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姜维北伐兵力多少 姜维北伐为什么会失败?

姜维北伐兵力多少 姜维北伐为什么会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042 更新时间:2024/1/19 5:24:35

姜维北伐是三国时期有名的历史事件,历史上对于姜维的这些北伐也一直是褒贬不一,推测不断,而在诸多的揣测质疑之中,姜维北伐的兵力多少就是一个非常受人关注的焦点,那么姜维北伐到底动用了多少的兵力呢?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姜维的兵力一定不多,在诸葛亮的时候,蜀国数次北伐就没有多少兵马,也就是5-10万之间,甚至有可能更少,只有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可能聚集了将近10万的兵力。

姜维北伐是三国时期有名的历史事件,历史上对于姜维的这些北伐也一直是褒贬不一,推测不断,而在诸多的揣测质疑之中,姜维北伐的兵力多少就是一个非常受人关注的焦点,那么姜维北伐到底动用了多少的兵力呢?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姜维的兵力一定不多,在诸葛亮的时候,蜀国数次北伐就没有多少兵马,也就是5-10万之间,甚至有可能更少,只有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可能聚集了将近10万的兵力。而到了姜维北伐的时候,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蜀国的国力有所增强,但是姜维可不是诸葛亮,没有诸葛亮的那个声望,也不可能调动太多的兵马,在早期的时候每次出兵还有费祎压着他,史书记载:“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兵不过万人。”就是说早期的时候姜维手下的士兵还不到一万人,只能算是小打小闹,对于魏国根本就没有什么威胁。

等到费祎死了以后,姜维总算是解放了,能带的兵多了一点,但是其实也是有限的,顶多也就是5万左右的样子,从《魏书》来看,姜维统帅“步器四五万人”,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差错,而且众所周知,古代打仗所说的兵力一来多有夸大之处(从气势上吓到敌人),再来其实有不少人都是运粮的后勤兵,所以姜维手下真正打仗的甚至未必有4,5万人,而到了后期,随着一次北伐的失败,姜维的兵权也被分去了一部分,手下的兵力更少,估计也就2万左右的样子。

姜维北伐为什么会失败

纵观史书,对于姜维的北伐有着很多的记载,而且后人对于姜维北伐的评价也有不少,其中姜维北伐失败的原因一直以来也是人们的焦点,这里小编我就来说说自己的一些见解。

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蜀国本身的国力远远不如曹魏,自古以来,战场上面可能有不少以弱胜强的,但是姜维的北伐归根结底是两国国力的综合交锋,这样的情况下,以弱胜强的实在是太少太少了。而且蜀国在失去荆州之后就一步步开始走下坡路,单单有一个益州的蜀国无论是兵力还是地理位置上都处于劣势,所以北伐成功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这一点其实诸葛亮、姜维都知道,但是北伐也是不得不做的。

第二点就是姜维的身份,姜维是一个降将,在蜀国的威望本来就远不如诸葛亮,再加上当时蜀国内部政治非常昏暗,刘禅无能听信宦官,使得姜维不能全力发挥。

第三点是因为当时蜀国内部的人才极度缺乏,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老一辈的已经老的老,死的死,而新的还没有出现,不只是朝中没有好的文官,就连带兵打仗也没有人可用,所以才有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说法。

第四点,也是因为姜维面临的敌人其实很强,先不说魏国本身国力的强大,邓艾钟会诸葛绪等人都是杰出的人才,可以说魏国一代一代都有人才挺身而出,也让姜维一直都没有什么收获。最后一点就是蜀汉的旗号就是恢复汉朝,而当时汉朝灭亡已经很久了,人们对于汉朝早就没有留恋了,再加上魏国的各项制度也都比较完善,人民也都比较信任曹魏,所以说姜维的北伐其实是违背了民心的,有着这样多方面的劣势,姜维的北伐又怎么可能成功。

标签: 姜维

更多文章

  • 解析姜维拥兵10万 为何守不住刘备的半壁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姜维

    随着诸葛亮的去世,北伐撤兵,魏蜀两国的均衡似乎要被打破,蜀国似乎已难以匹敌魏国,事实并非如此!一、姜维好战导致蜀亡,这似乎成了史学界的公论。但此说是值得商榷[què]的,第一,姜维是否应该主动北伐?《通鉴辑[jí]览》作了很好的回答::“虽说统一之志未能实现,但先声夺人,把战火燃烧在敌国境内,这是积

