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没有杀魏延 为何罗贯中却要冤枉他?

诸葛亮没有杀魏延 为何罗贯中却要冤枉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982 更新时间:2024/1/23 9:29:32

因为不仅杀死魏延的,根本上是蜀汉另外一位人物杨仪,这个杨仪和魏延一直矛盾颇深,在诸葛亮死后他就迫不及待的找魏延报仇。而且不仅诸葛亮没有遗计杀魏延,相反个性叛逆目中无人不会做人的魏延,在蜀汉得罪人不少,不仅仅是杨仪,大将王平,老资格的刘琰都被他所得罪,甚至是远在东吴的孙权,都知道魏延得罪人不少,可是诸葛亮却一直没拿魏延怎么样,一直“惯”着他。

而且诸葛亮对魏延是很重用的,刘备死前魏延也就是个汉中太守,也就是个市长市委书记这样子,可是诸葛亮却给他升官一直做到了军委副主席这样子,真正的做到了蜀军在诸葛亮之下的第二人。

网络配图

也就是说,诸葛亮是很看重魏延的,所谓的他遗计马岱杀魏延,甚至更早一见到魏延就说他有反骨,要杀了他,跟不上都是假的。

我找不到资料证明在《三国演义》前有其他关于魏延的史料记载或民间传说来证明魏延有反骨,所以就暂且说这个反骨是罗贯中最先编出来的。《三国志》里魏延并未曾是韩玄的将领,而是一出场就跟着刘备(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也。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三国志·蜀书·魏延传》)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里是神仙般的存在,绝对是被罗贯中吹嘘得最厉害的一位人物,鲁迅先生也说,演义里写得诸葛亮是“状诸葛亮多智而近妖”,压根就是一妖精而不是人了,不仅算无遗策,还能呼风唤雨。这些都足见罗贯中对诸葛亮的偏爱。

可是关于诸葛亮的争议,说他最不足的莫非是两点,一呢是陈寿说的“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也就是说诸葛亮战略眼光、治理国家是挺厉害的,在军事计谋领兵作战方面不怎么厉害。二呢是因为“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所以给大家觉得诸葛亮不会用人,诸如刘备死前还特意嘱咐不能重用的马谡,明明是大将之才的魏延却被诸葛亮打压,还遗计杀了(一般国人均熟悉演义的桥段,并不熟悉正史,所以都是这么认为的)。

而且这打压魏延,还遗计杀了他,更是让很多魏延粉,甚至是普通三国迷都纷纷质疑诸葛亮不会用人。

网络配图

可问题是,历史上的诸葛亮是很重视魏延的,罗贯中这么写,完全是在颠倒黑白,给诸葛亮蒙上了不白之冤。由一个亮粉成为了一个亮黑。

可是说罗贯中是亮黑也说不过去,因为诸葛亮死后,罗贯中还依然写了“死诸葛吓走生仲达”这么精彩的桥段来力捧诸葛亮。

既然罗贯中不是亮黑,却为何要将杀魏延这个千古奇冤安到诸葛亮身上呢?

笔者是百思不得其解啊,各位朋友能否给杨帆释疑一下?

我左思右想只想到了一种可能,那就是罗贯中不喜欢魏延,所以一出场就给他安了一个不听上命(欲放刘备进城)弑主(杀韩玄)的罪名,接着又说他有反骨,明明魏延是蜀汉后期第一将,职位也在赵云之上,却没将他作五虎将(这倒不能怪罗贯中,因为陈寿也是将关张马黄赵并列一传的),伐魏时还给人居功自傲,不可一世的印象,诸葛亮的死还是魏延踢翻了他的七星续命灯,给人感觉是魏延害死了诸葛亮,诸葛亮死后还应是将魏延写成一个叛贼一般,要控制军队,甚至说他要投魏。

网络配图

这么解释就能说明为什么罗贯中要将杀魏延的罪名安到诸葛亮头上了,因为一呢诸葛亮是魏延害死的,他杀魏延也算是报仇。二呢魏延可能,只能说是可能会叛变,杀一个叛贼是理所应当的。

总之一句话,那就是罗贯中不喜欢魏延,所以就让诸葛亮背了这个罪名。不知道这个解释,大家是否认可呢?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真实历史中的魏延:蜀汉第二个实权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魏延

    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备受大家喜爱,他也是我国古典章回体小说的巅峰成就之一。但他毕竟是一部小说难免会有艺术夸张,小说中有很多很三国史实不符,蜀汉名将魏延就是其中典型。大家知道,刘备出道以来,武不过关羽,张飞,赵云;文,不过简雍和孙乾,在徐州才有糜竺和糜芳兄弟的投靠。到荆州,刘备手下的人才多了起来,首先是徐

