是西汉皇室有名的长公主刘嫖,也有根据封地称其为馆陶公主的,汉武帝时期又称其为窦太主。刘嫖出生很高,她是汉文帝有史料记载的两个女儿中的一位,还是汉文帝和窦太后唯一

  • 馆陶公主刘嫖家族考辩:决定汉初局势的重要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馆陶公主,汉武帝,汉景帝,

    刘嫖是西汉汉文帝和窦皇后的唯一女儿,也是史料记载较为详细的皇室公主,更是影响了汉初历史的重要人物。刘嫖的封邑在馆陶县(县治位于今冠县东古城镇),所以称馆陶公主,又因为嫁给堂邑侯陈午为妻,所以《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又称其堂邑大长公主。汉景帝登基时封刘嫖为馆陶长公主;汉武帝时,身为武帝的姑妈和岳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