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权晚年到底是有多荒唐?竟死的这么惨

孙权晚年到底是有多荒唐?竟死的这么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723 更新时间:2024/2/15 15:39:11

孙权是将帅之才年仅27岁就成为了一方帝王,但孙权的晚年生活却十分的骄奢糜烂,滥杀忠臣的举动导致朝政紊乱,也许是报应吧,孙权在70岁那年突然卧床不起,有传言称孙权是被毒死的,是这样吗?下面小编带你看。

网络配图

孙权于公元229年时建立了自己的东吴帝国,三国时期,他在帝位时间长达24年,年为70岁的孙权在参加南郊祭祀后便忽然中风,卧床不起。深知年岁已高的自己时日不多便急忙委托后事,于次年孙权便因此病逝,他可谓是三国时期最长寿的一位帝王了。

孙权病逝后,由其幼子孙亮继承帝王之位,而孙权谥号为大皇帝,将其葬于蒋陵,本来蒋陵所在地为钟山,因孙权避讳祖父名讳,遂将此改为蒋山,因而其陵墓为蒋陵。而孙权所葬之处的高岗也被称为是“孙陵岗”,或者是“吴皇陵”。

孙权逝世后,因其继承人之事没有处理好,导致最后东吴政变,孙权深知东吴帝国势力之大,所占领域之广,为了能使这王朝更稳定的掌握在自家人手中,孙权在继承人问题方面有很大的疑虑。因而其子嗣为了争夺这权利至高之位引发了很多的党政之争,孙权的后代也因此相继离世,最后孙权以其幼子为继承人,造成内部矛盾不断加重。

网络配图

孙权曾是领导一方谋士的统领者,也是东汉末年勇猛的雄主之一,当然也是英明的东吴贤主。孙权为青年时曾因谋略过人、胆识过人被曹操称道“生子当如算仲谋”,时过境迁,晚年的孙权却不如年轻时那样明辨是非,变得善猜忌和暴怒,使得朝政不稳。

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的处理上很是不明白,这也间接的导致了日后的东吴政变,各党政之争使得东吴势力衰退。

孙权长子孙登本为东吴太子,孙登生性聪明又仁孝,且在政治上颇有见解,是为仁德之主,因此倍受爱戴,身负众望。孙登便成为孙权继续发展东吴国势的有利继承者,但不幸孙登一病不起,年仅31便逝世。

网络配图

这件事对孙权打击很大,后立三子孙和为太子,但因孙和生母王夫人与孙权爱女鲁班公主有不和,遂鲁班公主便从中使坏,诬陷孙和谋反,在孙权面前谎道其言。这使得孙权疏远孙和母子,且还引起政变,孙权四子因此被处死,孙和被废,其中拥立太子的忠臣陆逊、长休等人因此逝世,一时之间超纲混乱。孙权晚年的猜忌心极重,且常杀戮忠臣,为的是排除异己,为日后东吴势力更加稳固,不料虽是如此思维,但却加剧了东吴势力的动荡。

标签: 孙权

更多文章

  • 他是孙权的伴读 37岁生擒关羽39岁破刘备70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孙权,关羽,刘备

    核心提示:吕蒙一言道出朱然“胆守有余”,由于大将吕蒙临终的重托,朱然继而成为驻守荆州的东吴主将。网络配图一东汉末年,三国乱世,先后辅佐孙坚、孙策、孙权的东吴权臣朱治是一位举足轻重的元老级人物。此人一生行事谨小慎微,故也落得善始善终。他将近不惑之年时仍无子嗣,只好将姐姐的儿子朱然过继给自己。二朱然认舅

  • 孙权神预言, 诸葛亮重用两个小人, 都惹了什么祸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

    有一次,蜀国使者出使吴国。孙权问:“你们家丞相都重用哪些人啊?”使者回答:“冲锋陷阵用的是大将魏延,后勤调度用的是大臣杨仪”。孙权听后对使者说:“这二人都是小人,虽然能一时发挥作用,但久则生乱,尤其是你家丞相死后,祸害就更大了。反骨仔魏延的下场大家都很熟悉了,那杨仪最后又如何呢?网络配图杨仪,字威公

