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是孙权的伴读 37岁生擒关羽39岁破刘备70万大军

他是孙权的伴读 37岁生擒关羽39岁破刘备70万大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723 更新时间:2024/1/1 23:11:54

核心提示:吕蒙一言道出朱然“胆守有余”,由于大将吕蒙临终的重托,朱然继而成为驻守荆州的东吴主将。

网络配图

东汉末年,三国乱世,先后辅佐孙坚孙策孙权的东吴权臣朱治是一位举足轻重的元老级人物。此人一生行事谨小慎微,故也落得善始善终。他将近不惑之年时仍无子嗣,只好将姐姐的儿子朱然过继给自己。

朱然认舅舅朱治为父的事情,是经过孙策的批准的,命运也因此彻底改变,朱然在给孙权做伴读时,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朱然后来统兵才能显露,成为孙权最放心的外镇之一,朱然之于孙权,犹如周瑜之于孙策,两人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友情,回想起来亦让人感慨。

朱然三十七岁那年,亲自书写了三国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关羽败走麦城,想杀开一条血路突出重围之时,由于退回蜀地的归路被陆逊彻底断绝,关羽只能从另一条路——临沮(湖北南漳县),往上庸方向而走。但是而潘璋、朱然守在临沮夹石,即截断了关羽最后的归路。关羽最后只剩数十骑跟随,至临沮被擒获,朱然因此战之功,封为昭武将军,西安(豫章西安县)乡侯。

网络配图

吕蒙去世前,孙权问谁能为他之后继,吕蒙举荐朱然。之前朱然并未显名,虽然孙权对他器重,然而他的战功在当时的江东依然排不上前列。西线大将之位攸关东吴存亡,吕蒙却一言道出朱然“胆守有余”,由于吕蒙临逝前的重托,朱然继而成为驻守荆州的东吴主将。

关羽兵败让吴蜀联盟彻底决裂,公元221年,刘备于益州称帝,年号为章武。同年,刘备为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亲率8万大军攻打东吴,号称70万。孙权迅速作出应对。一方面向曹魏称臣,另一方面,致书刘备请和,而刘备盛怒不许。

孙权从各线调集五万人,有朱然、潘璋、等人,以陆逊为大都督,至夷陵与刘备针锋相对。朱然被调至夷陵战场,归属陆逊麾下,诸葛瑾依然屯守公安,震慑后方,并为陆逊之后备。孙权的这一部署,宣告了东吴与刘备抗争到底的强硬态度,数万兵力依险而守,又有两层防线,刘备想要破局已经很难了。

期间刘备试图挑衅陆逊,陆逊力排众议,不为所动,同时告诉孙权自己必能破备。此时天气高温干燥,适合火攻,陆逊以为反攻时机已到。在大反攻中,朱然负责“破备前锋”,由于朱然完美地完成了迂回断后任务,保证了将刘备的数万军队全军歼灭,此功仅次陆逊。朱然因功封征北将军、永安侯。

网络配图

朱然一生忠心耿耿,立下赫赫战功,在孙权称帝后官至吴国左大司马、右军师,可谓风光无限。但最令人感动的,或许还是他与孙权之间延续一生且牢不可破的友谊,这一点在其晚年表现最为明显。朱然卧床患病期间,孙权寝食难安,亲自问讯。朱然在六十八岁那年辞世,孙权为此伤心至极,并为其素服举哀(“素服举哀,为之感恸”)

附:朱然墓简介

朱然的墓坐落于安徽省马鞍山。作为东吴位高权重的大将军,朱然的墓在地下沉睡了1700多年之后,被发掘于1984年6月,共出土漆器、青铜器等文物140多件,铜钱6000多枚。其中的出土漆器填补了我国汉末至六朝时期漆器工艺史的空白。

标签: 孙权关羽刘备

更多文章

  • 孙权神预言, 诸葛亮重用两个小人, 都惹了什么祸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

    有一次,蜀国使者出使吴国。孙权问:“你们家丞相都重用哪些人啊?”使者回答:“冲锋陷阵用的是大将魏延,后勤调度用的是大臣杨仪”。孙权听后对使者说:“这二人都是小人,虽然能一时发挥作用,但久则生乱,尤其是你家丞相死后,祸害就更大了。反骨仔魏延的下场大家都很熟悉了,那杨仪最后又如何呢?网络配图杨仪,字威公

