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权为顺利称帝“磨叽”10年 向曹操阿谀奉承

孙权为顺利称帝“磨叽”10年 向曹操阿谀奉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92 更新时间:2023/12/11 2:49:34

孙权为顺利称帝,磨叽了10年之久

从211年-219年,建业作为东吴都城的试用期有9年,期间孙权夺回又大又甜的蛋糕——荆州,天下三分成定局。在一个正常人看来,孙权应当张灯结彩,赶紧缝制龙袍忙着称帝啊。然而,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一直到229年,孙权才正式登基,随后迁都建业。那么,他到底在磨叽什么呢?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装了10年的“孙子”。

孙权向曹操阿谀奉承

陈寿的《三国志》中评价孙权是“有勾践之奇”。但他与勾践不同的是,勾践10多年卧薪尝胆,是因为已被吴王夫差打成“吊丝”,不装也是“孙子”。而孙权却是赚得钵满盆满、红光满面的时候,弯下了腰,屈膝向曹操称臣。

219年-221年,孙权在公安呆了两年多。

整座城市的上空,洋溢着大胜后愉悦的气氛,但很快,被从蜀方涌来的一层一层复仇乌云覆盖、压迫,让孙权呼吸困难。他一面深筑墙、广积粮,一面加大了对曹操阿谀奉承的力度。

孙权向曹操上书,劝他做皇帝,称自己愿意俯首帖耳,做个温顺的臣子。曹操当然清楚做皇帝会成为万箭穿心的靶子,特意把孙权的上书向大臣展示,说:孙权要把我往火上烤啊。

当然孙权也有实质性的内容,第一是派人进贡,送了大量财物珍宝;第二是边境开放,交易互通,这一点很危险,因为要防止强大敌人的和平演变;第三,把俘获曹操的军队客客气气地送还。

曹操见孙权这么谄媚,心花怒放,以朝廷的名义封他为“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这是什么意思呢?

当时东汉的武官最高级别为大将军、骠骑将军,如果把大将军比作现在元帅的话,那骠骑将军就基本类似于现在的大将。

“节”,天子授予的权力凭证,相当于尚方宝剑,掌握生杀大权。有三个级别,分别是使持节、持节、假节。使持节有权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有权杀平民;假节有权杀违犯军令的人。假节意思是临时持有,在这三个级别中是最低的,但已经是很高的荣誉。

荆州牧,就是荆州的行政军事一把手。以前刘备自封为荆州牧,这次曹操实际上宣称不承认刘备的地位。

曹丕继续称臣

220年,也就是关羽被杀的第二年,曹操死了。儿子曹丕继位,不久代汉称帝。孙权向曹操称臣,东吴老百姓勉强能接受,等到再向曹丕称臣,上上下下相见时都恨不得以袖掩面:丢不起人啊。

一句口头语:老子闯天下的时候,你还在穿开裆裤呢?这一年孙权39岁,曹丕34岁,虽然只大了5岁。但孙权做江东一把手已经20年,曹丕做太子才3年左右。但孙权依然拉得下老脸,继续投降,继续送礼。

曹丕给的荣誉更高:第一,由骠骑将军升为大将军;第二、假节变成持节。第三、除了荆州牧,加封督领交州(现广东广西一带)。此外,又封吴王,加九锡。汉魏一般只有同宗才能封王,曹丕已把孙权当作亲兄弟了。九锡指九种礼器,比如车马、衣服、弓矢等等,没有什么实用价值,表示是最高的礼遇

孙权的笑容更灿烂了,把于禁也放回。于禁在关羽水淹七军时被俘,但关羽并没有杀他。后来于禁被孙权获得,孙权当作尊贵客人招待,他料到有一天会用到这个重要的筹码。

刘备复仇,被东吴大败

公元221年到229年,孙权把行政中心从公安迁到武昌(今湖北鄂州),因为刘备真正动手了。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不久,亲率6万人(一说只有四五万人)征讨东吴,孙权率领5万人抗敌,任陆逊为大都督。双方夷陵对峙,史称夷陵之战,陆逊坚守不出半年左右,222年6月-8月,绝地大反击,“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惨败,几乎是全军覆没,只身逃走。刘备元气大伤,无颜回蜀,不久在白帝城忧愤而死。

这一战,如同一局“掼蛋”结束,新的一轮从2开始。大患蜀方已除,孙权对魏的热情瞬间降至零度以下,直接挥挥手,说声拜拜。

孙权变脸速度太快,超出了曹丕接受能力。曹丕愤怒之下,还想再试探,要求孙权的儿子做人质。孙权对天发誓,说:一定送过去。但孩子太小,您再耐心等等。

从此再无消息。曹丕知道被耍,气得分三路大军伐吴,孙权也派出三路军抵抗,双方有得有失,谁也没有占到太大的便宜。曹丕咽不下这口气,过了两年,再次出手。他老爸对孙权都束手无策,曹丕纯粹是自取其辱。

226年,屡受打击的曹丕死了,年仅40岁。儿子曹叡继位,史称魏明帝。

229年5月,孙权在武昌即皇帝位。这一年他48岁,已统治吴国30年。同时大赏功臣,陆逊等授大将军等。但孙权在武昌呆的时间并不长,只有4个月左右,就迁都建业。

那么孙权为什么同意称帝了呢?为什么又要迁都建业呢?

