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奂简介 东汉时期名将汉阳太守张惇之子张奂生平

张奂简介 东汉时期名将汉阳太守张惇之子张奂生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199 更新时间:2023/12/25 11:41:43

张奂(103~181),东汉后期名将。字然明。敦煌渊泉(今甘肃玉门西北)人。少欲建功边郡。初为议郎,后任安定(治今甘肃镇原东南)属国都尉。南匈奴攻掠美稷(今内蒙准格尔旗西北),东羌起兵策应,奂率兵200余人进至龟兹(治今陕西榆林北),断羌、胡联系,招降东羌后,联兵破南匈奴左奥鞬,迫伯德降。延熹元年(158),迁使匈奴中郎将。时匈奴、乌桓联兵进犯,众兵俱畏,奂镇定自若,先抚乌桓,后破南匈奴,诸胡悉降。后率南匈奴单于击退鲜卑进犯。次年,以梁冀故吏被免官禁锢,达4年之久,经皇甫规举荐七次,复拜武威太守。在任招民屯田,均徭赋、革旧俗,升任度辽将军。九年,征拜大司农。奂去职后,鲜卑联胡、羌、乌桓入掠沿边九郡,奂复为护匈奴中郎将,督北疆边事,南匈奴,乌桓20万众相率还降,鲜卑退塞外。奂因不事宦官,赏遂不行,并封还大司农印绶。晚年得罪宦官,以党罪禁归田里,闭门著述,著《尚书记难》三十余万言,收门徒千人。奂督边事20余年,恩威兼施,攻抚并行,颇建功绩。光和四年(181)卒,武威多为立祠,世世不绝。

张奂出身于敦煌渊泉,父亲张惇曾任汉阳太守。

张奂在少年时游学三辅,师从太尉朱宠,研习《欧阳尚书》。张奂认为《牟氏章句》的废话较多,于是自行删改,从四五十万字减为九万字。

后被大将军梁冀征辟,于是将删减过的《牟氏章句》上奏给汉桓帝,桓帝下诏交给东观。不久因病离职,又被推举为贤良,策试得第一名,被擢拜为议郎。

从此,张奂便结束了他的仕宦生涯,回到家乡弘农,闭门不出,与弟子千人,讲诵儒经,著《尚书记难》三十余万字。

张奂少立志节,常对朋友说:“大丈夫处世,应当为国家立功边境”。后任将帅,果有功名。董卓想与其交好,让其兄赠缣百匹。张奂讨厌董卓为人,拒而不受。

公元181年(光和四年),张奂卒于家,终年七十八岁。遗命说:“我前后为官,十要银艾,不能同流合污,被坏人忌妒。一个人的富贵与穷困,这是命中注定的,一个人的生死,这是自然规律所决定的。但是地底下黑暗,永远没有天亮的时候,却用纩帛缠身,还在棺材上密密麻麻钉着钉子,这是我所不喜欢的。以前准备了窟穴,这就很好。早上死了,晚上就埋葬,把尸体放在灵床上,用幅巾盖着就算了。奢不学晋文,俭不学王孙,缘情从意,庶几没有罪咎。”张奂诸子都听从了。

武威为纪念张奂,为其立了很多祠,世世不绝。

长子张芝,善于书法,以草书为最,世人谓“草圣”。张芝弟张昶,也善草书,与张芝齐名。

标签: 张奂汉朝汉朝将领

更多文章

  • 不拘一格:张释之凭啥一年升职五次?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释之

    汉初,之所以能在吕氏覆灭后,很快迎来使国家走向繁盛富裕的“文景之治”,除了汉文帝和汉景帝的开明贤能、治国有方,以及朝廷聚集了一批能干的大臣外,还有一批敢于犯颜直谏的诤臣,时刻帮助皇帝纠正错误,这才使国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在这些敢于直言不讳的大臣中,张释之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个。网络配

  • 汉朝大臣张释之穿袜被辱竟是别有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朝大臣张释之

    张释之在当庭尉的时候,皇上出巡的过程中经过魏桥,有一个不知情的百姓突然从桥底下钻出来,皇帝的马平日里娇生惯养的,就受到惊吓,差点把皇帝摔在地上,皇帝非常愤怒,就派侍卫把这个不懂事的市民抓起来。被抓起来的人被交给张释之来审问,那个被抓起来的人说我冤枉啊,我刚从县城里出来,知道不能惊扰了皇帝的巡视,会被