  • 诸葛亮最重用的是魏延要不是诸葛亮魏延早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魏延

    三国时有很多人都是被冤死的,诸如杨修诸如华佗,不过名气最大,被后人觉得最冤的还是魏延。很多三国粉丝纷纷感叹,诸葛亮遗计杀了魏延后,蜀国就没人了,亡国是迟早的事。那么这段历史的真相如何呢?诸葛亮有没有杀魏延呢?可是事实上,要杀魏延的并不是诸葛亮,而且诸葛亮对魏延一直是挺重要的,除了没用他的子午谷奇谋外

  • 历史上诸葛亮冤杀魏延背后:一场狗血的政治斗争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魏延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有道是:时势造英雄。为蜀汉建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南阳人魏延,是一位声名显赫的大英雄。他禀性刚烈、率真招忌,没有死在铁马秋风的百战险地,却横死于本部营垒阴谋争权构陷的明枪暗箭之下,不免让人痛惜。刘备迫于曹操南征荆州兵势,携众离新野、走襄阳,不得入城。魏延于城中挺身抡刀砍死守

  • 大将魏延的奇谋为什么没有被诸葛亮采纳?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大将魏延

    魏延的计划确实很有气魄,如果按照魏延的计划,蜀军便可一举夺得关中,这也正是诸葛亮北伐的首要目标。但是诸葛亮又是怎样看的呢?《三国演义》中是这样写的:“孔明笑道:‘此非万全之计也。汝欺中原无好人物,倘有人进言,于山僻中以兵截杀,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伤锐气。决不可用。’”现在我就具体分析一下孔明为什

  • 揭秘:三国历史上是谁给魏延的头上安上了反骨?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延

    导读:魏延是三国时期蜀汉重要名将之一,他深得刘备重用并屡立战功,其地位仅次于“五虎上将”,然而小说却说他头上有“反骨”,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魏延的头上真的有反骨吗?读者肯定记得小说里孔明说过的一句话:“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

  • 魏延并非死于孔明之策:背后真相另有其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延,诸葛亮

    三国演义里,说诸葛亮死后,魏延谋反。杨仪没办法,只能打开丞相留下的锦囊,里面说让魏延在阵前大喊三声谁敢杀我,自有杀他之人出现。杨仪如计而行,对魏延说你大声说三遍谁敢杀我,我就投降。魏延不明就里,得意洋洋大叫了三声,身后一人忽然拨马冲了上来,厉声喝道:“我敢杀你”,手起刀落,把他斩于马下。此人正是马岱

  • 三国时魏延的奇谋为何没有被诸葛亮采纳?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延

    魏延的计划确实很有气魄,如果按照魏延的计划,蜀军便可一举夺得关中,这也正是诸葛亮北伐的首要目标。但是诸葛亮又是怎样看的呢?《三国演义》中是这样写的:“孔明笑道:‘此非万全之计也。汝欺中原无好人物,倘有人进言,于山僻中以兵截杀,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伤锐气。决不可用。’”现在我就具体分析一下孔明为什么会

  • 蜀汉大将魏延造反落下的千古骂名是被冤枉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延造反

    魏延是刘备最器重的人,胜过张飞和赵云,历史上的赵云,一直是被刘备冷落的,虽然他多次为刘备乃至蜀汉建立不世功勋,可是从来没有得到重用,刘备每次打仗都不带他,更没有给他封什么五虎大将,如果当年刘备带他去打孙权或许不会败的那么惨。而魏延是一个外臣,但是如果没有他刘备得不了益州、更得不了汉中。这对于从来都没

  • 诸葛亮为何讨厌魏延:他真的天生反骨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延

    五丈原,54岁的诸葛亮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六出祁山得寸土,却也不得不去见先帝了。但是,他却给身旁的人留了一道意味深长的遗言:“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网络配图这句话在杨仪听来是诸葛亮认为魏延有反意,让自己与姜维率三军先退回汉中。而魏延觉得这是诸葛亮允许自己带领亲兵,继续北伐。这便

  • 老将黄忠为啥年轻时不出名?因魏延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黄忠

    说起黄忠,人们很自然的就会在前面加上老将两字,确实,黄忠出名时已经很老了。关羽都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可想而知,黄忠当时的那些光辉业绩都是在中老年时赚到的,但老将也有年轻的时候,黄忠年轻的时候为何不为人所知呢?难道黄忠的功夫是老年时才学的,年轻时真的毫无建树。这个当然不是,笔者认为年轻时的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