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贾诩做太尉 孙权为什么敢断言曹魏要灭亡

贾诩做太尉 孙权为什么敢断言曹魏要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588 更新时间:2023/12/10 1:21:10

很多人都不了解贾诩和曹魏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公元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给自己,汉朝正式灭亡。如果严格来说的话,历史上真正的三国时代,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

曹丕登基之后,还是很有雄心壮志的,继承了曹操的意志,想要统一天下。所以曹丕任用了一大批曹家信赖的能臣,担任曹魏的高级官员。其中就包括有着毒士之称的贾诩,担任曹魏的太尉。

不过,得知曹丕任命贾诩为太尉之后。东吴的孙权,却是一声冷笑,认为曹魏快要灭亡了。其实说白了孙权就是嘲笑曹丕,觉得曹丕让贾诩作为太尉,简直就是脑子抽风。找这么个人来当太尉,那曹魏灭亡还不是快马加鞭啊。

孙权为何会有这样的看法呢?

其实当时不单单是孙权,当时其他人看曹丕立贾诩当太尉,其实也觉得曹丕脑子有问题。因为太尉在朝廷之中的作用还是很大的,应该让更有能力,位高权重的人来担任,并且起到拉拢人心的作用,但是贾诩这个人呢?是一个纯粹的文官,而且是谋士类型的文官。在孙权看来,贾诩根本没有那么大的本事。

再看看曹丕三公之中的另外两位,一个华歆一个是王朗。这两个人呢,其实说实话也是很一般,最起码是配不上三公的这个位置。华歆当时在大众眼中的评价其实还是不错的,但是一向有良德之称的华歆,曾经干过拽着汉献帝皇后的头发,把伏皇后就这么硬生生的薅出宫殿的事情。这个很显然不是君子所为啊。而王朗呢,则是有些博学雅士的名声。

为啥说这两个都配不上这个三公呢?这俩人当初一个是豫章太守,一个是会稽太守。他俩刚开始刚刚上任的时候,别的地方都是战火连天,但是他俩那个地界都是比较太平的,并没有战事发生,所以两人的太守还算做的稳当。

但是等到战火殃及到他俩的时候呢,华歆的做法是溜须孙策,装的跟个孙子一样。王朗还好一点,虽然王朗当时打不过,但是并没有直接投降,而是直接一路逃窜,最后还被抓住了。

由此来看,这两位是真的没有什么真才实干啊!而三公又是一个很重要的位子,就这俩挂着君子头衔的草包,能耐也是很一般。但是要说有点这俩人也是有的,人家虽然是伪君子,但是名声确实是君子的名声,虽然本人不咋地,但是本人不能利用,那名声还不能利用利用吗?

其实不单单是孙权看不起这三个三公,就连曹操自己这边的人也看不起这个三公。搅屎棍的贾诩,不要脸的华歆,干啥啥不行的王朗。一个国家的朝廷内部能给这三人凑齐,任谁谁都得笑上一会啊。

那为什么像贾诩这样的人,可以坐上太尉的位置之上呢?简单来说,除了毒士之名以外,也离不开自身的包装。

在当时的曹魏,很多人都把把贾诩跟荀彧荀攸相提并论。荀彧是昔日曹操手下最为依仗的文臣。后世很多人都说,正是因为荀彧反对曹操做皇帝,所以曹操才一生做汉室臣子。而荀攸是荀彧的侄子,但却比他叔叔大六岁。荀攸虽然没有叔叔那么受人追捧,但是人家也是正经的温润如玉,贤德忠良。总的来说就是人家在,智商,谋略,人品方面那都是一等一级别的人物。

但是贾诩这个搅屎棍,是怎么跟这两个神人能够相提并论的呢?

因为贾诩最大的特质就是“心念汉室”。当年董卓被暗杀之后,王允打算清除剩下的余党,这个时候李傕这帮人都吓尿了,直接话都不说转头就是要跑,但是这个时候贾诩没让大家走,还跟大家说,如果你们跑了,到时候一个亭长就能咱们都杀了,只有回到长安才是唯一的出路,要不然怎么都是死。

所以,当时贾诩是有为了汉室考虑的心得,而且也是贾诩把李傕和郭汜这些人带进长安的。

其实跟三公里面的另外两位比起来,贾诩这个人还算是有骨气,并且有胆识的,真的最起码是比其他的两个人强。虽然很强,但是做太尉可能还不是很合适,所以孙权会嘲笑曹丕,也是很正常的事。