  • 姜维改变蜀国稳定部署导致蜀汉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姜维

    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蜀汉政权丧失了掌舵人。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之后就直接是姜维接班,其实姜维的资历还差得远,在诸葛亮之后还有蒋琬和费祎两个重要人物。在这两个人在时期,蜀汉政权不再进行大规模的战争,转而开始了休养生息。但是费祎被刺杀之后,姜维成为了蜀汉政权的实际领导者,姜维军事能力很强,但是政治能

  • 姜维:三国中唯一一个打败赵云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姜维

    要说起三国中最厉害接近完美的武将,小编觉得只有赵云莫属了。在汗水一战中,刘备毅然对诸葛亮说:"子龙一身都是胆”,这点毫不夸张,赵云在蜀国的战绩中,丝毫不差于五虎上将,下面我们就先来说一下,赵云的主要战绩:网络配图赵云一生中,最辉煌的战绩,莫过于救阿斗,在曹军营帐中,七进七出杀出重围,把阿斗平安的交到

  • 姜维北伐时的臂膀原来是他!最后被乱军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姜维

    这个人就是蜀汉后期赫赫有名的大将张翼。张翼字伯恭。刘备领益州牧后用翼为书佐。后翼举孝廉,受职江阳长,汉水之战中,曾任赵云副将。后迁涪陵县令,升官后历职梓潼、广汉、蜀郡太守。网络配图张翼在北伐之前曾治理南中,由于他生性严峻,一板一眼,因此不得少数民族欢心,南中刘胄叛乱时,张翼虽有心严加惩罚,由于得不到

  • 揭秘三国蜀国将领姜维使用的武器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姜维

    姜维,生于公元202年,卒于公元264年,享年62岁。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少时和母亲同住,父亲姜冏战死之后,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后期为蜀国名将,官拜大将军,在蜀国位高权重。姜维本是魏国将领,但是在诸葛亮北伐时期,姜维在诸葛亮的离间计之中,被魏国怀疑有异心,不得已的情况下投靠了

  • 谁说三国后期无人:姜维不比孔明差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姜维

    关羽夜走麦城后,整个小说到了一个转折,等到诸葛亮死后,有人认为那代表”智“的消失。其实不然,三国后期有一个人不必诸葛亮差。其实在三国后期,有一些人其实也很棒。不过我只打算在吴、魏、蜀里面各挑一个人。姜维是诸葛亮死后继承了他的北伐志向,希望能兴复汉室。在诸葛亮死后,姜维并不是直接掌握蜀国的军权。蜀国一

  • 他是诸葛亮身边的优秀秘书 为何却害苦姜维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姜维

    胡济是荆州义阳郡人,曾任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主簿,与诸葛亮有着亲密友好的关系。网络配图胡济为人不避嫌疑,敢于直言,多次向诸葛亮进谏,诸葛亮将他与崔州平、徐庶及董和相提并论,认为他们都是能适时规劝自己过失的诤友。胡济后任行中参军,昭武中郎将。公元231年(建兴九年)二月,蜀汉丞相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魏。六月

  • 诸葛亮让姜维做接班人 却忽视了姜维这个重大缺点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姜维

    刘备还为汉中王时,魏延镇守汉中,其他城防也都布置重兵相互策应。如果敌人来犯汉中,可以将敌人挡在关外,无法进入汉中。实践证明,这种固守防御的策略是完全正确的。兴势之战,王平抵抗曹爽的进攻,就是用的这个方式。网络配图但是,姜维主政以后,想当然的改变了拒敌于国门之外的防御策略。姜维天真地认为,固守汉中一线

  • 诸葛亮临终前为什么不让姜维做接班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

    在《三国演义》里,姜维是诸葛亮的得意弟子,临死之时诸葛亮把自己毕生所学尽授予姜维,对他寄予了厚望,但让人意外的是姜维并没有作为诸葛亮的接班人,掌控蜀国相权。历史上的情况和小说大致相似。那么诸葛亮为什么没让姜维接管自己的权力呢?网络配图姜维在历史上的确受诸葛亮器重,但还不没把整个蜀国都托付给他的地步。

  • 诸葛亮用人最大的失误是看错姜维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

    其实诸葛亮在用人上的最大失误既非马谡又非魏延,而是姜维。姜维的才干,在蜀国后期确实比较突出,但却只有边帅之能,远非宰辅之用。诸葛亮选择这个接班人,无疑是人生中最大的败笔。姜维字伯约,其人凉州上士,天水异才。对于姜维的素质,我基本上不持异议。前不久有个帖子议及姜维,我说没有女人会喜欢姜维,其实是从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