  • 为何秦始皇隋文帝忌南京 孙权朱元璋看好?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始皇,隋文帝,孙权,朱元璋

    人们都说,定都南京的都是短命王朝,为什么?有朋友开玩笑说,这是南京的风水出了问题,北京现在能做首都,把西安都比了下去,是因为风水好。南京的风水真的有问题?北京做首都是因为风水好?实际上,这是个伪问题,北京为什么能成为首都,早有定论,但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迷信观点,我想是因为话题有趣。在中国城市中,南京

  • “卧薪尝胆”:是越王勾践还是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勾践,孙权

    导读:卧薪尝胆这是大家很早就熟知的一个典故,我们都为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的勇气所感动。可是若追溯历史根源,卧薪尝胆并非越王所为,这些经历是后人为了突出越王形象后加上去的。按照传统的说法,“卧薪尝胆”应该发生在春秋时期。而在所有记载春秋史事的史料中,记述最原始,也最为可信的,当推《左传》和《国语

  • 三国解密:孙策为何把江东权力交给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孙策

    导读:中国古代的权利是世袭的,父亲死后把位子传给儿子,似乎是天经地义。不过在封建王朝中有两个人比较特殊,一个是雄才大略的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若其不才,君可自取。”康熙皇帝认为这是刘备的权术,以此来约束诸葛亮;另外一个便是孙策,临死时把自己的位子传给弟弟孙权,而不是

  • 三国中根基稳固的孙权为什么是最晚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孙权

    东汉末年战火纷纷不断,出现群雄割据的乱局,各地诸侯无不殚精竭虑,图谋瓜分天下,平定中原。弱肉强食、优胜劣汰,主见形成春秋时期三国鼎立的局面,孙权正是东吴的开国皇帝,这场血腥权力之争的见证者与参与者。孙权字仲谋,是孙坚的第二个儿子。传说其母梦日月诞权、策,从侧面反映出世人对孙权的敬佩景仰之情。孙权在其

  • 孙权晚年昏庸:纵容两个儿子内斗导致国力大减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孙权

    昏招(昏着)是围棋术语,意指高明的棋手出现不该出现的错误,把这个词用在晚年的孙权身上是合适的。吴大帝孙权,无疑是位博弈的高手,“有地数千里,立国数十年,以力战为强,以独任为能”,让自诩英雄的曹、刘二人徒叹奈何!然其晚年,于律政上又昏招频出,把才俊之士杀的杀、徙的徙,逮之尘埃落定,悔之晚矣。“及其老也

  • 揭秘:曹操凭借什么打败孙权十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操

    提起锦囊妙计,网友们想到的可能就是诸葛亮,其实三国之中,曹操也使用过锦囊妙计,而且还用得非常成功。用七千人吃掉了孙权的十万大军。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南征孙权不成,班师前只留张辽、李典、乐进与七千多人防守合肥。其后第二年,孙刘在荆州火拼,曹操乘机占领了汉中。刘备妥协后送给孙权三郡,自己率军

  • 三国风云人物孙权 为什么说孙权有偷窥癖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孙权

    相传孙权有偷窥癖,喜欢看手下吕蒙和陆逊的起卧。那事情发生经过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说孙权有偷窥癖。三国时期,吕蒙是孙权一手培养起来的高级将领,也是东吴的一流统帅,孙权与吕蒙常以兄弟相称。在关羽进攻樊城的时候,吕蒙一手策划并亲自实施了“白衣渡江”行动,帮助孙权占领了荆州,扭转了东吴在三足鼎立中的弱势地位

  • 孙权临死前为什么立最小的儿子为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孙权

    江东大族主要为陆家、顾家、张家、朱家等,看看四家代表的结局:陆逊忧愤而死,活了63岁。顾雍和子辈还算平安,但孙子顾谭被流放交州,两年后死了,活了42岁;顾谭弟弟顾承流放到岭南,死在那里,活了37岁。张昭算是平平安安地死去,活了81岁。他的大儿子张承死得早,逃过一劫,次子张休本来流放交州,到了半途,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