  • 张释之简介 汉景帝刘启时期中郎将张释之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释之,汉朝,汉朝大臣

    张释之(生卒年月不详),字季,西汉南阳堵阳(今河南方城东)人。曾事汉文帝、汉景帝二朝,官至廷尉,以执法公正不阿闻名。有一兄张仲、一子张挚。司马迁著《史记》,将其与冯唐合立《张释之冯唐列传》;班固《汉书》列入《张冯汲郑传》。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今河南方城县东人)。生卒年不详。中国西汉法律家,法官。

  • 揭秘:中国历史上最毒王后昭信折磨死所有情敌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朝,刘去,皇后

    据史料记载,刘去最先宠爱、王地余二姬,答应将他们立为王后。可荒淫无度的他后来又喜欢上了另一名女子昭信。王昭平、王地余二姬嫉妒之余便私下合谋,想要加害昭信。事情败露后,刘去便对昭平用刑逼供,鞭笞之下昭平不服,换以铁针针之,昭平勉强招供;于是刘去召集诸位宠姬,令其以剑刺杀地余,令昭信刺杀昭平。又绞杀三名

  • 探索西汉大臣郑当时的一生,他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郑当时,西汉

    郑当时,西汉时期大臣,郑桓公二十二世孙,陈人,荥阳郑氏先祖,任侠善交,在梁、楚扬名。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西汉时期的郑当时,是一个谦恭好学,乐于助人,谨慎小心的人。在汉武帝时期,他最高曾经担任过大司农的职位,大致相当于现代的财政部部长。所

  • 郑当时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何被卷入窦婴与田蚡的纷争?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郑当时,西汉

    郑当时(?—?),西汉时期大臣,郑桓公二十二世孙,荥阳郑氏先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西汉时期的郑当时,是一个谦恭好学,乐于助人,谨慎小心的人。在汉武帝时期,他最高曾经担任过大司农的职位,大致相当于现代的财政部部长。所以在汉武帝这个时代,他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

  • 郑当时是什么出身?她是如何发迹又是如何落幕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郑当时,汉朝

    郑当时你知道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郑当时,字庄。也被叫郑庄。西汉时期大臣。郑当时乃名流之后,郑桓公二十二世孙,他的父亲郑荣曾做项羽手下的将领,而他本人谦恭好学,乐于助人,是个谨慎小心的人。他在汉景帝时期做的是太子舍人,太子舍人,就是负责监管太子府中的士兵,履行太子的吩咐

  • 西汉时期大臣:郑当时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古代,汉朝

    汉武帝时期,郑当时和汲黯是一样的,也是一位崇尚黄老思想和游侠的大臣,也死在当官的任上。但是同汲黯没人缘、不受皇帝喜欢的境遇相比,郑当时交友非常广阔,遍地都是他的朋友,当官非常圆滑又清廉,不愧当时之名。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郑当时字庄,陈地人。郑当时很可能是于楚汉战争结束之后,

  • 为什么说汉朝大臣直不疑是时代的一个缩影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直不疑是时代的一个缩影

    直不疑是汉朝时期有名的大臣,他为官低调,精通黄老学术,在当时有着很高的声望,当时人们都是用官名来称呼当官的,但是直不疑他比较低调,不喜欢别人称呼自己的官名,所以就让当时的人们叫他长者。直不疑的一生可以说是深合当时的氛围,他的一生也留下了不少经典事迹,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有直不疑辟谣的故事。面对着谣言,直

  • 揭秘直不疑是个怎样的人 直不疑是怎么辟谣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直不疑,西汉,名臣

    直不疑是个怎样的人虽然在西汉时期,文景之治不太有名的,但是这段时期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它直接的为武帝时期的开疆拓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段时间里之中,流行的还不是后来的儒家学说,而是黄老学术,而其中,直不疑就是时代的一个缩影。那么直不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直不疑很喜欢黄老之道,而他生涯的前期正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