标签: 孙权称帝曹操

更多文章

  • 受孙权赏识的如皋名将吕岱:屡建军功 清廉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名将,吕岱,三国,东吴

    乱世出英雄。战乱频繁的三国时代,古海陵因地处魏吴两国边境,一度成为人烟稀少的空旷之地。但就在这个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历史舞台上,走出了一位载入史册的如皋名人——吕岱。吕岱,三国时东吴名将。他南征北战、开疆拓土,勤于国事、一生廉洁,为东吴的安邦兴业立下了赫赫战功,也为今人留下许多传奇故事。历史悠久的如

  • 孙权66岁时仍亲临战争一线:从不专信某个将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孙权,三国,吴国,

    三国的时候最需要武将,但立功的是他们,不听话的也是他们,或者造反或者叛逃。那么孙权是怎么样驾驭这些强悍员工的呢?上期假想孙权上了电视接受采访,在电视节目里一般旁边都坐着负责点评的专家。中国人是炎黄子孙,姑且称这名专家为“黄教授”,下面听听“黄教授”是怎么点评孙权手腕的。孙权打仗大多亲临一线孙权在军队

  • 解密:曹操如何凭一条锦囊妙计打败孙权十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操,诸葛亮,孙权,

    提起锦囊妙计,网友们想到的可能就是诸葛亮,其实三国之中,曹操也使用过锦囊妙计,而且还用得非常成功。用七千人吃掉了孙权的十万大军。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南征孙权不成,班师前只留张辽、李典、乐进与七千多人防守合肥。其后第二年,孙刘

  • 三国演义中忽略的历史:周瑜一直支持孙权抗曹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周瑜,孙权,

    历史上雄姿英发、功勋卓著的周瑜,为什么在《三国演义》里成了器量狭窄、专与诸葛亮作对最后被诸葛亮气死的窝囊人物?原因很复杂,既有文艺创作上人物塑造的需要,更有政治倾向上拥刘贬吴的因素。从文艺创作上讲,贬瑜是为了褒亮,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智慧才能。按照史实,诸葛亮出山前为刘备分析天下形势表露出他的不凡智慧,

  • 解密:曹操用什么锦囊妙计打败孙权十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操,孙权,三国,

    提起锦囊妙计,网友们想到的可能就是诸葛亮,其实三国之中,曹操也使用过锦囊妙计,而且还用得非常成功。用七千人吃掉了孙权的十万大军。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南征孙权不成,班师前只留张辽、李典、乐进与七千多人防守合肥。其后第二年,孙刘在荆州火拼,曹操乘机占领了汉中。刘备妥协后送给孙权三郡,自己率军

  • 三国历史上曹操什么妙计打败孙权十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操,孙权,三国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南征孙权不成,班师前只留张辽、李典、乐进与七千多人防守合肥。其后第二年,孙刘在荆州火拼,曹操乘机占领了汉中。刘备妥协后送给孙权三郡,自己率军回师同曹操争夺汉中。孙权在同刘备合解之后,也赶紧班师,集中10万人企图吃掉合肥守军。曹操对此早有防备,在出征张鲁前,曹操派护军薛

  • 三国的帝王们:曹操刘备孙权三帝王谁更有气节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曹操,孙权,刘备

    中国人讲究一个气节,尤其是古代士子,这会被看成是比生命还重要的事情,因此才会有“杀身成仁”、“宁折不弯”、“士可杀不可辱”等说法。但在三国鼎立之前,有一个特殊现象,将军士子改换门庭是家常便饭,有人说成是一种投降文化。实际上,这种现象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汉朝的名存实亡。名存,就是还有一个汉献帝,不管是董

  • 孙权杀关羽后为何要向曹操称臣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孙权,曹操,关羽

    东汉建安五年(200年),东吴版图的奠基人孙策在临终前,将印绶交给其弟孙权并嘱咐道:“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事实证明,孙权不负兄望,在弱肉强食的军阀混战时代,不但终其一生未失江东寸土,而且使基业不断拓展,算得上一位成功的守业之主。

  • 揭秘:孙权送上美女妹妹为何没套住大叔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孙权,刘备

    东汉末年,东吴孙权想取回刘备“有借无还”的荆州,于是,大都督周瑜提出最佳方案,就是“假招亲扣人质”。诸葛亮识破了东吴的美人计,便安排赵云陪同前往,首先拜会了周瑜的岳父乔国老。乔国老说动吴国太在甘露寺见面,吴国太见刘备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就真的将女儿孙尚香嫁给了刘备。但是,如愿以偿的刘备还是没有将荆

  • 孙权昏庸的晚年 纵容两儿子内斗导致东吴国力大减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孙权

    历史上的南鲁党争,又叫“二宫并阙”,指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在朝廷享受同样的礼遇。按制度,太子作为储君,仪仗、供养等各方面待遇理应高于藩王。但孙权是情种啊,后宫妃嫔不少,他独宠王夫人。孙和、孙霸,均为王夫人所出,爱屋及乌,对两儿子的感情也就难分彼此。僭越,本身就是一种腐败。好比处长坐着厅长的车,科长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