  • 为何秦始皇隋文帝忌南京 孙权朱元璋看好?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始皇,隋文帝,孙权,朱元璋

    人们都说,定都南京的都是短命王朝,为什么?有朋友开玩笑说,这是南京的风水出了问题,北京现在能做首都,把西安都比了下去,是因为风水好。南京的风水真的有问题?北京做首都是因为风水好?实际上,这是个伪问题,北京为什么能成为首都,早有定论,但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迷信观点,我想是因为话题有趣。在中国城市中,南京

  • “卧薪尝胆”:是越王勾践还是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勾践,孙权

    导读:卧薪尝胆这是大家很早就熟知的一个典故,我们都为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的勇气所感动。可是若追溯历史根源,卧薪尝胆并非越王所为,这些经历是后人为了突出越王形象后加上去的。按照传统的说法,“卧薪尝胆”应该发生在春秋时期。而在所有记载春秋史事的史料中,记述最原始,也最为可信的,当推《左传》和《国语

  • 三国解密:孙策为何把江东权力交给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孙策

    导读:中国古代的权利是世袭的,父亲死后把位子传给儿子,似乎是天经地义。不过在封建王朝中有两个人比较特殊,一个是雄才大略的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若其不才,君可自取。”康熙皇帝认为这是刘备的权术,以此来约束诸葛亮;另外一个便是孙策,临死时把自己的位子传给弟弟孙权,而不是

  • 三国中根基稳固的孙权为什么是最晚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孙权

    东汉末年战火纷纷不断,出现群雄割据的乱局,各地诸侯无不殚精竭虑,图谋瓜分天下,平定中原。弱肉强食、优胜劣汰,主见形成春秋时期三国鼎立的局面,孙权正是东吴的开国皇帝,这场血腥权力之争的见证者与参与者。孙权字仲谋,是孙坚的第二个儿子。传说其母梦日月诞权、策,从侧面反映出世人对孙权的敬佩景仰之情。孙权在其

  • 孙权晚年昏庸:纵容两个儿子内斗导致国力大减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孙权

    昏招(昏着)是围棋术语,意指高明的棋手出现不该出现的错误,把这个词用在晚年的孙权身上是合适的。吴大帝孙权,无疑是位博弈的高手,“有地数千里,立国数十年,以力战为强,以独任为能”,让自诩英雄的曹、刘二人徒叹奈何!然其晚年,于律政上又昏招频出,把才俊之士杀的杀、徙的徙,逮之尘埃落定,悔之晚矣。“及其老也

  • 揭秘:曹操凭借什么打败孙权十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操

    提起锦囊妙计,网友们想到的可能就是诸葛亮,其实三国之中,曹操也使用过锦囊妙计,而且还用得非常成功。用七千人吃掉了孙权的十万大军。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南征孙权不成,班师前只留张辽、李典、乐进与七千多人防守合肥。其后第二年,孙刘在荆州火拼,曹操乘机占领了汉中。刘备妥协后送给孙权三郡,自己率军

  • 三国风云人物孙权 为什么说孙权有偷窥癖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孙权

    相传孙权有偷窥癖,喜欢看手下吕蒙和陆逊的起卧。那事情发生经过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说孙权有偷窥癖。三国时期,吕蒙是孙权一手培养起来的高级将领,也是东吴的一流统帅,孙权与吕蒙常以兄弟相称。在关羽进攻樊城的时候,吕蒙一手策划并亲自实施了“白衣渡江”行动,帮助孙权占领了荆州,扭转了东吴在三足鼎立中的弱势地位

  • 孙权临死前为什么立最小的儿子为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孙权

    江东大族主要为陆家、顾家、张家、朱家等,看看四家代表的结局:陆逊忧愤而死,活了63岁。顾雍和子辈还算平安,但孙子顾谭被流放交州,两年后死了,活了42岁;顾谭弟弟顾承流放到岭南,死在那里,活了37岁。张昭算是平平安安地死去,活了81岁。他的大儿子张承死得早,逃过一劫,次子张休本来流放交州,到了半途,被

  • 夷陵之战刘备攻打东吴孙权最后败得到底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是以蜀汉刘备攻打东吴孙权,最终蜀汉刘备大败的经典战例,为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之后,是一场以积极防御,以逸待劳,最后取得胜利的著名战役。夷陵之战 双方行军图在双方的兵力投入上,真实的历史人数并没能经过演义的那样夸大,经后人考据,双方兵力相差不大,为了突显夷陵之战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