标签: 贾诩

更多文章

  • 孙权害怕张辽,曹操忌惮马超,那刘备有忌惮的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古代,三国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三国,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看过三国的朋友都知道,三国有着三位非常有名的君主,他们分别是:曹操、刘备、孙权,且不说谁的领导能力最强,值得肯定的是:他们三个人的都是非常有领导才能的,不然也不会促成三国鼎立的局面。有分就必定有争,在纷争之中难免会受到伤

  • 孙权当初为什么要逼死陆逊 孙权这么做还是害怕自己死后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孙权,陆逊

    对孙权和陆逊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陆逊,出身江东名门望族。在孙策死后,21岁成为孙权的幕僚,他不仅帮助孙权管理内政,而且还对内平叛,征讨山越,屡立战功,孙权还将自己的侄女许配于陆逊。公元219年,孙权决定武力收回荆州,孙权在关羽北伐之时,任用新人陆逊,麻痹关

  • 孙策被曹操害死,为何孙权却一上位就送曹操厚礼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三国,孙权

    三国时期的孙权、刘备、曹操三人,是相互敌对却又相互利用的关系。一旦有一方有了独自做大的趋势,那么另外两方便会联手打压即将做大的那一方。为了实现统一天下的夙愿,三国时更是有无数谋士曾站在三人身后,为三人出谋划策。抛开争夺天下的大志不谈,相信孙权、曹操、刘备三人私下,能够成为惺惺相惜的挚友。今天编者所要

  • “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的才能和孙策相比如何呢?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孙权

    孙权有个让他觉得非常耻辱的外号“孙十万"这个外号来源于一场大战,那场大战成就了一个人的威名,却成为孙权的耻辱,这场大战就是逍遥津之战,张辽以800精锐大破统兵10万的孙权,张辽的张八百和孙权的孙十万外号就是这么来的。这场大战也集中体现了孙权的军事指挥能力真的不行。说到孙权的军事能力,和曹操不能比,比

  • 孙权身为东吴大帝,为何会忌惮东吴的本土势力呢?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孙权

    东吴大帝孙权自公元200年孙策遇刺后以未及弱冠之年(当时是18岁)执掌江东,一直到公元252年病逝(时年七十二岁),独掌东吴达52年之久,即使是按称帝在位时间算也有24年。东吴人才辈出,四大都督莫不是惊才绝艳之辈,手下大将武力和名气虽不如曹魏和蜀汉,但基本都是本土人士,对孙权倒也忠心。和蜀汉曹魏相比

  • 刘备侵占东吴大片领土后,面对孙权的求饶他为什么不答应?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三国

    刘备侵占东吴大片领土后,面对孙权的求饶他为什么不答应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断了吴钩真可恨,哪堪壮志东流。刘备一生戎马,只为匡扶汉室,拯救天下。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共赴国难,为后人称赞。三人在三国中的威名,震耳发聩,关张更是万人敌,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刘备取得益州

  • 孙权被曹操夸赞,为何孙权的孙子却不如刘禅呢?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孙皓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对混乱的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能人辈出的时代,所谓乱世出英雄,三国可谓很好地验证了这句话。英雄人物各有千秋,往往让众人将目光聚集于他们的斗智斗勇的能力上面。然而,三国中不只有聪明人,还有愚蠢不堪之人。提及此处,刘禅必然上榜,鲜有人知的是,孙权之孙的愚蠢较刘禅不相上下。孙权之孙乃是

  • 孙策为什么没将政权传给自己的儿子孙绍?为什么要给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孙策,东吴

    孙策,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不少豪杰趁此打下一份基业。东吴正是凭借孙坚孙策两代人的四处征战逐渐壮大,然而正当孙策踌躇满志想要一展抱负时,却遇刺身亡。孙策临死前,将打下的基业尽数交于孙权。虽有打仗亲兄弟之说,但毕竟亲疏有别,比起兄弟,还是儿子更近一步。那么

  • 孙权的立威之战,揭秘18岁的孙权有多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孙权,三国

    说到孙权,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建安五年(200年),孙策在打猎途中被许贡门客行刺而去世,临终前遗命二弟孙权接替其位。孙权当时年仅18岁,即被东汉朝廷册拜为讨虏将军,兼领会稽太守,驻守吴郡。但是,孙策也仅仅是刚统一江东没有多久,江东的士民及有能力之士

  • 早年的陆逊为什么会进入孙权的权力核心?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陆逊,三国

    说到陆逊,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陆逊是三国时期东吴著名的军事家,受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有些人认为陆逊无论能力还是影响力都远远小于东吴其他三位都督:周瑜、鲁肃、吕蒙。其实,并非如此。在《三国志》中,陈寿把那三位都督放在一起做了个合传,却浓墨重彩地位